孩子上課能聽懂,
但是為什麼不會做題呢?
很多人給孩子的建議是:多做題、多練習,
這真的是一句非常正確的廢話,
聽起來好像有道理,
但,其實並沒什麼用!
毛老師數學教了20年,怎麼學好數學的講座全國巡講了幾百場,我從兩個方面為大家解讀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同時,給你一套最有效的訓練方法,只要照做就有效果!
第1, 考試特點源於教材但遠高於教材
我們考試制度的特點是源於教材但遠高於教材,這句話一定要理解,是什麼意思?學校平時考試的內容確實是課本上的那些知識,但就是比課本要難一些。
你知道考試這麼做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嗎?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是義務教育的範疇,具有一定的掃盲性質,而考試是選拔性質的,其目標就是要讓學生拉開差距,找到最好的學生,
通過這個方式為祖國未來選拔優秀的人才,所以說,基礎教育和高考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2, 知識和解題能力之間有巨大鴻溝
記住知識點和擁有解題能力之間還差最後的一公裡,學習,其實是分兩個層面的,學和習,&34;,就是一個輸入的過程,只要把課本上的那些最基本的理論方法技巧,背到心裡頭就行,&34;,卻是一個把記住的知識再應用的過程。
我舉兩個案例,相信你一定能明白:
第一個例子:一元一次方程,我相信,只要上過初中的人都知道一元一次方程的怎麼解,但是我出一道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題大家可能不會解;給一個方程,會解方程,這就叫知道知識點,而通過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列出方程就是解題能力,這兩者之間是有本質差別,有著巨大的鴻溝!
第二個例子:一個剛學遊泳的人,把遊泳的所有的動作技巧背得再滾瓜爛熟,把它扔到水池子裡,依然會被淹死,為什麼?,因為你背會那些遊泳的技巧,是&34;,是知識點的記憶,而去遊泳池裡,真正的去遊,這個叫&34;;這個叫解題能力,這兩者之間是有本質的差別。
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給你一套最有效的訓練方法,只要照做就有一定有效果!
一定要看完!
方法一,做簡單題的走題訓練
這裡要強調一下:
1 題目要簡單、要有量;
2 ②要追求速度、準確度;
3 ③要全部口算、不能動筆。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給孩子找題,可以私信找我
比如學完一小節課程以後,尋找100道簡單題目,分成兩組,每組50題,按照上面的要求完成。
簡單題的走題訓練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整個數學的基礎。類似於籃球運動中的體能訓練和力量訓練。當一個籃球運動員沒有很好的體能和力量,就算精通各種各樣的戰術,依然不能贏球。
為什麼強調孩子要在短時間內做大量的訓練?因為任何一個領域的專家幾乎都是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訓練的,這種方法叫做&34;。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要想成為刀功特別好的廚師,有兩種訓練的方法。第一種是每天切十個土豆切一千天,總共切一萬個土豆。第二種是每天切五百個土豆,二十天也是切一萬個土豆。但是哪種方法可以讓他成為大廚?顯然是第二種。這也是為什麼我母親做了五十年飯沒有成為大廚,而我的小外甥在某個廚藝培訓班只訓練了三個月,就成為大廚的原因。
當你精通了如何&34;以後,你就會驚奇的發現&34;、&34;都會得心應手,這個就是廚師界的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同樣當孩子們具備了良好的基礎時,家長們天天期盼的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才會真正的變成現實,否則那都是別人家孩子的故事。
這種訓練方式也更容易讓孩子們建立成就感。但是這個事的難度在於這些題目的選擇,要簡單但又不能過於簡單,題目要有量但是又不能有太大的量,所以需要選題老師的基本功特別的過硬。
如果你需要這樣的試題,可以私信找我!
方法二,熟題的走題訓練
要求學生把自己做過的題目按照信心度標記為ABC,A表示最容易是一定會的。B表示也能做對,但是感覺題目有點麻煩。C是那種一看就覺得太麻煩,完全沒有信心的。
我們要求孩子把A和B再看一遍,只講思路不寫過程。C要求是工整的,寫在本子上,要求和標準答案要做到一模一樣。當有差異的時候,自己分析哪個更好。
孩子做不出題或步驟寫得有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在想的環節出了問題。數學畢竟是個腦力勞動,之所以讓孩子們做熟題,是因為這些題他們都還有一些印象,讀題也會更快一些,同時這些題目老師也都講解過,也更容易做出來。溫故而知新其實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步驟很重要,也是下一步的基礎。
方法三,一定要歸納總結
歸納總結共分四步:
第一步,題型總結;
第二步,這些題型所對應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的總結;
第三步,這些方法和技巧裡面的易錯點總結;
第四步,要深刻的理解解題方法背後的原理,而不是死記硬背。
重點說一下後兩步,第三步易錯點的總結,還是用切土豆絲的案例。切土豆什麼時候最容易切到手?這就是切土豆中的易錯點。如何避免切手?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既快又切不到手?切到什麼時候應該變換刀法呢?這就是如何避免錯誤的方法總結。
順便說一下土豆最好切的那一部分,就是我第一點所講的基礎訓練。如果你連最好切的部分你都切不好,都切不快,都把手給切了,這等於在電視劇中都是活不到第二集的人物。
第四步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未來的考試方向。就是要對那些解題方法要追原理。
例如去年上海高考題就出得特別好,是一道實驗題,往年考試都是考實驗步驟,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孩子們把一二三都背得滾瓜爛熟。但是今年考題變了,考的是為什麼要用這樣的順序來進行實驗?這一考出來大家全蒙了。
我相信這種題目在未來的考試中也會越來越多,這也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那種活題。只有真正懂得了原理,才會根本不怕這種題目。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我們要從中去尋找規律,去提升我們的學習技能。
希望我的這些經驗可以幫到大家,
毛老師願與大家一起做一件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