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年
2020新年伊始
序言
公元紀年2020年。
中華民族迎來了又一個新的甲子年。
有一個說法每到一個新的甲子年都會有大事件發生,2020年農曆新年伊始在這一個甲子年的開頭病毒來襲,全國好像都沒有過一個好年。
每個民族在實現復興的開頭都會歷經磨難,就好像黎明前的黑暗,總是最難熬的一樣。
但是一個民族最可歌可泣的高光時刻並不是其問鼎天下主宰四海之時,而是在生死危亡的絕境中爆發出不屈抗爭精神的那一幕!
第一幕:病毒
1. 「禮物」
新型管狀病毒的來源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蝙蝠,武漢市的一個海鮮市場,以這裡為原點,新甲子年的抗病毒戰爭爆發了。
「吃」— 民以食為天,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觀念上也從能吃飽到要吃好,當下吃好已經不能滿足一些人對「吃」的需求,開始要吃「稀」,於是大量你聽過沒聽過,能吃或者我們認知中不能吃的動物植物也被送上了餐桌,人類內心的欲望戰勝了認知,於是看似遭殃的野生動物們,帶著古老的瘟疫給我們上了一課。
蠻荒時代,第一個吃西紅柿與螃蟹的人,在那個時代是英雄,神農嘗百草試藥是英雄,他們給一個族群帶來了生的希望,而現在呢,人類獵奇的食譜,滿足的確是自己的一己私慾,其深層的心理實際上是尋找需求感的表現,內心的不自信導致需要通過一些極端行為去獲取他人的關注,這其中就包括「吃」。
「無知者無畏」,這次的疫情片面的理解就是「禍從口出」,這裡批判的是偷獵撲殺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的人,為一時口快,釀成了災難。強調一下我的個人觀點,食用被養殖國家許可的「野生動物」這個我們不去評判錯與對,既然是被馴化的動物植物,我們還是應該去遵從自然最基本的法則「弱肉強食」和「能量守恆」。
地球 —— 45.5億年的歷史,她見證了無數物種的誕生於毀滅,也保留這45.5億年中她留存的所有的「記憶」,人類這個物種在我們自己的認知中可能是偉大的,但是面對地球,浩渺的宇宙我們應該多一份謙卑與敬畏。這次的疫情,是地球母親送給我們這些孩子的一份「禮物」,哪有淘氣的孩子不挨打的呢?
1.1蝙蝠
如果問你這樣一個問題:最成功的哺乳動物是什麼,你會如何回答?如果從單一物種的發展高度來看,無疑是我們自己,但是如果只比較物種個體的數目,答案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既不是人類也不是家畜,甚至連老鼠都排不上,而是夜間在天空飛舞的那些小東西——蝙蝠。
可為什麼很多瘟疫與蝙蝠都有關呢?為啥蝙蝠就沒被這些病毒給弄死呢?真的就只有蝙蝠體內病毒特別多嗎?
這是真的,來自蝙蝠的病毒比來自其它動物的要多得多,這得說到蝙蝠的一些「絕活」,是這些特性讓它們成為了成功的物種,也是這些特性讓蝙蝠成了專養病毒的「毒蠱」。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生物學常識,對於恆溫動物來說,體型越大一般壽命也會越長,心跳越慢。比如大象的心跳只有每分鐘26次,平均壽命60年;藍鯨的心跳可低至每分鐘2次(潛水時),平均壽命80歲;而且老鼠心跳可達500次每分鐘,壽命只有區區3年。這是因為體型小散熱會非常快,因此需要更高的新陳代謝速度以維持體溫,蝙蝠同樣如此,它們因為需要飛行,能量消耗與體溫維持的挑戰更大,所以需要更強的新陳代謝速率,飛行時的蝙蝠心率可高達800~1000次每分鐘。相信你之前已經注意到了一個事實,人類的平均年齡有70歲,但是平均心跳卻很少有低於60次每分鐘的,這是因為人類是一個異類;同樣的,蝙蝠也是個異類,它們擁有不合常理的超長平均壽命——30年!
