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入住率100%、無數人來參觀,這家養老機構是怎麼做到的?

2021-01-15 鄉村振興產業聯盟
來源:今日頭條

學習關注:北京站2020年12月27日-29日中國康養文旅小鎮項目實操暨優質產業對接資源高端總裁峰會👈

它是全省第一座「連續性」養老照護小區,被全省40位社福專家、10個協會在千餘家老人機構中評選為「推薦度最高的前十大老人照顧機構」之第一名。在全省1033家老人院中,連續3次獲得優等的五家老人機構之一,佔比僅0.48%。

它連續多年入住率100%,預約人數達1700人,現在開始排隊,約23年後才排得到。全省養老院提供9.9萬多個床位,尚有3萬多張空床,這裡卻一位難求。

它沒有聘僱外勞,人力比為1比2,是政府規定的4倍;每位老人平均空間23平米,是政府規定的4.6倍;它對老人「讓利」,卻年年有盈餘。

它就是雙連老人安養中心,全臺灣省最熱門的養老院。

它,紅遍海內外,參訪團平均每月二十個,國內,來自大專院校、EMBA;國外,來自日本、香港。老年人口高達兩億的中國,參訪團更是周周報到,去年迄今,已來了一百四十六團,北京、上海、天津、溫州、武漢,黑龍江團,都跨海來請益。

它,為什麼這麼熱門?

雙連老人安養中心是雙連教會所設立,包括生活能自理的「安養」區、部分或全部不能自理的「照護」區,以及失智區;目前總床位數432張。

它坐落於新北市三芝區,離臺北市區近1小時的車程距離。雙連背山靠海,隔著淡金公路眺望海景,山海秀麗盡收眼底。這裡是安養的絕佳聖地,尊老護老在這裡得到最好的保障。

二十年多前,辦松年大學(基督教設立的老人學校)多年的財團法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雙連教會,看到高齡者需求,決定打造養老院;當時,教會團隊花六年時間,參觀全球二十五國、走訪全臺逾百家養老院,找出「顧客」真正的需要。

1993年,他們決定成立一處「綜合性社會福利園區」。

1995年購買基地現址,獲準同意籌設綜合性照顧老人432床,本基地隔年獲準變更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首期182床之興建在2000年落成啟用,開始提供服務安養及養護長輩,同時除了自籌款項外也獲得政府的獎助及補助款,運營1年後全部住滿。

2000年又設立財團法人臺北縣私立雙連社會慈善事業基金會,以辦理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為宗旨,例如社區青少年獎助學金、補助經濟困難者;以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業務--送餐服務、電話問安、親臨訪視、健康促進等。

提供服務第二年便接受中央及地方政府評鑑榮獲優等獎,奠定至今每屆均榮獲優等獎。

2003年擴建安養184床,服務於自理型長者;又於2010年擴建多功能可容納580人的禮拜堂暨失智症照顧專區66床,同時設置老人服務照顧模式相關議題的研究中心。

它能細心為老人著想!注重營造安全豐富的生活空間

雙連安養中心設計裡面設置了很多的公共設施,如咖啡廳、圖書室、卡拉OK、美容理髮室、運動健身區、電話亭、餐廳、便利店、老年大學等。園區內四幢建築物之間相互連通,一層利用串聯的空間環境打造長者的公共社交平臺,不同類型的老人均可方便地在此區域活動。

它有獨具特色的禮拜堂。

來到雙連的禮拜堂,我們每一個人無不驚嘆其獨具的藝術之美。據中心賴主任介紹,其設計構想源自基督教常用符號「魚」,室內陳設則針對長者的生理衰退量身打造,如座椅尺寸及材質,同時考慮了容易清理、起身、拐杖掛勾等細節。

