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12
06
蘭姐 | 好玩的
當媽後,我變得挑剔又多思,一邊害怕自己的嚴厲會束縛孩子的發展,另一邊又擔心自己的寬鬆會慣壞孩子…… 這其中的難,只有為人父母才會明白。
都說「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面對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如何能更有質量的陪伴孩子?這成為大多數家長的難題。
拿我們家為例,我是一個嚴格執行對孩子認真陪伴制度的媽媽,而我們家爸爸因為工作非常繁忙,所以跟孩子日常相處時間就比較短暫。本就短暫的陪伴時光裡,他卻會抽空打一盤遊戲。每次看到他在打遊戲,雖然說心裡明白這是他的放鬆時刻,但作為遊戲小白的我來說,總覺得爸爸對孩子的陪伴有所欠缺,還為這事跟他爭執過幾次。
後來,爸爸也的確減少了遊戲的次數。但女兒發現爸爸「不打遊戲」後,卻反而主動說「爸爸,我要看你打遊戲!」,然後父女兩鑽在一起研究怎麼建碉堡,用什麼策略攻擊敵人,取得勝利後,還一起歡呼雀躍。看他們玩遊戲那麼開心,我總擔心的父女陪伴問題,似乎釋然了。
之所以對於遊戲抱著謹慎的態度,主要是聽過太多關於孩子玩遊戲的負面例子,比如小孩沉迷於遊戲不好好吃飯或者有些遊戲過於暴力驚悚,甚至有些家長自己也會沉迷於此。
前幾日,帶孩子去餐廳吃飯,正和她聊著剛剛在遊樂場新交的朋友,突然娃的眼神就轉向鄰座孩子的手機了。原來隔壁桌的小朋友在用手機打遊戲,叮叮咚咚的聲音吸引了女兒的關注,而坐對面的家長自顧自刷著手機。
環顧餐廳,似乎這樣的組合併不少見,明明是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出門,一旦坐下來卻沒有任何的互動、交流與分享,不傾聽孩子的想法,只是單純待在孩子身邊,讓孩子自己沉浸在遊戲或動畫裡,卻不做任何引導,或者只是單純控制時間卻也不管孩子的感受。
我們的孩子自出生就在一個網絡的時代,手機、電腦......電子產品已然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遊戲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沒有用對方法。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直很注重與孩子間的互動交流,鼓勵孩子讀書,陪伴孩子旅行,並和孩子一起體驗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不管是學習還是玩樂,我都希望能找到一種方式,讓我們一家三口真正的「玩」在一起,而不是各玩各的。
前一陣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一家人在玩遊戲,居然是小時候很熟悉的馬力歐,但又變得很不一樣了。首先是原先的像素小人變成了立體的,而且馬力歐跑過的路線也不再是一個方向的,在岔路口可以一覽全部地形,也能遙望到桃花公主的城堡,站在路口為選哪條路而煩惱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
此外,它還擁有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技能,當看到朋友老公操縱的馬力歐把桃花公主一把公主抱起來,又失手丟出去時,大家都笑得前仰後合。
我們也情不自禁參與了進去,還玩了另外一款叫奧德賽的遊戲,因為已經對馬力歐這個角色有所認知,所以當女兒發現這個馬力歐擁有了一項「甩帽子」技能後,立馬就被迷住了,全程變成了帽子變身的冒險之旅。
馬力歐甚至可以把帽子甩到路燈上變成電流,再甩一下手柄,恢復真身的馬力歐說話的臺詞都會像通電一樣抖動!所以不光是甩帽附身的技能,連這些細節設計都可以大大激發小朋友的想像力和驚喜感。那天之後,童花舜會經常和我提到那天玩的遊戲,說還想去阿姨家,想跟爸爸媽媽一起玩甩帽子。
回味與孩子玩在一起的遊戲時光,有夥伴、有陪伴、有想像力、有反應力還能訓練操控感,我們跟孩子都獲得了樂趣,這不就是我一直尋找的親子互動方式嗎?
