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指出孩子的錯誤,他也能進步

2020-12-17 寶寶知道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最習慣和最喜歡的方式,莫過於看見他做錯事情就批評。我們認為,只有讓孩子意識到錯誤並改正,他才能進步。曾經,我對豆豆也是如此。

豆豆剛上小學時,字寫得一塌糊塗,不是缺胳膊少腿、東倒西歪,就是卷面弄得一團黑。

我守在旁邊,心急火燎地不停念叨:「這個字,應該上橫長,下橫短!這一豎太偏了!你怎麼把兩個字合併成一個字呢?專心一點兒啊!」

可是,我的念叨一點兒用都沒有,同樣的毛病持續了近一個月。我都要抓狂了!而豆豆也爆發了,朝我大喊:「媽媽,你不要總在我旁邊念叨,我都煩死了!」

我被他的樣子嚇住了。豆豆接著說:「我知道哪裡錯了,也知道哪個字寫得不好,你不說我也知道。但是你一說,我馬上就不想去改了,因為我的心情很不好!」

「心情為什麼不好?我又沒罵你,只是幫你把錯誤指出來!」我覺得很委屈。

豆豆理直氣壯地說:「媽媽, 你的書上不是說,做父母最大的智慧是學會閉嘴嗎?你們一張嘴,我們小孩就把耳朵關上了;你們一閉嘴,我們反而會把耳朵打開。」

小傢伙經常偷看我的書,還真被他學得一套一套的,我無話可說了。豆豆的這番話,讓我想起自己剛學開車的時候。

開始,老爸主動請纓教我開車。記得學了3天後,我仍然不斷地犯一些低級錯誤。老爸呢,總在我耳邊念叨:「怎麼回事?拐彎又不打燈!手怎麼打方向盤的!又忘記換擋!你怎麼笨成那樣!」

當時,我的腦子裡一片空白,耳邊全是他的批評與指責。我憋著一肚子火,被他罵了3天後終於爆發了,乾脆把車熄火停在路邊,然後把老爸給炒魷魚了。

後來,我花錢請了一個教練。我還是一樣的技術,但是幾乎沒挨批評。教練安靜地坐在我旁邊,偶爾方向打偏的時候,他用手幫我掰正一點兒。或是輕聲地鼓勵:「嗯,不錯,就這樣開,新手開成你這樣很不錯。」

那時,我感覺頭腦是清晰的,會考慮自己當時哪裡做得不夠好,在開車的過程中慢慢調整。只花了不到兩天時間,我就開得很有感覺了。

原來,我對待豆豆的方式,跟老爸教我開車的方式是一模一樣的。孩子本來可以專心去面對這些「錯誤」,可是,卻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如何承擔父母的責難上。

如果我們停止責難,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自己想一想,讓子彈飛一會兒,說不定,他更能意識到錯誤,找到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

於是,我問豆豆:「你寫作業的時候,需要媽媽怎麼做?」他回答:「我寫作業,你在旁邊看書,我們互相陪伴,但互不打擾。」

我說:「好,聽你的。如果你的字寫錯了或者寫得不好怎麼辦?」

他想了想,回答說:「我寫完後會對著書檢查一遍,把寫錯的和寫得不好的字挑出來,再寫一遍。但是—」他故意拖長了音,說,「如果我沒達到你的要求,你一定要忍住!你可以在心裡跟自己說:娃是自己的,娃是自己的,他做得不好都是遺傳的!」

噗嗤!我笑噴了!豆豆想得這麼周到,我必須支持啊!行不行,試試看再說!

豆豆認真地寫作業,我在一旁假裝安靜地看書,心裡其實貓抓貓抓的,很想去看看他到底寫得怎麼樣。可是,他故意側身,留給我一個冷酷的背影。

我看他寫得很快,寫完後,又把書拿出來對照。更正完後,他故意大聲說:「寫完嘍,檢查完嘍,也訂正嘍,裝書包嘍!」

我很配合地趕緊過去,說:「親媽還沒檢查呢!我保證不發脾氣,也不批評指責。」打開作業本一看:卷面乾淨,錯字一個個地被訂正了!雖然還是出現字忽大忽小、不夠整齊的情況,但以前這裡一團黑,那裡一團黑的情況沒有了。

我很驚訝,問他:「你怎麼做到的?」

豆豆回答:「因為你以前老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盯著,不好的重寫,所以我就老是擦,一擦不就一團黑嗎?現在放到最後檢查訂正,當然就好了啊!」

這麼簡單的道理,我怎麼當時就不明白呢!不過,當媽的也不是白混的,我用火眼金睛在東倒西歪的字裡挑好的:「這個字寫得好,這一橫很平,這一豎很直!哇,這兩個字,左邊和右邊很緊地靠在一起了!」我看到豆豆的眼裡放著光芒,充滿了自信。

