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萌娃背詩500首識字3000,家長做到兩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2020-12-25 智錐教育闖天涯

孩子過完暑假就要開始上大班了,作為老母親,就想著每天給孩子在家裡教一點幼小銜接的知識。那天恰好看到了5歲神童王恆屹的視頻,真的是被這個小朋友圈粉了。

5歲的孩子識字3000,熟讀古詩500首,這孩子不僅是熟讀古詩,現場的主持人或者評委即興提出某個詩句中的某個詞,孩子都能夠從容的說出這些詞語的意思。

在綜藝節目《挑戰不可能》中,王恆屹和搭檔要根據關鍵字「明」說出30句含有明的古詩。對於成人來說,這很簡單,因為成人的記憶是符號記憶,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孩子的符號記憶才剛剛開始,要從巨大的信息庫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對四五歲的孩子來說太難了。但是王恆屹和8歲的搭檔順利闖關。

5歲孩子背誦500首古詩關鍵在於奶奶的方法正確

王恆屹不但能夠背誦500首古詩,更重要的是這個孩子可以完全理解古詩的意思。為了更好的了解王恆屹的學習方法,我去找了關於王恆屹奶奶的採訪,發現王恆屹小朋友除了記憶力好,能夠如此優秀,和奶奶正確的教學方法密不可分。

首先,奶奶是以興趣為基礎的

王恆屹的奶奶說自己本身就非常喜歡朗誦和古詩,在孩子非常小的時候,自己帶著孩子就會一句一句的給孩子讀古詩,剛開始孩子只是聽,後來逐漸可以接上奶奶古詩中的一個字,接下來是一個詞,聽得越多,孩子就記下了整個句子。

可以說孩子對古詩的喜歡是和奶奶的興趣培養有關,因為不斷的重複加上環境的薰陶,讓孩子喜歡上了古詩。

其次,奶奶是以理解為主來傳授古詩的

很多孩子都能夠背下古詩,但是讓孩子說出具體的詩詞意思,對於孩子來說很難,甚至對於很多成人來說,也只是大概模糊的了解,要講出古詩的典故,很多家長都做不到。但是王恆屹的奶奶不同,為了讓王恆屹記下古詩,爺爺奶奶會在家裡給他講解古詩的典故,會告訴他每一句詩詞的意思。

正是這樣的耐心和日積月累讓王恆屹能夠被稱為「神童」。很多父母覺得這是孩子記憶力好,不能否認孩子可能天生記憶力好,但是要知道王恆屹奶奶的教育方法完全符合兒童早期認知發展的規律。

也就是說,王恆屹的奶奶其實是用正確的方法給孩子在家做了早教。

了解兒童的早期認知發展規律才能因材施教

《兒童心理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孩子的成長就是完成一系列的發展任務,這些發展任務是被寫在基因裡的,只是它們出現的先後順序和照料人有著重要的關係。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2-7歲的孩子屬於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年齡越小通過親自動手學習的機會就會越重要,作為家長或者老師,只需要為孩子提供創造知識的環境。

這個階段,孩子的記憶力會出現兩個特點,第一個就是符號思維;第二個就是故事化思維。

符號思維代表著孩子已經能夠進行簡單的符號化處理信息,因為符號是對信息的處理,所以符號思維可以讓孩子記下更多的東西。

紐約大學的客座教授DeLoache說,孩子能用一個符號代表另外一個事物,是孩子早期認知發展的關鍵。

孩子的符號思維其實是從簡單到複雜的,而王恆屹奶奶對王恆屹古詩詞的啟發正好符合這個規律,讓孩子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再到背後的詩句典故,這種方式既滿足了孩子早期思維認知的發展規律,也給孩子創造了一個學習知識的環境,而不是單一的灌輸知識。

另一方面,每一首古詩背後都是一個故事。對於2-7歲的孩子,孩子認識世界就是從故事開始的,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把認知編進自己的故事,因為故事化記憶其實是符合孩子早期記憶的發展規律,所以讓孩子能夠更加記住。

王恆屹的奶奶不僅教他背古詩,還會給他講古詩裡的典故和故事,所以孩子能夠記得更加清楚。

也就是說不是我們的孩子不夠聰明,是因為我們不夠了解孩子,不明白如何去教孩子才能更好的記住。

之前我也給孩子買過古詩,但是讀了幾次就放棄了。第一孩子翻開書沒有興趣;第二,我機械記憶的教她背古詩,背是背過了,過了2天,再去問她,結果又忘了。正是因為孩子興趣不大,加上自己沒有時間,我們家的那本唐詩300首一直躺在書架上。

