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一個星期後才被發現,子女悔恨一輩子!

2020-12-18 書寫人心

當鄰居發生他去世的時候,那已經是一個多星期之後的事了。然而具體是幾天就不得而知!所以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什麼時候走的,別說哪個時刻、就連大概哪一天都無從得知!

一,《老人篇》

他這一輩子都在為兒女操心、勞累,然後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卻一個子女都不在身邊,一個子女都沒能送他最後一程。

那時候他一定是很想很想撐著最後一口氣見見兒女的,肯定還有很多想交代的話都沒有交代,想記住的面孔沒有記住。然而他拼盡全力卻還是沒有等來兒女們。

他終於撐不下去了。

「再見了,我親愛的幾個寶貝們,我親愛的流浪在外面沒有回家的孩子們!很抱歉,父親不能一直在家裡等著你們了。很抱歉,等你們下次回家的時候,父親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你們不要傷心,不要愧疚……。很抱歉,下次你們回家的時候沒有被曬得暖暖的被子了;沒有包好了放在冰箱裡隨時可以煮給你們吃的餃子;家裡也不再乾乾淨淨的,可能需要你們打掃一下才能湊合幾晚……。」

「再見了,我親愛的兒女們,這次一別,大概這輩子再也無法在這個塵世再次相見…………,千言萬語,你們都要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那就是對我最大慰籍」!

二,《子女篇》

其實老人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除了小兒子在讀書之外,其餘的孩子都已經各自結婚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家庭。而老人的老伴在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

兩個兒子那時候都在外地打拼自己的事業,才剛剛有起色,他們平時忙於工作,都很少打電話回家。

不是他們不孝,只是他們想快點事業有成,到時候更好地回報父親。

把父親接到城裡舒適方便的大房子去住。有空還可以帶父親到處去看看。父親這一輩子都是在農村呆著,沒有見過城市的高樓大廈,沒有見過很多現代化科技的神奇,也沒有見過中國的大好河山。而這一切的一切等到他們事業成功的時候都可以實現了。

他們沒有想到,在他們還沒有成功的時候,還在忙碌的時候,聽到的卻是父親已經去世的噩耗。還是父親已經去世很久才被發現的噩耗。…………。

如果他們打電話打得密一點,也不至於父親去世了都不會發現。如果他們常回家看看,父親身體有異樣的時候也會第一時間知道,第一時間去治療。如果他們把父親帶在身邊一起住,這樣至少可以在父親的有生之年多陪陪他。

如果、如果他們不把一切的美好都想像在未來、在自己事業有成之後再去實行,而是現在就盡力而為就好,或許現在就是最美好的、幸福的時刻…………。

然而沒有如果,一切都晚了。孝是最不能等的___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父親走了,留下了他對兒女們的牽掛,也留下來兒女們這輩子都無法彌補的遺憾、悔恨。

《三,結局篇》

後來,他兒子每每看到周邊有兒女對父母不太好的時候,他就會給他們講他的故事。

他說,如果現在父親在的話,哪怕每天都要他端屎端尿;每天得他一口一口地餵;每天都嘮叨他、問這問那;每天……。總之怎麼都可以,要他怎麼做都可以,他都會很開心、很幸福。

就像小的時候,他可能在父親一邊吃飯的時候就拉粑粑,父親得放下筷子去收拾;可能他在父親已經進入夢鄉的時候,突然吵著要吃飯,或玩耍,父親也得起來哄他,哪怕是寒冷的冬夜;在他學說話的時候,父親總是一個字一個字不厭其煩得教他;在他不會走路的時候,父親總是用寬闊的雙手抱著他;在他不會拿勺子的時候,是父親一口一口地餵他…………。

然而現在,當他想為父親做這些事,想好好孝順父親的時候,卻再也沒有機會了。所以其實他是多麼羨慕那些還有父母可以孝順的人,即使是負擔,那也是最甜蜜的負擔!

