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博物館之都」再添新地標 洛陽打造全國首個遺址型考古博物館

2020-12-17 旅新網

  晶瑩剔透的東周玉環、精美華麗的西漢玉璧、栩栩如生的唐三彩胡人牽引俑……10月10日,洛陽考古博物館正式開館,將洛陽曆年考古成果展示在人們面前,撥開千年塵沙,見證洛水滋養的厚重文化。

  洛陽考古博物館是我國首個遺址型考古博物館,位於隋唐洛陽城遺址南城牆西段,展陳面積約3000平方米,目前館內共展出的269件精品文物皆從洛陽出土,所屬年代從史前延續至明清,每個朝代和時期均有涉及,其中一半以上文物是在洛首次展出。

  記者從洛陽市文物局獲悉,洛陽考古博物館是一座面向社會公眾展示河洛文化和洛陽曆年考古成果的綜合性場館,秉承發掘、保護、展示、研究的初心,持續展示洛陽最新考古成果,開展考古體驗、研學活動,打造洛陽新的文化高地和考古文化交流窗口。

  洛陽考古博物館還設置了考古體驗區的「考古秘境」,目前已開放「史前水母」「霓裳羽衣」「牡丹燈會」等主題區域。在該館下沉式遺址展示區,可以看到洛陽多個朝代遺留的城牆遺蹟。「日後還會推出到考古現場參觀等體驗活動,讓廣大群眾更直觀地了解考古知識,培養考古興趣。」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管信息中心副主任侯秀敏說。

  開館儀式現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表示,考古博物館在國內屬於首創,期待藉助這一博物館,更加靈活、全面地呈現考古發掘成果,也讓廣大群眾更直觀地感受、了解考古成果。

  「將以考古博物館為契機,在做好田野發掘、文物保護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考古成果的陳列和展示,讓考古真正的走向大眾,讓考古『活起來』。」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說。

