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三舉措打造家校共育「正能量場」

2020-12-24 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

     一是開設家庭教育大講堂。聘請特級班主任、心理諮詢師、優秀家長30多人擔任輔導員,開設家教基礎課、專題課和諮詢課,確立家(校)園攜手共育人、換個角度看孩子、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讓孩子愛上閱讀等16個方面的教育主題,先後舉辦90多場公益講座,滿足不同層次家長的家教需求。家教中心配設專職人員開展1300多次預約服務、諮詢服務、委託服務,講課400多節,組織80多場家長論壇,極大滿足家長需求。   

   二是辦「家長學校」把家長學校作為開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主陣地,通過家長會、家長進校園、家長進課堂等方式,開展「親子共讀課」,舉辦「親子共讀一本好書」活動,開展圖書漂流活動,評選優秀書香家庭,增進家長與孩子的學習交流。邀請有才藝特長的家長擔任兼職輔導員,在學校開設面點加工、剪紙、雕塑等傳統民間藝術課,有效拓寬孩子們的知識視野、增強家長與學校的聯繫。 

     三是拓寬家校互動渠道。充分利用「網際網路+」資源,開通「高密教育發布」微信公眾平臺,設置家校溝通專欄,定時發布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廣科學的育人方法。同時,要求各學校開通微信公眾號,每天更新動態信息,讓家長了解學校發展、孩子成長、家庭教育等資訊,推動學校教育透明化、家庭教育科學化。各班級建立QQ群、微信群,適時溝通、增進了解,打通家校互動「最後一公裡」, 為家校提供更加便捷的聯繫渠道。

  

