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從初中到了高中以後,會出現一個巨大的分化,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會出現課堂上老師講課能夠聽得懂,但是一下課就忘了,或者課下一做題就不會的現象。
按理說老師講課都能夠聽得懂,就應該會做題才對,甚至出現少部分這樣聽得懂,不會做題的同學也能夠理解,但是大面積出現這樣的同學就不正常了。
我帶的幾個班當中,幾乎每個班都有20到30名同學遇到這種情況,不僅作業做不完,做題的速度也非常慢,像數學一道題就可能做半個多小時。
其實課堂上很多同學聽懂了老師講的內容,在我看來這種聽懂其實是假懂,是一種假象。而且這種假象可能還會讓學生麻痺大意,自我感覺良好,如果後期不注意,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一、高中階段學生為什麼會出現聽得懂不會做的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絕非偶然,根據我平時上課時候的觀察和其他老師的反應,主要是因為很多同學學習習慣不好。
1、袖手聽課
所謂袖手聽課就是在聽課的時候表情非常認真,但是就是不動手。有的同學把兩個胳膊插在一起,也有的同學託著腮幫子,更有的同學手插褲兜兒,蹺著二郎腿,四仰八叉舒服的很。
這種聽課惡習多數是在以前養成的。也許以前的老師要求沒那麼嚴格,高中之前的知識基本上聽懂就會做,然而到了高中,隨著知識難度的加大,思維含量的增強,再用這種聽課方式肯定不行。
這裡不是說學生的思維跟不上老師思維的問題,而是在那麼大的教學容量和那麼大的教學難度面前,如果不用筆記,把老師講的東西認真記下來,純粹靠課堂幾十分鐘大腦的記憶是根本無法消化這些內容的。
所以我堅決提倡高中的同學一定要養成隨時記筆記的習慣,一定要堅決杜絕袖手聽課的行為。俗話說得好:好腦袋不如爛筆頭。
2、被動聽課
被動聽課是我給出的一個概念,意思就是說聽課的時候不帶有主動性,有效準備不足或者乾脆沒有任何準備。
不少同學在老師進入教室開始進行新課內容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想著抓緊打開課本和相關材料,只有等老師說了,提到了,要翻到多少多少頁才知道打開課本,這種等老師、靠老師的思想就是標準的不主動學習的行為。
這樣的學生最終的結果就是永遠被老師帶著走,老師走一步跟著走一步,老師不走了也就跟著停下來。
凡是那些學習拔尖兒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習慣幾乎都是走在老師的前面。我所帶幾個班裡的尖子生,他們的基礎訓練,課外輔導資料都已經提前做了很多課,老師沒有講到的地方都已經做了許多了。
其實,主動聽課就是把很多工作做在老師的前頭,比如提前預習課本的內容,提前做基礎訓練等相關習題,在預習的過程當中,把難點自己不會的地方提前標註出來,然後在老師進行新課的時候,主要聽這些不懂的地方。
有了學習的重難點,有了針對性,學生也就有了主動性,毋庸置疑,這種方式肯定要比被動學習要好的多。
3、沒有方法
高中階段學生必須要掌握相關學科的學習方法,相較於初中比較簡單的基礎知識,高中各個學科的題目難度回答起來都比較大,諸如思想政治,歷史學科這樣的偏文學科,在高中階段也需要極大的思維含量。
所以,不同學科各自獨特的學習方法和各個學科共同的學習方法,學生都必須掌握。
這些學習方法的獲得,一方面是課堂上老師在講習題課的時候會進行講解,另一方面課外很多輔導資料上也有講學習方法的內容,這就需要平時學生在運用這些輔導資料的同時,把主要的方法記下來。
其實,學習方法就好比武器,手拿刀叉可以打仗,手拿機關槍,重型武器也能打仗,但打仗的效果是絕對不一樣的。
同學們也不要刻意羨慕別人好的學習方法,只要用心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
4、訓練太少
眼高手低是現在很多高中生的通病,課堂上除了袖手聽課的壞毛病之外,課下很多同學訓練太少。
注意,這裡我說的訓練太少並不等於說題做的太少。很多高中生天天做題甚至都做不完,有的疲於應付,晚上都做到12點。但我仍然說這些同學訓練太少。
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這些同學做了很多的無用功。比如說一些題型,其實做三道題,五道題就可以解決了,但是有的同學花了一晚上做的都是一類題。
還有的同學呢,一天晚上做了十幾種題型,每一種都是淺嘗輒止,都練習了,但是都練習的不深、不精,這種勞動其實也可以視為無效勞動。
所以,我說訓練的少指的是有針對性的訓練,做那些好題、典型的題太少。
二、高中生遇到聽得懂不會做情況如何解決?