這樣過了兩個星期後,豆豆的字有了百分百的進步。而我也感覺一身輕鬆。之前,他寫作業我受折磨;現在,我就坐在他旁邊安靜地看書,彼此陪伴又很享受。

豆豆讓我明白了一件事:

當孩子不用去承擔家長的責難,他們就會把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更願意去改正。不指出孩子的錯誤,他們也能進步。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袋鼠媽媽有辦法)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家長的無知:指出孩子問題孩子就能進步?
    ,更為重要的,這樣的邏輯並不能讓孩子進步或者越來越優秀,反而會讓孩子的不良行為越來越嚴重,更有甚者影響親子關係,造成很多不可彌補的教育問題。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其中的秘訣是&34;。3、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係,孩子就會聽家長說出來的話,如果家長說話,孩子不聽,說明孩子不信任家長,家長沒有在孩子面前建立起威信。中國老話,關係好了,什麼都好說。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是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
  • 培養孩子情商:指出他人錯誤要以尊重的態度,否則傷感情,被記恨
    爸爸的行為令李小凝深惡痛絕,他敢於指出爸爸的錯誤,保護媽媽、保護家庭的財務,足見這個孩子的勇敢和機智。有這樣懂事的孩子,本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可是爸爸卻不領情。這是多麼地傷害孩子的心靈呀?作為家長要努力使自己做到這種境界,以自己高尚的行為影響孩子,使得孩子敢於真誠指出父母的錯誤,能夠接受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這樣的孩子心胸開闊,是非辨別能力強。即使處於複雜的環境,也不會暈頭轉向。
  • 讓孩子正視問題,敢於承認錯誤,坦誠做人,孩子才能進步
    父母不要認為向孩子道歉是一件有失大體的事,坦然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表示歉意,不但不會使自己失去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會讓他更加尊敬父母,並以父母為自己的榜樣。明確而真誠地道歉,才能讓孩子更相信父母能給自己一個安全而公平的家。
  • 孩子的進步取決於父母的態度?家長一定要謹記3點,很重要
    心理學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為。在緊張情況下,越不希望發生的事情越會發生,越怕挫越出錯這就是消極的心理暗示。孩子的信心全被恐懼佔據,成功應對事情的能力都喪失了,成績能好嗎?因為進步不被認可,便讓他們喪失進步的激情;因為進步不被看到,最後他們停止進行的腳步。
  • 正確批孩子有方法,讓他們既能聽話又能改正錯誤
    批評也是要講究方法的,要既能指出問題的所在,又要讓孩子能夠願意接受批評,俗話說忠言逆耳,但如果父母懂得一些小技巧,即使是孩子不愛聽的話,也能變得讓他們虛心接受。在批評的父母,家長一般都是站在和孩子的對立面上,說著說著就過度了,結果是即使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也為了面子不願意當著父母的面去改正。
  • 《奇妙錯誤書》:重塑「正向錯誤觀」,讓孩子與錯誤攜手前行
    最近,我也經歷了類似情況,孩子複課後成績下滑,但我發現這個「歷史最低成績」其實也沒有那麼可怕。我向孩子指出:他的錯誤其實是,在家學習期間的自我管理方法不正確,並用《奇妙錯誤書》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這一錯誤,希望他能從中學到東西、找到靈感,完成屬於他的個人成長。
  • 《奇妙錯誤書》:重塑「正向錯誤觀」,讓孩子與錯誤攜手前行
    我向孩子指出:他的錯誤其實是,在家學習期間的自我管理方法不正確,並用《奇妙錯誤書》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這一錯誤,希望他能從中學到東西、找到靈感,完成屬於他的個人成長。令人驚喜的是,經過一番溝通,我家孩子主動將「書空」改為「寫三遍」,因為他覺得這樣學才更有效。
  • 如何委婉地指出同事錯誤?利用「漢堡包溝通術」
    比如:   同事的工作方式不對,該如何指出他們的問題?   對於別人的缺點,如何婉轉、有禮貌地指出?   怎樣跟對方說,他的行為方式需要改進?   大部分人都喜歡聽讚美的話,對於批評的聲音,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由於自尊心的緣故,一般都不太能接受,更不用說被同事或主管當面批評。
  • 10歲小學生讀完《陋室銘》後,指出一處錯誤,劉禹錫真的錯了?
    作為一線老師已經幾年時間,分老師擁有非常深刻的體會:永遠不要忽視孩子發現錯誤的能力。指出老師在課堂上的口誤,以及黑板上的錯字,對他們來說都是很簡單的事情。現在,很多孩子都在教科書中發現了錯誤的地方。另一個例子是來自福州的8歲學生小張,他同樣也發現了問題,語文教科書中的《羿射九日》一文中,前面已經提到手已經幹了,後面又再寫后羿「蹚過九十九條大河」,沒有水的河怎麼能被形容為「蹚水」?
  • 強調批評和錯誤,只會讓孩子適得其反
    查爾斯害怕出現錯誤,這個恐懼給他更多壓力,結果造成更多錯誤。他真的感覺氣餒,而這是個災難性的後果。如果我們經常關注錯誤,就容易令孩子喪失勇氣。因為任何建設都不應在「弱」的基礎上,而只能在「強」的基礎上。