這是怎麼回事呢?大約在500萬年前的一次基因突變中,蝙蝠獲得了修復基因的本領,所以它們的體細胞能以遠超一般動物極限的次數分裂(人類的體細胞通常分裂次數為50~100次)。
最強的免疫造就最大的毒蠱,這可就厲害了,既然已經不怕細胞分裂磨損了,那還不可勁造?於是蝙蝠將體溫提高到了40℃,拼命地燃燒卡路裡,還將自己的免疫系統調成了「常開模式」。要知道,我們人類的免疫系統全開模式就是「發燒」,這是為了用高溫消滅多數病原體的應激身體狀態,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高溫中身體是受不了的,所以我們的免疫系統有一個啟動時間,在被病原體激活後才開始工作,有時候一些猛烈的病原體就可以在我們免疫系統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一舉擊入,將人打倒。再看看人家蝙蝠,生活就是發燒,發燒就是生活,完全沒問題!所以它們擁有哺乳動物中最活躍,最強力的免疫系統,就算是非常厲害的細菌病毒也奈何不了它們。例如在北美,狂犬病已經從貓狗體內完全消滅了,但也偶爾會出現狂犬病患不過免疫系統強大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將所有病原體消滅乾淨了,而是將這些這些病菌壓制住了。那麼可以想像,在蝙蝠免疫系統強力鎮壓下的病菌會受到超常的「鍛鍊」,在強大的選擇壓力下變得更「強大」、更「邪惡」。這與濫用抗生素誕生的「超級細菌」類似,蝙蝠的身體反而成了培養「超級病原體」的容器,蝙蝠自己倒是沒事了,但是卻把其它動物給坑慘了。蝙蝠還會到處飛,傳播病菌的能力比一般的動物也要強很多。
1.2陰謀論
我們將視線再次轉回本次疫情,觀察一下爆發的時間和地點,春節前後,中國中心武漢。深入探究時間我們可以發現,這個時間仍在中美貿易戰的大範圍內,地點是中國中部重鎮 — 武漢,所以這一點也不得不引發聯想。這不是一場針對中國經濟的一場基因戰爭呢?目前這些也都是我的一種臆想,僅僅代表自己的猜測而已。各位讀者看看就好。
2. 武漢
2.1我的家鄉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2018年,全市轄13個區,總面積8569.15平方千米,地區生產總值1.48萬億元。2019年末戶籍人口908.35萬人,流動人口510.30萬人。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遊,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也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中國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根據國家發改委復函要求,武漢正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了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這裡有「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也有中華民族歷史的沉澱 — 湖北省博物館,也會有「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戲稱,不管是褒義還是貶義,她是的家鄉。
2.2歷史上的武漢
古代歷史: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武漢首次成為省級行政單位的治所。元代詩人餘闕在詩中曾把武昌、漢陽稱為「雙城」。元末時紅巾軍領袖徐壽輝曾將其天完政權國都遷至漢陽。 朱元璋攻克武昌時,第六子朱楨出生,後朱楨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使龍泉山形成了有「三龜九寢十二景」之稱的古建築群。明成化十年(1474年)漢江改道從龜山北麓入江,漢口方才脫離漢陽獨立發展,嘉靖年間在漢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漢口鎮,來自各地的商賈紛紛前來經營,當時漢口貨物山積,居民填溢,商賈輻輳,成為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和中國內河最大的港口。明末漢口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故有「貨到漢口活」一說,漢口與北京、蘇州和佛山並列,稱為「天下四聚」,有「十裡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享有「楚中第一繁盛處」美譽。明朝崇偵八年(1635年)漢陽府通判袁瑁在漢口修築了一條長堤。
近代歷史:
北伐戰爭,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政府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於1926年至1928年間發動的統一戰爭。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在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以後,國民政府內部因對中國共產黨的不同態度而一度分裂,汪精衛和蔣介石決裂,北伐陷於停頓。
寧漢合流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並在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加入下,於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張作霖撤往東北並被日本刺殺於皇姑屯,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也有抗日戰爭歷史上的重要會戰 — 武漢會戰,有中國空軍鏖戰長空的赤紅天空,有中國海軍自沉戰艦阻擊日軍順流而上的悲壯,武漢會戰歷時4個半月,以國軍主動撤出武漢而告結束。就戰役而言,日軍佔領了武漢三鎮,並控制了中國的腹心地區,取得了勝利。但就戰略而言,則日本並未能實現其戰略企圖。日本大本營認為「只要攻佔漢口、廣州,就能支配中國」,於是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發動武漢會戰,迅速攻佔武漢,以迫使中國政府屈服。為此還規定「集中國家力量,以在本年內達到戰爭目的」、「結束對中國的戰爭」。但是,中國政府既未因武漢、廣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華戰爭也未因日軍佔領武漢、廣州而結束。中國政府在武漢失守後聲明說:「一時之進退變化,絕不能動搖我國抗戰之決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絕不能影響於抗戰之全局」;表示將「更哀戚、更堅忍、更踏實、更刻苦、更猛勇奮進」,戮力於全面、持久的抗戰。
可以說武漢映射出的是一個民族在生死危亡的絕境中爆發出不屈抗爭精神的那一幕!如今疫情爆發的中心地帶仍在武漢,面對這次突發的事件,我們依然看到了這座城市,我們民族不屈抗爭的精神,國難當前,我自當逆行,雖千萬人,吾往矣!