  目前,洛陽已建成開放博物館85座,形成了主體多元、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館體系,「東方博物館之都」初具規模。今年年底前,洛陽市將實現九縣(市)博物館全覆蓋,博物館總量將達到100座。(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田宜龍 郭歌 圖/劉奇 張夢蕊)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遺址型考古博物館亮相洛陽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郭歌晶瑩剔透的東周玉環、精美華麗的西漢玉璧、栩栩如生的唐三彩胡人牽引俑……10月10日,洛陽考古博物館正式開館,將洛陽曆年考古成果展示在人們面前,撥開千年塵沙,見證洛水滋養的厚重文化。
  • 洛陽: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 提升「副中心」文化軟實力
    洛陽為什麼要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東方」二字意味著什麼?   彰顯文化自信,契合發展新定位  從夏代乳釘紋銅爵到曹魏白玉杯,從神秘的綠松石龍形器到絲路遺物東羅馬金幣……走進洛陽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一件件精美的文物講述著這個城市的歷史變遷。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是一座城市獨特的文化標誌。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第一期「最早中國」考古研學夏令營圓滿落幕
    博物館作為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溝通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橋梁,是研學旅行不可或缺的載體。為了幫助學生從考古的角度了解夏朝的歷史文化,走進最早中國,感受文物保護的意義,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作為研學洛陽,讀懂中國的前沿陣地,精心組織了「最早中國」考古研學夏令營活動。
  • 全國首個海塘遺址博物館來了,快去打卡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2020年1月7日,位於杭州九堡文體中心的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正式建成開放。這是全國首個海塘遺址博物館,全面展示了古海塘的歷史變遷、文化內涵和價值。進入博物館一樓的海塘遺址廳,就能看個真切。這座海塘遺址是2013年在九堡文體中心施工建設時被發現。經考古確定,屬於明清時期錢塘江海塘遺址。據推測,這段海塘建於清乾隆5年左右,距今約270年。海塘遺址長度約300米,位置就壓於在老杭海路下,走向與杭海路基本一致。如今,在博物館裡,海塘的展示,是很直觀的。
  • 文博考古新突破:「博物館+」釋放更多可能
    5G行動網路技術的應用,更為博物館傳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去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金沙遺址博物館推出四川首個「手語導覽小程序」、全國獨家「線上虛擬講解」等項目。與此同時,金沙遺址博物館還聯合四川移動發布金沙主題「5G+視頻彩鈴」。
  • 洛陽: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讓收藏的文物「活起來」
    二里頭宮城遺址(資料圖)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對已擁有82座博物館、紀念館的洛陽來說,無疑是個「大日子」。今年,我市首次提出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品牌,引發廣泛關注。洛陽為什麼要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東方」二字意味著什麼?咱們一起聽專家說一說。  彰顯文化自信,契合發展新定位  從夏代乳釘紋銅爵到曹魏白玉杯,從神秘的綠松石龍形器到絲路遺物東羅馬金幣……走進洛陽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如同一段段歷史的代言人,向觀眾講述著這個城市的歷史變遷。
  • 中國首個海塘遺址博物館,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今日開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作為中國首個海塘遺址博物館,今天(1月7日),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舉行了開館儀式,同時「發現杭州2019——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盤點」活動,也作為博物館的第一個重大活動重磅啟幕。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成新的「文旅打卡地」
    遊人如織 記者 張光輝 攝五千年歷史看洛陽。備受矚目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自10月19日開館、開園以來,人氣爆棚。整整一個月,博物館接待遊客27萬人次,考古遺址公園的遊客也絡繹不絕。這裡,已成為古都洛陽新的「文旅打卡地」。
  • 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古遺址博物館開館
    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古遺址博物館開館 2010-07-05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古遺址博物館——位於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的哈克遺址博物館,7月2日下午正式開館,香港中文大學設在該館的東北亞考古工作室也同時揭牌成立。
  • 探秘華夏之光——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洛陽目前有77座博物館。據了解,今年我市將大力建設「博物館之都」,在已有博物館的基礎上,在建、續建洛陽倉窖博物館、萬裡茶道博物館等18座博物館,重點打造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等15座精品博物館,建成3座「實體+數字」博物館。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外觀設計以「華夏之源最早中國」為基本理念,包含「鑰匙」「盤龍」「銅爵」「玉璋」等元素。博物館平面形似一把「鑰匙」,象徵著二里頭文明是打開中華文明的一把鑰匙;博物館整體建築宛如一條盤旋的龍,以體現二里頭在早期中國研究中的獨特地位。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今年十月中旬開館
    韓章雲 攝 中新網鄭州9月6日電(記者 韓章雲)開始於1959年的二里頭遺址考古工作,距今已經60年,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後,這片古老的土地將通過一座全新的博物館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
  • 十大考古發現評選啟動|國務院給這個博物館定名|馬首銅像年內...
    開封市博物館回應 3 -鄭州博物館入選「2020年鄭州市首屆十佳地標打卡地」新館年底開放 4 -280餘件名家素描在國博展出 【考古】 1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啟動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誕生記
    全體到南三裡餘的高莊,尋古亳遺址……過洛河南,漸見陶片。至二里頭村,飲水(午飯在新寨吃)。後到村南裡許,見前由五類分子勞動改造時所挖水塘旁邊,殷代早期陶片極多。高同志由聞挖塘時發現古陶片,往視察,遂發現此遺址(二里頭遺址)。塘挖未成,由縣下令禁止續挖,保護遺址。村人言,此遺址很大,南北約三裡許,東西更寬。徐旭生認定二里頭遺址為西亳,除了歷史地理證據之外,還以在洛陽所見東乾溝陶片為早商物質文化參照。
  • 全國首座考古博物館即將誕生
    眾所周知陝西是一座文物大省歷年的田野考古不僅誕生了半坡 秦始皇陵兵馬俑 法門寺 漢陽陵等一座座著名的遺址博物館>文物標本近20萬件(組)是陝西省最大、最重要的文物標本庫為了讓收藏的文物標本和科研成果更好地發揮作用陝西首個、也是全國首座考古專類博物館陝西考古博物館應運而生並於2019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探索時光流轉中的夏文化之美
    河南洛陽偃師市二里頭,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裡,一個被歷史塵埃掩埋了數千年的夏文化古城得以重見天日。現在,讓我們跟隨洛陽師範學院暑期二里頭文化資源調研隊一起走近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去探索古老而神秘的夏文化之美。最早的中國,揭開夏王朝的神秘面紗二里頭遺址距今大約3800-3500年,位於河南洛陽偃師市境內,是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的最早王朝——夏代中晚期的都城遺址。
  • 中國博協考古與遺址博物館專委會2020年會在西安召開
    10月24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辦的中國博物館協會考古與遺址博物館專業委員2020年年會在西安召開,來自全國30多家考古與遺址類博物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考古學會、文物出版單位、高等院校考古專業的100餘位代表參加會議。
  • 讓「三晉文物活起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與考古博物館掛牌
    4月1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在太原文廟大成殿廣場掛牌成立。新組建的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整合了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民俗博物館2家單位。院館合一將完整從考古發掘到研究解讀,再到展覽宣教的鏈條,「讓文物活起來」。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二合一
    月1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在太原文廟大成殿廣場掛牌成立。新組建的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整合了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民俗博物館2家單位。院館合一將完整從考古發掘到研究解讀,再到展覽宣教的鏈條,「讓文物活起來」。2020年4月1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在太原文廟大成殿廣場掛牌成立。
  • 鄴城考古博物館開館 展出珍貴文物178件
    三國故地 六朝古都臨漳古時稱「鄴」,鄴城是古代著名都城,曾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黃河流域經濟、政治、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有「三國故地 六朝古都」之稱。鄴城作為魏晉、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國城市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堪稱中國城市建築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