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大爺公園組團龜蛇爬行:有一日就練一日,一天不練就不舒服

2020-12-25 瀟湘晨報

10月19日,廣東廣州。91歲的李培良,每天都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還能輕鬆倒立,蹬一字馬。他說自己從小愛運動,34年前曾騎車、跑步往返北京和廣州,後來生病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大爺說:「有一日就練一日,一天不練就不舒服」。

延伸閱讀:

秋高氣爽 老人戶外鍛鍊有講究

秋高氣爽,正是老人戶外鍛鍊的好時節。鍛鍊是好事情,強身健體,但是要講究方式方法,否則適得其反。到底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選擇合適的戶外運動

適合老人的運動因人而異。一般來說,運動強度不大的慢跑、散步、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儘量不要做劇烈運動。

晨練不宜過早

有些中老人特別喜歡早起鍛鍊,但並不是越早越好。秋季早晚溫差大,氣溫低,冷空氣對血管突然刺激,容易發生意外。最好等太陽出來再去鍛鍊。

科學鍛鍊,做好準備活動

進行運動前,一定要做準備活動。準備活動不僅能舒展身體的關節和肌肉,預防關節損傷,還能提高身體的呼吸和循環功能。秋天氣溫較低,不做好準備活動,容易拉傷韌帶。

選擇開闊、空氣好的地方鍛鍊

秋季乾燥,塵土容易飛揚,如果選擇路邊跑步,容易吸入有害氣體,最好選擇公園、體育中心或是小區花園等開闊地方鍛鍊。

鍛鍊要適度,循序漸進

凡事過猶不及,鍛鍊也一樣。秋天雖然溫度適宜,但並不能由此加大運動量,運動時如果感到不適、心慌,要立即停止,及時就醫。

(原標題:91歲大爺公園組團龜蛇爬行:一天不練就不舒服)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封面新聞 新民網

