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消費,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消費群體,在當前的經濟生活,尤其是在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構成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作為當代莘莘學子中的一員,作為深切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生,之所以開展此項調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對當前疫情期間消費狀況的調查,以得出疫情期間的消費構成、消費差異以其影響其消費構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通過對疫情期間消費的抽樣調查,力圖解讀疫情期間人們的消費理念、消費意識以及消費心理等。
一、調查時間,調查形式,調查範圍
疫情期間的居民消費狀況的調查從七月十一日開始持續至今,採用了標準化的、書面的、抽樣的的方式運用統一的問卷向疫情期間的居民們了解他們日常的消費情況、徵詢他們的意見,同時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以問題的方式徵求疫情期間居民的消費狀況,並針對問題進行陳述。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如實記錄,對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此次調查的範圍是疫情期間的居民,範圍較廣,職業跨度大,數據較為真實,可供參考。
二、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通過對各界人士的消費情況的實踐調查,我們得出了一些切實的結果。
1.消費主體有差距:在所調查的群體中,以大多數的18-35歲的女生為主,說明在疫情的情況下,社會上的消費主力軍主要是青年女性,而男性和年紀較大者消費較小,出現了一定的差距。從數據上來看,所調查群體的學歷大多數是本科,屬於知識分子階層,消費能力也較強。
2.消費花銷更理智:由於疫情的發生,人們的收入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人們更加追求理智,健康生活,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大多數人把月消費額降低到1000元,多用於生活用品和醫療方面。這不僅減少了花銷,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3.更加追求健康生活:人們表示願意花更多的錢在自身的醫療上,並減少了網購,多從大型超市去購買,是他們懂得了先計劃好再去買的習慣。但是在減少花銷的同時,也使一些人產生了入不敷出的心態,但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他們生活的信念。
總之,本次調查結果主要反映出,在疫情期間,大多數人的消費能力稍微下降,但人們的消費更加理智,追求健康生活。
三、消費結論
在疫情期間,居民消費的消費比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消費方向慢慢的向醫藥方面進行轉變,這說明這次疫情讓居民注重了對身體的呵護,但也讓居民的消費更加理智。(通訊員 于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