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滿口髒話,家長與其控制,不如教會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2020-08-12 智慧樹媽咪

說話是一門藝術,一個懂得說話藝術的人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更容易受到歡迎,孩子也是如此。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還小,有些道理不懂也是正常的,因此當孩子說出不適宜的話也是一笑而過,並沒有放在心上。

前幾天,我參加一個寶媽聚會,其中的一個小姑娘引起我們的注意力。小小年紀卻總是說出不符合這個年紀的句子,把大人們逗得哈哈大笑,所有人都在誇她聰明,是個小機靈。之後,孩子們在一起玩,這個小姑娘和一名男孩發生衝突。


隔著好遠就能聽到小姑娘大聲的喊著:&34;、&34;等等。女孩的媽媽覺得尷尬極了,趕緊跑去把女孩拉到一旁,大聲的訓斥,結果女孩更加氣憤,一邊掙脫媽媽的懷抱,一邊大聲的喊著&34;,&34;。

女孩的媽媽這下真的急了,狠狠的打了女孩幾下,好在被其他寶媽及時拉開。最後,寶媽把小姑娘帶到其他地方玩耍,讓她的媽媽平復一下情緒,女孩媽媽一邊哭一邊告訴我們,小姑娘之前不是這樣的,這幾天不知道怎麼了,總是會說髒話。


其實,不少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明明自己非常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但是小朋友還是不可避免的說出髒話,而且自己越是制止小朋友的情況越嚴重。其實,這並不代表孩子學壞了,而是說明他們進入了語言敏感期。

什麼是語言敏感期?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敏感期,比如大動作敏感期,手的敏感期等等,這些都是他們成長必須要經歷的階段。從寶寶開始咿咿呀呀的說話開始,就意味著他們進入了語言的敏感期,這個時間會一直延續到寶寶6歲之後。

處在語言敏感的孩子會對說話非常感興趣,他們迫切的想要表達自己。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語言能力發展的越來越完善,會說的詞句越來越多之後便開始對自己沒有接觸過的詞句感興趣。如果偶然期間聽到別人說髒話,他們會表現出非常濃厚的興趣。

家長會發現,孩子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更容易說髒話,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別說孩子了,就算是成年人在情緒激烈的時候也會想要說髒話,只不過相比較孩子而言,成人的克制力會更好一些,他們知道自己應該在什麼時候說什麼話。

所以,家長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說髒話,而是教會他們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克制自己說髒話的衝動:

首先,家長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髒話。孩子就像是一張單純的白紙,最終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畫面主要取決於家長如何下筆,如果家長一味地用黑色的畫筆在紙上寫出一句句髒話,孩子自然會&34;。

所以,家長在生活中要儘可能表現出沉穩的一面,面對孩子的錯誤也不要用責罵解決,以免引起孩子的興趣,從而模仿髒話。

其次,面對孩子的髒話家長要冷靜處理。很多家長聽到孩子說髒話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震驚,自己的孩子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呢?之後希望孩子改掉這一習慣,這時候,不同的家長會使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是大聲的訓斥孩子,有的則是阻止孩子,但是這兩種方法都不能有效的阻止孩子說髒話,反而會激起孩子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烈的,家長越是不讓自己做這件事情,自己越是想要這樣做,所以,當家長在面對他們髒話之後表現出強烈的反應,他們就會覺得非常有趣,反而會增加說髒話的頻率。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冷處理,假裝沒有聽到他說髒話,當孩子發現說髒話好像並沒有什麼意思的時候,他們就會停止髒話,重新變回那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

最後,家長要教會孩子正確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像剛剛說的,孩子之所以會說髒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單純的他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懂得將自己的情緒掩飾起來。

家長就要讓他們知道,發洩情緒可以,但是要有一個度,可以和孩子規定,如果自己不開心可以告訴媽媽,但是不能無度宣洩。當然孩子不可能一次就達到媽媽的要求,家長要耐心的、正確的引導孩子,只要堅持下來,幾次之後,小朋友就能夠可控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說髒話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家長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只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合理的引導的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成長就是在一個接著一個的小問題中積累而成,家長要敏銳的發現其中問題,之後選擇正確的解決方式,幫助他們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臺階。

