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錦球:香港有很多深層次的問題,特別是青少年的教育

2020-12-27 澎湃新聞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2日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其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5月22日上午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說明。

「香港反對派行為偏激,他們企圖將『港獨』意識滲透到各階層,『港獨』已經成為了我們國家安全的威脅,中央政府現在為香港國家安全立法,我覺得這個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

5月23日晚,在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三次會議新聞中心網絡視頻採訪間,全國政協常委、香港頌謙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譚錦球圍繞全國人大涉港草案,以及香港教育問題接受媒體線上採訪。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頌謙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譚錦球 受訪者供圖

香港青年及其所受教育體系出現很大問題

譚錦球認為,香港青年和所受教育體系出現了很大問題。香港的教育沒有將香港青年引導到對國家的認同上,沒有讓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來看待自己的國家,甚至滲透「港獨」知識給這些青年,使他們國家意識薄弱。

「這次國家的涉港國家安全立法,可以引導香港青年到『一國兩制』上,我們的委員、廣大的市民都有責任從正面引導青年。」譚錦球表示,我相信香港的青年絕大部分對我們國家都是擁護、支持的。

美國等部分西方國家利用香港作為「武器」,試圖顛覆分離滲透我們國家

近一段時間美國也曾揚言反對從國家層面或者香港本地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並且聲稱說影響美國的利益。對此,譚錦球表示,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處理香港事務是我們國家內部的事情。美國等西方國家公然為亂港分子站臺撐腰,美國還拋出所謂的「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實際是利用香港作為「武器」,試圖顛覆分離滲透我們國家。

「在這個時候中央果斷出手,就能夠使香港的『一國兩制』不受到破壞,不然的話就將面臨嚴重的挑戰。」譚錦球還談到,我們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都有大國擔當,很多外國朋友對我們國家也是讚不絕口,對那些挑動香港事務的行為他們也感到非常痛心。

香港市民絕大多數都支持香港國家安全立法的制定和執行

就香港國家安全立法的制定和執行,如何平衡香港本地民眾的情緒方面,譚錦球說,香港從2003年起就準備對《基本法》23條進行立法,但因為受到部分西方國家的阻撓反對而失敗,之後香港明確提出反對亂港分子。亂港分子製造的暴亂等問題,對香港市民生活、起居、飲食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和破壞。

譚錦球談到,香港市民經過這一段時間,更深刻的認識到「港獨」暴亂的危害,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覺得從中央層面出手建立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對香港的長治久安、環境穩定起到確定性的作用,所以香港市民絕大多數都是支持的。

希望中國名牌大學落地粵港澳大灣區,使香港學生在此入讀

談及後疫情時代如何提振香港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譚錦球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機會,但是香港現在有很多深層次的問題,特別是青少年的教育。

譚錦球舉例提到,青少年現在都不敢到外國上學,因為他們在那邊醫療等方面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但是在香港的學校特別是大學就讀,很多青少年也都不敢去,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如果不參加非法活動,就會受到排斥。「所以我覺得要是教育部能夠牽頭,使中國名牌大學在大灣區內進行建設,讓香港的學生能夠在那裡放心、安心的上學,這樣也可以使香港的青年更好的融入國家的發展,讓他們更加了解我們祖國現在各方面發展的優勢,這也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香港先要有穩定,才能發展

此外,對於香港應該如何走出困境,譚錦球表示,當前香港市民對於起初的暴亂,他們都仍有恐懼,各行各業自從去年以來都不景氣,特別是飲食旅遊,很多都倒閉、關門。

譚錦球說,當前能做的就是增強他們的信心,特別是香港企業期望國家能夠給香港訂立國安法,因為有好的環境,香港才能夠有好的發展。「大局來講,香港要有一個穩定的成績,才能夠重新起飛、出發。」

談及香港怎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譚錦球認為,香港未來在「一帶一路」等推動方面,要找到突破口。他表示,香港在金融、經商、法律、國際視野等方面都有明顯優勢,後疫情時代,香港應該將自己的優勢結合國家發展戰略,比如「一帶一路」等方面,取得雙贏的局面。