3. 何為英雄
你心中英雄是什麼樣的人?每個人心中在每一個特殊的時期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3.1逆行的人
2020年新年伊始,那些逆行的人,無疑他們都是英雄!非緊急避難人員醫生 護士 軍人 消防 警察 在緊急情況下 衝在第一線的人,他們都是我們每個小家的英雄。這個春節裡,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口罩工廠加班的工人企業家,研製疫苗的科研人員,武漢火神山的基建工人,每一個逆行的人,他們配得上「英雄」,何為英雄,面對內心的恐懼,仍然執著前行的人,他們的行為不見得有多麼驚世駭俗,但是他們的精神足以感動更多恐懼中的人們,繼續前行。
3.2身邊的偉大
我們每個人都生而平凡,無名之輩,誰還不是拼了命才走到生命的最後。醫生護士軍人是偉大的,但是別忘了,那些默默維持著你生活的人,那些默默獨自漂泊他鄉沒有回家的人,他們每天愁著第二天5點的鬧鐘,去訂菜軟體上能不能買到全家人口糧;他們每天確保糧食的供給而工作在一線;他們因為不能不回家或者提前返回,每天啃著泡麵,仍然活著的人;那些凌晨去給公共設施消毒的人;那些城市保證各功能正常運轉的守護者們,他們也是身邊的英雄啊,疫情結束以後請給他們一個擁抱吧!
第二幕:烏合之眾
空氣裡瀰漫著宿命論的安排
那可是沒有味道的狼煙
在你不介意的時候
我會替你撿起一首歌的陳詞
濫調用它編出搖籃
孵出我們體內的往事,就這樣
讓餘溫繼續孵化我們的
紛亂的頭緒
長成千絲萬縷的頭髮
也許不僅僅只有往事
與憾事時間將我們當成行李
從生命的一端
託運到沒有重力的境界
在狼煙四起的另一個國度
我們解脫
無比幸福地失望
我們這輩子走到今天才剛開始
我們沒有了氣質
所以我們真正地飄飄然
有沒有期待不重要
為什麼往往
到頭來這些雜事就是我們自己
—— 摘自《狂人日記》
人們不會為真理而選擇相信什麼,他們相信的是發言人所處的位置,有些人選擇窮其一生去捍衛真理,在他們死去多年之後才被更圓滑的人挖掘出來頒予勳章,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孤獨追尋者的寫照。我們有時候沒有選擇相信什麼的權力,因為我們能相信的都是錯誤,或許對於那些孤獨的追尋者來說只能用死亡來證明。
縱觀人類歷史,所有的道德,正義都是被生存原則所塑。千百年以來,人類社會在不斷發展,部落規模在不斷壯大,但道德,正義的原則卻還是無法跳出本位主義的框架。人類終究只是人類,人一旦掌握了強大的力量與絕對的權力之後就會迷失其中,失去本心,權欲將一個個雄心萬丈的變革者變成了貪婪無道的佔有者,個體生存競爭的自然選擇率決定了「大公無私」之心無法普世存在,龐大集權國家內的各個權力支點,猶如癌變的細胞一般永無止盡的貪婪吸取著支撐社會運轉的一切資源與養分,最終無可避免的導致宿主本體的徹底死亡。
人類為什麼無法相互理解,因為我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為了生存,為了發展,一群人要向另一群人殺戮、掠奪。人類的智慧鑄造了呼嘯的飛鷹,鋼鐵的座騎,人類的精神抒寫了輝煌的戰績,史詩的抗爭。當硝煙散盡之後,浸滿鮮血的青史無聲的提醒著人們和平的珍貴,也許就對真理的追求一樣,人類可能永遠無法達到世界大同的境界。但多一些寬容,少一些狹隘,用曾經投入戰爭的智慧與精神去互利共存之道,這是經歷了千年戰火的人類社會,帶給新世界的啟示。
1. 口罩風波