禮拜堂不僅是雙連的精神信仰象徵,亦成為周邊區域的地標,時常有年輕人在此舉辦婚禮或拍攝婚紗照。

設有失智照護區。

失智照護專區設獨立入口,提供「家庭單元式」照護服務。每個獨立的「家庭單元」提供9個獨立小單間,並配有餐廳、客廳、開放式廚房等設施。失智照護區的核心是中央服務空間,含護理室、觀察室及物理治療室等,與各照護單元直接連通。

每樓層還設有「療愈花園」,花臺設計顧及輪椅使用者的需求,居住者可通過在花圃的適度勞作獲得身心療愈。

還有數不清的適老化細節。

「以長者為尊、以服務為榮」是安養中心的服務理念,園內處處可見貼心的適老化細節設計,在為老人提供多功能照顧的同時,亦深深打動了我們。

沙發:根據老人身體機能特點,專門訂做的沙發

電梯:自動感應門,設有視窗、洗手液、扶手、坐椅,並且特意放慢速度

戶門:設置「記憶區」,長者可依各自喜好布置以利辨識,並設有換鞋處及停放輪椅處

餐桌:貼有長者姓名,若有老人未就餐,工作人員會及時查詢,以防意外

辦公桌:高度降低,並且桌下留有空間,方便長者尤其是輪椅使用者的就座舒適

它能感動老人!各種貼心服務,給予老人家人般的溫馨和有尊嚴的照顧

雙連以「尊嚴的老年生活」及「身心靈平衡發展」為目標,以「長者為尊、服務為榮」為服務理念,努力為每一位老人打造「家」的溫暖。雙連安養中心是L型建築設計結構,建有安養護理中心、失智症照顧專區、多功能聚會所、老人照顧研究中心、松年大學和教堂。 

養老中心聘有專任的護理師、物理治療師、社工師、照顧服務員、廚師、營養師、牧師、行政、工務等完整的專業團隊;以及聘請家醫科、神經內科、精神科、皮膚科、牙科等特約醫師,共同提供完善的生活照顧、醫師門診、護理照護、就診服務、復健服務、餐飲服務、社會資源、休閒活動及成長課程等,給予長者無微不至,有如家人般溫馨、貼心及尊嚴的照顧。

1.醫療支援服務

為了給老人提供全身心的健康醫療服務,雙連安養中心在醫療支援服務上做足了功夫:

①與特約馬偕醫院醫師看診服務,訂有服務及緊急後送合約,定期至本中心看診,並製作個人病例紀錄。

②新入住長者有初診診察評估,增進照顧之完善性。

③提供醫師定期巡診,分別有老人家庭醫學科、神經內科、身心內科、皮膚科健康問題即時處理記錄。

④另有捐贈牙科診療臺,與牙科診所特約醫師、提供長者口腔保健檢查、洗牙、治療、做假牙等多項服務。

⑤提供藥師藥物諮詢、管理、指導等服務。

2.松年大學

雙連首創全臺灣第一所位於養老機構的老年大學,設有書畫、才藝、音樂、語言等數十種課程。在這裡,老師即學員,學員即老師,教學互補,相得益彰。

老年大學也提供學員展示自身成就的舞臺,例如,書畫班作品曾到臺灣大專院校展覽,跳舞班也多次受邀外出表演。

中心常設作品展示及義賣區,許多作品還陳列於各樓層的門廳、迴廊及樓梯間等處。長者們不僅在松年大學延續生命累積的自我能量,更在此找到自己遺落的潛能。

3.志工服務

雙連安養中心的正式員工有228人,另有志工114人。大量志工的加入,進一步提升雙連的服務質量,並贏得長者的滿意與讚譽。相比內地一些養老機構清一色的「大嬸級」護工,這裡的年青面孔不少。那些時刻臉上洋溢著笑容,熱情地為長者奔前忙後,並不時對我們行鞠躬禮的員工及志工們,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雙連安養中心的正式員工有228人,另有志工114人。大量志工的加入,進一步提升雙連的服務質量,並贏得長者的滿意與讚譽。相比內地一些養老機構清一色的「大嬸級」護工,這裡的年青面孔不少。那些時刻臉上洋溢著笑容,熱情地為長者奔前忙後,並不時對我們行鞠躬禮的員工及志工們,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4.飲食服務