(實習生王家祺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香港深層次問題:香港教育問題的嚴重性
    「國家安全法正式在香港實踐,但是香港教育問題依然是法律也不能影響的深層次問題。單靠檢控和給予刑罰,不能改變授教者和受教者的思想狀況。參考閱讀:香港深層次問題:香港的稅務制度帶來的社會問題香港深層次問題:在香港的離岸公司到底有多強大?嚴肅談香港系列:如何解決香港的住房問題香港的教師教育是維持社會政治穩定的工具
  • 【好文共賞】香港青少年國民教育缺失的原因與出路
    這些問題的直接根源之一就在於教育,問題的關鍵出在香港社會對青少年國民教育開展得不深不透、不嚴不實,其教育的途徑、渠道也缺乏實效性。因此,對如何有效加強香港青少年國民教育展開深入系統的研究就顯得十分迫切。本文試圖在對香港青少年國民教育缺失問題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剖析的基礎上,提出加強香港青少年國民教育的幾點對策和建議。
  • 鄭家純:「佔中」者多是青年學生 香港教育出了大問題
    鄭家純:「佔中」者多是青年學生 香港教育出了大問題 2015-03-11 15:34: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李季
  • 教育熱點話題 青少年自殺問題應得到重視
    教育熱點話題【 青少年自殺問題應得到重視】 洞見計劃 陝西師範大學 校長、中國心理學會原理事長遊旭群:今年開學以來,學生自殺事件頻發,令人深感痛心。儘管各種心理防護與生命教育日益受到重視,但這些只能對負性心理因素的改變產生有限的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自殺問題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 香港教育界人士:青少年要全面看問題
    中新社洛陽7月26日電 (記者 陳小願)多位在河南洛陽參加交流活動的香港教育界人士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香港青少年全面看問題,避免被別有用心人士和有些媒體誤導。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總幹事陳陸安表示,隨著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群組的興起,很多假新聞及妖魔化內地的漫畫充斥其中,加上香港一些媒體的誤導,令年輕人容易受到影響。他還指出,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有些別有用心的教師提出一些歪理誤導學生,企圖撕裂和分化香港社會,達到互相仇視,令社會動蕩。
  • 鄭家純談「佔中」:多是青年學生 香港教育出了大問題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1日電(見習記者 蘇賀)今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家純作題為《全面貫徹「一國兩制」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發言。
  • 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分析\□鄭海麟
    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分析
  • 香港青少年軍總會主席:香港年輕人不可有鴕鳥心態
    香港青少年軍總會上月宣布成立以來,在香港社會受到廣泛關注,有反對派人士質疑該組織進行「洗腦教育」。對此,香港青少年軍總會主席陳振彬日前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表示,報效國家是天經地義的事,不算洗腦。青少年軍總會就是要幫助香港青少年培養優秀品格,將來建設香港、報效國家。
  • 【共有家園】新中國成立70年:對民族教育「深層次問題」的再思考
    與此同時,我國民族教育領域仍存在一些制約其快速健康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主要表現為:(1)對民族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2)對民族教育的特殊性、特有規律認識不到位;(3)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缺乏科學性,政策評估亟待加強;(4)對民族教育立法的緊迫性、必要性認識不到位,民族教育立法薄弱。
  • 疫情暴露美國教育深層次問題
    ▲7月11日,孩子們戴著口罩在美國洛杉磯蕩鞦韆|新華社 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教育界的一些深層矛盾和問題正在顯現。複課問題凸顯了疫情蔓延下,美國各方的利益博弈和重重矛盾。 與此同時,疫情導致美國高中生申請聯邦政府大學助學金的數量同比大幅下滑,一些貧困或者財務狀況受疫情影響的家庭正考慮是否讓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教育不公平問題也因疫情顯得更加突出。
  • IPP舉辦「香港青少年國民教育及身份認同」研討會