在這次疫情中,「最貴」的商品估計就是口罩了,可謂是一個口罩都難求。面對大災大難的時候,是最能考驗一個人性的時候,有的人在為他們貢獻的,有的人卻在大發國難財。代購口罩,臨時漲價,出售劣質口罩等等,這類人的人性是自私的,用他人的生命去謀取自己的利益,真謀財害命,這類人是真的需要法律的制裁;而有些口罩廠家,口罩漲價則需要區別對待,特殊時期,用工和原材料成本漲價,是市場經濟的自然規律,所以成品的漲價也是理所應當的,企業家與產線工人們承擔著全廠職工的健康安全,他們用自己的良知與社會責任感為大家送去保障,不漲價的是情分,漲價的是本分,所以網上的鍵盤俠們,請你們有這個無腦發洩不滿的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2. 無辜的毛孩
每個時代最可怕的就是無知且衝動的人,他們最可怕的地方是放棄了思考與理性。前段時間出現了貓狗傳染病毒的消息,於是就有那麼一些人開始肅清自己家或者小區的貓貓狗狗,對於這些毛孩兒他們在看到你的時候開始只是以為要和它們玩兒或者送吃的,但當人類向屠刀伸向它們的時候,它們的眼中也一定充滿了絕望。這是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因無須有的事情去枉殺一個生命,因盲從去瘋狂的屠戮,如果這條信息指向的是人類自己呢?群眾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充耳不聞…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當闢謠開始以後,這些人是否會因自己的衝動而去反思?是否會因本次事件而去成長?我不得而知,能看到只是網絡上的一場罵戰,好似甜豆腐腦還是鹹豆腐腦一樣,留給大多數人們的只是飯後的談資,誰誰誰殘忍無道等等,真正靜下心來,理性的去分析錯誤的根本原因的人能有多少?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群體有著各種狂亂的願望,群體沒有能力做任何長遠的打算或思考。現在網絡信息是非常發達,每天我們能接受的信息可以用爆炸來形容,在消磨時間的同時,你有沒有放棄思考?
3. 「紅十字會」
每次重大災情出現的時候,總有個組織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次「紅十字會」又中招了。具體的事件大家都知道,我們這些想為疫情做點什麼人,除了在家隔離以外,還能有什麼途徑去獻上自己的力量呢?
4.口嗨 — 曝光事件
過年在家宅著的第3天,無意間在某個論壇和群裡看到了這樣一份表格,詳細記錄從武漢返回家鄉的人員名單(名字、住址和聯繫方式),這件事瞬間就讓我炸毛了。
首先:這份名單是怎麼流出來的,所謂的信息安全在哪裡?我國有相關的法律嚴格規定了這類名單的傳遞,身為一名統計的工作者,你們的職業操守呢?你知道這份名單的流出會給民眾帶來多大的恐慌,多少無辜的人會遭受非議或區別對待嗎?
其次:那些拿到名單流傳的人,你們是當著國難怒刷一波優越感嗎?還是你本身就是法盲?我不知道你處於什麼目的去傳播這些名單,如果是你在這份名單上,你會怎麼想?
群體在智力上總是低於孤立的個人,但是從感情及其激發的行動這個角度看,群體可以比個人表現得更好或更差,這全看環境如何。一切取決於群體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麼性質。在這個關鍵時期,你的一份名單很可能害了一個家庭,我們不是沒有先例,去年的豫章書院,所謂的電擊療法,這些名單的流露帶來的都是極端的報復,你點點滑鼠動動手指,為了自己一時的優越感,你安得什麼心?
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是否需要也把這些傳播者的信息也做成一份表格傳播出去,讓他們也去體驗一下那份來源與未知的恐懼呢?
第三幕:經濟
1. 服務行業的重創
縱觀三大產業,哪些行業無法避免人群聚集?