高中階段時間緊,任務重,時刻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如果處理不好聽得懂和不會做之間的關係就會給後面的學習帶來很大的麻煩。
因此同學們一定要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少做無用功,這裡我給大家提供幾點建議。
1、勤做筆記
首先,要給高中九門學科各自準備一個筆記本。我以前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很多同學用一個本子記錄各個學科的筆記,老師收上來之後找不到學生的筆記到底記在哪裡?
所以我反對同學們用一個本子記錄各個學科的內容。這樣做不僅混亂,也不利於同學們日後的複習,除此之外,如果用一個本子記筆記,每天各個學科老師講課的時候都要用到同一個筆記本,由於使用的頻率比較高,所以容易壞掉。
筆記本上應該記些什麼東西?不要盲目的記,不要亂記。很多同學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想記下來,黑板上老師寫的每一個字也想記下來,這是不可以的。
老師寫的提綱要記下來,本節課重要的考點要記下來,考點之間內在的邏輯關係要記下來,老師講的重點題型,講題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要記下來。
2、課前預習
關於課前預習,之前我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但是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同學因為作業量多,這一環節還是沒做好。
有的同學說我來不及預習,也有的同學利用上課之前的幾分鐘草草的預習一下,這些其實都是沒有效果的。
作業再多,學習再忙也一定要留出時間來預習,不相信的同學可以試一試,一旦你做了必要的預習工作之後,老師再講新課,你聽聽那個效果怎麼樣,保證你受益匪淺。
3、針對訓練
這裡所說的針對性訓練是指當天老師講的新的內容一定要跟對性的訓練三到五個題。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保持當天所學考點的溫度和熱度。
很多同學之所以不會做題,主要原因其實就在這裡。當節課老師講完了,然後下節課又換了別的老師,上節課內容覺得聽懂了,然後又不及時跟進訓練。這就會導致上節課的記憶越來越遠,如果再到下午和晚上,估計上午講的那些重難點學生基本都忘了。
所以訓練習題一定要及時,一定要有針對性,可以利用課間的時間,比如課間操20多分鐘,可以利用上午放學之後,哪怕做一個題也可以。
4、總結方法
學習方法的總結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可以說高中的同學不會總結方法成績一定好不到哪裡去。
做每一道題都要進行反思,不同的題,反思多了就會發現共同的規律。不管時間有多麼緊張,一天當中也要留出哪怕幾分鐘的時間進行反思。
這就好比牛吃草,總要留出時間來進行反芻、消化吸收。只是一個勁兒地吃草,時間長了肯定會消化不良,所學的知識最後也只是一個大胃王。
學科方法的總結,不同類型習題的總結,不同學科、不同模塊方法的掌握對提高高中生的成績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建議同學們:
第一,一定要把老師講的方法及時記在本子上。老師講的答題方法一般是老師很多年經驗積累的結果。不同老師之間可能會有思維方法上的差異,所以如果你足夠聰明,可以多去辦公室問不同的老師,這樣可以學到更多的方法。
第二,其他同學學習方法和好點子也可以借鑑。這裡包括你的同位,你宿舍的舍友。當然這裡面有些方法你是學不來的,不要去學習那些具有個性的方法,要找到共同點,適合你的那些東西。
第三,課外很多輔導資料上也有一些學習方法指導。我上高中的時候,就是從很多課外的輔導資料上學習到一些比較好的經驗。這些方法可能會隱藏在所提供的答案裡面,也可能會在教輔資料前面的一些章節裡。希望大家看書的時候一定要細心,不要走馬觀花。
總結:
高中生聽得懂課,不會做題確實讓很多同學和家長頭疼。只要找到問題所在,找到自己的原因到底出在哪裡,就一定會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所以希望同學們,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不要焦躁,冷靜下來仔細分析問題所在,也可以尋求任課老師和班主任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