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去醫院看望病人,年輕的護士不認識他,竟把他趕走了

2020-12-14 歷史客棧

1945年1月的一天,主席帶著一個警衛員,走了30多裡路,特地到醫院去看望一個病人。

這個病人是誰呢?就是大名鼎鼎的關向應,八路軍120師政委。

歷史客棧之前詳細介紹過關向應,在我軍的地位非常高,曾擔任紅二方面軍總政委、八路軍120師政委,是賀老總的最佳搭檔,但因為長期積勞成疾,從1941年就被安排回到延安治療。

主席到醫院後,關向應一看主席來了,趕緊爬起來迎接,但主席緊走幾步,過去又把他按在床上,說:「你是病人,要多休息,迎接我幹什麼?」

兩人聊了沒幾句話,突然從外面進來一個年輕的護士,可能是以前沒見過主席,不認識,直接對主席說:「醫生吩咐過,關政委需要休息,沒有醫生批准不能探望,你快走吧。」

關向應剛想說話,主席已經轉過身,對護士說:「對不起啊,我不知道有這個規定,我來看看關政委,馬上就走。」

主席出去後,關向應問這個小護士:「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小護士說:「我哪知道啊?看樣子是個大領導,可是再大還能大過你嗎?」

(圖:賀老總等人看望關向應)

關向應笑了,說:「他當然比我大啦,他就是主席。」

小護士一聽,立刻瞪大了眼睛,說:「什麼?他就是主席?」

關向應笑著說:「是啊,他就是主席,你還把他趕走了。」

小護士想死的心都有了,急得直掉眼淚,關向應安慰她說:「別擔心,主席不會怪你的,你是按規定辦事,他誇獎你還來不及呢!」

小護士仍然哭著說:「他只要說一聲他是主席,我肯定不會趕他走啊!」

關向應說:「如果他亮出自己的身份,他就不是主席了,這就是主席的偉大之處啊!」

主席不光對關向應非常關心,對普通戰士同樣非常關心,一視同仁。

在抗戰時期,八路軍醫院有一次收到了一個從前線運過來的重傷員,因為傷得太重,醫生也無能為力,只好說,你還有什麼心願,說出來吧。

這個戰士已經生命垂危,蠕動著嘴唇,說:「我想見見主席。」說完,就昏迷了過去。

當時,主席住的地方離這裡有60多裡遠,而且主席那麼忙,哪有時間過來看一個普通戰士?但是,醫生看著這個戰士在昏迷中仍然喊著主席的名字,於心不忍,就決定給主席打個電話,不管能不能來,都是對這個戰士的安慰。

誰也沒想到,當主席接到電話後,立刻讓警衛員備馬,快馬加鞭地趕到了醫院。

說來也怪,這個戰士本來已經昏迷過去,但是當主席走到醫院門口的時候,他卻突然醒了過來,眼睛瞪得大大的。

主席進來後,直接走到這個戰士的病床前,握住了他的手。

這個戰士眼裡滿是淚水,想說話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只是一直不停地流淚。

主席湊近他的耳邊,說:「你是光榮的戰士,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

這個戰士臉上露出了笑容,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在場的人無不落淚,連主席的眼裡也含滿了淚水。

大家把這個戰士的遺體送去安葬的時候,主席也去了,一路上都用手扶著擔架,生怕磕了碰了這個戰士。

對每一個戰士的生命,主席都非常珍視,在1947年發生的一個故事,同樣讓人非常感動。

1947年春天,主席轉移到了王家灣,有一次經過警衛團的時候,突然聽到裡面有人在痛苦地呻吟,就進去看看怎麼回事。

原來,一個警衛團手槍連的小通訊員病了,醫生來了好幾次,還是治不好,看來只能等死了。

主席立刻讓警衛員把醫生叫來,問他這個小通訊員是什麼病,為什麼治不好。

醫生說,倒不是什麼很重的病,只是我們沒有特效藥,很難治好。

主席想了想,說:「我們不是有盤尼西林嗎?為什麼不給他用?」

醫生有點難為情,說:「盤尼西林有是有,不過數量也不多,要防備著給首長們用。」

主席一聽這話,立刻就火了,大聲說:「什麼首長不首長的!戰士的命就不是命嗎!」

醫生只好搬出了一位領導的名字,說某某說了,這些藥只能留給首長們用,如果現在用了,以後萬一您生病了,怎麼辦?

主席更火了,說:「我不用你管!這些藥都是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運來的,現在他們病了,憑什麼不能用?我命令你,立刻回去拿藥!」

醫生不敢再辯解,只好跑回去拿來了盤尼西林,給這個小通訊員注射上了,把小通訊員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主席有一句名言:「兵民是勝利之本。」在主席的眼裡,兵和民,比首長的作用還要大,寧可讓首長受委屈,也不能委屈了兵民!