相關焦點

  • 校園動態|濱北學校:勤儉節約 從我做起\立新中學:迎新共進 家校共育
    迎新共進 家校共育——立新中學家委會競聘暨培訓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與合作,讓家長了解學校的主要工作,參與學校管理,更好地發揮家長助教興校的作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進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素質的提高,共建和諧校園,9月15日,市立新中學舉行2020-2021學年初一級部家委會競聘暨培訓活動。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學校開展家長陪餐活動,並不是簡單的「陪吃飯」,更是是給家長一份「安心」,給學生一份「健康」,給家校共育搭建一個「平臺」,讓家長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學校工作,激發了家長參與學校工作和孩子成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架起了家長與學校親密有效溝通聯繫的橋梁。一直以來,現代實驗學校以「家校同心共育」為理念,重視家校共育,多措並舉共築家校共築家校合作網絡。線上線下聯動。
  • 家校協同育人 攜手託起未來 江蘇徐州打造「家校共育」樣板
    教育始於家庭,提升家庭教育效能,增強家校共育合力,是推進徐州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之一。   為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力量,促進家長、學生與學校的溝通,2020年,徐州市教育局創新家長培訓,大力推進「彭城好爸媽」成長行動,匯聚家校共育的城鄉力量,打造家校共育的徐州樣板。
  • 家校同行 家國同興——史家教育集團家校共育的實踐探索
    特別是在集團以家國情懷為底蘊的系統育人實踐中,我們基於三級家委會制度及家校共育項目流程,努力推動家長們通過「媽媽讀書會」、「爸爸運動隊」、「星期六課程」等活動,從修德、承責、拓展三個層次讓孩子在完善的家庭教育結構中得到適切的成長。
  • 「奮進的步伐」家風教育助力家校共育
    為了確保家風教育效果,下一步我們將組織專家報告會,家庭家風展示,優秀家庭評選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兩個家校共育平臺的作用,使好家風在培養品行端正,德志兼備的優秀學生,形成良好社會風尚,推進社會文明進步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 莒縣文心高級中學:打造「家校共育共同體」,寫好家校合育文章
    為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客觀地向家長們反映近期我校在教育教學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況,打造更高水平的「家校共育共同體」,縣文心高級中學分別於11月23日至24日,召開了高一、高二年級家長會。高一年級家長會在各班舉行。
  • 「家校共育」合作示範區建設教育創新研討會在山東濱州舉行
    濱州經濟開發區教育局長呂春勇,「寬容、寬厚、寬鬆」的「三寬」家長教育理念的首倡者蕭斌臣等談到了其原因,即濱州經濟開發區與北京大學「三寬」家長教育團隊合作啟動「蒲公英 家校共育暨家長教育服務工程」示範區建設。  作為北京大學「三寬家長教育」課題組組長、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的蕭斌臣,在研討會上分享了「三寬」團隊與濱州經濟開發區合作共建「家校共育」示範區的體會。
  • 家校共育:如何打造家庭式英語閱讀場景
    本文轉自【東方網】;近年來,隨著「教育回歸家庭」口號的深入人心,和科技對現代生活的影響日益深刻,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藉助在線英語閱讀軟體為孩子打造家庭式的學習場景,在線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尤其在「線上兒童英語閱讀」這一細分市場,
  • 【家校共育宣傳周專輯】牡丹江市林口縣中小學校「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紀實
    只有家校配合,方可助孩子健康成長。2020年6月1日上午9時整,林口縣教師進修學校心育部組織全縣各學校主管家庭教育的領導、班主任和家長相聚在雲平臺,共同收看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組織的「黑龍江省中小學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基礎教育教學研培中心主任田麗主持。
  • 探索原生家庭結構 「四大措施」促家校共育 ——合肥市周宗華名...
    6月7日上午,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主題研討活動走進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這一次研討活動的主題為「聚焦新時代家校共育研究」。  疫情期間如何進行家校共育?怎樣才能讓家校共育有效助力孩子成長?速來圍觀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團隊與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家校共育」課題組成員的這場強勁「頭腦風暴」。
  • 打造家校共育平臺,淄博十七中獲全市「首批優秀家長學校」
    這一榮譽的獲得,得益於學校以學生的健康成長進步為核心的育人理念,得益於學校教育注重貼近時代、貼近家長、貼近教育實際,堅持精耕細作「五個一」,紮實推進家校共育。家校共育,必須要把握家的屬性、校的特色,通過加強互動溝通突出一個「共」字,通過實施各種有效的機制和辦法落實「育」這個根本,本著這個思路,學校堅持在精耕細作「五個一」上用氣力、出實招,取得顯著成效。開展好一個活動——家長進課堂為使家長真切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學習的情況,我們開展了家長進課堂活動。
  • 家校共育要「打配合」 杭州市周浦小學第五屆家校男子籃球聯誼賽...
    家校共育要「打配合」 杭州市周浦小學第五屆家校男子籃球聯誼賽火熱開啟 2020-12-07 16:50:00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
  • 三載耕耘共成長 家校共育百蕊紅
    截至2020年10月,園丁學子共獲獎項26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項42項,省級獎項5項,市級獎項50餘項,區級獎項170餘項等。園丁學校成為南山區新開學校「辦一所優一所」的典範,榮譽的背後,是南山教育乃至深圳教育高速優質發展的呈現,更是家校社面向未來共生共長的豐收成果。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為更好地融合學校和家庭的力量,為孩子成長提供親情的支撐與學養的培育,總結凝鍊家校共育的東營經驗,東營市教育局、東營日報社共同推出「家校共育故事」專欄,以欄目促動總結,以經驗提升實踐,講好具有東營教育特色的家校共育故事。
  • 家校合作齊努力,共育英才成棟梁——記初中部家校共育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溫馨港灣,學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家校合作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教育不僅僅只靠學校,家長作為「教育原始的委託者」在現代教育上仍尤為重要,全方位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互聯共育,提高教育教學和管理成效。
  •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 中山市東升鎮勝龍小學 中山市東升鎮勝龍小學微信號 zsdsslxx 功能介紹 勝龍小學是一所中山市一級學校;首個鹹水歌傳承基地;中山市第二批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鹹水歌傳承基地;國家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校。
  • 與孩子共成長——廣饒縣第二實驗小學「家校共育」進行時
    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風,需要家長以身作則,育人先育己,注重在家庭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中塑造子女的成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近日,廣饒縣第二實驗小學邀請廣饒縣教研室的任秀霞老師作《與孩子共成長》的報告。
  • 渾南區教育局第二屆家校共育論壇,圓滿結束
    渾南教育局在貫徹執行國家和本省市相關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及規章制度方面位於先列,集聚發展,著力於打造國家教育綜合改革先行示範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教育部要求,推進家校共育在瀋陽各個學校的普及,渾南教育局聯合未來春藤家長學院,將在2020年9月11日上午9點,於渾南區第八小學召開「渾南區教育局第二屆家校共育論壇」會議。
  • 聆聽名師傳道 共享教育盛宴 紮實推進全區家校共育工作
    ;申請的省級課題已開研,28個參與學校也申請了相關子課題的研究;家校共育慕課中心已開課20餘講;種子教師的首次培訓已於近期開訓,家校共育活動也在有條不紊的開展之中......「家校共育」是以家校密切交流合作,凝聚教育合力為立足點,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新時代教育模式。為了明確家校共育指導方法,培養區域家校共育的骨幹力量。2020年8 月20日上午9:00,為期兩天的新都區「2020年家校共育種子教師」培訓活動在香城中學拉開序幕。186名來自全區各校的種子教師參與本次培訓活動。
  • 家校共育 靜待花開——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家校共育活動
    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12月14日,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了家校共育活動之家長會。該校副校長王麗從建立家校共育微信群,搭建溝通交流平臺,並指導家長如何關注家庭教育公眾號、觀看網上家長課堂相關教育輔導課等方面,做了細緻的講解,會議形成共識,要在多交流溝通的基礎上,家庭與學校共同發力,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為共同教育好孩子而努力。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