雙連安養中心的執行長蔡芳文在一次演講,向我們介紹了中心的飲食:

飲食上我們要考慮的不僅是老人適合什麼,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什麼,要做到符合老人的需求。

民以食為天,長輩非常重要的是他的營養。很多老人都有很多的疾病,但是這些疾病,我們除了透過醫療的一些治療以外,更重要的是飲食。

有一位長輩,我們的照顧服務人員幫他準備餐給他吃的時候,這位長輩都推三推四的不想吃,好像吃不下那種感覺,每餐都很不喜歡。後來我們這位員工為了找答案,那一餐就做了兩碗,一碗他餵這個長輩吃,一碗長輩餵他吃,他去感受一下。發現原因是,365天每天要吃兩餐,都是一樣的軟食餐,都是一樣的打糊餐。各位回去你自己體驗一下吧,如果365天每天讓你吃兩餐,你會喜歡嗎?

因此,我們了解到,長輩要的這個餐是要變化的。我們設計了11個餐廳,讓老人每餐都喜歡到餐廳,讓他有很多的選擇,因為他的吞咽,因為他的咀嚼能力,因為他的疾病關係而去做選擇。

同時,我們從全臺灣360幾個鄉鎮,我們把各個鄉鎮各個式樣的小吃、小菜買到我們安養中心來,讓所有住在這邊的長輩,不管是從四川來的,不管是從上海來的,不管是從臺灣南部來的,不管是客家人,來住在臺灣北部的雙連安養中心,我們給他的餐,這樣他們都會很期待,哪一天吃到我的家鄉菜,那一種期待啊,很多奶奶很多爺爺都很喜歡吃淡水的阿給,那我們去買很多淡水的阿給,你看他們吃阿給的那個感受。所以雖然是年紀大的長輩,他要的不多,但是他要的很巧。

5.服務收費

①生活費保證金:

每人新臺幣200,000元(約合人民幣39140元)。

持有政府發給之中低收入戶證明者,收取新臺幣50,000元(約合人民幣9785元)。

持有政府發給之低收入戶證明者免繳。

②急重病儲備保證金:

每人新臺幣50,000元(約合人民幣9785元)。

持有政府發給之低收入戶證明者免繳。

③養護費:

每月基本生活費19,000-34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718-6654元)。

(註:以上費用均不含個人用品費、特殊照顧費及醫療費用。)

雙連的收費水平在臺灣屬於一般並沒有特別高,憑藉其貼心專業的照護與管理,雙連安養中心長年享譽海峽兩岸。進住在此的長者,精神矍鑠、談笑風生,工作於此的員工,熱情洋溢、朝氣蓬勃。或許,無需更多的解釋,每個人發自心底的幸福感就已說明了一切。

朝陽科技大學銀髮產業管理系講座教授黃富順指出,老人的心裡是憂鬱的,因為這個階段,「失多得少」,工作沒了、身體老化、親友凋零、社會網絡窄,失去遠比得到的多。

此時,老人最需要的是,「被尊重的感覺」,黃富順說。

於是,政府規定可請外勞,雙連卻一個外勞也不請,就是為了讓老人與照顧者的溝通無障礙,願意說出需求,心裡舒服,就有被尊重的感覺。

但雙連不是一開始就掌握「尊重」這堂課,而是摔跤後的體悟。

初開業八個月時,雙連做了老人的滿意度調查,其中不滿意項目竟高達51項。連精心挑選的詩肯柚木沙發,都因為過軟、長輩站起來吃力,而被嫌棄。

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這才明白,照顧老人,要更謙卑,尊重其感受,「因為你不曾老過,不能說你是專家,真正的專家是這些阿公阿婆。」於是,蔡芳文找廠商研發、請長輩試坐,直到他們滿意為止。