相關焦點

  • 醫院裡看到的都是年輕的護士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在醫院很少看到年紀大的護士,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醫院只招年輕護士?那些年齡大了的「前浪」去哪了?!理論上的每天工作時間大概是8個小時,其中如果有病危病重的特級/一級護理的病人,是需要最基本一個小時到床旁去看一次的,這就意味著夜班護士在0點到第二天8點這段時間完全保持清醒(畢竟5點多還要起來抽血,最多的時候要抽血的管子大概會有50個吧)。如果碰到早上有病危病重特殊病人交接班,夜班護士9點下班是家常便飯。
  • 香港私立醫院曝嚴重護士荒 人均照料10病人(圖)
    香港公立和私家醫院的護士荒問題日趨嚴重,令人擔心醫療質素下降。   中新網5月10日電 「護士荒」蔓延至香港私家醫院。記者巡查港九多間私家醫院,發現每間私院的護士與病人比例參差,部分私院護士分身乏術的情況時有發生。
  • 新加坡男護士推女病人浴室衝涼?醫院稱是嚴重指責
    田淑環(72歲,商人)聲稱,她去年跌倒後開刀,由陳篤生醫院轉入這間社區醫院,第一天已經對有男護士在場感到不自在,之後,還目睹有男護士將別的女病人推進浴室裡,而且關上門。她也告訴記者,這樣的事差一點發生在自己身上。當時,女護士把她推進浴室裡衝涼,她衝好後按門鈴要請女護士進來幫她穿褲子,結果開門的卻是男護士,她趕忙請對方不要進來。
  • 被遺忘的精神病人:北京安定醫院病人最長住院20年
    在這個精神病人生活的小世界裡,每天的時間以吃藥開始,又以吃藥結束。鬧鐘指向七點,病人坐在病床上,等待著護士到床邊去發藥。晚上八點,護士按照醫囑,最後一次發藥,吃完藥洗漱睡覺。一天結束,有的病人一天要吃六次藥。  醫生介紹說,這些精神障礙患者經過治療以後,一般病情穩定,不具有社會危害性,「不是所有的精神障礙患者都具有暴力傾向,大約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
  • 美國護士趁病人上呼吸機盜走他信用卡,在他離世前三天刷卡購物
    (丹尼爾·孔蒂)當全世界都在為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感動時,一位美國紐約護士卻因不光彩行為登上5月8日的《每日郵報》。據報導,這名護士趁一位新冠病毒感染者上了呼吸機時盜走他的信用卡,並在他離世前三天刷卡消費,5月7日,該護士已被警方逮捕。
  • 人民醫院腎內科服務病人的故事 
    昨天,問起在腎內科一直進行腹膜透析治療的陸老先生,他對醫院的技術和服務讚不絕口,現在他平時自己在家護理,每個月來醫院做一次檢查,醫院都把他安排得妥妥的。高品質的醫療技術,以人為本的貼心服務,讓陸老先生甚為滿意。
  • 病人這麼不理解,護士怎麼做?
    積極行為認真了解病人家屬對引流管認識,發現他們其實都能掌握,只是不知道那就是「注意事項」。於是護士在以後的宣教中,都會給宣教內容加上小標題,比如:「我來給您講一下**的注意事項吧!」或者,「以上我說的內容,就是**需要注意的問題,您掌握了嗎?」案例二:「你們不是讓我去買冰嗎?喏,冰買回來了!」
  • 一線90後護士手被泡皺背後故事:穿四層衣服幹8小時 希望早日趕走疾病
    1月23日,武漢抗疫一線90後護士的一隻手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1月22日凌晨近1點,武漢市中心醫院的護士王濤下班後,脫下厚厚的防護服,摘下手套,發現手因為長時間被汗水浸泡已經發皺。不少網友留言稱,醫護人員辛苦了,希望能平平安安。1月23日,王濤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稱,22日凌晨快1點時他剛下夜班,此前已經連續工作8個小時。
  • 英國最年輕的男護士因病去世,報導稱是因為他沒有足夠裝備
    英國《鏡報》最新報導稱,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又有一名護士在護理了冠狀病毒患者後不幸病亡,這已經是第三位遭遇如此不幸的護士了。報信,今年23歲的約翰·阿拉戈斯是英國最年輕的醫務人員,在他連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後,終於屈服在這種冠狀病毒的打擊下。
  • 國際護士節 走近建新醫院特殊的「白衣天使」
    福建省建新醫院是福建省監獄管理局醫院,這裡的病人不是正在服刑的犯人,就是勞教人員,或者是那些病重的未決犯,而護理照顧他們的既是監獄人民警察,卻也是普通的護士。該醫院病區設置複製了監獄的模式,醫院護理部主任郭聚獻陪記者走進戒備森嚴的醫院大門,在第一道鐵門值班民警打開門,我們來到了醫生、護士值班室、休息室和存放藥劑的房間。