相關焦點

  • 孩子愛說髒話怎麼辦?家長與其打罵,不如這樣做更管用!
    小編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無緣無故就發生的,孩子罵人說髒話都是學來的,比如父母、長輩、周圍的小夥伴或者電視中的人物。孩子愛說髒話怎麼辦?家長與其打罵,不如這樣做更管用!首先,作為孩子的直接模仿對象,家長們最應該做的就是以身作則,規範自身的言行舉止,有的家長一方面不允許孩子說髒話,另一方面自己卻出口成髒,這會對孩子產生很不好的影響。
  • 為人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教會孩子控制情緒
    達爾文曾說過,人類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級的階段,是當我們認識到應當用理智控制思想時。很早之前大家就能夠知道情緒管理的重要性,當你為人父母時該如何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的情緒發展規律。
  • 三歲前孩子脾氣暴躁難管教?與其學很多知識,不如教會他這兩件事
    導讀:三歲前孩子脾氣暴躁難管教?與其學很多知識,不如教會他這兩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歲前孩子脾氣暴躁難管教?與其學很多知識,不如教會他這兩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要這樣去引導,教會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
    也許很多人認為孩子的世界非常簡單開心,就應該哈哈大笑,不開心也可以哇哇大哭,不會像大人一樣去控制自己的感情,正是因為家長這樣想,所以孩子才會隨意的去宣洩自己的情緒,不知道如何去控制,更不知道如何去表達。
  • 孩子總愛發脾氣,怎麼辦?教會孩子控制情緒,對孩子一生有益
    久而久之,會造成孩子自以為是的性格,他們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即使在學校也是希望別人的關注點在自己身上,如果別人稍有不順從自己,就會產生情緒。其實孩子的情緒並不是天生擁有的,最大的原因還是父母的教育出現問題,家長應該做好反思的工作。
  •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圖片來自網絡孩子不能有負面情緒嗎?在我們開始談如何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個家長們常見的誤解。那就是,孩子不能有任何負面情緒,如果讓自己的孩子有了負面情緒,那就不是一個好家長。一些中國家長,希望自己能把孩子照顧好,每一件事都不允許自己有差錯,不能讓孩子有半點的負面情緒,這顯然是不對的。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既要能處理正面的情緒,也要學會處理自己負面的情緒。家長們不要畏懼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要孩子一傷心,一哭,就覺得對不起孩子。當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可以這樣告訴自己,孩子遇到問題了,正是可以教他如何處理的好時機。
  • 控制自己的情緒比拿下一座城池更偉大,5種方法教孩子情緒管理
    孩子的情緒總是不穩定的,不管是哄不好的哇哇大哭還是不合時宜的咯咯大笑都是家長頭疼的問題,而想讓孩子的情緒穩定,家長們必做的則是「情緒管理教育」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教孩子做好情緒管理,不僅讓家長能省不少心,也會讓孩子更接近成功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一定有個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控制好自己情緒
    在安靜、平和的時候,孩子是能聽進去的。孩子也希望被人喜歡、希望能控制好自己的壞脾氣。2、孩子不知如何控制情緒當孩子喜歡用大吼大叫,甚至摔東西來表達生氣時,其實是在給大人傳達一個信息。他的潛臺詞就是:「我很痛苦,但我不知道該怎麼控制情緒,除了用發脾氣的方式,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方式能讓我得到想到的。」
  • 孩子脾氣暴躁,無法控制情緒,家長3個方法引導他們負面情緒
    導語: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人們也很容易受到情緒影響,做出一些舉動。甚至有的人會被情緒影響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做完又後悔莫及。生活中家長也會經常遇到一些開心的事情或者是一些工作上的困難,都會導致家長顯得異常。其實很多孩子也會有這樣的情緒,但是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知道如何引導,造成孩子出現傷害。
  • 孩子脾氣暴躁,無法控制情緒,家長3個方法引導他們負面情緒
    其實很多孩子也會有這樣的情緒,但是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知道如何引導,造成孩子出現傷害。前幾天去一個閨蜜家玩耍,正好碰到閨蜜教育她的孩子小天。小天剛步入初中,孩子也進入了青春期,小天對於閨蜜的教育有點不耐心了。但是閨蜜還老是指責小天的錯誤,講述一些大道理。
  • 教師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
    要想成為一名好老師,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控制自己的情緒:一、用寬容的心來理解學生,克制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學生人數多,年齡小,說錯話,做錯事也是正常的。老師平時要多換位思考,自己也曾年輕過,也幹過蠢事,傻事,說過錯話,違反過紀律。
