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90後護士手被泡皺背後故事:穿四層衣服幹8小時 希望早日趕走疾病

2020-12-24 騰訊網

1月23日,武漢抗疫一線90後護士的一隻手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1月22日凌晨近1點,武漢市中心醫院的護士王濤下班後,脫下厚厚的防護服,摘下手套,發現手因為長時間被汗水浸泡已經發皺。不少網友留言稱,醫護人員辛苦了,希望能平平安安。

1月23日,王濤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稱,22日凌晨快1點時他剛下夜班,此前已經連續工作8個小時。身處抗疫一線,王濤上班時要穿四層衣服,就算不做事情衣服也會很快溼透。面對疫情,王濤也表示,每一行都有自己應該去承擔的責任,希望經過所有醫護人員齊心協力,能夠儘快趕走疾病。

武漢一線90後護士手被泡皺引網友關注

王濤是武漢市中心醫院一名90後護士,在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現後,王濤來到了抗疫一線。在近日,王濤結束工作後,給他的妻子發去了一張照片,照片中,他的左手已經全都被泡皺。後經醫院將照片發到網上後,也有不少網友向一線醫護人員表達了致敬。

1月23日,王濤對北青報記者說,照片拍攝於1月22日凌晨12點多,當時他剛剛結束夜班。「從下午4點多上到凌晨快1點鐘,當時拍照片是傳給妻子的,後來沒想過這麼多人會關注到。」

王濤說,他現在工作時基本要穿四層衣服,因為防護服很悶,所以他在最裡面會穿一個吸汗的背心,外面穿白大褂,再外面穿隔離衣,然後外面再穿防護服,一共四層,手套一般要戴雙層。「基本上戴完手套,衣服一穿,就算不做事情的話都會出很多汗,汗水直流。」

但因為特殊時期,所以醫院也特別重視對醫護人員的防護。王濤說,醫院投入了相當大的成本,必須要先把醫護人員保護好,才能保護病人。「如果我們感染的話,就可能把病毒帶給更多的病人。」

為了保護科室女生主動請纓 醫院已做好消毒清潔工作

在來到抗疫一線前,王濤是手術室的一名護士,主要負責器械傳遞。據介紹,和抗疫相比,此前的工作量也不小,「比如做肝臟手術等一些大手術,從早上8點鐘可能要持續到晚上10點鐘,那時候戴上手套從早上到晚上,可能也會是這樣的狀態。」

此次疫情出現後,王濤也第一時間報名,參與到前線工作中,至今已經在一線工作了一周的時間。王濤說,「之前在群裡面徵集人員到一線的時候,有很多人報名,我也報名了,我知道前線很需要人。而且我們科室有很多女生,我就想著作為男生,肯定要一馬當先在前面,我就報名過去了。」

據王濤介紹,現在主要面對的病人中發熱的情況比較多,還有些病人需要在醫院裡面留院觀察,他主要負責的工作包括詢問病史、量體溫、量血壓等基礎工作,還有打針、抽血,取口腔標本等等,所以日常跟病人接觸比較多。

據介紹,醫院目前也已經在積極做好消毒和清潔工作。王濤說,醫院內有空氣消毒機,工作人員每隔15分鐘左右就會噴消毒劑,在和病人接觸的區域,都會做好清潔和消毒,來保證病人的安全。

母親從視頻中看到兒子手被泡皺 希望能儘快趕走疾病

王濤對北青報記者說,剛開始報名的時候沒有想太多,儘管後來疫情比想像中稍微嚴重,但在工作忙的時候往往就忘記了害怕。「很多時候其實都忘了對面的病人可能就是疑似病例,就當作普通病人一樣對待,沒有太多的擔心。」

王濤也說,面對這種事情首先要自己給自己打氣,自己要是蔫了的話,讓病人看到,病人也不放心。

在王濤看來,很多病人都很理解醫護人員的工作。「有些病人就說,我知道你們挺不容易的,直白來說都是冒著生命危險來做事,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來的。當然也有病人可能有發脾氣的情況,但是遇到能理解你的病人,覺得工作還是蠻有動力的,覺得做的事情還是蠻值得的。」

