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界決定孩子一生」,見過世面的孩子,不說話都能看出教養

2020-08-10 暮沐媽咪育兒日記

一個孩子是否受過良好的教養,不僅僅體現在他的言行,明眼人甚至可以通過站姿、坐姿這些小小的生活習慣,就有大概的了解。

《隱秘的角落》中,班主任找朱朝陽的媽媽談話,卻被其回懟:「我認為,學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學習,其他都不重要。」

這句話,暴露了很多家長的真實想法,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父母的「低眼界」會耽誤孩子一生。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一生,見過世面的孩子,不說話都能看出教養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品學兼優、樣樣不差,那真正的貴族是怎麼樣培養孩子的呢?

並非有錢就是貴族,真正的貴族都其世代傳承的「家風和教養」

而貴族學校也不光是「貴」,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宗旨,是培養自律和合作意識,這樣的學校經常會採取軍事化的嚴格管理,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都有著嚴格的規範,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出風度翩翩的紳士。

而我國古代的貴族教育,也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精神面貌和言行舉止,中國自古便有「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的體態要求。

這些從小就被家長嚴格要求、見過世面的孩子,站在那裡不說話,都會由內而外的透露出「有教養」的氣質

反觀我們這些普通人的教育,往往對孩子並不是這麼嚴格,甚至有一些禮儀和規範,身為家長都不了解,更不要談去教育孩子了。

高素質的孩子,一定是懂禮貌、風度翩翩的,家長可以從這些方面培養

一、善用禮貌用語

見面是的你好,接受幫助是的謝謝,打擾對方是的抱歉,離開是的再見。

這些基礎的禮貌用語,是一個孩子必須學會的,並應用到生活中。

二、掌握餐桌禮儀

隨著孩子外出就餐的機會逐漸增多,餐桌禮儀也是必須學會的內容——

飯前洗手;使用公筷公勺;請長輩先入座;長輩沒有吃飯之前,自己不要先吃東西;即使是愛吃的東西也,不要自己全部吃完等等

三、公共禮儀要知曉

過馬路時不闖紅燈走人行橫道;

乘坐電梯時不大喊大叫亂蹦亂跳;

乘車購要排隊,聽從相關工作人員的檢查;

不長時間獨自佔用公共資源。

四、精緻的自身儀容

  1. 出門時注意自身的儀容,不穿拖鞋,穿著的衣物要整齊乾淨;

  2. 在公共場合接打電話,音量適中即可,不要影響他人;

  3. 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澡,勤剪指甲,保持牙齒清潔。

要想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格局和素質,父母得用心,從生活點滴入手

格局和素質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作為家長,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

  • 重中之重——高質量的陪伴

工作繁忙應酬多,絕不能成為孩子成長中缺席的理由,高質量的陪伴,對提高孩子的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家長晚上回家吃飯時,不刷手機不追劇,和孩子聊一下他今天的生活和學習,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今天都做了什麼。

周末休息時,帶著孩子到近郊走一走,讓孩子看看和他平常生活不同的時間,走進自然。

甚至是在工作時,抽十分鐘的時間,給孩子打個電話,了解一下他的情況。

  • 精神養料——讀萬卷書

書籍是人類的寶藏,它是人類進步的根源。

和孩子共同讀一本好書,受益良多,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不光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大大增加了閱讀理解和動腦能力。

一本優秀的繪本,一本世界名著,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不光陪伴了孩子,其實也增長了家長的眼界和認知。

  • 不可或缺——行萬裡路

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每到長假之時,帶孩子到不同的城市甚至是不同的國度,孩子的眼界會更開闊。

如果受經濟和時間限制,也可以選擇城市的近郊,讓孩子自由地在山間奔跑,在水邊嬉笑,也是不錯的選擇。

  • 價比黃金——生活閱歷

相信許多家長都從事過不同的職業,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這些寶貴的社會經驗,在書本中是學不到的

雖然沒有必要把社會想得過於複雜,但人心的多變依舊不能否定。

家長可以找機會,把自己從事的工作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遇到的困難、其他人相處的原則,找機會以講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

  • 至關重要——獨立生存

獨立是孩子成功的基礎。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可以從生活方面點滴入手,諸如自己盛飯,清潔自己的衣物,收拾個人物品,自己上下學等等。

