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鄧童童 攝影 向宇)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常常讓父母們頭疼。近日,成都市第三幼兒園精靈班正在進行中的「護蛋行動」,可謂一次教科書式的演示,既能激發孩子更多的思考,也能引發更深入的親子互動,讓親子陪伴時光更加有趣味、有意義。
(成都市第三幼兒園供圖)
近一段時間裡,精靈班的孩子們每天忙於「護蛋行動」:給蛋寶寶取名字,選擇安全置窩處,帶蛋寶寶回家,哄蛋寶寶睡覺,拯救蛋碎等突發情況……體驗著保護和照顧蛋寶寶的辛苦,體味著擔心是怎樣一種感受,同時也感受著陪伴的快樂。孩子們深信:只要給蛋寶寶愛和溫暖,就一定會孵出小雞。
「護蛋行動」的啟始來源於孩子的問題:「雞蛋可以孵出小雞嗎?」三幼的王老師解釋,大多數家長可能會搜索生活經驗直接告訴孩子正確答案,但這樣做就錯過了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契機。她稱:「如果回答『這是一個問題,我們可以試一試!』就能給孩子更多主動思考和探索的機會。如果再能以後續的親子活動,如:照顧蛋寶寶、一起查找孵小雞的資料等等……或許就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是如何照顧他們的,自己該如何照顧他人;查找資料是怎麼完成;怎樣解決問題等。同時,也能讓家長感受到孩子自主學習的天性與能力,從而更加信任孩子的能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完成自我教育。」
研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80%取決於父母的陪伴。由此可見,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尤其是高質量的陪伴。那麼,怎樣提高親子陪伴質量?成都市第三幼兒園給出的答案是:傾聽孩子的想法,參與孩子的活動。為此,近幾年,該園教師們根據現代家庭的特徵以及對幼兒發展的研讀,原創了大量親子遊戲活動,這裡簡單例舉科學探索、生活健康、藝術感知和益智類的典型遊戲,供家長們參考借鑑。這些精心設計的親子遊戲,可利用生活中的室內外環境和家裡常見的物品進行,感興趣的家長不妨試試。
遊戲一:沸騰的熔巖燈(科學探索類)
(成都市第三幼兒園供圖)
科學探索類親子遊戲,以利用家裡常見的材料,讓孩童感知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為核心,比如此類沸騰熔巖燈製作,可使用孩童們熟知的顏料水和油。
原理:油水分離、泡騰片遇水沸騰。
提示:遊戲中可鼓勵孩童多觀察泡騰片遇水所沸騰起來的泡泡,與他們對話「你觀察到了怎麼樣的泡泡世界?」不僅可讓孩子們學習科學原理,也能培養他們發現美、欣賞美的習慣。
時段建議:晚上
適宜年齡段:5-6歲
親子遊戲工序:
準備
水、蔬菜油(清油等)、顏料(色素)(油水比例2:1/3:1)、透明瓶子、泡騰片、手機燈/電筒
遊戲玩法
(1)將水倒入瓶子中,顏料(色素)倒進水中,使水變成孩子喜歡的顏色。
倒入油。
關燈,手機開手電筒,放在瓶子下方,加入泡騰片。
見證奇蹟時刻,沸騰的泡泡。
沸騰的泡泡營造出的美麗世界。
3.行動依據
《3-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領域中指出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和適宜的工具,支持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探索並感知常見物質、材料的特性和物體結構的特點。在生活事物和現象中積累有益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
4.問題
你的熔巖沸騰起來是什麼形狀的呢?
遊戲二:秀出你的馬達臀(生活健康類)
(成都市第三幼兒園供圖)
生活健康類親子遊戲,可讓孩子們在遊戲裡進行身體協調發展,還能感受父親的強壯,增強孩子對父親角色的認知與崇拜,無形間給孩子營造安全的氛圍以及對父親的信任,更能促使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時段建議:下午活動時間
場地建議:客廳或室外
親子遊戲工序:
主角:孩子和爸爸
準備:桌球,紙盒,剪刀,繩子,音樂播放設備。
3. 遊戲玩法
(1)爸爸在紙盒的一側剪開一個長方形的洞。
(2)孩子在每隻盒子裡放入數量相等的桌球。
(3)兩人各自將紙盒分別系在腰間。
(4)音樂開始後,孩子和爸爸要盡力扭動臀部,使桌球從盒子裡掉出來。
(5)音樂結束時,盒子裡所剩桌球總數最少的一個人獲勝。
4. 行動依據
《3-6歲兒童發展指南》健康——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問題
用什麼辦法可以掉出更多的桌球呢?
