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小腦瓜裡每天都會閃過無數疑問,如果他們問到下面這幾個,或者類似的問題,爸爸媽媽們要如何作答呢?
為什麼走鋼絲的人能穩穩站在繩索上?為什麼潛艇在水裡不會翻倒?童話裡的女巫,怎樣才能穩穩地騎在掃帚上?……
其實,這些問題都與平衡有關。如果打開書或上網搜,會發現解釋往往太深奧,讓孩子難以理解。想帶孩子明白一個看起來複雜的科學道理,最好的辦法就是動手探索。比如一起做做平衡玩具,用「玩中學」的方式去發現關於平衡的秘密。
⬆女巫要騎在掃帚上保持平衡其實很困難,根據平衡原理,倒掛在掃帚下面才能穩定地飛行!你知道為什麼嗎?
11月14日,本周六晚7點,尋趣星球的飛羅老師來到重慶市渝北區一家特別的、致力於兒童專業教育的親子咖啡館——山之森,與這裡的孩子們一起進行「平衡玩具大探秘」,尋找玩具背後重心與平衡之間的秘密。
飛羅老師首先問:大家覺得什麼是平衡?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的說,自己騎車時就是平衡;有的說,走鋼絲不倒就是平衡;還有「行動派」的小朋友直接舉起桌上的小木條放在一根手指上,說這就是平衡。
飛羅老師告訴大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孩子,就會玩一種叫「推棗磨」的平衡玩具,今天我們先來通過這個古老遊戲,感受一下什麼是平衡。
這個玩具做起來很簡單:一枚削去半邊的鮮棗用三根小木棍插在棗上,作三足立在桌上,棗核朝上;另用一根細竹棍,兩端各插一枚小棗,再將竹棍小心地放在棗核上,輕輕一推,便會旋轉起來。由於玩起來像在推磨,所以取名「推棗磨」。
飛羅老師演示完之後,讓大家都來挑戰一下,看能不能讓兩邊的棗子平衡,平衡之後可以推動棗子轉多少圈(有個小朋友很厲害,足足轉了三圈)。之後,每個孩子動手製作自己的「推棗磨」,一邊做,一邊發現許多與平衡有關的有趣現象。
比如,竹棍的平衡位置或者說平衡點是隨兩頭棗子的重量變化的,棗子重量相同,平衡點就在竹棍中間,如果一重一輕,平衡點就靠近重的一邊。
再比如,挑戰了「推棗磨」的孩子都會體會到:就算好不容易平衡了,一推也非常容易倒。怎麼辦呢?經過試驗,大家發現把竹棍彎曲一下,把重心降低,就會更加穩當。
透過這些現象,孩子們對什麼是平衡、什麼在影響平衡、穩定的平衡和不穩定的平衡有什麼不同等一系列問題,就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體會。
這個有一千多年歷史的中國童玩「推棗磨」,雖然簡單,卻能讓生活在當今時代的孩子們覺得非常好玩,與宋代的孩子分享同樣的快樂。
之後,飛羅老師向大家展示了以「推棗磨」為原型的一些平衡玩具。這些平衡玩具可以幫孩子理解重心是什麼、重心的位置由什麼決定。
充分了解了重心與平衡的關係後,飛羅老師就鼓勵大家自己動手,在體會物體平衡原理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像,將科學和藝術結合,設計、製作出有自己風格的獨一無二的平衡玩具。
以上就是「尋趣星球·玩具探秘」STEAM動手探索課程,其中一節關於重心與平衡關係的玩具探秘課的主要內容。通過一系列的引導、思考和動手實踐,孩子們將由最初對平衡問題一頭霧水的狀態,進階平衡小達人,不僅自己明白,還能與爸爸媽媽和小夥伴們分享,再配上自己製作的平衡玩具,成就感滿滿!
在掌握了平衡的原理後,如果再去看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女巫騎掃帚,就會發現騎在掃帚上時,女巫的重心在支撐點上面,處於不穩定狀態,很容易翻倒。反而掛在掃帚下面飛行,才是穩定的,因為重心位於支撐點之下。
⬆不過女巫可以改進她的騎行方式,挑上重物使重心降低,像平衡玩具一樣處於穩定平衡的狀態,這樣就可以穩穩騎在掃帚上了!
歡迎未來的科學小達人跟我們一起,
探索有趣的玩具世界,分享獨一無二的創意!
「尋趣星球·玩具探秘」STEAM動手探索課程以基於STEAM教育的「跨學科+探究化」的教學方式,帶孩子通過對玩具進行多維度探究,領悟玩具所蘊含的科學原理、設計思路、文化內涵,並運用所學知識,發揮創意進行再設計,動手創造屬於自己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