問卷大家都會做,但願意面對、徹底改善的機構,並不多。如今,照顧老人,雙連有100多個細節要遵守。

這裡,人力比(總人力比總床數)是1比2,是政府規定的4倍;每人平均23平米空間,是政府規定的4.6倍;房間外的看海長廊,讓長輩在房間裡,一抬頭就看見大海,但陽光卻不會太曬;走廊有四種燈光,白天、黃昏、夏天、颱風天,都不同,合適的燈光,讓長輩心情安定、感覺溫暖。

它能留住員工!工作3班制、給薪高同業,流動率僅3%

雙連比起其他評比優等的機構,收費不算高,當資源有限,如何既對老人讓利,又能確保永續經營?

訣竅是「該花一定花;不該花的,我們也不花,」中心執行長蔡芳文強調。

取捨,從損益表看出端倪。雙連年營收約1億5千萬元,超過九成來自費收入,其他收入,包括政府補助、捐款、利息收入等;支出面,有高達65%花在人力上。

臺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常務理事、海青老人安養中心執行長賴添福,今年完成老人養護機構經營績效調查報告,發現人力支出佔最大比重,平均是58.8%。雙連則高出6個百分點。

若按照政府規定合法請外勞,一年現省800萬元,但雙連不但全僱用本地人,給付薪資也在同業之上;基層服務員月薪28000元,二技畢業29000、大學畢業30000元起跳,連同年終、績效獎金,年薪14個月,3班制輪班。合理的工時與待遇,換得2%至3%的低流動率。

員工無後顧之憂,才能落實「抹布精神」。抹布精神,是雙連教會牧師陳溪圳所創,就是將自己當成抹布,將自己放到最小,去關心、照顧人。

養老院是人力密集的行業,人力質量好,服務才到位。雙連人力支出乍看可觀,卻賺到滿住率、捐款、顧問收入,與大筆土地捐贈。

雙連的土地價值驚人,這些土地,來自老人安息前,因感念雙連的照料而捐贈。

目前雙連名下受捐贈而來的土地資產,包括新莊、石牌、淡水、臺南等農、商、住土地,共約3600平米,公告現值約6億元,估計市價達30億元。

另外,雙連從今年開始,多開發一項顧問業務,將13年照顧老人的經驗,變成服務輸出,目前大陸3家新的大型養老院,和雙連籤下合作意願書,總共4400多床,另外,還有七個案正洽談中。今年這項收入約一、兩百萬元。

「這是可以做的行業,顧客一住進來,如果照顧得好,提供一次購足服務(健康安養、生病養護),他會住很久。」蔡芳文說。長輩如果70歲入住,至少有15年以上穩定的現金流。

「人力」是該花的,不該花的呢?是呆帳及訴訟。一般養老院常見的呆帳,雙連一件也沒有。許多養老院碰到老人繳不出月費,通常列呆帳停損,然後請社會局接手,把老人接走,公事公辦。

但,雙連卻透過與個案或家屬協商,分期繳款,大部分人過一段時間,就恢復正常繳款;完全繳不起錢的,則靠募款協助。

意外事件帶來的訴訟,是經營養老院最大風險,雙連卻連一件訴訟也沒有。

一位新北市養護機構,最近發生一件訴訟案。一位失智老人不慎跌倒,家屬提告,要求賠償80萬元,負責人說:「他住這邊2年,才賺他10萬!」

賺10萬,卻有賠80萬元的風險,雖然多數機構會投保意外險,轉嫁賠償風險,但仍須部分負擔。

雙連雖也投保,思維卻全然不同。蔡芳文說,就像汽車出車禍,客人坐在你車子裡,駕駛要負責,老人在雙連發生意外,雙連第一時間就負全責,降低家屬不滿,就不會走向訴訟。

「老人發生意外,不是買保險就好了。」保險保障了機構,但公事公辦的結果,顧客會留不住,入住率降低,現金流就出問題,陷入惡性循環。

為降低意外事件風險,雙連更製作「意外事件報告單」,雙面A4表單,資料巨細靡遺,且每月統計,找出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地點、時間,加強改善。

