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只有鄰居發現,多天後子女才知道消息

2021-01-15 塵世間那些情感事

人最孤獨的莫過於連死去都是悄悄的,不敢驚擾最牽掛的人。

01

蔣奶奶今年75歲了,她一個守著廣西老家好多年了,唯一的兒子也在深圳安家了,一年就過年回來住幾天。

老奶奶以前是機關單位的知識分子,老伴去世後她守著老家的房子,每天她都有寫日記的習慣。今天農曆十五了,正是傳統的團圓日,可是兒子農曆十二月二十八回來,正月初四就走了。她想念兒子,渴望陪伴,可是她不能拖累孩子,電話裡總是說我挺好的,一個人挺好的。其實翻開蔣奶奶的日記本,處處透露著老人了無生機、孤單厭世的氣息,比如「今天沒事可寫」,「我現在活著也沒什麼用,應該先走一步」,「今天跟昨天一樣,無事」 。

正月十五剛過,蔣奶奶就生病臥床了,三天後她悄悄的死在床上。唯獨日記本歪歪扭扭的最後一篇寫著:「也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而千裡之外的兒子在蔣奶奶去世三天了才得知消息。

02

林大媽72歲了,一個人住在涼山深山的老房子裡,屋裡簡陋的擺設,牆角掛著蜘蛛網,黑暗中散發著潮溼的黴味。

這是一個荒涼的山村,村裡遺留的都是年幼的孩子和60歲以上的老人。林大媽的孩子也是外出務工一族,逢年過節都會回來看望林大媽,給夠了錢,但是極少照顧得到。遠在廣州的大兒子也曾把她帶出大山,只是城市裡的生活林大媽不喜歡,不僅吃住行不習慣,沒有朋友,甚至兒媳婦也不待見她。折騰半年不到林大媽就回到大山的破房子來了。只是這次回來的林大媽更沉默寡言了,每天坐在門口石凳上發呆,不缺錢卻也過得不開心。

有次她好幾天屋門都是緊關著的,鄰居喊了也沒應,後來喊來幾個男人打算撬門進去,結果裡面喊起來了:「別撬門,得壞啦!」

這天端午節,林大媽的侄子給她送了粽子,敲了門沒反應,就想老太太怪癖,拿著粽子又走了。

端午節過去三天了,鄰居給她送點自家種的菜來,喊了半天也是沒人應,另一個鄰居聽到聲音出來說:「這林大媽都四五天沒出門了呀。」

村長帶著林大媽弟弟撬開了門,才看到林大媽吊死在房梁上了,腳下倒著凳子,脖子繞著麻繩,眼睛瞪得老大的,屋子裡一股腐爛的味道。

鄰居搖搖頭說:「這人啊,受罪啊,死了一了百了。」

03

在偏遠農村,這種事司空見慣,「出去一把鎖,進門一盞燈」就是老年人生活的全部。年老了,不被需要的空虛就像重重大山包圍著他們,孤獨是無窮無盡的,等待死亡就是唯一盼頭。

其實不僅僅是農村,繁華的大都市同樣存在很多孤獨的老人,沒有兒女陪伴和照看,找個人說個話都難。我們常見很多老人成天逛公園,坐在護城河椅子上一整天,或者拿著老年卡拄著拐杖漫無目的的坐公交車往返。我們很難想像這些年邁的父母也曾經是意氣風發拉扯我們長大的青壯年,如今白髮蒼蒼,腿腳不利索甚至眼花耳聾了,卻還心心念念不拖累遠方的孩子。他們或生活在繁華城市或偏遠深山農村,他們終日掐指算著我們的歸期,嘆氣失望卻又電話裡笑著說「你忙,我一切挺好的,挺好的」。