相關焦點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
  • 63歲獨居老人突然去世,屋內滲水才被發現,網友:子女去哪兒了?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多會體現在這些方面,但隨著我國年齡結構的變化,少子化,老齡化正改變人們的生活,近年來獨居老人越來越多,日前在昆明一名63歲的獨居老人臥倒在廚房離世,廚房的水龍頭沒關上,一直滲到樓下鄰居才發現了老人出事。
  • 老人家中去世一個多月,被發現時現場還有一個它...
    可以想像,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小狗陪伴著不幸去世的主人,在飢餓至極的情況下,也沒有啃食主人的遺體,直到自己也活活餓死……「如果當時小狗能使勁叫喚就好了,說不定鄰居聽到,能救老人一命,也能救它一命。」知情人感慨地說,也不排除這兩種可能:一是小狗叫了但鄰居沒聽到,二是小狗也有悲傷的情緒,在當時的情境中,已經叫不出來了。
  • 老人去世只有鄰居發現,多天後子女才知道消息
    01蔣奶奶今年75歲了,她一個守著廣西老家好多年了,唯一的兒子也在深圳安家了,一年就過年回來住幾天。老奶奶以前是機關單位的知識分子,老伴去世後她守著老家的房子,每天她都有寫日記的習慣。今天農曆十五了,正是傳統的團圓日,可是兒子農曆十二月二十八回來,正月初四就走了。她想念兒子,渴望陪伴,可是她不能拖累孩子,電話裡總是說我挺好的,一個人挺好的。
  • 廈門老人空巢率接近50%令人揪心,老人病痛、去世無人知
    最近有一個排名看著不禁揪心起來,那就是全國老人空巢率排名:第一位【哈爾濱】老人空巢率為71%第二位【西安市】老人空巢率為57%第三位【太原市】老人空巢率為54%第四位【成都市】老人空巢率為50%第五位【合肥市】老人空巢率為49%第六位【長沙市】老人空巢率為48%第七位
  • 在農村,家裡的老人去世後,子女會把生前衣服燒掉,為什麼?
    在農村人的眼裡,家裡邊有老人去世是很大的事情,各種的風俗和禁忌非常多,而且必須得嚴格的遵守。在很多農村地區,喪事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家裡的老人去世之後,子女要將他們生前穿的衣服都燒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是不是有什麼說法?看完你就懂了。
  • 75歲老人「去世」兩天後復活,子女將喪事改成壽宴,7天後又離世
    老人健在是每個家庭很難得的事情,畢竟人老了,都是要面臨離別的,當然對此每個人都是難以承受的。但是呢,小編下面要說的這件事就比較離奇了,就在最近,重慶的一名75歲的老人在「去世」兩天後又復活了,當時子女就將老人的喪事改成了壽宴,但沒想到7天後老人又離世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老人去世前的4大徵兆,如果發現後,一定要聯繫其親人陪伴左右
    不過,相對於年輕人的死亡,老人的死亡更能夠為大眾所接受。畢竟老年人已經活了一輩子,而年輕人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中國古時候一直在追求長生之法,卻始終都沒有成果。我不知道,未來的科技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子,但如今科技發展到現在,人類也必定是要死亡的。你知道麼?
  • 母親去世後兒子帶父環遊全國,放下一切前途堪憂?他只是不夠自私
    2020年5月,網友白先生的母親去世,他擔心父親無法從喪妻之痛中走出來,就帶著父親順時針環遊了中國,希望祖國的大好山河可以治癒父親心中的傷痛,現在父子倆已經自駕遊150多天了。換句話說,把一輩子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賺錢這件事上,沒有時間陪伴父母,讓父母孤獨地度過晚年,這樣就值得嗎?白先生的父親是不幸的,在人生的暮年失去了相守半生的妻子,但他同時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相關的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超過了2億,其中空巢老人的佔比超過了50%。
  • 悲慘的新加坡獨居老人!公寓驚現白骨,老人與狗去世2年才被發現!
    萬事通說獨居老人,一個繞不過的社會問題獨居老人養老難問題越來越嚴重,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難題,獨居老人在沒有任何人照顧的情況下,在自己的住所因為跌打或疾病等原因過世,直到很長時間之後屍體才被發現。前幾天,新加坡驚現駭人聽聞,一位老婦和她的愛犬,疑似去世2年後才被人發現。真的是太可怕了!生前只有愛犬死後無人送終11月23日,一名80歲的羅姓老婦,在加東一帶安珀路The Shore Residences公寓9樓的一間單位裡被發現時已經去世多年,只剩一堆白骨。
  • 被外賣小哥發現去世的老人,只是千萬分之一。我們應該怎樣給老人...
