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向公眾號後臺發送「熔接痕」「PVC」「注塑機」「人生」「美女」……
也請加小編微信號:6683014 為好友,獲得更多技術、招聘、求職、採購資訊
1 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產品圖中應表達的內容及表達規範,利於提高模具圖的質量,使之更好地指導生產。
本標準適用於本公司產品開發部的模具設計的產品圖的設計。
2 內容
2.1 二維圖紙
2.1.1 二維圖紙必須符合機械製圖國家標準。
2.1.2 用PRO/E軟體出二維圖,文件配置內容應統一。
2.1.3 圖紙線條寬、字體大小及線條應統一,粗實線、粗點劃線線條寬為0.5mm,細實線、波浪線、雙摺線、細點劃線,雙點劃線線寬為粗實線的1/3,虛線線寬為粗實線的1/3,線段長為4mm,線段間隔為1mm。字體(數字、文字)字高3.5mm,線條寬0.35 mm。
2.1.4 圖紙比例按國家標準,且列印出的圖紙實際比例應與標題欄中所注比例一致,不允許縮放。應根據產品結構大小,複雜程度,合理選定製圖比例,不允許視圖過小,結構表達不清。不允許尺寸線分布過密,難以識別。
2.1.5 圖紙尺寸標註:
2.1.5.1 產品基準在圖中應注出,尺寸的標註應統一基準。
2.1.5.2 圖紙應尺寸齊全,正確、清晰、合理,不缺漏尺寸,尺寸線分布合理。尺寸的標註應利於模具的加工。
2.1.5.3 重要裝配尺寸及重要零件、定位尺寸、必檢尺寸應標註公差。其它尺寸標註未注公差等級。
2.1.5.4 必檢尺寸為產品的裝配、外觀的關鍵尺寸。必檢尺寸後應加序號,序號形式為數字外加圓圈。序號應按順序排列,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便於查閱。
2.1.5.5 不易標註的三維曲面標出最大外形尺寸。
2.1.6 加強筋須標明大小端的尺寸,有斜度的部位標註尺寸時必須明確表達標註的尺寸為大端還是小端。
2.1.7 圖面表達清晰明朗,去除不必要的圓弧相切線。
2.1.8 技術要求的內容應包括:未注壁厚、未注圓角、未注脫模斜度、外觀要求(如鏡面、透明件、噴漆、蝕紋等)、裝配關係及間隙、必檢尺寸及其它特殊要求等。
2.1.9 外觀需做皮紋的用虛線標出面積或範圍。
2.1.10 外觀件在圖中用粗雙點劃線注出外觀面的位置。
2.1.11 二維圖中應用細實線標出分型面的位置並用文字說明。
2.1.12 不允許設澆口的位置及不允許有頂出痕跡的位置在圖中註明。
2.1.13 若出模方向與產品裝配方向不一致,一般按產品出模方向畫圖,圖紙上應用箭頭標出產品裝配方向及基準,並文字說明。
2.1.14 應標明圖紙的狀態,替換圖紙有特殊標註。
2.1.15 二維圖應與三維圖保持一致。三維圖更改,二維圖應同步更新。
2.1.16 為了便於識圖,在二維圖紙適當位置增加三維軸側圖。
3.1 三維立體圖
3.1.1 三維立體圖所有結構應用實體(Solid)表達,且不允許缺漏結構或與二維圖不統一。
3.1.2 三維圖上與出模方向及滑塊、抽芯運動方向垂直的產品內外表面均應加脫模斜度,斜度大小以0.5°~1º為宜。加斜度前應明確產品的各分型面的位置及產品的裝配、外觀要求,以確定斜度的方向及大小。需插穿的位置應加1º至3º的斜度。在允許的情況下,斜度越大越好。加強筋應在保證強度。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結構設計師與模具設計師根據成型塑料產品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產品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
3.2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⑴消化塑料製件圖,了解製件的用途,分析塑料製件的工藝性,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例如塑料製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麼,塑件的幾何結構、斜度、嵌件等情況是否合理,熔接痕、縮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許程度,有無塗裝、電鍍、膠接、鑽孔等後加工。選擇塑料製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進行分析,看看估計成型公差是否低於塑料產品製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產品製件來。此外,還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藝參數。
⑵消化工藝資料,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設備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類型等要求是否恰當,能否落實。成型材料應當滿足塑料製件的強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動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熱穩定性。根據塑料製件的用途,成型材料應滿足染色、鍍金屬的條件、裝飾性能、必要的彈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膠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三、選擇成型設備
根據成型設備的種類來進行模具,因此必須熟知各種成型設備的性能、規格、特點。例如對於注射機來說,在規格方面應當了解以下內容:注射容量、鎖模壓力、注射壓力、模具安裝尺寸、頂出裝置及尺寸、噴嘴孔直徑及噴嘴球面半徑、澆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體見相關參數。要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
四、具體結構方案:
⑴確定模具類型,即注射模等。
⑵確定模具類型的主要結構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於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行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要保證塑料製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要使塑料製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
影響模具結構及模具個別系統的因素很多,很複雜:
