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無法接受分手而自殺,男方要不要擔責?

2020-09-05 黔南州中級人民法院

童某與羅某是戀人關係,同居期間,童某提出結束戀愛關係,羅某因無法接受而服毒自殺。羅某家人將童某告到法院,請求巨額賠償。


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法院承辦法官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現有證據不能證明童某對羅某的自殺負有責任,並且童某發現羅某服毒自殺後,已及時送醫。但是,根據羅某所留「遺書」,羅某之所以會自殺,主要是認為童某已另有「新歡」而要求與其分手,致其感情受挫、情緒低落。


如果判決童某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恐怕與普通民眾的一般觀念差距較大,也不符合情理及社會習俗。


在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嘗試引入社情民意徵詢機制。羅某、童某所在村的普通村民、村幹部、鎮幹部、人民調解員,再加上市鎮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共26人組織民意諮詢團,旁聽庭審。


庭審後,根據「社情民意徵詢調查問卷」的反饋, 26人中有25人認為童某應該承擔部分的賠償責任,只有1人認為不需要承擔責任。據事後了解,這個認為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人是童某的遠房親戚。


承辦法官在組織調解過程中,將民意徵詢結果告知了童某。童某最終答應補償5萬元,羅某親屬也接受了這一結果。


中央電視臺二套《經濟與法》欄目報導了建德法院的這一機制。


據了解,建德法院自2016年3月開始試點在家事審判中引入社情民意徵詢機制。如今該機制已成為化解矛盾糾紛的一把「利劍」,輔助法官去裁判情理法交織、價值判斷較為困難或矛盾容易激化的基層民事糾紛,著力解決家事案件審理中常見事實查明難、是非判斷難、矛盾化解難、關係修復難等「四難」問題。


社情民意徵詢機制如何實施?


1.遴選民意諮詢團


民意諮詢團成員需具有比較豐富的社會經驗、在當地群眾中或所在行業享有較高威望,為人正直,品行良好,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2.實行一案一諮詢團制


根據案件的類型及具體的案情,從符合條件成為民俗民意諮詢團成員中選任,實行一案一諮詢團制。每一個諮詢團都需既有專家代表又有普通群眾代表,從而達到吸收各方意見的最佳效果。


3.召開民意諮詢團座談會


民意諮詢團在審判法官安排下參加庭審,庭審結束後,召開民意諮詢團座談會。


審判法官首先向諮詢團成員介紹案件主要事實、爭議焦點及需要徵詢的具體問題,讓諮詢團成員全面了解案情。


審判法官以諮詢團成員分別發表意見或是以發放徵詢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諮詢團的意見。同時,引導民俗民意諮詢團成員在發言和表決時保持理性和中立,以其社會經驗、良知或專業知識獨立作出判斷。


審判法官當場公布徵詢結果,以多數意見作為重要參考。徵詢記錄、調查問卷及結果統計表,歸入案卷副卷存檔。


4.諮詢團成員協助調解


對存在調解可能的案件,在徵詢結束後判決之前,邀請部分諮詢團成員協助調解。


徵詢程序結束後意見分歧較大的,承辦法官可通過進一步走訪其他基層組織或群眾,廣泛聽取民意。在案件作出裁判後,將裁判結果告知參加民意諮詢團的成員。


案件裁判後,對於當事人不完全理解的案件,邀請諮詢員參與答疑,共同安撫當事人情緒,增進敗訴方對法院工作的信任並使其信服裁判。


社情民意徵詢機制

在案件辦理中有哪些優勢?