    2020年8月28日,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舉辦了「香港青少年國民教育及身份認同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鄭永年教授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深圳聯絡部主任郭正林教授分別發表了30分鐘的主旨演講。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父母教育方式是原因之一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  青少年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良好的夥伴關係對於青少年減少抑鬱情緒,防止網絡成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現在有些學校課間十分鐘不許下座位,同學間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也不許說話,宿舍不許聊天,這種教育方式怎麼能培養出一個人際關係良好、高情商的青少年?
  • 環球時報:香港教育「殖民化」問題亟待解決
    原標題:趙可金:香港教育「殖民化」問題亟待解決 香港學校中的教育「殖民化」問題其實是一個老問題,但隨著去年非法「佔中」活動,教育「殖民化」在香港新一代年輕人中的負面效應再次凸顯出來。長期以來,由於當時港英政府推行殖民化教育,使得香港教育機構被打上這一「烙印」。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背後:父母教育方式是原因之一
    有些孩子淘氣不聽話,他們可能是有注意力缺陷和多動障礙,需要老師及時發現,告知家長,催促家長帶孩子及時就醫。有些孩子出現抽動症的表現,老師和家長還以為孩子屢教不改,對孩子進行訓斥。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造成病情更加嚴重。有些孩子上學就出現頭痛肚子疼心慌難受等各種症狀,花了很多的錢,做了很多的檢查。
  • 香港青少年自殺事件調查
    此外,委員會將討論各種預防措施,包括建立識別有自殺危機學生的機制和流程、跨部門的溝通和協作、精神健康的支持機制和相關服務、生命教育和輔導計劃、家長教育、媒體報導等。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主席、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指出,香港自去年9月,尤其是今年3月接連發生的青少年自殺事件,主要是由網際網路的信息傳播引發的。
  • 林鄭月娥:香港年輕一代的教育出現問題
    事實上,當時香港教育經常開支佔政府整體支出比例創回歸以來新低,教育開支佔GDP比例也比其他高收入經濟體為低,有需要加強投資。所以,我在競選政綱中提出,投入50億元經常性開支的教育新資源。當選後,還沒有就任,我就多次與教育界不同團體和代表見面,商討未來如何具體運用新的教育資源,不少校長、老師和家長也直接向我表達意見。儘管大家的訴求及建議各有不同,但持份者普遍同意,應該是按緩急優次分批落實措施。
  • 香港教育出了大問題!梁振英痛斥「港獨」教師
    梁振英呼籲公開失德教師名單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受訪時指出,香港近幾年的「亂港」事件中不乏青少年的身影,他們已有近千人被捕,此外還有百名教師也在被捕名單中,香港教育出了大問題!梁振英呼籲公布有關教師及學校的名稱,給廣大家長和社會一個交代。
  • 疫情這麼兇猛,折射出很多深層次的問題!
    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是一面鏡子,折射出這些國家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中國肯定也有不少教訓。領導人都明確說了,暴露出很多明顯短板,必須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今天這篇文章,主要講講其他國家。別人的教訓,也是我們的鏡鑑啊!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
    有些孩子上學就出現頭痛肚子疼心慌難受等各種症狀,花了很多的錢,做了很多的檢查,卻不能發現原因,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會有心理問題。其實這些孩子可能是學校壓力緊張造成的軀體化症狀。需要找尋孩子的壓力源,幫孩子解決問題。 所以,在學校中普及心理知識,讓老師和家長都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是讓孩子幸福成長的重要環節。
  • 「國際高考移民」暴露了高校的深層次問題
    業內專家和公眾認為,應提高外國留學生的認證門檻,強化甄別條件,明確錄取標準,營造更加公平的教育環境。以前提到高考移民,大多是跨省現象,由於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和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導致部分考生鑽政策的空子,甚至採用一些不合法的手段和途徑,向錄取分數線比較低、錄取率比較高的省份流動,從而達到上大學或者上好大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