維持零呆帳、零訴訟,表面上,雙連「給」很大,但長期下來,獲得更多。雙連歷年平均淨利率是2%至3%。賴添福調查指出,臺灣100多家50床以上的大型養護機構,平均淨損率13%。雙連淨利率在大型機構中,屬於前段班。

如果你正準備投資康養/文旅地產項目,但尚未有清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如果你現在擁有老醫院、酒店、廠房、學校等閒置物業,但不知道怎麼轉型做養老項目?

如果你現在已經開始建設康養/文旅小鎮項目,但在項目定位、商業模式、經營管理中不斷湧現出難題。關注疫後振興12月27-29號北京康養/文旅實操峰會!

【會議時間】:2020年12月27日—29日【為期3天,含實地項目考察】

【會議地點】:中國·北京

【參會對象】:政府機關、開發商、建設單位、運營商、規劃設計機構、投融資企業及相關產業鏈董事長、總經理等核心高管參加(大會400人規模)

【主辦單位】:北京壹方城智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壹方城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

【峰會特色】:實操專家講解+案例分析+模塊總結+實地考察

鄉村振興雙重戰略下,城鄉融合新政策 及康養·文旅小鎮土地政策、實操解讀

喬潤令丨國家發改委城鎮中心原副主任、現城鎮中心副理事長、研究員,中國小城鎮及城鎮化研究專家

柳   俊丨中國旅遊策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委員、旗鑑旅業常務副總

黨俊武丨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康養·文旅項目頂層設計與國際知名案例核心體系構建解析

胡劭平丨 藍城集團小鎮研究院院長、藍鎮設計創始合伙人

丨Guillaume Hubert de Fraisse PVCP璞蔚房地產董事長及執行長
丨 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和睿養老創始人CEO

陳延年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戰略委員會主席、萬科十年千億戰略顧問

圓桌對話丨康養·文旅產業最新政策及當前產業發展遇到的核心問題探討及答疑

雷藝礴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農文旅項目操盤顧問、壹方城幻光總經理

肖   迪丨博濤文化創始人

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示範及特色小鎮/溫泉康養目的地構建解讀

胡   林丨農村土地整治專家、和盛家園董事長

柳中輝丨 湖南潯龍河控股集團董事長、長沙縣果園鎮潯龍河村黨支部書記

王   捷丨亞太溫泉與氣候養生旅遊研究院院長、箱根溫泉集團創始人和董事長、 中國旅遊協會溫泉旅遊分會副會長兼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和召集人、 全球康養研究院(GWI)溫泉康養專業委員會(G3T)聯合創始人

袁  璿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某上市地產公司康養產業公司總經理、四川大學 華西醫學院醫院管理MBA、親睦家創始合伙人、成都醫療健康投資集團 特聘專家顧問

蔡鴻文丨 廣東鴻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國·客天下創始人

黃信彰丨 肯默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文創專委 會執行主席、臺灣觀光工廠教父

張仁進丨 重慶洪崖洞文旅公司總經理、重慶文化與教育品牌專家委員會 副主任文旅兼職教授

壹方城康養·文旅小鎮超級IP路演實踐及圓桌對話【創新IP路演持續招募中】

喻衛斌丨 成都市溫江區都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投資促進局局長

康養·文旅小鎮土地獲取、醫養項目構建及鄉村生活綜合體實戰分享

柳   俊丨中國旅遊策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委員、旗鑑旅業常務副總

陳   放丨 博士、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策劃委員會執行主席、國家商務部策劃標準特聘顧問、北京創意江山規劃設計院院長、北京創意村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聯合國(CCC/UN)特聘策劃專家