  • 一位父親去部隊看望兒子:讓你們軍長出來!軍長回應:不認識此人
    戰爭時期有一個父親去部隊看望兒子,他到門口被人攔下來之後,立刻對警衛說,讓你們軍長出來。我是他爹。警衛人員看這個老頭氣勢很足,不像是弄虛作假,趕緊把這個消息上報給領導,結果軍長回答說,我不認識這老頭,讓他趕緊滾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廣西一男護士被失常病人持刀刺傷離世,兒子剛出生40多天
    在其被刺傷後,他的微信朋友圈已停更。 黃進明今年30多歲,兒子於今年2月份出生,老家在金秀瑤族自治縣。在他去世那一天,兒子出生才40多天。 醫院廖院長說,相對於別的醫院醫護人員出診來說,二醫院由於是來賓市精神病人專科醫院,醫護人員出診接診還是有一定危險性。
  • 上海9歲新冠小病人出院啦-在兒科醫院,醫生護士像媽媽一樣24小時日...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這段日子裡,兒科醫院感染科護士們就成為了孩子們的「臨時媽媽」,短短幾天內已經了解了每個孩子的生活習慣,有的孩子喜歡吃香蕉,有的孩子喜歡吃白米飯。隔離病房裡最小的孩子只有7個月,每個護士都把他當寶貝。雖然護士們戴著口罩和護目鏡、穿著防護服,可是這個只有7個月的小嬰兒並沒有對護士們產生恐懼。只要護士們陪在他身邊,他就很安心。
  • 海口一護士為不讓嬰兒哭鬧 竟用膠布封嘴(圖)
    海口一護士為不讓嬰兒哭鬧 竟用膠布封嘴(圖) 16日,記者獲悉,該院已對當事護士提出批評教育,此外院方今後將禁止使用膠布固定奶嘴。  5月9日,家在海口的黃女士喜添孫子。由於早產,孩子要在海口市中醫院的新生兒病房監護。「我5月13日早上7點,像往常一樣去看望孩子,可這一看,把我心疼死了。」黃女士說,早上7點多護士把孩子抱出來時,她看到孩子的嘴裡含著奶嘴,而且嘴巴還一上一下貼了兩塊膠布,一直貼到孩子的耳根附近。
  • 孫悟空義結金蘭的6位大聖,為何不去五指山看望他?原因不簡單
    孫悟空義結金蘭的6位大聖,為何不去五指山看望他?原因不簡單我們都知道,孫悟空原本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大妖王,自從他在菩提祖師那裡學來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神通後,便回到了花果山,並趕走了欺壓群猴的混世魔王,保護花果山群猴不受妖邪侵擾。
  • 護士給病人過生日 網民稱「打死我也不相信」
    8月3日,市人民醫院住院部11樓的一個普通病房裡,響起了生日歌,幾個護士端著蛋糕給臥病在床的莊老伯過72歲生日。有人將這溫馨的一幕拍了下來,傳到了微信,隨後又有人將它發上了微博。  就是這張照片,引起了熱議,在近百條評論裡,多數網友直指醫院作秀,並稱「打死也不相信」。  照片裡的護士是否在作秀?為何會引發網友的猜忌?
  • 美國護士自掏腰包買口罩,卻被醫院告知「在病人身邊不能戴口罩」
    據美國媒體KMOV電視臺2020年3月28日報導,近日,一名美國明尼蘇達州護士辭職,而辭職理由引起公眾擔憂,因為醫院要求她在治療病人時不允許戴口罩。這位護士有32年的經驗,辭職前就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聖瑪麗醫院工作。為了保護自己人身安全,她要求電視臺匿名報導。
  • 搜狐中青報邀請地壇醫院非典一線護士聊天實錄
    因為本身我是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對這個疾病有一定的認識,也護理過一段時間的病人,對這個病的過程也有一些了解。我比較年輕,身體平時比較好。我很相信我們的大夫一定會把我治好的。  羅穎說:我護理的病人裡面有死亡的,任何病都有死亡率。我當時的病情並不是屬於很重的。  對一個事情有一定認識之後不會有過多的擔心,盲目的恐懼。
  • 醫院的護士為什麼都那麼年輕?年齡大的護士去哪裡了?醫生告訴你
    為什麼醫院都是年輕的護士去醫院看病,醫生年齡有大有小,護士怎麼都是那麼年輕?醫院中護士的數量遠遠多於醫生的數量,那些年齡的大護士都去哪裡了,為什麼很多看到年齡大的護士?護士的職業真的很辛苦,在臨床一線的護士不是一般人能承擔的,所以年齡一大,基本就會從臨床一線退下來了。護士的崗位多數需要倒夜班,但護士年紀大了,特別是40歲以上,無論是體力和精力都很難勝任了。那這些年齡大的護士都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