首先是服務業,尤其是影院、旅遊、商場、餐廳這種人流密集的服務業。服務業的本質是人對人提供服務,或者說面對面提供服務,這剛好違背防範疫情的原則,所以服務業和防疫存在天然衝突。在防疫大於一切的前提下,哪怕適逢春節這個中國人最看重的節日,大家也只能規規矩矩在家裡躺著,線下服務業因此全軍覆沒。細分來看,旅遊業的損失高居榜首,這個行業在2019年春節期間收穫了5100億的驚人收入,就算2020年維持原狀,旅遊業的損失也接近5100億,對很多中小企業是致命打擊。目前,全國各地所有景區幾乎全部關停,連遠離漩渦的青海和西藏也不例外,足見國家對防疫的重視和決心。
一周以來,在線旅遊企業攜程、去哪兒、飛豬、窮遊網均接到海量的退票訂單,資金壓力異常之大,在國家的倡導下,這些平臺壯士斷腕,忍痛發布了免費退改籤的政策。攜程網率先允許免費退訂出入武漢機票,醫務工作者的旅遊訂單更可無條件取消,城市不限,去哪兒網也很快跟進,推出類似服務,截止目前,所有平臺均可退票。面對不斷變化的疫情,多家在線旅遊平臺繼續升級退改措施,出發日期在正月十五甚至2月底前的產品均可退改,保障範圍從武漢擴展至全國,連部分境外產品都可免費退訂。這還沒完,今天一早攜程又發布了門店關懷計劃,免去各省市合作的8000家門店總共3個月的管理費,受到了商家們的一致讚賞,據攜程上班的朋友表示,他們甚至開始攔截訂單,不讓遊客花錢,主動把收入拒之門外,真是業界良心。
接下來是電影,電影行業2019年的總票房是645億,春節那個月高達70億,向來屬於火熱檔期,今年如果不出意外,75億是肯定有的。但由於疫情擴散,往日爆滿的電影院空無一人,大年三十一整天的票房收入才100多萬,而2019年同期高達14億,預期的70多億票房連零頭都達不到。為了賺錢,徐崢公然違背電影圈的行規,私自把版權賣給了字節跳動,在網上首映,引發業內人士共同抵制,畢志飛甚至在微博大呼徐崢滾出電影圈,收穫了64.5萬個贊,足見影院利益受到了多大侵犯。拋開行業內鬥,電影業的慘澹一目了然,撤映的電影諸如《姜子牙》、《唐人街探案3》或許還會在未來上映,但火爆檔期就那麼幾天,影院重新排片還將擠佔後續作品的空間,業內的利益鬥爭只會更加劇烈。再往後是線下實體店,包括餐廳、早教、網吧、咖啡廳,統統關閉。如果業主不免租金,斷一個月的流水就足以讓商家們捉襟見肘,斷兩個月那簡直是滅頂之災。我老家所在的小城每逢過年都是人山人海,市中心的旺鋪火爆得不行,如今都初五了,這大白天的居然一個沒開,仿佛一座死城。
接下來就是工廠等實體經濟的災難,我是在一家實體製造業企業工作,原本開年以後的風風火火的大生產的情況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單位能看到的零星值班的同事。
不值班的這幾天在家看電視、刷新聞、出門閒逛,看到戴著口罩堅持營業的老闆們,坐在地上手足無措的店員們,目光呆滯感染病毒的患者們,爭分奪秒全力以赴的護士們,我心裡五味雜陳。疫情很難,但災難很短暫,只要扛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大家要堅信這一點。
2 .期待覆蘇
期待武漢人民健康,期待武漢回到那個早上熱騰騰的熱乾麵和豆皮的年代,期待舉全湖北之力鑄造的這座中部新一線城市的崛起和未來對周邊的反饋和帶動。
期待我們能早日答應這場病魔戰,期待此役之後,中國的醫生,醫務人員能獲得這個社會更多的尊重,少一些醫鬧,多一些整體素質的提高。
期待這次戰役之後,更多人可以從中吸取教訓,獲得一些感悟和成熟的思維,學會更理性更坦然的面對人生,而不是隨著情緒走。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期待我們2020年最穩的一年,能讓大企業平穩發展,讓我們一起通過股市和大企業一起享受成果,讓小企業能夠獲得更多實打實的補貼和機會,獲得更多定向發展的機會,提供更多的就業。
2017年到現在,房市嚴控,外面的局勢也較為動蕩,股市也大起大落。從資管的大監管,到科創板到註冊制,一切都在變化中獲得認可與發展。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
2019年終於迎來了為數不多的窗口期,2020又遭到了這次冠狀病毒的危機,
希望磨練的背後是輝煌,2020,珍惜當下,奮力前行。天佑武漢,天佑中華。
第四幕:修為
在疫情面前出了在家自我隔離,我們常人我覺得是一個提高自我修為的好時間。透過疫情去省視我們自己,省視這段時間的每個小的事件,有多少人可以保持理智的去看待每天的新聞、謠言亦或是小道消息?不要輕易地成為集體狂歡的一份子,這樣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為自己只不過是隨聲附和了一下而已,實際上你已經成了幫兇。 至於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單獨一個人必須要為他的行為承擔責任——法律上或者道德上。群體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群體就是責任,群體就是道德,群體就是法律,群體的行為自然是合理的。群體會讓每個人在其中的錯誤縮小,同時讓每個人的惡意被無限放大。疫情是和病毒的戰爭,不是人與人相互發洩不滿的戰爭,更不是某些人刷優越感與社會不滿洩憤的工具。對於不同的意見要學會判斷,對於觀點不同的人要學會寬容與引導。對於心懷不軌的人要使用正當的武器去予以懲戒。
動動手指點一下「看一看」
帝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