讓孩子生活自理,不光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還能消除他們對父母的依賴心理,養成他們自己獨立完成事情的性格。

家長的眼界和心胸,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石。

今日話題:家長們,你認為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你做到了哪幾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父母的眼界,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眼界,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如今社會上有兩種聲音,一種是讀書無用論,另一種是知識改變命運。相信每一個家長對孩子的讀書問題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我們很難說到底哪一種看法是正確的,但是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真的會更優秀。在同等年齡和層次中,看待同一事物會比別人看得更多看得更遠,就意味著決策或選擇都將勝別人一籌。
  • 父母見過的世面,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格局
    ,他們不一定都是狀元學霸,但總體來說,他們自信、努力、有教養、性格開朗、全面發展,走到哪裡都能自帶光芒。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見過世面。著名的哈佛女校長德魯·福斯特也曾在一次演講中分享了這個觀點,她說:「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了他的優秀程度。」而一個人生活的廣度往往取決於他見過的世面。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厲害?這3種「世面」,會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
    文|文兒有孩子後,不少父母都想著要讓孩子從小多見一些世面,這樣孩子才真正能夠從一開始就接觸到一些不一樣的事物,眼界開闊了,心胸寬廣了,孩子的成長自然也會從中受益。當時就感觸頗深,想讓孩子從小多見世面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首先父母自己的境界要達到一定的深度,然後言傳身教,通過自身的榜樣力量去感染孩子,這樣孩子也才更容易接受,一切教育也才能夠更加順其自然地進行。養育孩子,父母都希望能夠陪孩子走更遠的路,看更多的風景,可具體要怎麼做才算這一願望達成了呢?可能「見過世面」就會成為最好的答案。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厲害?這3種「世面」,會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
    文|文兒有孩子後,不少父母都想著要讓孩子從小多見一些世面,這樣孩子才真正能夠從一開始就接觸到一些不一樣的事物,眼界開闊了,心胸寬廣了,孩子的成長自然也會從中受益。當時就感觸頗深,想讓孩子從小多見世面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首先父母自己的境界要達到一定的深度,然後言傳身教,通過自身的榜樣力量去感染孩子,這樣孩子也才更容易接受,一切教育也才能夠更加順其自然地進行。養育孩子,父母都希望能夠陪孩子走更遠的路,看更多的風景,可具體要怎麼做才算這一願望達成了呢?可能「見過世面」就會成為最好的答案。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
    其中最高贊的回答說: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見世面更為重要。一個孩子,見過世面,才不會滿足於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絆倒,而是懂得不懈努力,追求自己心上的遠方。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會有多不一樣?父母要好好看看
    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的孩子,究竟有多不一樣?」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見過世面的孩子,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他們往往最先看到這個世界,看到自己。」,什麼事情都要徵求父母的意見。而沒見過世面的孩子,坐井觀天,見識淺薄,眼界狹小,盯著眼前的局部,很多事都落後於人。
  • 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優秀?父母的眼界,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小孩晚上上廁所用小桶,父母則是出家門去找公共廁所解決。戶主的家只有十個平方,的方太小容不下抽菸機。他們僅僅用電風扇排煙,在嚴寒的冬天也是。父母每天下班回家都會陪孩子讀書,帶孩子暢遊在書的海洋!雖然他們在物質上的生活並不富裕,可他們在精神世界卻活出貴族的水平。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讓孩子見世面一定要很有錢嗎?
    和幾個好友聊天時,有這樣一個話題:你見過特別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長什麼樣?然後大家就紛紛列舉了身邊「優秀孩子」的父母們。雖然大多數都是企業家、大學教授、高知人群,但也有一些家境很「普通」的父母。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但他們的背後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
  • 什麼樣的孩子最優秀?「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
    他們彬彬有禮,寵辱不驚,性格活潑開朗,不怯場,還非常有主見; 但有的孩子就特別內向,害怕生人,唯唯諾諾放不開,什麼事情都要徵求父母的意見。 為何會有如此的區別呢? 原因就在於「見識」的不同。