1.有利於提高法官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

基層法院法官的主要功能是解決糾紛,社情民意徵詢機制的應用,要求法官聽取當地各方意見作為裁判參考,有利於法官更多地了解當地的社會習慣、道德水準和輿論、價值觀和習俗等社會規範,了解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和民眾的法律意識程度以及他們的社會組織、行為方式等特殊的信息,從而提高法官在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在糾紛解決中更好地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2.有利於法治文化的宣傳

開庭審理階段,是法院審判程序的核心階段,也是對群眾進行法治薰陶的階段。社情民意徵詢機制,讓諮詢團成員參與到開庭審理的過程中,諮詢團成員通過法官對案件的審判對法條的闡釋,能夠對具體個案產生更為深刻的法律理解與法律認知,從中培育出法治的理念,薰陶出法治的思維。


3.有利於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社情民意徵詢機制的應用,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生動體現,充分結合了當地的公序良俗,在事前調解、開庭審理、判後解惑的各個階段做到「接地氣」,把人性化司法融入嚴肅執法之中,把法治和德治相結合,讓人民群眾更具有司法獲得感。


來源:杭州中院、建德法院

相關焦點

  • 女方無法接受分手而自殺,男方該不該擔責?社情民意認為……
    童某與羅某是戀人關係,同居期間,童某提出結束戀愛關係,羅某因無法接受而服毒自殺。羅某家人將童某告到法院,請求巨額賠償。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法院承辦法官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現有證據不能證明童某對羅某的自殺負有責任,並且童某發現羅某服毒自殺後,已及時送醫。但是,根據羅某所留「遺書」,羅某之所以會自殺,主要是認為童某已另有「新歡」而要求與其分手,致其感情受挫、情緒低落。
  • 女方無法接受分手而自殺,男方該不該擔責?社情民意認為…
    童某與羅某是戀人關係,同居期間,童某提出結束戀愛關係,羅某因無法接受而服毒自殺。羅某家人將童某告到法院,請求巨額賠償。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法院承辦法官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現有證據不能證明童某對羅某的自殺負有責任,並且童某發現羅某服毒自殺後,已及時送醫。但是,根據羅某所留「遺書」,羅某之所以會自殺,主要是認為童某已另有「新歡」而要求與其分手,致其感情受挫、情緒低落。如果判決童某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恐怕與普通民眾的一般觀念差距較大,也不符合情理及社會習俗。
  • 女方提出分手,男方沒有回覆是什麼心理?
    分手Q:女方提出分手,男方沒有回覆是什麼心理?A:我覺得,無論什麼人——對愛情、對婚姻還是有一種責任感比較好。這裡的責任感,說的是不能隨隨便便提出分手、提出離婚。千萬不能當這是兒戲,說出來玩玩就算。女方提出分手,男方需要怎麼回復?沒有回覆又是什麼心理?我覺得,這有兩種情況:一,這個男的不想分手,所以不知道怎麼回復。也許,讓這個女的再考慮考慮。冷靜下來,可能會回心轉意。
  • 未婚妻孕期懷雙胞胎出軌,男子無法接受要分手,女方:給6萬補償
    男子無法接受要分手,女方:給6萬補償男子小陳無法接受未婚妻這樣的行為,要求分手,但是女方小劉卻理直氣壯,她認為自己懷了未婚夫的骨肉,獅子大開口:要求給6萬補償。對於未婚妻的要求,小陳哭笑不得,他表示自己十分心疼孩子,更對未婚妻的無知感到難過,他質問未婚妻:你見過懷孕後吃避孕藥的嗎?