流程編輯:u009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龜蛇爬行是什麼?
    他說自己從小愛運動,後來生病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來源:珠江新聞眼記者:蔡志祥)延伸閱讀關於龜蛇爬行龜蛇爬行」,即「仿龜蛇混合一體爬行動作」,是運用人體四肢「橫向地面」爬行運動,是一種零損傷型全身心有氧健康運動。它能最大限度調動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運動關節,和有效激活人體內臟功能正常發揮,達到強身健體和防治·改變·減少人類進化直立行走的美中不足,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可避免(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而漫長的傷害。
  • 91歲老人組團「龜蛇爬行」健身走紅,參與者:別人說我臉色好了
    」,參與者都說練了之後氣色好多了廣州一名91歲的老人每天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的事情走紅網絡。他說自己從小愛運動,後來生病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很多大媽也參與其中,其中有一名大媽說她鍛鍊了一段時間,覺得自己的氣色都好了很多,也有大媽在鍛鍊爬行之後,肩周炎都舒服了很多據了解,這套「龜蛇爬行」健身法,動作要領是全身協調,尤其是對腿部和上肢的關節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很多人表示這個運動雖然看上去不怎麼好看,像是烏龜在爬,不過在爬過之後,身體確實舒服了不少,很多人表示會一直堅持下去,這個運動的創始人,今年已經91
  •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近日,廣州一名91歲的老人每天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的事情走紅網絡。老人說自己從小愛運動,後來生病便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就連很多鄰居見了都說自己的臉色紅潤,看起來特別健康。「龜蛇爬行」是什麼?
  • 廣州老人「龜蛇爬行」,姿勢怪異,健身阿姨:我臉色好了很多
    國民經濟水平提高以後,現在很多老人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身體狀況,每天清晨我們都可以在公園看到不少老人在那裡鍛鍊身體,不過在我國廣州公園裡,一群老人的健身方式卻意外走紅。從現場視頻畫面中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老人的人數還是比較多的,已經達到了十幾個人,不過這些老人的鍛鍊方式非常奇怪,他們雙手雙腳在地面上爬行,姿勢非常怪異,還有不少老人爬行過程中在搖頭晃腦,對於這種健身方式不少網友都是比較好奇的,難道這種健身方式真的有效嗎?
  • 模仿龜蛇爬行能練身?用對方法才有效!
    近日,廣東廣州91歲的李培良在網上火了。他每天都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爬行運動在國內擁有不少「粉絲」,稱它「包治百病」雖是誇張的說法,但它對腰椎放鬆、通筋活血、延緩衰老還是有幫助的。從中醫的經絡理論來講,爬行可以讓氣在各個器官和經穴中流動,從而起到健身的功效。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講,主要認為爬行動作具有全身協調性,能使一些平時使用較少的肌肉得到鍛鍊。不過,爬行要注意安全,爬行要選擇在寬敞、安全的地方進行,不要選擇在熱鬧和有車流的地方。
  • 廣東越秀公園有一群「爬行人」 專家:非人人適用
    一批鍛鍊者長期進行「龜蛇爬」運動 專家:爬行確實有好處 但非人人適用  幾十個中老年人戴著手套,在公園道裡爬行,一爬一頓,還不時搖頭擺腦。記者了解到,這項活動的倡導者是87歲高齡的李培良,20多年前,因身體嚴重損傷,他摸索出這套「龜蛇爬」。因堅持在越秀公園爬行,受他影響和帶動,便出現了集體爬行的這一幕。
  • 臺灣食蛇龜生存的挑戰
    20世紀中期,美國海軍研究人員在臺灣調查潛在傳染性疾病宿主動物時,在恆春附近由當地人引領下,一天內就可找到一百多隻食蛇龜。高雄中學所收藏日治時期留下來的食蛇龜標本,竟然是採集自「覆鼎金」一帶,可見上個世紀在現今澄清湖一帶就曾出現這種龜。只是隨著環境的快速變遷,這群動物漸漸從人們生活中退出,被迫退縮到偏遠的山邊,也從許多人的生活經驗中消失,現在甚至連僅存的少數族群可能都快保不住了。
  • 原來大爺大媽在公園,姿勢比年輕人野多了!
    來自福建福州的63歲退休大爺,倒掛單槓,30秒內連續大迴環旋轉30圈。大爺真是藝高人膽大啊,說實話我很擔心公園的單槓。 公園裡的單雙槓永遠是最熱門的諸神競技場,不信你看看人類早期馴化野生單/雙槓的珍貴影像。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南美蛇頸龜
    易患病:腐甲  南美蛇頸龜就像該種屬內的所有龜種一樣,擁有頎長的的脖頸,不能將頭縮在殼內,不同的是,南美蛇頸龜的頸部並沒有棘突,所以看上去很平滑,背甲凹凸不平,像一塊巖石。  南美蛇頸龜的龜殼背殼有強壯的龍骨,頭部顏色黃黑相交,附近有黑或黃色斑點,頸部比其他種類的烏龜略長,尾巴呈現細長形狀。
  • 每天認識一種龜:巴西蛇頸龜
    其收回頭頸的方法與側頸龜同,並非縮入龜甲內,而是彎向一側。有些種類的頸部特長似蛇。蛇頸龜在侏羅紀時期的四川盆地最為常見。外形特徵蛇頸龜擁有長頸和粗糙不平的龜殼,尤其是年幼的品種。體形尺寸: 30釐米左右。這種龜的背殼有強壯的龍骨,頭部附近有黑或黃色斑點。雌龜比雄龜大。
  • 2021最新酒價:朗力福龜蛇酒蛇龜酒禮盒養生送禮品
    朗力福龜蛇酒蛇龜酒禮盒養生送禮品2瓶禮盒裝價格怎樣?朗力福龜蛇酒蛇龜酒禮盒養生送禮品2瓶禮盒裝貴嗎?
  • 神奇的龜 寫給不養龜的人
    如果是資深龜友也可以看看。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錯誤歡迎斧正。 首先說說烏龜這個詞吧。烏龜已經成為中國人對一切龜類的統稱了,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叫烏龜呢?怎麼不叫白龜? 這是因為千百年來傳統叫法導致,中國的土地上有一種本土龜名叫 中華草龜。而中華草龜雄龜性成熟之後渾身會變黑,即墨化變成墨龜。 所以稱之為烏龜。
  • 巴西龜太無情,成年龜組隊聯手咬死同類小龜,卻不吞食不是為食物
    在爬寵中,巴西龜由於色彩豔麗、價格又低又容易飼養,在全世界爬行類寵物中是最常見物種之一。
  • 養龜那麼久,你知道龜名字的來源嗎?
    1、【步調一致的兩兄弟】鱷魚龜:與鱷龜十分相像,兇猛程度亦不遜於鱷魚,可謂龜中霸王。2、【不一定站的高才看得遠,我脖子長就行】蛇頸龜:因頸部特別細長,似蛇而得名。7、【豬,你的鼻子有兩個孔】豬鼻龜:又稱兩爪鱉,只看圖不說話~
  • 秋風起三蛇肥 補冬食龜做法大全
    龜蛇大補湯龜蛇為滋補佳品,此湯燉法能使原料燉透,易於人體吸收,火候足,香氣濃,龜蛇肉嫩而不爛,湯清醇淡黃,味鮮可口。材料主料:山龜1隻(重約2000克),花蛇1條(重約750克),豬瘦肉100克,北芪10克,黨參10克,上湯1200克,姜3片,蔥3條,味精,精鹽,米酒適量。做法1、山龜、花蛇分別去頭,開腹除髒,洗淨,連皮帶殼斬成塊件,豬瘦肉洗淨切成小方塊。三種料同時飛水,倒入疏殼濾去水分。
  • 歡樂谷「最強大爺」一天坐43次過山車,醫生:勿輕易模仿
    70歲的大爺還能坐過山車!一天還不止坐一次!近日,70歲的盧大爺因為4年來在歡樂谷坐了8000多次過山車兒而走紅網絡。網友稱他是歡樂谷「最強大爺」,不少人也羨慕他的身體素質和退休生活。不過醫生提示說,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盧大爺的情況屬於個案,其他人切勿盲目效仿。
  • 你知道龜名字的來源嗎?
    1、【步調一致的兩兄弟】鱷魚龜:與鱷龜十分相像,兇猛程度亦不遜於鱷魚,可謂龜中霸王。2、【不一定站的高才看得遠,我脖子長就行】蛇頸龜:因頸部特別細長,似蛇而得名。7、【豬,你的鼻子有兩個孔】豬鼻龜:又稱兩爪鱉,只看圖不說話~
  • 養龜時間不短了,龜名字的由來應該懂了吧?
    其實給龜命名的時候也是會有著固定的意義,就是龜名字的由來。      1、墨龜,實際上也是因為全身烏黑而得名的,實際上它只是草龜而已。只是因為個體色澤不一樣被定義了不一樣的名字。      2、鱷龜,也叫做鱷魚龜,很明顯它與鱷魚長得很像的。它們都是史前的難兄難弟。而且兇猛程度大家都是知道的,論單挑,可謂是龜中之霸。
  • 懂龜才能養好龜
    不同種類的龜外部形態構造分別與其生活環境相應,如水棲龜四肢的趾和指間均具豐富的蹼(似鴨掌),以適應深水中生活;而陸棲龜類的四肢卻粗壯呈圓柱形,以適應於在沼澤地和陸地上爬行;生活在大海中的海龜類,均具有槳狀四肢,且都具有一對鹽腺,以利將體內多餘的鹽分泌出來。二、按食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