    原來這位小哥在送餐時發現屋內老人躺地上,經過報警、消防員急救後,確認老人已經離世。這位小哥當場崩潰痛哭:「怪我來太晚了!」 網友:「不要自責,你已經盡力了」 2020年12月28日晚上八點左右,外賣小哥小馬接到一個訂單,要送餐到廣州海珠區建基路的建怡小區內,等他到住戶家後反覆敲門,始終無人回應,但是打電話,聽到手機一直在屋裡響,覺得不對勁。
  • 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
    在很多地方的葬俗中,老人去世入殮時,要往嘴裡放一枚銅錢。這枚銅錢在古代稱為「飯含」,在現代葬禮上稱為「口鈴」。那麼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呢?答案還要從傳統的葬禮說起。從古典文獻的記載中,我們不難發現。葬禮上的「飯含」喪俗源遠流長,加之古人對先祖的崇拜,對傳統葬俗至死不渝的傳承,使「飯含」喪俗一直沿用至今。由於中國地域廣闊,各地喪葬習俗不盡相同。因此「飯含」在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樣,現代葬禮上叫「口鈴」,很多偏遠地區及農村葬禮中,常稱之為「噙口錢」。
  • 平武一老人家中去世 五子女均因犯遺棄罪被判刑
    五名子女站在被告席審判現場。平武縣法院供圖中國青年網綿陽9月17日電(高貴富 通訊員 唐紅)9月13日,四川綿陽市平武縣人民法院以涉嫌遺棄罪公開審理了五名子女因未履行贍養義務導致老人在家中去世的案件,並當庭作出了宣判。
  • 老人去世後才發現,保姆私下偽造銀行存款單據私吞了81萬元
    在南京居住的趙先生父親今年上半年去世了,家裡照顧父親的保姆也已經離職有一段時間了,在不久前,趙先生在父親生前居住的老房子裡發現了一個離職保姆的小包,無意中發現小包裡面竟然有十五張銀行的存款單據,而且存款單據上寫的都是父親的名字。
  • 人在去世後,子女為啥一定要披麻戴孝?
    其中一個現象就是,如果長輩去世,後輩及其子女一定要為其披麻戴孝守靈才行。這是為什麼呢?一個傳說告訴你。披麻戴孝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喪服制度,這個制度從三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五服制度指的就是會根據血緣親疏的關係,來製造五種不同的喪服。服飾一共分為齊衰、斬衰、小功、大功以及緦麻。
  • 老人去世後怎麼穿壽衣?有哪些講究
    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有哪些講究?依照傳統葬禮習俗,老人的壽衣叫「老衣裳」。老人去世後,子女為老人淨身穿衣叫「小殮」。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有哪些講究?【穿壽衣的時間】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為老人穿壽衣,重要的是選擇穿衣時間。有些地區選擇去世前穿,認為這個時段穿的壽衣,老人可以安心帶走;有些地區選擇去世後穿,認為這個時段穿壽衣,才是對老人最大的尊敬。那麼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去世前穿好還是去世後穿好呢。
  • 家裡老人去世後的禁忌,必看!
    一、逝者安葬的禁忌1、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老人們習慣把去世後穿的衣服稱為「壽衣」,過了六十歲後就有老人開始準備壽衣了。壽衣的件數、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件數一般是五、七、九等單數,而不會是雙數;材質上則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諧音,寓意後世兒孫多子,而忌諱用緞子,因為「緞子」與「斷子」諧音。
  • 老人臨終畫藏寶圖 子女憑圖都找不全
    連去世後,靠著自己手繪的「藏寶圖」,子女都找不全,不知道自己到底藏了多少。11月26號下午,眉山東坡區一個破舊的拆遷工地上,拾荒者熊玉全,意外撿到4萬元現金。他沒有想到,這竟然是彭老先生「私房錢」的一部分。
  • 老人去世後房子如何做房產繼承
    老人去世後房子如何做房產繼承一、老人去世後,房產如何繼承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
  • 按規定:家裡退休的父母去世後,子女能領到3筆錢,多數人不知道
    文|文兒前段時間,有網友詢問「家裡老人去世後,子女還能領取補貼?」原來他聽說,自己的鄰居父母因疾病去世,後來鄰居經過一段時間的申請,領了三筆錢。所以,這才來詢問是怎麼回事?這筆錢是不是任何人都能領取?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提到的鄰居父母,應該是一位「退休老人」,不是普通的老人。現在確實有這麼一件事兒,家裡的退休老人去世後,子女可以領取三筆錢。這是社會發展越來越好,部分人有機會享受到的特殊福利,不領就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