在報名參與一線工作時,王濤並沒有告訴妻子,直到後來才告訴她。王濤老家在安徽合肥,平時工作在武漢,此次參加抗疫的工作,他也是瞞著在老家的父母。「這個事情我都沒有跟我媽說,就是今天(1月23日)我媽刷抖音才看到的,我下午跟她通了視頻,我媽差點都哭了。」

王濤周圍的同事也有被感染,但都鼓勵他們要保護好自己,相互協助,希望把難關過了。王濤說,每一行都很辛苦,每一行也都有自己應該去承擔的責任,希望經過我們所有醫護人員齊心力,能夠儘快趕走疾病。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琳琳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shehui@ynet.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企鵝號作者Qnews創作,在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下屬平臺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90後一線男護士:手被汗水泡皺穿四層衣服幹8小時
    1月23日,武漢抗疫一線90後護士的一隻手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昨日,王濤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稱,22日凌晨快1點時他下夜班,此前已經連續工作8個小時。面對疫情,王濤表示,希望能夠儘快趕走疾病。工作時穿四層衣服 不做事情都會流汗在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現後,王濤來到了抗疫一線。近日,王濤結束工作後,給妻子發去了一張照片。照片中,他的左手已經全都被泡皺。醫院將照片發到網上後,有不少網友向一線醫護人員表達了致敬。
  • 武漢市民:外出戴口罩 回家換洗衣服
    文/本報記者 張月朦 李卓雅 郭琳琳 張香梅 綜合新華社 統籌/蔣朔救援故事90後一線男護士:手被汗水泡皺 穿四層衣服幹8小時1月23日,武漢抗疫一線90後護士的一隻手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昨日,王濤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稱,22日凌晨快1點時他下夜班,此前已經連續工作8個小時。面對疫情,王濤表示,希望能夠儘快趕走疾病。工作時穿四層衣服不做事情都會流汗在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現後,王濤來到了抗疫一線。
  • 最美逆行者 | 長治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崔哲鑫疫情一線日記
    崔哲鑫,長治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一名優秀護士,馳援武漢醫療隊第一批名單中原本沒有她,直到臨出發前的晚上才決定抽調她是考慮疫區最需要她這樣有能力和高素質的專業護理人員,接到電話通知後還在老家晉城的崔哲鑫二話沒說,連夜趕回醫院集結。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多麼可愛可敬的白醫天使啊!這就是我們市醫人的情懷!
  • 90後護士的手很特別,用生命和病毒抗爭,致敬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看到抗疫一線90後護士的手,好心疼。這是怎樣的一雙手呢?今天我們又如何定義90後的形象?用生命和病毒抗爭,90後護士的手因為長久勞累、戴手套,整雙手已起皺紋。像武漢市中心醫院28歲的王濤這樣的雙手,還有許多,一線醫護人員的手上出汗很多,汗水浸久了就會這樣。不僅僅是因為雙手再次吸引我們的目光,還有這一代年輕人的奮不顧身讓我們震撼。只是,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像前輩一樣,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致敬這一場疫情中90後的年輕人,你們是這場疫情的逆行者。