用對方法讓孩子變被動背詩為主動學習

想要孩子學習古詩我們不能只是簡單的讓孩子記憶,正像皮亞傑所說,要給孩子創建一個環境,讓孩子自己建造知識。更直白的說就是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想要孩子主動去創造知識,除了環境很重要,書本的內容設計一樣重要。《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是一本專門為3-10歲的孩子設計的,和普通的古詩不一樣,這是一本「活的」古詩詞書。

首先,這本書變被動的記憶為主動的關聯記憶

尋找古詩詞的家

《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顧名思義,這本書和地圖有關。通過尋找古詩詞的家讓被動記憶,為主動參與。這本書中有180首詩篇,隨書附贈地圖,每一首古詩中提到的地方,孩子可以來尋找查看。比如劉禹錫的《忘洞庭湖》,孩子不僅學會了古詩,通過地圖的尋找還會知道這首詩寫的是哪裡?

這種通過關聯記來激發孩子興趣,通過興趣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最終通過有關聯的符號記憶讓孩子記起來更加容易。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天生充滿好奇心,這種一看一找,再去細細講解,會讓孩子記起來特別的容易。

尋找詩人的腳步

學前兒童在上小學之前孩子的數學思維並不是記數字或者做算數,孩子的數學思維是通過分類、歸納來、找相似等遊戲來得到鍛鍊的,這就好比蓋樓需要搭建地基一樣,想要孩子學好數學先幫孩子建立好數學思維。

《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這本書中,拜訪了40位詩人,詩人們都去過哪裡?他們又在那裡做出了哪些佳作,這些都可以通過一張地圖來給孩子展示。不要小看這一張圖,對於父母來說,和孩子尋找詩人的足跡,可以通過不同的分類來來鍛鍊孩子的分類、歸納能力。去過哪些山,又去過哪些湖。怎樣來分,只要能找到規律,孩子自己分類都可以。不但鍛鍊了數學思維還激發了孩子興趣。

其次,故事化讓孩子更容易記住

王恆屹的奶奶說,她和王恆屹的爺爺會告訴孩子每一首詩背後的典故,老人有興趣,並且有時間,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沒有時間、知識儲備不夠是最頭疼的,想講不知道如何來講。這本《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可以很好的幫助家長。

這本書中有180首詩篇,有200個歷史故事,通過詩與故事的結合,更容易讓幼兒記住。因為這階段的孩子開始建立故事化思維,他們對於故事的興趣遠遠大於我們父母乾巴巴的講解。

我們不僅要讓孩子會背古詩,更能明白這首詩的意義,講出這首詩背後的故事,詩與故事的關聯對於幼兒來說就是最好的切入。

第三,圖畫的相得益彰更容易讓孩子理解詩的意境

中國詩詞的美不僅在於辭藻和韻律的美,更加在於詩詞的意境。對於孩子來說,背詩容易理解難。因為認知有限,很多詞語孩子頭腦中並沒有概念,沒關係,想像力不夠用圖片來湊。之所以幼兒喜歡繪本、圖畫書,是圖畫會更直觀,更加能夠貼近孩子的理解能力。

比如《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泉眼、細流、樹蔭、小荷、蜻蜓,一副生動的小池便勾勒出來。詩所呈現的意境躍然於紙上,孩子看一眼能夠加深記憶。

這本書適合3-10歲的孩子,學前兒童學古詩,小學生延伸課外閱讀,書裡的180首詩篇都是圍繞著教育部規定的小學必讀古詩展開的。擴大孩子的閱讀面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這本書其實十分適合學前兒童來閱讀。

本書一套四本,一張地圖,還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讀書節目主持人、閱讀推廣人賀超錄製的音頻,對於大孩子孩子可以聽音頻,對於幼兒最好父母可以親子閱讀。