  • 了解「1%原則」,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會成為他走向成功的墊腳石
    於是孫女士給他修改了計劃,讓他每天背十個單詞,但是十個單詞的詞義、狀態、各種形式都要熟悉,聽力時間放在周末兩天,每次一小時。這個計劃對於小德來說就要輕鬆很多,於是他仍然在堅持。其實小德一開始制定計劃時犯的錯誤也是很多孩子曾經犯的錯誤,那就是高估自己,並且不調整計劃就直接放棄。
  • 初中生指出歷史教科書一個錯誤,熱搜炸鍋:後生可畏啊
    初中生指出歷史教科書一個錯誤,熱搜炸鍋:後生可畏啊 2020-10-30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心理學:只有敢於承認錯誤,才能獲得進步
    例如,在公交車上,一男人踩了一女人的腳,女人很生氣地質問他:「你幹什麼呢?踩我腳了,你知不知道?」那男人卻說:「誰讓你把腳放我腳底下的。」當然這個例子舉得有點誇張,但是實際上類似的事真是數不勝數。當別人指出你的問題時,你一般不是承認,而是狡辯。先來證明這不是我的錯,就怕承擔責任和後果。對於自己的行為,自己的過失,人們總能找到解釋的理由。
  • 從小被打大的孩子,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區別不止一星半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以前的孩子是被父母打出來的,現在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寵出來的,隨著時代的進步,曾經一些傳統的教育理念也都得到了摒棄,其中就包括棍棒教育。現如今,大多數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被孩子氣的半死,但不管怎樣,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都不會動手去打,父母更喜歡用語言去教育。
  • 【育兒】如何與孩子談論他的錯誤
    四步驟,讓談論行之有效生活中,以下這些時機通常不適合與孩子談論他的錯誤:周圍人群帶來壓力時       當你和孩子探討他的錯誤時,他通常會感到愧疚和羞恥。當然,暫停也需要技巧,粗暴地對孩子說:「你去房間裡冷靜一下,等你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再出來!」恐怕起不到冷靜的效果,只會加劇孩子的憤恨。你可以這麼說:「我看到你現在很生氣,很難過,我想等你好受一些了再談這件事,你看好嗎?」這不僅能讓孩子冷靜下來,還傳遞了父母的關懷。
  • 一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他就耍脾氣,聽不進意見的孩子要如何教
    那事情對他來說就不是僅僅是改錯誤這麼簡單,而是變成了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戰鬥,他大發脾氣,只是為了告訴你:我沒有你說的那麼差!當然,你可以認為是熊孩子屁事兒太多,否定就否定一下唄,又沒什麼大不了,為什麼不能虛心接受,小孩子就是玻璃心!可是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就算我們已經內心足夠堅強的成年人,對於至親至近之人的直截了當的負面評價能時刻保持虛心接納嘛?
  • 孩子被罰站肩膀抖動不止,媽媽以為他在哭,走近一看媽媽無奈了
    導讀:孩子被罰站肩膀抖動不止,媽媽以為他在哭,走近一看媽媽無奈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罰站肩膀抖動不止,媽媽以為他在哭,走近一看媽媽無奈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過度的懲罰會使孩子自卑,聰明的家長面對孩子的錯誤如何應對呢?
    我們大多數人都認可一句話,就是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必須給予懲罰,往往在懲罰的力度上我們都做錯了。我們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犯錯誤的根本。很多寶媽寶爸像我之前一樣,對孩子的懲罰認為要立竿見影,儘可能的讓他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會採取一些暴力的方式去更直接的解決問題。殊不知,這種懲罰帶來的後果遠不止咱們看到的那些。所以,合理的懲罰,有度的懲罰很有必要。
  • 「學霸」指出主持人「嚚頑」讀音錯誤
    □本報記者 任錦雯  「學霸」選手現場指出主持人讀音錯誤  16日8時許,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海南選拔賽在海南中學圖書館二樓的多功能會議廳正式開始。比賽開始前,8號選手王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好緊張啊,就怕一會兒上臺了之後原來很熟悉的一些字給忘了,那這幾個月的辛苦準備就都白費了。」王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難掩自己的緊張。
  • 如果他的成果全部發表,能讓數學進步一百年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數學王子」高斯,與其他數學家相比能稱得上數學王子,可見他對數學的研究非常傳奇,接下阿里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數學王子」高斯神一般的人生。高斯的家庭並不是很富有,甚至可以用貧窮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