作為一個遊戲小白媽媽,對於遊戲的理解還停留在拿個手柄各種亂摁,或者瘋狂投入遊戲幣的階段,直到那次在朋友家的體驗,才算真真讓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其實,適當接觸這些遊戲,反而對孩子的大腦思維發展有好處。關鍵是所玩的遊戲內容要有益,時間要可控,為孩子選擇最佳的玩遊戲方式。
後來我了解到,在朋友家體驗到的是Nintendo Switch,任天堂2017年開始發售的第七代家用遊戲機產品。
它的左右手柄(官方名:Joy-Con)可以從主機上拆卸下來,作為操作搖杆使用,於是通過不同組合,就有了不同的遊玩模式,這一點在我看來真的很適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休息在家,最適合的就是把馬力歐卡丁車投放到電視上,然後全家總動員,一起來檢驗下我們親情的小船,會不會說翻就翻。小朋友忙著一會跟媽媽組隊一會跟爸爸組隊,喊口令做指揮,迫不及待就自己上陣一通搖搖按按。真正有趣好玩的遊戲,可以讓孩子在得到放鬆和陪伴的同時,一家人都熱熱鬧鬧、開心暢快。
帶娃外出遊玩時,我們也習慣帶著Switch,在店裡或者休息區,拆下手柄,把主機擺在桌子上,隨時隨地都可以切磋賽車水平,刷新在家時的記錄,不用帶著小朋友到處去商場找「湯姆熊」才有的玩啦~
當然,對我來說,原本買Switch是為了跟孩子一起玩。而現在,還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小「竊喜」——童花舜不玩的時候我完全可以自己一個人玩個爽,沉迷開車甩帽不能自拔~而且它便攜的掌機模式,對於經常出差的我來說,簡直是我打發無聊時間的神器啊!很多遊戲都不需要連接網絡,當你們在飛機上無聊到蒙頭大睡時,蘭姐我正捧著它玩得嗨呢~
機器就緒,要怎麼玩呢?當然要購買各種遊戲!
要說我人生中的第一臺遊戲機,應該是小時候老爸送我的Game Boy(嚴重暴露年齡),機子笨重,說它是磚頭都一點不為過,屏幕響應速度很慢顏色單一,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機子,陪伴了我們這一代父母的童年。
而現在的任天堂,多樣的遊戲、身臨其境的畫面質感,讓這一代孩子的童年更加豐富多彩,也給了我們更多的機會去陪伴孩子,與孩子「玩」在一起!
傳承美好的遊戲記憶
新 超級馬力歐兄弟U 豪華版
作為任天堂的經典遊戲,這一對水管工兄弟承包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整個童年,簡潔的風格,輕快的闖關方式,偶爾來個酷霸王鎮守的boss關卡,讓橫版過關遊戲都變得這麼有趣。喜歡馬力歐這款經典遊戲的,一定不要錯過這個!
如今全新的馬力歐兄弟除了原來的馬力歐、路易吉和奇諾比奧之外,還新加入了偷天兔、奇諾比珂兩名新角色,而且最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最多支持4個人一起玩耍,什麼是合家歡?這就是。
相比孩子,這款是我跟爸爸更愛的遊戲,每次打開這款遊戲,我們就感覺回憶起了美好的童年,想當年我老爸有空還會跟我一起打一把,而這樣的親子情感紐帶,現在似乎在遊戲上得到了傳承。
舉起動作和互相踩踏騰空的設定,讓我們合作和搗亂的情節充斥在了整個遊戲過程中,童花舜尤其喜歡看爸爸媽媽對戰,並跟我們分別組隊,助威鼓勁,愉悅又融洽的氛圍,真的是有好好「玩在一起」。
熱鬧非凡的全家總動員
馬力歐卡丁車8 豪華版
這款遊戲在我們家點播率很高,是休閒競速類型的賽車遊戲,最大的特點是可以「互扔道具」,每次玩都超級熱鬧!
你能看到馬力歐、路易吉、碧琪公主等許多我們這一代爸媽童年回憶中的經典角色。每次我都喜歡選熟悉的馬力歐,而我家童花舜則喜歡桃花公主什麼的,然後就是她最愛的專屬賽車打造部分,可能是小姑娘的關係,每次在選配色輪胎輔助器等各項時,會花很多時間,久到爸爸都抗議了!
而面對花樣繁多的道具,開始我喜歡研究到底用什麼才比較好,因為畢竟它們不僅是神助攻,也可能是拖後腿的「神器」,比如香蕉皮讓你的對手滑倒(用不好也可能是你自己滑倒……),蘑菇讓你加速,烏龜殼把你的對手砸傻,墨魚能遮擋他的視野……而我家童花舜就是蜜汁喜歡banana,每次都毫不猶豫選它選它就是選它!
對了,如果是像我們家這樣的小賽車手,不如入手個方向盤配件,對小朋友來說更有玩賽車的感覺。
很直觀,在家也能自在漂移,下一屆秋名山車神就是自家小寶貝兒啦~
什麼?你說光自家人玩不夠刺激?官方吐槽:這屆爸媽真不好帶!連上網際網路,全家人進入對戰模式,讓天南地北的玩家看看誰才是最霸氣的family team!