  • 孩子見過世面究竟有多優秀?見世面,是人生必修課
    觀察一下身邊的孩子,你會發現,有的孩子給人感覺特別「優秀」,他們彬彬有禮,寵辱不驚,性格活潑開朗,不怯場,還非常有主見;但有的孩子就特別熊,粗魯無禮,害怕生人,唯唯諾諾放不開,什麼事情都要徵求父母的意見。
  • 華為任正非告訴我們: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
    其中最高贊的回答說: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見世面更為重要。,父母不得不嚴格實行分飯制,他每頓都吃不飽。孩子的三觀是被生活環境塑造的,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選擇了生活,而是生活局限了他們的眼界,眼界又左右了他們的人生。
  • 那些優秀的孩子,一定都是見過世面的
    什麼叫「見過世面」?知乎上有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了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前兩天和朋友聊天,有這樣一個話題:什麼樣的孩子是優秀的?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孩子給人感覺特別「優秀」,他們彬彬有禮,寵辱不驚,性格活潑開朗,不怯場,還非常有主見;但有的孩子就特別熊,粗魯無禮,害怕生人,唯唯諾諾放不開,什麼事情都要徵求父母的意見。怎麼會有如此的區別呢?原因就在於「見識」的不同。孩子的「見識」來源於哪兒?父母。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
    其中最高贊的回答說: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見世面更為重要。,父母不得不嚴格實行分飯制,他每頓都吃不飽。閨蜜的父親說:學習成績好的人是智商高的人,能左右逢源的是情商高的人,而真正優秀的人,是見過世面之後,對於任何都寵辱不驚的人。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麼什麼才叫做見世面?
    ,你會發現,有的孩子給人感覺特別「優秀」,他們彬彬有禮,寵辱不驚,性格活潑開朗,不怯場,還非常有主見;但有的孩子就特別熊,粗魯無禮,害怕生人,唯唯諾諾放不開,什麼事情都要徵求父母的意見。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其中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他們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為什麼有的孩子特別「優秀」?
  • 孩子是否見過世面,以下方面暴露得一清二楚,光憑衣服可包裝不了
    文|秘籍君牛頓曾說過一句話「我之所以看得遠,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這話常被父母用來證明眼界的重要性。為人父母,深知自己就是孩子的起跑線,也格外願意花力氣讓孩子見世面。但不同的人用力方向不同,有的人用讀書旅行,用的人,則注重給孩子穿衣打扮,覺得外表齊整了自會給人「高人一等」「出類拔萃」的感覺。其實,孩子是否見過世面,以下方面暴露得一清二楚,光憑衣服可包裝不了。
  • 三種父母教養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
    世界上千百門學問,都是選修課,人生唯一的必修課就兩門一個是怎麼做夫妻一個是怎麼做父母可惜這兩門學問,所有人都自稱是專家。既做不好父母,也做不好夫妻~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父母的教養方式,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常聽到一句話,有其父必有其子,大約就是指孩子與父母的某些為人處事上近乎相同。
  • 李玫瑾:孩子的成長中,要見過這3種世面,他的眼界格局才不一樣
    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所以,現在的父母,非常講究帶著孩子見世面,孩子見過世面,眼界才能寬,見識才能廣,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加富足。然而,到底什麼是見世面呢?難道僅僅是出去旅遊嗎?
  • 為什麼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強烈建議家長都讀一讀!
    小學到高中的成長,十二年的學習生涯,都伴隨著孩子自身的不斷努力、不停付出,也需要家長的陪伴和支持、鼓勵和教育。孩子生活中,父母傳遞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能夠為孩子的性格、品質和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其實,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優秀,能夠健康快樂,取得最好的成績,這樣才能夠為孩子的成長和成績奠定良好的基礎。
  • 天才密碼「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什麼才叫做見世面?
    觀察一下身邊的孩子,你會發現,有的孩子給人感覺特別「優秀」。他們彬彬有禮,寵辱不驚,性格活潑開朗,不怯場,還非常有主見;但有的孩子就特別內向,害怕生人,唯唯諾諾放不開,什麼事情都要徵求父母的意見。和幾個好友聊天時,有這樣一個話題:你見過特別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長什麼樣?
  • 父母的教養方式,真的就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嗎?
    這是一本關於家庭教育的顛覆性的書籍,即它否定了原生家庭決定論,否定了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眾所周知」的論調。它從各種角度說明了,同一家庭的孩子,甚至同卵雙胎,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性格。這是因為決定孩子成長的兩個要素是先天稟賦和後天教養,而教養是父母與孩子互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