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最近的陸地1400多公裡,乘船單趟航行要三天兩夜,這就李文波堅守了22年的永暑礁。遙遠的南沙群島,已經成為近年來國人心目中最神聖的國土之一。
作為2012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南沙巡防區海洋氣象工程師、平度人李文波,昨天下午回到故鄉青島、回到母校中國海洋大學,向現場近百名國防生和普通大學生,講述了自己不一樣的守礁歲月。
曾經留下太多遺憾 還將在南沙幹下去
在和大學生互動時,李文波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是:「是什麼讓你在南沙一待就是20多年?」
李文波說,許多朋友也有這樣的疑問。有一年他回老家探親,恰逢大學同學聚會。畢業多年,同學或是國家機關領導,或是企業高管、私企老闆。大家知道李文波還在南沙守礁後,同學們感動之餘也提出想幫助他換一個工作。聚會結束後,李文波給同學們發了一條簡訊:「我深愛著南沙這片藍色的國土,深愛著南沙的氣象事業。只要我穿一天軍裝,我就將在南沙幹下去。」
在20多年的守礁歲月裡,李文波說自己也有許多遺憾:母親病重,他只在家陪伴了10天,母親去世六年後,他才第一次回家上墳;包括母親、姥姥在內的六位親人離世,他都沒有守候在旁邊;和妻子、孩子更是長年分離兩地,談不上照顧和關懷。
這一切的付出,在李文波看來都是值得的,因為在他心目中有一條至高無上的理由:軍人就是要保家衛國,守衛國土。
軍犬都受不了寂寞 官兵都患有風溼病
不要以為南海天藍海碧,環境優美。李文波告訴我們,南沙島礁自然環境惡劣,6級以上的大風一刮就是十幾天,颱風更是家常便飯。
有一個故事李文波講過多次。曾經南沙每個島礁都配了一條經過嚴格訓練的軍犬,但僅過了三個月,封閉的環境讓這些軍犬都瘋了,見人就咬。後來,軍犬再也沒有上過島礁。能夠真正長年堅守在島礁上的,只有軍人。
「我們都有關節炎、風溼病,有些戰士還有心理疾病。」李文波說,在島礁上最大的挑戰就是封閉與寂寞。「我第一次上礁9個月,天天盼著家裡來信,每封信都要讀上個十回八回。」
近年來,國家對南海不斷加大投入,守礁官兵的條件也越來越好,「以前百八十號人,只有一臺電視,能收四個臺,島上連部電話都沒有。現在網絡、手機機站全建起來了。」李文波說,現在想家了,拿起電話就能和妻子兒子通話。
在20多年裡,李文波上礁的日子加起來超過8年,他說自己一般兩年上三次礁,「退休之前,我還能上12次礁。不過就算退休了,組織如果需要,只要我還能動,還會上礁。」
7000天氣象觀測無差錯 枯燥的工作一幹20多年
李文波是作為水文氣象觀測人員前往永暑礁的。那裡是我國第一個南沙海洋氣象觀測站。每隔3小時,他就要採集一次風向、風速、氣溫、潮位等近20個要素數據,並向上級氣象部門報告觀測結果,這就是李文波20多年間不斷重複的工作。
「小島礁連著大事業。南沙海區既是國際海上航運交通要道,又是颱風災害、沉船事故頻發的危險海域。觀測數據事關國家形象和軍隊聲譽,必須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來不得半點馬虎。」面對繁瑣枯燥、周而復始的平淡工作,李文波和戰友們經常用「多一盎司」定律為自己和戰友加油鼓勁:「鐘錶的每一聲滴答都是簡單枯燥的,但如果沒有鐘錶準確持久的運轉,世界將不可想像。瑣碎重複的工作同樣偉大而不可替代。」
20多年來,李文波所在的觀測站累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軍內外氣象部門提供水文氣象數據140多萬組,被海軍航保部門認定為最佳等級,創造了連續7000多天無差錯的紀錄。(趙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