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冒險之旅
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
從我們這一代小時候玩過的紅白機上的「超級馬力歐」,到現在全家都愛的馬力歐卡丁車,還有馬力歐製造、馬力歐派對等等,沒想到馬力歐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系列,甚至出現了非常成熟的3D動作冒險遊戲——這款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在朋友家玩的「甩帽子」遊戲。
酷霸王還是一如既往想要奪走桃花公主,而我們神勇的馬力歐這次不是一個人!他擁有了自己的神助攻凱皮(就是一頂帽子!)開始踏上了拯救公主的冒險旅程。
《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一共就15個關卡,每關都風格迥異而且蘊含了相當豐富的探索空間。
通過收集金幣,為馬力歐變身,沙灘就應該換上泳褲,樹林就該穿上探險服,工地裡的話……自然要戴上安全帽啦~
遊戲最好玩的地方在於馬力歐可以通過帽子附身在各種生物和物品上,並擁有其對應的特別能力到達終點。
甩帽子和神奇的附身能力本身對小朋友就是一個好玩的存在,更何況遊戲裡還有許多隱藏的彩蛋等你發掘。比如經過的路上發現了這個雪人,帽子揮揮,變成了雪人!我們就可以飄到那些馬力歐走不到的地方,在遠方的箱子後面翻出金幣!
而相比較闖關,童花舜也更熱衷於變身一棵樹一塊石頭,去看埃及的金字塔,去海底探險,總之就是通過遊戲去看不同的世界風景;對於成人來說,因為遊戲主線任務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成年人玩起來也有挑戰性,父母和孩子都能獲得不一樣的樂趣。
與其嘮嘮叨叨的說教孩子,不如讓馬力歐和凱皮陪伴孩子,來一次關於想像力和好奇心的冒險之旅。
當然除了以上三款遊戲,任天堂還有更多遊戲可供選擇。身為高階玩家的你,當然還可以購買一些配件來配合玩耍,比如前文提到的賽車方向盤,《健身大冒險》裡使用的健身阻力環,以及amiibo。
amiibo是任天堂官方出的一種帶nfc標籤的塑料玩偶,不僅具有收藏價值,還可以與遊戲聯動,「召喚」出好東西——比如玩奧德賽的時候,遊戲裡的NPC機器人會問你有沒有amiibo,有的話就能掉出馬力歐的衣服。
還有LABO五合一套裝,用紙板製作成釣竿、摩託車、房子、鋼琴等等,這款最適合跟孩子一起動手,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的同時,還能更直觀感受遊戲的樂趣,是我最愛的合家歡遊戲配件選擇。
在世界網友們的腦洞中,任天堂用不可思議的玩法證明了自己無窮的創意。在享受遊戲的同時,通過手工互動形式,鍛鍊著孩子的創造力和審美。
有人看到孩子遊戲成癮就想著把遊戲作為洪水猛獸封禁起來,但父母陪伴的缺失、孩子內心營養的匱乏才是根本原因。對孩子來說,重要的不僅是自己打遊戲的成就感,而是父母和夥伴的陪伴,在真實又有溫度的玩耍中,哈哈大笑、氣喘籲籲,釋放天性的同時寓教於樂,得到精神世界的豐富和情感上的滿足。
就像這條片子向我們傳遞的一樣:隨心切換,一起趣玩。
以往推薦好產品總是會被人說有撩完就跑的嫌疑,今天我必須洗白白。所以雖然Nintendo Switch針對不同國家及地區,有不同的機器版本,但很多玩家都是買的日行港行,但我研究下來發現,國行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首先是遊戲體驗上,如果你沒有日語二級、英語六級,中文界面有多重要只有玩的時候才明白,全中文的eShop買起遊戲來,就跟你在某寶下單買個口紅一樣簡單~加上本地順暢的網絡體驗,以及任天堂會不定期組織的玩家活動,未來也有機會在中國開放,誘惑力很大了有木有~
購買國行的必備理由——家有熊孩子。
大人偶爾都會手腳沒個輕重,更別提孩子了,指望孩子們愛惜遊戲機?Impossible!一不小心被熊孩子摔一下,有劃痕算好的,摔宕機就很想哭了,什麼代購/美亞/日亞/德亞/直郵/轉運郵寄時間長不說,東西壞了,連保修的地方都找不到,想想就心痛惹,簡直太南了~所以對於中國的用戶,國行版本意味著便捷的保修服務,官方正品保障,避免了買到翻新機的顧慮,而且價格也很!有!優!勢!
遊戲往往是家庭大戰的引爆點,Nintendo Switch的到來,終於讓我改變了對遊戲的偏見。原來遊戲的「獨樂」會變成全家的歡樂,而父母不需要覺得自己的時間只是在陪伴孩子,自己沒能得到歡喜,Switch讓雙方的互動變得更平等,父母孩子都能玩得盡興、充滿樂趣並互相成長。這一次,有了Switch,讓我們在家庭娛樂這件事上,獲得更多的選擇和可能。
泛母嬰生活分享家
蘭姐有話說
微博:蘭姐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