想要開啟孩子的古詩詞啟蒙課,可以從這本書開始。

相關焦點

  • 5歲萌娃背詩500首識字3000,家長做到兩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孩子過完暑假就要開始上大班了,作為老母親,就想著每天給孩子在家裡教一點幼小銜接的知識。那天恰好看到了5歲神童王恆屹的視頻,真的是被這個小朋友圈粉了。5歲的孩子識字3000,熟讀古詩500首,這孩子不僅是熟讀古詩,現場的主持人或者評委即興提出某個詩句中的某個詞,孩子都能夠從容的說出這些詞語的意思。
  • 5歲萌娃能背古詩400首,識字3000,怎麼教的?家長堅持做好3件事
    一個5歲的孩子會幹什麼?能擁有多少詞彙量?背幾首古詩?每家孩子的情況都各不相同,但是這個5歲萌娃卻給了很多人驚喜。年僅5歲,卻能背誦詩詞400首,識字量也達到了300多個字,就連撒貝寧都稱這個5歲萌娃為「行走的中華小詞庫」。
  • 5歲萌娃背詩500首識字3000,想要孩子變學霸,家長要做到兩點
    暑假後,孩子開始大班學習。作為老母親,我想每天在家教孩子一些有關學習連接的知識。那天我碰巧看到了5歲的天才王恆屹的視頻。這個5歲的孩子可以閱讀3000個字和500首古詩。孩子不僅會朗讀古詩,而且主持人或現場的評委會在詩句中即興創作一個特定的詞,孩子可以從容地講出這些詞的含義。
  • 5歲萌娃背詩580首,識字超3000,被古詩滋養的娃有多厲害
    ,你可以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不是「哈哈哈哈大笑」;當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你可以說莫道不消魂,捲簾西風,人比黃花瘦而不是「我好難過、好傷心呀」;當你遇到美麗風景時,你可以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說「臥草,這風景真好看
  • 5歲萌娃識字超3000,背詩「580首」,奶奶這3個教育方法值得學習
    015歲萌娃識字超3000,背詩「580首」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上有一個小學霸王恆屹瞬間吸引了大家的眼光,他僅僅5歲就可以識字超過3000字。更令人驚豔的是他竟然能夠背下580首詩,簡直堪稱是一個行走的「中華小詩庫」。尤其是在答題的過程中,有一些題目縱然是成人尚且無法答出來,但是沒想到他竟然可以很自然的回答出來。無論是從識字的程度還是對詩的理解能力,王恆屹的表現在節目中可以稱得上是非常出彩的。
  • 5歲萌娃背詩五百首,識字超三千,他的家庭教育厲害在哪裡
    你孩子5歲的時候,會背多少首詩?能認識多少字?我從未覺得孩子的起跑線有多重要,直到我在電視中看到5歲的王恆屹,能背詩580首,認識3000個漢字,我第一次認識到同齡孩子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也正是這樣日復一日的訓練,才有了5歲就能背詩5百首的王恆屹。家長會問:「這麼小背詩是浪費時間嗎」?據研究表明,6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記憶效率最高,就連詩詞女神葉嘉瑩也認為讓6歲前的孩子背書符合兒童的發展規律。
  • 5歲萌娃熟讀《千家詩》,識字量超3000,多虧奶奶的這3點教育方法
    愛爾維修曾說,「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中,有一位叫王恆屹的小男孩,雖然當時只有5歲,卻能堪稱是一個「活的」古詩庫。當時,王恆屹的識字量已經超過了3000,熟讀《千家詩》,會背500多首詩,在多個節目上都有亮眼的表現。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個「小神童」對詩詞的記憶,並不是機械式的死記硬背,而是理解著背,能夠說出詩詞的含義和情感。這讓很多大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 5歲萌娃識字超3000,找對方法,不用死記硬背,你家孩子也能做到
    2019年江蘇省教育學會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幼兒園大、中班兒童識字量在800左右。根據規定,孩子在第一學段(1~2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而有這樣一個孩子,5歲的識字量超過了3000。
  • 退休奶奶帶出「神童」:識字破千,5歲背詩300首
    5歲的時候孩子會做什麼?5歲的孩子又能做些什麼?面對這個問題,大部分人都會很詫異,5歲能幹什麼?在撒貝寧主持的《挑戰不可能》節目上,有這麼一位小嘉賓,才僅僅5歲。他因為熟背「300多首唐詩、100多首宋詞、識字量3000+」,被主持人撒貝寧稱為「行走的中華小詩庫」。其中最令人震驚的一處環節就是,虎頭虎腦的萌娃王恆屹,選擇了一條很硬核的挑戰方式。在身為評委的董卿,從場上300卷詩詞中,隨機挑選十聯,隨機挑選3個字保留。
  • 5歲萌娃識字超三千,方法得當,不再死記硬背,您家寶寶也可以
    我也是一個四歲半孩子的寶媽,也加了幾個寶媽群,每天熱熱鬧鬧的,群主是一位教師媽媽,經常會在群裡與我們分享育兒經驗,一段她兒子5歲認識800多字的視頻,在群裡炸開了鍋。在大家紛紛誇讚的時候,一個對立的聲音出現了「別再讓你的孩子過早識字的了,這會害了他的。」這讓大家一片譁然,我們都每天教孩子認識字,怎麼就害了孩子了?認字有錯?
  • 5歲萌娃背詩「五百首」,識字超3000,多虧奶奶的3點教育法