甘   霖丨上海精典董事合伙人、總建築師,科圖設計創始人、總建築師,《醫養結合設 施規劃設計標準》參編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建築規劃專家、壹方城特 色小鎮產業聯盟康養產業專委會委員


康養·文旅小鎮創新項目路演、專家團問診及需求對接【需提前提報審核】

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專家團隊及操盤團隊項目現場答疑

報名方式:李經理   手機 :13611334452 (同微信)備註:諮詢北京峰會

簡訊報名:編輯 公司+姓名+手機+職務 發送至1361133 4452

 壹方城是中國文旅/特色小鎮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

公司有3個定位:是創新企業家學習平臺,產業升級平臺,創新項目孵化平臺。

作為中國文旅特色小鎮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全面整合產業鏈,主張大策劃、強運營、優平臺,打造集康養/文旅頂層設計、投融資、拿地、策劃規劃、申報、產業導入、建設、招商、運營10大環節的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模式。匯集200多位擁有新思想的智庫專家、300多位經驗豐富的頊目操盤手,連結P資源2600多個,進駐平臺知名企業20800多家。

未來,壹方城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將為康養、農業、特色小鎮、鄉村振興等領域項目與投融資機構搭建更加專業、高效的投融資服務平臺,為項目嫁接資源,打通資本路徑,加速實現平臺企業聯合發展。