  • 婚禮前十天女方加價彩禮,男方因出不起選擇自殺,男方家屬將女方告...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的大家都會發現彩禮逐漸成為了衡量,兩人感情的基礎,有很多年輕情侶在一起多年,最終卻因為彩禮談不攏而分開,近日就有相關媒體報導了這樣一件事情,印度24歲的小夥與自己的女友婚期將至,可是就在男方家緊鑼密鼓籌備婚禮的過程中,新娘家卻突然要求增加2.7萬的彩禮錢,面對此種要求,準新郎因為拿不出選擇自殺,事情發生之後男方家屬將女方一家告上法庭
  • 未經男方同意,女方偷偷流產,離婚時,男方能要賠償嗎?
    還有一種現象是,女方方非常想要孩子,但是,男方拒絕和女方同房,不願意要孩子,其實以上的三種情況,無論是夫妻當中一方,不想要孩子,還是雙方都不想要孩子,這個是當事人本人自身的權利,別人是無法幹涉的,那如果遇到了這種情況,女方不想生孩子,男方家不同意,該怎麼辦?男方可以要賠償嗎?
  • 情侶分手後被男方要求返還「彩禮」,女方二審再敗訴
    鬧得沸沸揚揚的煙臺情侶分手後,男方要求女方返還寶馬車車款以及紅包在內86萬元的糾紛案,在10月27日公布二審結果,女方敗訴。 徐小姐堅稱二人交往期間產生的經濟贈與並不是所謂的「彩禮」,是其提起上訴的理由,網友們對這件事也爭議不休! 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些什麼?
  • 如果說女方要求男方有房有車,那麼男方可以要求女方什麼條件?
    現在男方對女方沒有要求,只要有女孩願嫁就高興死了。 你家女兒寶貝,娘生爹養的,人家兒子也不是充話費送的。憑什麼就要房子車子還有那麼多彩禮?男方多了個兒媳,女方就沒多個女婿? 還好意思問人家是要愛情還是要錢?
  • 女方因提出30萬彩禮150萬房被男方怒罵暴打,是結婚還是買賣
    30萬的彩禮和150萬的房子,這讓男方完全無法接受,於是提出了分手。,對其進行了毆打,這讓男方更加憤怒,從而在街頭堵住了女方,一邊情緒失控地謾罵「你還要不要我活了?」既然拿不出來,男方提出分手,如果不是女方自己的意思,是女方父母的要求的話,完全可以向自己的父母提出減少彩禮和房錢的請求,畢竟女方才是和男方真正在一起過日子的人,而女方顯然好像沒有這樣做,不然男方就不會提出分手了,由此說明,女方或許就根本不愛男方,亦或者女方就是缺乏主見的人,其父母也應該是非常強勢的人,好像根本就沒有商量的餘地
  • 河南女子訂婚同居,分手後要退給男方彩禮,男方拒絕:太沒面子
    有人認為彩禮是傳統而醜陋的舊習,也有人認為彩禮的多少能夠表明男方到底有多看重新娘。如果婚姻不成的話,男方在索要彩禮方面往往是不留餘力的,而女方大多數會拒絕退還彩禮,不過下面這件事就不同了。既然沒有登記結婚,而且最終分手,那麼彩禮肯定是要歸還的。女方張某提出返還彩禮數額由村委會出面調解,但是顧某一家卻反對了,認為本來兩人同居又分手,退彩禮的話讓村裡人知道太沒面子了,所以堅持不調解。
  • 河南女子訂婚同居,分手後要退給男方彩禮,男方拒絕:太沒面子
    有人認為彩禮是傳統而醜陋的舊習,也有人認為彩禮的多少能夠表明男方到底有多看重新娘。如果婚姻不成的話,男方在索要彩禮方面往往是不留餘力的,而女方大多數會拒絕退還彩禮,不過下面這件事就不同了。
  • 分手協議房子歸男方有效嗎
    男女在談戀愛的時候共同出資買了一套房子,後來兩個人的感情淡了,彼此覺得無法繼續下去就提出了分手,當時也就雙方共同擁有的財產擬定了分手協議,其中房子歸女方,那麼,分手協議房子歸男方有效嗎?一、分手協議房子歸男方有效嗎(《合同法》於2020年12月31日失效)分手協議中關於人身關係的內容對當事人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而協議中涉及到財產內容以及財產關係等則不屬於身份關係的範圍,只要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約定不違反公序良俗、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那麼協議中的這部分內容是有法律效力的。
  • 女方買婚房?大部分男人無法接受的原因,你get到沒有