有人算過,從你出社會後一年就春節7天假期回家,扣去各種聚會、睡覺等時間,其實一年只有兩天時間真正陪伴父母。那麼餘生,翻開日曆,你有機會見父母的時間一個月都不到。

所以,不管你有多少身不由己的原因,請在父母還活著的時候,多回家看看吧,別讓愛敗給了「我忙」。

相關焦點

  • 老人去世一個星期後才被發現,子女悔恨一輩子!
    當鄰居發生他去世的時候,那已經是一個多星期之後的事了。然而具體是幾天就不得而知!所以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什麼時候走的,別說哪個時刻、就連大概哪一天都無從得知!一,《老人篇》他這一輩子都在為兒女操心、勞累,然後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卻一個子女都不在身邊,一個子女都沒能送他最後一程。那時候他一定是很想很想撐著最後一口氣見見兒女的,肯定還有很多想交代的話都沒有交代,想記住的面孔沒有記住。然而他拼盡全力卻還是沒有等來兒女們。
  • 63歲獨居老人突然去世,屋內滲水才被發現,網友:子女去哪兒了?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多會體現在這些方面,但隨著我國年齡結構的變化,少子化,老齡化正改變人們的生活,近年來獨居老人越來越多,日前在昆明一名63歲的獨居老人臥倒在廚房離世,廚房的水龍頭沒關上,一直滲到樓下鄰居才發現了老人出事。
  • 老人家中去世一個多月,被發現時現場還有一個它...
    老人是洗澡時摔倒的,傷勢嚴重,連骨頭都刺了出來。奇怪的是,老人身上有動物的咬痕。經過調查,已經排除了他殺,可這痕跡是怎樣形成的呢?在老人家裡,還發現了一隻小狗的屍體,同樣已經死亡多日。平時,這隻小狗陪著孤獨的老人生活。可能是,這隻小狗發現主人摔傷後,試圖用嘴奮力拖拽,然而未能營救成功。
  • 75歲老人「去世」兩天後復活,子女將喪事改成壽宴,7天後又離世
    老人健在是每個家庭很難得的事情,畢竟人老了,都是要面臨離別的,當然對此每個人都是難以承受的。但是呢,小編下面要說的這件事就比較離奇了,就在最近,重慶的一名75歲的老人在「去世」兩天後又復活了,當時子女就將老人的喪事改成了壽宴,但沒想到7天後老人又離世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獨居老人家中離世,直到水漏到樓下鄰居家才被發現
    獨居老人家中離世,直到水漏到樓下鄰居家才被發現……  雲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消息,11月28日,家住西山區電機廠一小區的住戶發現,樓上不斷有水滲下來,但多次敲門卻無法聯繫上樓上的鄰居,市民只好求助昆明特警。
  • 老人喪偶頭三年是道「坎」,子女應多陪陪他們
    美國一項針對喪偶老人長達6年的追蹤觀察發現,老人喪偶第一年的死亡率高達12%,第二年為7%,第三年為3%,而對照組分別只有1%、3%和2%。這也就是說,喪偶對還活著的另一半來說,頭三年是道坎,能否平靜度過,還需要子女的體貼和關注。
  • 英國獨居老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屍體腐壞才被鄰居發現
    英國《每日鏡報》6月8日報導,前不久,英國一名獨居老人因感染新冠病毒,在家中去世。直到數日後,屍體腐壞發出惡臭,才被鄰居發現,並上報處理。 醫生表示,根據屍體腐壞的程度,死亡時間已經是至少兩周前的事了。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
  • 悲慘的新加坡獨居老人!公寓驚現白骨,老人與狗去世2年才被發現!
    萬事通說獨居老人,一個繞不過的社會問題獨居老人養老難問題越來越嚴重,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難題,獨居老人在沒有任何人照顧的情況下,在自己的住所因為跌打或疾病等原因過世,直到很長時間之後屍體才被發現。前幾天,新加坡驚現駭人聽聞,一位老婦和她的愛犬,疑似去世2年後才被人發現。真的是太可怕了!生前只有愛犬死後無人送終11月23日,一名80歲的羅姓老婦,在加東一帶安珀路The Shore Residences公寓9樓的一間單位裡被發現時已經去世多年,只剩一堆白骨。
  • 按規定:家裡退休的父母去世後,子女能領到3筆錢,多數人不知道
    文|文兒前段時間,有網友詢問「家裡老人去世後,子女還能領取補貼?」原來他聽說,自己的鄰居父母因疾病去世,後來鄰居經過一段時間的申請,領了三筆錢。所以,這才來詢問是怎麼回事?這筆錢是不是任何人都能領取?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提到的鄰居父母,應該是一位「退休老人」,不是普通的老人。現在確實有這麼一件事兒,家裡的退休老人去世後,子女可以領取三筆錢。這是社會發展越來越好,部分人有機會享受到的特殊福利,不領就浪費了。
  • 九旬老人樓上潑糞水澆鄰居,社區:子女不孝,調解也沒用