①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②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③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④選擇頂出方式(頂杆、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⑤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⑥根據模具材料、強度計算或者經驗數據,確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定位、導向件位置。
⑦確定主要成型零件,結構件的結構形式。
⑧考慮模具各部分的強度,計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以上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了,模具的結構形式自然就解決了。這時,就應該著手繪製模具結構草圖,為正式繪圖作好準備。
⑨繪製模具圖要求按照國家製圖標準繪製,但是也要求結合本廠標準和國家未規定的工廠習慣方法。在畫模具總裝圖之前,應繪製工序圖,並要符合製件圖和工藝資料的要求。由下道工序保證的尺寸,應在圖上標寫註明"工藝尺寸"字樣。如果成型後除了修理毛刺之外,再不進行其他機械加工,那麼工序圖就與製件圖完全相同。在工序圖下面最好標出製件編號、名稱、材料、材料收縮率、繪圖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圖畫在模具總裝圖上。
A、繪製總裝結構圖
繪製總裝圖儘量採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開始繪製,主視圖與其它視圖同時畫出。模具總裝圖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模具成型部分結構
②澆注系統、排氣系統的結構形式。
③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④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件,定位、導向件的位置。
⑤標註型腔高度尺寸(不強求,根據需要)及模具總體尺寸。
⑥輔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⑦按順序將全部零件序號編出,並且填寫明細表。
⑧標註技術要求和使用說明。
B、模具總裝圖的技術要求內容:
①對於模具某些系統的性能要求。例如對頂出系統、滑塊抽芯結構的裝配要求。
②對模具裝配工藝的要求。例如模具裝配後分型面的貼合面的貼合間隙應不大於0.05mm模具上、 下面的平行度要求,並指出由裝配決定的尺寸和對該尺寸的要求。
③模具使用,裝拆方法。
④防氧化處理、模具編號、刻字、標記、油封、保管等要求。
⑤有關試模及檢驗方面的要求。
C、繪製全部零件圖由模具總裝圖拆畫零件圖的順序應為:先內後外,先複雜後簡單,先成型零件,後結構零件。
①圖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畫,允許放大或縮小。視圖選擇合理,投影正確,布置得當。為了使加工專利號易看懂、便於裝配,圖形儘可能與總裝圖一致,圖形要清晰。
②標註尺寸要求統一、集中、有序、完整。標註尺寸的順序為:先標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標註配合尺寸,然後標註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圖上先標註配合尺寸,後標註全部尺寸。
③表面粗糙度。把應用最多的一種粗糙度標於圖紙右上角,如標註"其餘3.2。 "其它粗糙度符號在零件各表面分別標出。
④其它內容,例如零件名稱、模具圖號、材料牌號、熱處理和硬度要求,表面處理、圖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術說明等都要正確填寫。
D、校對、審圖自我校對的內容是:
①模具及其零件與塑件圖紙的關係,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質、硬度、尺寸精度,結構等是否符合塑件圖紙的要求。
②塑料製件方麵塑料料流的流動、縮孔、熔接痕、裂口,脫模斜度等是否影響塑料製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質量等方面的要求。圖案設計有無不足,加工是否簡單,成型材料的收縮率選用是否正確。
③成型設備方面:注射量、注射壓力、鎖模力夠不夠,模具的安裝、塑料產品製件的型芯、脫模有無問題,注射機的噴嘴與嘵口套是否正確地接觸。
④模具結構方面:
a.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滿足需要,會不會發生溢料,開模後是否能保證塑料製件留在有頂
出裝置的模具一邊。
b.脫模方式是否正確,推廣杆、推管的大小、位置、數量是否合適,推板會不會被型芯卡住,會不會造成擦傷成型零件。
c.模具溫度調節方面。加熱器的功率、數量;冷卻介質的流動線路位置、大小、數量是否合適。
d.處理塑料製件制側凹的方法,脫側凹的機構是否恰當,例如斜導柱抽芯機構中的滑塊與推桿是否相互幹擾。
e.澆注、排氣系統的位置,大小是否恰當。
f.設計圖紙
g.裝配圖上各模具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當,表示得是否清楚,有無遺漏
h.零件圖上的零件編號、名稱,製作數量、零件內製還是外購的,是標準件還是非標準件,零件配合處理精度、成型塑料製件高精度尺寸處的修正加工及餘量,模具零件的材料、熱處理、表面處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標記、敘述清楚。
⑤零件主要零件、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尺寸數字應正確無誤,不要使生產者換算。
⑥檢查全部零件圖及總裝圖的視圖位置,投影是否正確,畫法是否符合製圖國標,有無遺漏尺寸。
⑦校核加工性能:(所有零件的幾何結構、視圖畫法、尺寸標等是否有利於加工)
⑧復算輔助工具的主要工作尺寸審圖師原則上按設計者自我校對項目進行;但是要側重於結構原理、工藝性能及操作安全方面。審核後並籤字。並由有製造經驗的技術人員審查,會籤、檢查製造工藝性,然後才可送模具車間。
微注塑整理,轉載需註明來源,未注來源將視為侵權。
微注塑微信群是中國最大的注塑微信群組, 趕快加入和小夥伴們聊聊吧!加群方法:先加微注塑小編為好友(微信號6683014),然後發送消息「進群」, 小編將對應群的二維碼回復給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