▶2021年1月10日-12日壹方城文旅特色小鎮標杆項目遊學考察—西安站👈


相關焦點

  • 在中國,有一家入住率100%的養老機構,他是怎麼做到的?
    總床數430床,入住率100%,預約人數達1700人,現在開始排隊,約23年後才排得到。全臺養老院提供9.9萬多個床位,尚有3萬多張空床,這裡卻一位難求。它沒有聘僱外勞,人力比為1比2,是政府規定的4倍;每位老人平均空間23平米,是政府規定的4.6倍;它對老人「讓利」,卻年年有盈餘。
  • 微課堂 這家養老機構是怎麼做到一床難求的?
    總床數430床,入住率100%,預約人數達1700人,現在開始排隊,約23年後才排得到。全臺養老院提供9.9萬多個床位,尚有3萬多張空床,這裡卻一位難求。它沒有聘僱外勞,人力比為1比2,是政府規定的4倍;每位老人平均空間23平米,是政府規定的4.6倍;它對老人「讓利」,卻年年有盈餘。
  • 在中國,有一家入住率100%的養老機構,看他們如何運營?
    總床數430床,入住率100%,預約人數達1700人,現在開始排隊,約23年後才排得到。全臺養老院提供9.9萬多個床位,尚有3萬多張空床,這裡卻一位難求。它沒有聘僱外勞,人力比為1比2,是政府規定的4倍;每位老人平均空間23平米,是政府規定的4.6倍;它對老人「讓利」,卻年年有盈餘。
  • 臺灣代表性養老機構全面考察之旅
    塗心寧女士擔任臺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的理事長、新北市身心障礙者利促進協會的總幹事,也是臺灣行政院國家訓練品質計評核委員會委員,臺灣政府居家服務評鑑委員會委員。她有從事養老行業20多年的經驗,在居家和日託服務領域有很豐富的管理經驗。她還承接政府的培訓項目,對服務人員和骨幹提供培訓。
  • 浦東13家養老機構開門迎市民參觀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閔琦上海浦東報導  10月20日、21日,上海16個區的82個養老機構對外開放,浦東的13家機構迎來了134位參觀者,他們近距離參觀了養老機構內老人的日常生活,對養老機構的環境和管理有了深入了解,不少參觀者當即表示了入院意願,浦東養老機構獲得預約市民的一致好評。參觀市民中有不少是通過浦東新區養老服務行業協會預約報名的。
  • 五一假期首日入住率100%:武義這家度假型酒店是如何做到的?
    其一,受全球疫情影響,人們的出遊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多數人選擇周邊度假遊,出境遊和跨省遊人數明顯減少。在浙江,「浙江人遊浙江」「浙江人住浙江」也成為一大特色。其二,文旅消費在這個假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回暖。五天假期,全國接待國內遊客總人數1.15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達475.6億元。疫情發生以來創新高的出遊人數,拉動了景點、酒店、餐飲業復甦。
  • 這個雙休日 浦東13家養老機構開放參觀預約
    養老機構好不好,親眼看過才知道!  今天小布給大家帶來了走進養老院,近距離感知專業養老服務的機會,一起看看吧~  為了讓廣大市民走進養老機構、體會專業服務,現場了解養老機構的服務特色和管理流程,本市將在2018年敬老月期間舉辦養老院開放日活動。
  • 面對疫情,我們終於看到了養老機構「抗經濟波動」的一面
    戰疫的背後,除了無數生命與病毒的艱難鬥爭外,同樣艱難的,是對整個經濟,尤其是對實體經濟的毀滅性打擊。然而,相比於酒店、餐飲等實體經濟的「傷筋動骨」,同樣作為「實體經濟業態」的養老機構,特別是那些已經實現高入住率,進入穩定運營期的養老項目,面對此次疫情,卻展現出「極強的抗風險能力」。
  • 疫情之下,陷入短暫困境的養老機構如何找到突破口?
    養老機構反思:疫情防控到位嗎?應急預案到位嗎?「封閉式管理對很多入住率低的小型養老機構來說,肯定很痛苦,至少還要再熬一個月。」有著11年養老行業從業經歷的資深人士朱平這樣預判。一方面,養老機構內的疫情防控工作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在太平洋人壽健康養老事業中心首席醫務官邵曉軍看來,在疫情前,各大小機構服務質量存在參差不齊,在疫情中以及疫情後,也考驗著它們如何把老年人的安全照護做到統一標準。「大型養老機構受的影響並不大。
  • 南京民營老年公寓入住率很低 收費高成主因
    人,80歲以上的131人,老年人人數已經超過了25%,其中還有五位獨居老人,不過目前都是在家裡養老,社區對獨居老人提供每周一次家政服務,上門搞衛生或者聊天。該公寓投資4億多元,佔地100畝,有3幢高層,3幢多層老年公寓,還有別墅式大戶型,總床位800多張。不過開業半年多了,目前該公寓入住100多人,暫時只開放了一半面積。  其入住價格,最低的也要三四千元一個月。據介紹,有一位老人,以150萬元賣了房子,依靠每年五萬多元的銀行利息支付老年公寓的費用。  「要找好的養老院是不容易。」
  • 入住率95%,轟動草原第一鎮,這家尚客優為何能「獨領風騷?」