    導語:子女孝順的情況下,老人晚年生活衣食無憂才能保持愉悅心情。子女不孝的情況下,即便老人吃喝不愁心情也難得舒暢。這時有些老人就把自己活成了「萬人煩」。這種老人就像渾身長滿刺的刺蝟,你不招惹他,他也要扎一紮你。
  • 99歲老人的保姆被子女辭退,痛哭:從沒這麼孤獨過
    子女因鄰居風言風語把保姆辭退,99歲老人哭訴:我一生沒有這麼孤獨過曹老太爺今年已經99歲了,他傷心地告訴記者:自己有四兒兩女,一直以來,夫妻倆都住在大兒子的空房子裡。之前孩子們先後請過六七個保姆來照料生活,但自己和老伴都不滿意,直到2年前請到了胡女士。
  • 被外賣小哥發現去世的老人,只是千萬分之一。我們應該怎樣給老人...
    原來這位小哥在送餐時發現屋內老人躺地上,經過報警、消防員急救後,確認老人已經離世。這位小哥當場崩潰痛哭:「怪我來太晚了!」 他從窗戶看,只看到屋裡有燈光,就跑到另外一扇窗戶觀察屋內情況,發現老人倒在地上,趕緊呼叫物業,報警並打急救電話,同時找附近街坊借來工具砸破門窗,還請了開鎖師傅,仍無法打開房門,等到消防人員到場破門後,才發現老人已經離世。 得知老人離世後,外賣小哥一下子就崩潰了,蹲在角落哭泣:「如果我來得早點,會不會就不是這樣?」
  • 「鄰居都在傳風言風語!」自費請保姆卻被子女辭退,99歲老人痛哭
    近日,家住江蘇省揚州市區江陽佳園的曹老太爺很委屈,原來照顧他生活的保姆突然被子女辭退了!他說:「從少年以來,我就不喜歡哭,但現在想起來就要哭,我哪曉得到這個地步啊?」因為滿意,老人主動給保姆漲了工資。去年曹老太爺做手術,還額外給了保姆8000元,以防萬一。曹老太爺把8000塊錢給保姆,就是希望自己去世以後保姆能夠照顧老伴。而曹老太爺好了以後沒有收回這個8000塊錢,他認為這個保姆難找,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而到了今年3月,曹老太爺的老伴先走一步。
  • 老人與黃鼠狼做鄰居,去世時黃大仙給鄰居報信!
    挖洞的黃鼠狼時間久了大人知道我們總去劉爺爺家玩,就警告我們去劉爺爺家可以,不許亂說話,更不許亂碰院子裡的東西,劉爺爺是個很慈祥的老人60多歲,在村子裡人緣很好,老伴早些年去世了,一雙兒女也都去了其他城市發展,而且似乎生活過得都挺不錯
  • 老人在殯儀館等死5天後離世 子女稱沒房放(圖)
    醫生說老人已無藥可救 子女因沒有自己的房子,無奈求助殯儀館  老人在殯儀館躺了五天後離世  《東南早報》供圖  「有人將還沒有斷氣的老人拉到德化殯儀館等死。」  上鎖的房子裡  老人躺在一張鐵架床上  前日14時許,記者趕到德化殯儀館。德化殯儀館的負責人不在,前臺的業務員也稱無此事。難道老人已經去世?又或者家屬將老人送回醫院?記者再次仔細尋查,半小時後終於發現了線索。  在悼念房一側,是幾間為死者化妝美容的小屋。
  • 廈門老人空巢率接近50%令人揪心,老人病痛、去世無人知
    最近有一個排名看著不禁揪心起來,那就是全國老人空巢率排名:第一位【哈爾濱】老人空巢率為71%第二位【西安市】老人空巢率為57%第三位【太原市】老人空巢率為54%第四位【成都市】老人空巢率為50%第五位【合肥市】老人空巢率為49%第六位【長沙市】老人空巢率為48%第七位
  • 「我於昨晚去世,走時心如止水」一句話揭露無數空巢老人的心酸
    老人已經去世多日,而自己的兒女們,不過是在馬路對面的小區,可是第一個發現老人的,卻早已是一周後,而且是隔壁感覺有些不對的鄰居,卻不是兒女,一條街,卻成為了生死的輪盤界限。生前多光榮,年邁時就有多悽涼,人到晚年尊嚴已成奢望在近日,蕪湖某都花苑小區內,一對老夫妻雙雙死亡,然而時隔多日,老人的去世才被發現,這對老夫妻,本身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從事著較為體面和有尊嚴的職業,在生前,老太爺是當地某重點學校的老師,而老太太,則是在一所重點小學任教,兩個人在平日裡面互相照顧,相偎相依,而其大兒子,則住在這對老夫妻的對面,僅僅間隔一個馬路
  • 老人癱瘓去世,鄰居嘲笑子女沒有照顧好老人,其實這是悲劇的故事
    說的是家中長輩生病時間久了,床前的子女就開始慢慢少了,直到一個人都沒有了,這是千百年來一種比較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的總結。有人說這個是貶義的,講子女沒有盡孝;也有人講這是個褒義的,肯定了子女的付出;其實這是一個悲情的俗語,裡面包含了千百年了多少悲歡離合,多少的世間冷暖。
  • 子女若不孝,老人還能找別人養老嗎?
    送到敬老院後,老徐還是經常去看望蘇老太,陪老人家說說話,把老人家的生活所需全部安排妥當。 2016年,92歲的蘇老太去世。由於作為村裡無房的孤寡老人,蘇老太生前申請過的宅基地在過世一年後被批了下來。因蘇老太生前一直是老徐扶養,村裡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個宅基地,就拖了下來。2020年初,蘇老太申請的這個宅基地所在區域面臨拆遷,有上百萬的拆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