    總之,就是要日夜相對、朝夕相處。談情說愛,那是千好萬好的。但談婚論嫁起來,那就是千難萬難了。結婚不只是領個結婚證這麼簡單,結婚之後就意味著這兩個人從此有了法律上的聯繫。而且,還真是要做到「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而且結婚容易,離婚就有些麻煩。這一個月的冷靜期,你了解一下下吧。02確實想要結婚,男方需要給女方的禮金多少?女方可以帶過去的嫁妝有多少?
  • 同居意外懷孕,男方不願生育而女方堅持生育,男方要承擔撫養費嗎
    同居期間意外懷孕,男方在明確表示了不想要孩子的情況下,但是女方依然選擇了生下孩子,兩人因此而分手的話,男方還需要負擔孩子的撫養費嗎?林煌坤則認為,向張秀萍明確表示不要孩子後,張秀萍也同意不要孩子,林煌坤與張秀萍就是否要孩子的這一問題已達成共識,且張秀萍也明確告知林煌坤家人孩子已打掉,現張秀萍隱瞞林煌坤將孩子生下,張秀萍應對自行生下孩子的行為負責。並且根據二人協議中約定的款項林煌坤已經支付,現張秀萍再向林煌坤主張撫養費違反雙方的協議約定。
  • 男方給300萬彩禮分手後索還 女方辯稱是誠意金
    原標題:分手後男方索還425萬元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魏麗娜  相識一個月便訂婚,男方給了300萬元彩禮。分手後,男方訴至法院要求歸還。法院認為300萬元數額巨大且在訂婚前給與,應認定為彩禮,扣除雙方同居花費判令女方返還280萬元,雙方對此均沒上訴。
  • 分手後,為什么女方要把所有的聯繫方式都刪除?
    不管是你們倆誰提出的分手,很明顯的是,女方在一個星期之後,才把你們之間所有的聯繫方式都刪掉,這說明提出分手時,她的心情很複雜,其實還沒有最終決定,是否真正要了斷你們之間的這段感情。現在,她想通想透了,下定了決心和你分手。
  • 結婚時,女方大多數都會要求給彩禮,來看看男方是怎麼想的?
    結婚時,我們必須要面對彩禮的取捨,但是大家要知道:彩禮並不能證明男方家庭是否重視女方,無法證明男女雙方是否真的相愛,無法保證婚姻在未來是否能長久的幸福。本來兩個人一起到北京打工,像所有年輕人一樣為了生活努力奮鬥著,可是到了結婚的年齡,聽說雙方父母就催婚了,催婚就催婚吧,女方彩禮要20萬,男方給不起,女方父母很強勢要求必須看到錢,否則就不同意娶我女兒,最後男方因為彩禮的壓力被迫分手了,一對相處了好多年的情侶就這樣因為彩禮被拆散了。
  • 《民法典》新規:夫妻離婚,六種財產,女方無法分割,只能給男方
    首先,夫妻離婚不等同於男女戀愛分手,分手僅是兩個人的事,只涉及到男女感情問題,而離婚不僅僅是感情的問題,還涉及子女撫養權,家庭共同財產分割等問題。所以說人生不易,婚姻更不易。但是,對於一些財產,離婚時比較容易確認歸屬於男方所有,女方不容易分割得到。《一》男方婚前全款所購買的房產。此處重點說明一下,原來《婚姻法》規定結婚後女方自主就會分得所住婚房的一半,而《民法典》把這一項取消了。規定男方婚前全額購買的房子,屬於男方的婚前財產。
  • 分手後被男方起訴返還86萬彩禮!女方反駁:我的青春和貞潔呢?
    暗戀期間男方為了追求女方,贈送大量的貴重禮物,紅包或者汽車什麼的,在分手後還需要返還給對方嗎?近日,山東招遠當地法院審理了一起"分手後男友討要回86萬彩禮"的案件,有效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徐女士與男友俞先生戀愛兩年,戀愛期間俞先生為了追求徐女士給她發了大量紅包,總計86萬元,其中還包括一輛38萬多的寶馬車。
  • 發生性關係導致女方殘疾!男方沒有責任?
    導讀:現在男女對於性的看法都很開放了,雖然法律上沒有禁止婚前性行為,性也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是必要的安全我們還是要注意的。於是就將謝某告上了法院,要求男方賠償治療和精神損失費等,但是最終法院僅僅判處了謝某補償女方一萬元。戀愛期間男女雙方自願發生性關係導致女方生殖器受損,男方是否擔責?首先我們考慮幾個問題:第一男方是故意的嗎?第二性行為是你情我願,女方有受到脅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