  • 戰「疫」見真章,山大二院的90後真棒!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4批援湖北醫療隊145人中,90後有45人,其中3位醫生,42位護士。萬千的身影裡,曾經被保護的「90後」,成為戰「疫」一線主力軍。她希望病房裡的患者早日康復,與家人團聚。閆雨晨:「巧」手仁心送祝福3月1日,是病區內患者劉大爺的七十歲生日,護士閆雨晨用抽血試管做成心形蠟燭,與小組其他護士們一起用彩紙疊出蛋糕,為劉大爺過起了生日。
  • 90後長發護士抗擊疫情剪光頭,但你依然是最美的逆行者
    1月26日,湖北武漢,90後護士、兩個孩子媽媽——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神經內科護士單霞,投入抗擊疫情時,毅然剪掉了齊腰長發「光頭明志」。同事杜巍巍介紹,當時單霞的好姐妹都哭了,「這身白衣穿得太沉重」。「單霞是神經內科的一名護士,她準備投入到疫情第一線。當時醫院接到通知,要接收8位患者,單霞從一名醫護人員轉為最前沿的一名醫護人員。單霞平時一直在ICU工作,而且經驗豐富。
  • 共同戰「疫」•身影|穿尿不溼的新手爸爸,墊江這位90後男護士有...
    在此次出徵前線的重慶醫護人員當中,有一位特別的90後男護士,他叫謝圳航,來自重慶市墊江縣槓家鎮。90後、尿不溼、男護士是他的「標籤」,也是他奔赴在抗疫一線最動人的印記。90後、尿不溼、男護士 出生於1992年的謝圳航,做護士已經有四個年頭了。
  • 援鄂醫護人員日記曝光:連續工作7小時,手泡得浮腫手腕起了疹子
    「剛從一線ICU回來,雖然已經做了消毒處理,但還是擔心自己身上萬一攜帶了『漏網』的病毒,傳染給隊友。所以大家相互之間都隔著幾米遠講話。」陳紅說,一起來的隊員都被分到了不同的組,每個人的排班時間也不同,平常很少能見面。從到一線接觸病人開始,大家就自覺地進行「自我隔離」,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 泡10分鐘勝過搓1000次,汙垢全泡走,衣物不用手搓比新衣服還乾淨
    機洗的慘痛教訓就是扯壞衣服,串色,變形,變皺,變舊等,沒洗幾次只能直接報廢,根本穿不出門。>泡10分鐘勝過搓1000次,汙垢全泡走,衣物不用手搓比新衣服還乾淨但如果......只需要泡一泡,所有衣服頑固汙漬自動瓦解,躺著玩就能把所有衣服都洗完,你會不會愛上洗衣服~洗衣店老闆告訴你這樣洗——
  • 「90後」護士被護目鏡勒得頭痛 她開玩笑說是孫悟空被念緊箍咒
    3月10日,記者連線河南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河南省兒童醫院護士唐曉靜,這位90後主動請戰馳援武漢,忍受護目鏡勒得頭痛,10小時不吃不喝,她忘記了這些疼痛、不適,盡心為病人服務。下班後額頭被磨出了血泡,食指也被手套勒到麻木,在兩層口罩裡只有深呼吸才能感覺到氧氣,護目鏡上的霧氣已經變成了水珠流下來,支撐到下班的是意志力和患者暖心的話語。」唐曉靜說。
  • 為了節約物資 這位90後男護士穿起了「尿不溼」
    此次出徵前線的重慶醫護人員當中,有一位90後的男護士,他叫謝圳航。出生於1992年的謝圳航,做護士已經有四個年頭了。他有一個特殊裝備,就是——紙尿褲,也就是孩子們經常穿的尿不溼。他表示,這是害怕中途想上廁所,因為一旦穿上防護服以後,就不能脫下,如果脫下,防護服就相當於被汙染了,就不能被再次使用了。為了節約成本,所以一直要戰鬥到四個小時,才能出來,因此就想到備一個紙尿褲。
  • 手起紅疹、衣服溼透、幾小時不喝水 三亞遠赴湖北「戰士」了不起
    病人的病情有輕有重,但是大部分病人都是輕症患者,大家的心態都相對比較平穩,特別是通過談話後知道我們是從海南過來支援江陵縣的,他們心情都非常激動,多次對我們表示感謝。我相信我們的到來,會給他們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 搜狐中青報邀請地壇醫院非典一線護士聊天實錄