  • 孩子愛說髒話怎麼辦
    學齡前兒童會有一個時期特別喜歡說:「屁屎尿」,慢慢地長大了會以說髒話為恥,學會自我控制。但是到了小學高年級,特別是進入青春期以後,孩子之前有開始講髒話,甚至創造一些粗話作為特定圈子文化。孩子喜歡講髒話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1,大人會有強烈反應;2,孩子只是模仿他聽到的,並沒有特別的含義;3.誤用,並非有意攻擊他人;4.有意表達一種強烈的情緒,就像大人憤怒的時候口不擇言。我的閨蜜因為孩子的髒話而傷心氣憤。其實,越是親近的人,孩子才越喜歡用這些語言去攻擊對方。
  • 如何阻止孩子發脾氣?控制情緒家長可以這樣教
    孩子的臉三月的天,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是他們天真可愛的特點,但同時也是令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發脾氣儘管不會造成什麼樣的損失,但儘早學會控制脾氣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性格雖然是天生,但情緒的表現方式卻是孩子通過後天模仿習得的,如果家長動不動就摔摔打打,破口大罵,那麼耳濡目染之後的孩子同樣也會經常以不好的方式去發洩自己的情緒。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一定有個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控制好自己情緒
    鄰居經常邊說邊嘆氣:「孩子越大,脾氣也越大,每天家裡像住著仇人一樣,真怕哪天控制不住自己,扇他兩巴掌。」在安靜、平和的時候,孩子是能聽進去的。孩子也希望被人喜歡、希望能控制好自己的壞脾氣。他的潛臺詞就是:「我很痛苦,但我不知道該怎麼控制情緒,除了用發脾氣的方式,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方式能讓我得到想到的。」
  • 孩子脾氣差,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
    但是,這種經常鬧情緒的小孩子,不應該慣著,不會控制情緒的孩子,長大後的人際關係較差,所以我們要糾正他們的這些不好的習慣面對孩子哭鬧的行為,家長也表示很難。記得我們鄰居家的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樓上就會傳來孩子哭鬧的聲音,其中夾雜著鄰居無奈說:&34;。出家門的時候哭鬧一次,到幼兒園門口的時候還哭鬧。一開始還以為孩子只是哭鬧幾次,慢慢的就會習慣的,就會喜歡幼兒園的,但是連著好幾天,這個小孩子都是在鬧脾氣,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娃易怒愛哭,與其管理孩子的情緒,不如教孩子做情緒的管理者
    是的,孩子易怒愛哭很常見,其實大部分是因為家長總是試圖去管理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去教孩子怎樣管理自己的情緒,二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面對情緒失控的娃,家長常常不知所措3歲半的錚錚今年剛剛進入幼兒園,家長擔心他有所不適,所以一直和老師保持著頻繁的溝通。
  • 孩子愛說髒話是怎麼回事,是模仿還是發洩情緒,家長該如何應對
    說髒話,是動物的本能。精神專家發現,控制人說髒話的大腦中樞並不是位於高級腦(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而是較為低層的動物腦。家長首先要去尋找孩子模仿的來源,自己也要言傳身教,恪守文明;我們可以控制自己不說髒話,以身作則,但是無法控制孩子的朋友和社會上的其他媒介。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別讓孩子繼續說髒話,所以家長自己也要言傳身教,恪守文明;2.
  • 孩子情緒不穩定?「標準哄法」幫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接下來我就向各位家長介紹哄孩子的「標準哄法」,幫孩子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家長只有先冷靜下來,告訴自己孩子的吵鬧與情緒失控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有的經歷,雖然有些「擾民」,但並不值得感到羞恥,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維護自己的面子,而是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
  • 又一悲劇,衡水一考生被捅死,談如何教會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只有找到了自己憤怒的按鈕,去了解和分析自己憤怒背後,展現的行為後果,並學習和思考,讓自己反思和學習,才能將憤怒的情緒變為自己可以控制的。了解孩子的憤怒的三個階段:心理學家塞賴把人承受心理壓力分為三個階段:驚恐階段、抗拒階段和力竭階段。
  • 家長的情緒影響孩子性格,李玫瑾:好的教育,是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如果父母不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放任暴躁易怒的情緒表達出現在孩子面前,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具體表現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和父母產生對立的衝突,甚至會出現叛逆的情緒,故意和父母對著幹,通過暴怒的情緒表達來發洩自己內心受到的傷害。這兩種性格上的改變,對孩子都具有很多負面影響,將會嚴重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應該注意自己的情緒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