遊戲三:挑花燈(藝術感知類)
(成都市第三幼兒園供圖)
藝術感知類親子遊戲,不僅能讓孩童感知各形各色的藝術表達形式,也能使他們在製作作品時感受到父母陪伴帶來的支持感和信任感,使他們更加有安全感去嘗試不同的藝術表達方式,從而引導他們發現生活中的美,漸漸養成欣賞美的意識,構建出充滿歡快色彩的人生格局。
時段建議:晚飯後
場地建議:客廳
親子遊戲工序:
準備:
廢舊紙盒、木棒,繩子,水彩筆,油畫棒,剪刀,刀子,蠟燭。
2. 遊戲玩法
(1)家長和孩子一起在紙盒的四個面上設計燈籠的圖案,如一面是小動物的剪影,一面是交通工具剪影,一面是各種圖像,一面是各種食物剪影。
(2)家長用刀子將圖案鏤空,在紙箱的四個面上分別打四個小孔。
(3)孩子將繩子穿過去並打結。
(4)家長把繩子的另一頭拴在木棒上。
(5)家長將蠟燭粘貼在紙箱底部並點燃蠟燭,隨後,找一面相對空白的牆壁,將家裡的燈全部關閉。孩子和家長開始玩「找影子」遊戲。
3.行動依據
《3-6歲兒童發展指南》藝術——5-6歲幼兒積極參與藝術活動,有自己比較喜歡的活動形式。
4.問題
如果在燈籠裡放其他光源,它映在牆上的圖案和蠟燭映出的圖案效果是一樣的嗎?
遊戲四:蒙眼吃湯圓(益智遊戲類)
(成都市第三幼兒園供圖)
益智遊戲類親子遊戲,是規則意識、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身體協調、空間感知等綜合發展的大融合,它不僅能夠發展孩童的各方面能力,還能增強他們與家長的親密感,也可為家長提供怎樣將生活環境事物進行遊戲化的範例,讓孩童們在發展的同時感受到與你同在的生活如此充滿情趣。
時段建議:晚飯時
場地建議:餐桌旁
親子遊戲工序:
1.準備:湯圓。
媽媽下廚包好湯圓,等香噴噴的湯圓出鍋後,端上餐桌,待湯圓不燙時,爸爸和孩子玩一個小遊戲——蒙眼吃湯圓。
2. 遊戲玩法
(1)你蒙眼呀我來猜
遊戲開始啦,孩子蒙上眼睛,爸爸用小勺取一個湯圓,說出一個方位詞(向左、向右等),請孩子按照爸爸的提示移動身體。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是鏡面遊戲,因此,爸爸說「向左移」的時候,孩子的身體是向右移動的哦!
(2)我蒙眼呀你來猜
等孩子熟悉遊戲玩法後,爸爸與孩子交換角色。當孩子說出方位詞(向左、向右等)的時候,爸爸要做出相反的動作,這樣才有可能吃到湯圓。
(3)聊聊吃到的小湯圓
玩一段時間後,爸爸和孩子各自說說自己吃到了幾個湯圓,它們分別是什麼餡的,味道怎麼樣。
3.行動依據
《3-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豐富幼兒空間方位識別的經驗,引導幼兒運用空間方位經驗解決問題。
4.問題
如果請你蒙上眼睛餵湯圓,你能讓爸爸吃到湯圓嗎?
成都市第三幼兒園簡介:
成都市第三幼兒園創辦於1914年,原名「樹基兒童學園」, 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幼兒園一直秉持「唯愛、崇美、好勤」的園訓,是四川省首批示範性幼兒園、成都市首批一級一等園,先後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服務窗口單位等,辦學特色入選《中國著名幼兒園》叢書。
幼兒園一直進行著以「兒童為本」的新課程改革,遊戲為研究的重點。現為教育部幼兒園園長培訓中心實踐教學基地,先後評有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國家督學1人、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四川省特級教師3人、四川省優秀教師4人、四川省「三八紅旗手」1人,成都市優秀教師2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