    在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搜狐網與中國青年報聯合邀請非典一線地壇醫院4名護士賈雙萍(二病區護士長,在地壇醫院幹了28年)、羅穎(二病區護士,因連續36小時搶救病人感染非典經半月治療康復)、張紅宇(一個月未見3歲兒子的ICU病房護士)、韓晶(二病區護士,21歲的獨生女,瞞著父母第一批上一線)5月9日16時作客搜狐與網友聊天。
  • ...人物〡遼寧援湖北醫療隊「90後」護士金鈺:ICU——I care for...
    「90後」護士金鈺卻給這條冰冷的賽道賦予了一個有溫度的詮釋:「ICU——I care for you我來照顧你!」作為遼寧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遼寧鞍鋼集團總醫院的護士金鈺來到武漢後,已經在協和江北醫院重症監護室奮戰了一個多月。在重症監護室工作,每天聽見最多的是生命的呼救,看見最多的是與病魔博弈的患者。
  • 萌娃穿8層衣服上學,脫衣服像剝洋蔥:冬天孩子應該怎麼穿?
    只見一個孩子趴在老師腿上,老師翻開孩子後腰的衣服,一層一層數了起來,孩子穿了整整8件衣服,五顏六色的,午睡時脫起衣服就像是剝洋蔥。穿得這麼多,在孩子身上厚厚一層像是防彈衣,估計摔一跤也感覺不到疼了。老師也是哭笑不得,孩子這樣穿,一看就是奶奶幹的。
  • 為什麼真絲衣服容易皺?發黃?看完避坑,建議收藏
    但是,很多人喜歡穿真絲衣服,卻不知道該如何保養,今天就分享幾個真絲類服飾保養。LOOK1:真絲衣服怎樣清洗?真絲類衣服,牢度比較差,遇到溫度高一點的水就會掉色,所以要用冷水洗,儘量手洗。特別是夏天戶外出小汗後,一定要記得當天把衣服清洗乾淨,以免給衣服造成不可逆的損傷。LOOK2:真絲類服飾用什麼洗滌劑清洗?
  • 「北京炸醬麵希望武漢熱乾麵早日康復」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援鄂期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護理團隊為患者手寫卡片——「北京炸醬麵希望武漢熱乾麵早日康復」「北京炸醬麵希望武漢熱乾麵早日康復」。5月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急診科護士長崔曼,講述了這句話背後的動人故事。 「有一天,一位病人跟我們的護士說,住院好幾天了,特別想吃熱乾麵。」崔曼回憶說。這個護士特別有心,在一次上班的時候,從駐地為這位患者帶了一份煮好的熱乾麵,同時手寫了一張卡片,寫上了「北京炸醬麵希望武漢熱乾麵早日康復」這句話。
  • 合肥90後護士日記記錄發熱門診經歷與感受
    2 月 4 日,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團醫院本部泌尿介入外科護士馬慧雲的一篇日記感動了許多人。1 月 23 日,疫情發生後,她放棄外出休假旅遊,第一個給護士長發去請戰信息。這篇日記是這名 90 後的護士用文字記錄下在發熱門診上班的經歷與感受,樸實細膩的文字流露出醫務人員的堅持和守望。
  • 綏芬河抗疫日記|盛開在戰疫一線的90後護士「小花」
    90後護士楊寧,是黑龍江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如今,她再披戰袍,奮戰在綏芬河抗疫一線。小編帶你走進楊寧的抗疫故事。抗疫日記2020/04/19我叫楊寧,是綏芬河市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這段時間,綏芬河口岸出現跨境輸入疫情,我和同事忙得不可開交。今天,趁著珍貴的輪休機會,記錄一下我的抗疫經歷。
  • 「泡」出來的衣服居然比機洗還乾淨!真長見識了!
    拿它泡一泡,分分鐘就潔白,不留汙痕。☉ 忙得來不及洗的襪子,早上丟水裡用它泡一泡,晚上到家過下水,直接可以晾出去。☉ 鞋子穿久了發黃了,用它泡一泡,又變得潔淨如新了。就是這麼方便,髒衣服從此搓都不用搓,泡一泡,汙漬就被趕走了!剛剛沾上的汙漬,在盆裡放點水,撒上適量O2泡,半小時汙漬就被清理掉,連汙痕都不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