    第一次知道「小神童」王恆屹是《了不起的孩子》這個綜藝。 當時的王恆毅只有3歲,但是已經會背很多古詩了,還記得200多個國家的國旗。 天才當然不會就此止步,2019年,王恆屹參加了《挑戰不可能》的總決賽,被稱為「行走的詩詞典」。
  • 他不到6歲,識字3000,熟背詩詞580首,怎麼做到的?奶奶道出真相
    《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於大年初四正式跟大家見面,來自青島的小選手王恆屹,圈粉無數。不到6歲的他,認識3000多字,會背詩580多首,節目中出色的表現,鎮定自若的樣子,讓人太驚嘆了!剛上場時,小恆屹介紹說,自己喜歡畫畫,寫字,彈鋼琴,但是最喜歡的是詩詞。先是一組「姓氏飛花令」—「請問你貴姓」。
  • 好物分享|5歲識字3000多,背詩280首,神童奶奶的育兒術火了,值得家長學習
    作為家長,孩子若是聰明,家長自然高興,特別是中國的家長總喜歡將孩子之間進行對比,不少孩子從小都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中成長。5歲「神童」詞彙量遠超初中生,奶奶的育兒術火了,值得家長們借鑑現在大部分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小時候注重科學育兒,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長大了重視教育,不斷給孩子報名培訓班,這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但教育出來的孩子,卻總不如「別人家」的優秀?
  • 4歲萌娃識字量過3000,熟讀《千家詩》,祖母的教育方法叫人稱讚
    原來這個4歲小萌娃識字量已經超過3000,《千家詩》更是背得滾瓜爛熟的。難怪李晨讚不絕口,直呼王恆屹就是一個中華小詩庫。原來與王恆屹的祖母有關,對於王恆屹的教導,祖母自有一套育兒心法,祖母讓孩子熟讀古詩,並通過古詩來識字,可謂背詩,識字兩不誤,祖母的教育方法真是令人稱讚。
  • 小神童王恆屹5歲能識三千字,但我卻不建議太早教孩子識字背詩
    我國的家長們從上個世紀的科大天才少年班開始,就對神童有一種別樣的情懷。而說起最近比較吸睛的神童,可能就是通過《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節目一炮而紅,在家長們的視線裡不斷刷屏了整個上半年的「中華小詩庫」王恆屹了。這位小神童的主要戰績就是5歲就能識3000字,會背唐詩五百八十首。
  • 3歲萌娃識字3000個,唐詩倒背如流,家長如何給孩子識字啟蒙?
    據說,他3歲就能識字3000,5歲唐詩600首倒背如流,結結實實的一個小天才。是不是人家王恆屹天生基因就比較強大呢?八卦一下,其實他父母的學歷也很普通,大學本科,普通職員。爺爺奶奶大專,姥姥姥爺初中學歷,是個很平常的家庭。
  • 小神童王恆屹5歲能識三千字,但我卻不建議太早教孩子識字背詩
    我國的家長們從上個世紀的科大天才少年班開始,就對神童有一種別樣的情懷。而說起最近比較吸睛的神童,可能就是通過《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節目一炮而紅,在家長們的視線裡不斷刷屏了整個上半年的「中華小詩庫」王恆屹了。這位小神童的主要戰績就是5歲就能識3000字,會背唐詩五百八十首。
  • 為什麼5歲孩子比9歲孩子背詩快?背詩有什麼技巧嗎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多背古詩好,有利於提升文學底蘊。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沒有必要背太多古詩,一是不能理解,二是背了很容易就忘了,意義不大,耽誤時間。現實生活中,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值得探討,這在二胎家庭,體會是比較深的。同樣一首詩,一起開始學習背誦,很可能家裡5歲的老二已經會背了,9歲的老大還不會背,這是什麼原因呢?大多數家長都會認為是老二比老大聰明。
  • 5歲娃識字3千,背詩580首,奶奶的教育方法也很簡單,僅是這3點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這有氣勢的開場白中我們開始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觀看。品味詩詞韻律,感受中國文化。在一段段優美的詩詞當中讓我們再一次地體會到了中國詩詞的獨特之美。其中五歲「神童」王恆屹,也成了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記憶神童」。
  • 6歲「神童」識字破3000,成功的秘訣,離不開他奶奶這3點
    看過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樣一個孩子,他就是王恆屹,來自青島的王恆毅小朋友,年僅6歲就認識3000多個字,會背500多首詩,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小神童了。在節目當中王恆屹連闖幾關,出口成章,讓眾多觀眾都刮目相看,不得不說王恆屹的知識量廣泛的讓我震驚,甚至都覺得有些自愧不如,別說我家孩子,就是我也做不到這一點。不少父母在看了這檔節目之後,都很好奇這個6歲的孩子是如何做到識字過3000的,主持人就問過這樣一句話:「這孩子這麼聰明,是基因遺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