    年平均入住率95.41%,年營收數百萬。這家藏在北方小鎮上的尚客優精選,交出了一份超乎尋常的成績單。全鎮第一家全國連鎖酒店這家尚客優精選的業主楊飛,原本從事成品油批發零售生意,經營了若干家加油站。這個物業體量也比較大,能做 100 間客房。「 100 間客房挺多的,但我覺得完全能承載當地的客流量,」回憶起選址的情景,他感觸頗深,「如果當初沒有點魄力和勇氣,錯過了這個物業,可能也不會有今天的業績。」
  • 疫情衝擊倒逼養老機構變革 健康養老產業迎來發展新模式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陸肖肖 北京報導疫情下的養老機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入住率和現金流都受到了影響,但疫情也使得機構得到歷練,改變了機構的運營策略。在新時代下,養老思路也需要轉變,牢固樹立產業思維,把握新商機。
  • 看到疫情下的真實養老機構
    而在此之前,針對此次疫情防控,武漢市民政局已先後發布4個重要通知文件,要求全市養老機構責任到人,嚴格落實,但病毒來勢洶洶。  主要因為以下4個方面:  l 封閉 :養老機構屬於相對封閉的生活場所,且冬季不能長時間開窗通風,易造成病毒傳播;  l 24小時 :養老機構屬於24小時,365天的服務模式,老年人長時間居住,易造成病毒傳播;  l 集中居住:養老機構屬於集中居住場所,少則幾十人
  • .| 中國養老創新模式探索與實踐: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旅居養老...
    但是,直到2013年9月,在《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出臺後,養老產業才正式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養老市場也逐漸發展成熟。正因此,2013年成為中國養老產業元年。2013年至2020年期間,無數養老人、非營利組織、和大小企業進行了無數次探索、失誤、和爬起再戰,有的失敗,有的成功。
  • 探訪滬上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上海頤和苑
    如何才能做到「老有所養」一直是老齡化社會面臨的一大挑戰。  老年人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在養老服務中又有哪些問題值得關注?近日,記者實地走訪上海頤和苑老年服務中心,看這家與丹麥著名養老機構Danish Deacon Homes(簡稱DDH,丹麥執事家園)進行管理合作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是如何做到以「家」為目標管理,「田園」為生活環境,從而實現幸福養老的。
  • 養老機構好不好?大爺用英語賣力推薦
    視頻中,入住長者談感受。   快樂老家 ▶  8月23日,華西社區傳媒推出的短視頻欄目《快樂老家》第二期上線,記者帶大家探訪了位於成都市高新西區的成都錦欣九九樂福養老中心。  這裡是成都錦欣康養旗下一所集護理生活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以及患多種慢性疾病老人的醫養融合型養老中心。這家養老機構到底好不好?看入住長者們談親身感受,還有一位大爺用英語賣力推薦!  《快樂老家》上線後,受到眾多老年朋友的關注,紛紛微信留言:「環境不錯,設施齊備,護理貼心。」「我想去這家養老機構參觀體驗!」「請問這家養老機構費用多少?」
  • 濟南老年公寓入住率不足6成 花費高成「攔路虎」
    據了解,目前,濟南市現有老年公寓69家,床位7820張,平均入住率不足6成。據業內人士介紹,老人們心疼花錢是造成老年公寓入住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據濟南市民政局統計,目前,全市老年公寓共69家,床位7820張,從床位上看,100床位張以上的老年公寓共有16家,佔總數的3成;從地理位置看,有三分之一的老年公寓在城郊結合部。並且,絕大部分為個體經營。
  • 日本養老機構是如何做到「好好吃飯」的?
    住在養老機構裡,有獨立行走能力的老人前往餐廳用餐,和護理人員,其它老人有互動和交流,形成日常社交。有些有認知症的老人,記不得時間了,這時候三次就餐就好像是無形的鬧鐘,把他們的一天劃分成三個板塊。 並且,通過記錄老人的飲食情況,往往能快速的了解老人的身體情況和日常喜好,觀測到她們生理心理上的變動。
  • 不是連鎖酒店,如何通過活動從2成入住率做到天天滿員?
    今天我們就通過分析某家三星級單體酒店的案例,看看它是如何從每天靠平臺做到天天滿房入住的。 酒店活動設計: 這家酒店的活動具體該如何設計來可以改變原有的狀態,做好天天住滿呢? 具體操作如下: 一、改變充值思路,設計充值卡。
  • 北京這家「小」酒館的用酒,100多年來從沒讓人失望過
    聽說,不管是老北京人,還是外地朋友,很多人故宮、長城、圓明園逛了個遍,想去卻從來沒去過這家酒店。這家酒店真的沒什麼,不過坐落在北京東長安街33號這家酒店真的沒什麼,不過和王府井隔了一條街而已這家酒店真的沒什麼,不過有幾個硬氣很牛的鄰居(紫禁城、國家大劇院、天安門廣場)而已這家酒店真的沒什麼,不過建成了100多年而已(始建於1900年)這家酒店真的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