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已太過勞累,讓我們遠離是非之人,以寬大的格局擺脫塵世紛擾

2020-12-13 三姐愛讀書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的身邊,總會遇到那麼幾個人,總喜歡人前通情達理,人後嚼人舌根、搬弄是非。無論好事、壞事,到了她們那裡,常被添油加醋,最後變得面目全非。對於這些人,我們沒必要置氣。

俗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不被說呢?我們管不住別人的嘴,但是我們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態。我們的生活已太過勞累,對那些總愛背後嚼舌根的是非之人,離他們越遠越好,以寬大的胸懷與格局擺脫俗世紛擾。

不懷好意的人應該遠離

記得小時候,讀書是一件特別讓人羨慕的事。那時候,能讀書便意味著有文化。然而,因為經濟條件限制,還是很多人沒法走進校園學習。

在那個年代,每家每戶都是兩個孩子,大多數是一兒一女,少部分家庭是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那時候,女兒是不受重視的。因而,在極為有限的條件下,女兒自然而然地享受不到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於是,好多女孩都中途輟學、回家務農,集全家之力供家裡的男丁上學。

很慶幸,我生在一個開明的家庭裡,父母都力挺我跟哥哥一樣正常接受教育。我也比較爭氣,非常珍惜這難得的求學機會,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這讓我的父母深感欣慰,苦點累點,心裡都覺得是甜滋滋的。

然而,村裡的人可不這麼看。尤其是某些所謂的七大姑八大婆,每每遇到我的父母,都一副苦口婆心為了我們家好一樣地勸說我的父母,讓我的父母別再傻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送女孩讀書猶如覆水難收,別再徒勞了。每次遇到這些「好心人」的「好言相勸」,我的父母總是笑笑,然後走開了。

我非常感恩我的父母,是他們力排眾議,堅持送我讀書,給了我一把通往知識之門的鑰匙,得以開闊了自己的眼界,讓知識化作我的羽翼,讓我在知識的殿堂裡盡情地翱翔。

這些人之所以那麼積極熱心地勸說我的父母,是因為他們家裡的女孩全部都被迫輟學務農,憑啥就你家的女兒還在讀書?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在荼毒人們的心靈。

很慶幸,現在的情況好轉太多了,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一視同仁,都能夠正常走進校園,平等地接受教育,接受知識的饋贈。

見不得別人好的人應該遠離

與人相處真的是一門大學問,稍不留神,自己就深陷泥潭,難以自拔。

平日裡,下班後,我一般都會帶孩子到小區裡遛彎。一來,緊張忙碌之後自己也需要放鬆心情;二來,孩子騎騎車、跑跑步,或是跟其他小朋友玩過家家等遊戲,不僅鍛鍊了孩子的身體,還有助於孩子學會如何與人交往。

這一來二去的,時間久了以後,我也跟小區裡的鄰居們漸漸熟絡起來,雖然來自天南地北,但是彼此都挺熟的。

我是一個比較低調的人,平時不太喜歡炫耀自己。一起玩的阿姨們看我那麼低調,也曾試探性地詢問了我的一些基本情況,然後她們自以為放心地跟我們一起玩了。在她們看來,我比她們差好大一截,心裡處得愉快。她們甚至經常大方地向我炫耀自家的兒子或是女婿在哪個單位上班,什麼海歸引進人才,或是某個央企的骨幹,待遇好,買房還有優惠等等。這些確實讓人很是羨慕,她們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看起來也是合情合理,甚至是應該的。

當一個人習慣了俯視別人時,很難再去仰視對方。

當這些阿姨們不經意間發現我們家的閃光點時,一開始她們是不相信的,甚至還會特意去跟進、查實。慢慢地,便會發現她們開始疏遠了我們。在她們看來,憑什麼你們也跟我們一樣接受同等的教育資源,憑什麼你們也怎樣怎樣之類的。

人心叵測,這真的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好端端的人突然就陌生起來。平時在小區裡照面時,她們要麼扭頭轉向別處,要麼完全把我當空氣。縱使我主動而大聲地向她們打招呼,她們也不回應,心情好時頂多來一個極不情願的「嗯」字,還是在我走了幾步路以後才從後面傳來的。

在我們身邊,真的會有這樣見不得別人好的人,你的好會莫名讓她們不舒服,毫無理由就是看你不爽。面對這些人,真的讓人好無奈!沒辦法,只能遠離吧。我們沒辦法苛求別人應該怎樣,但是,我們可以左右自己可以活得更開心。

以寬大的胸懷與格局化解一切塵世紛擾

「不管是侮辱、批評、攻擊,或是得失、成敗,對一個心胸『開闊』、有『大器量』的人來說,他的內心就像一個大湖,你丟進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會熄滅;你丟進去一包,它很快就會被稀釋。」

這是臺灣暢銷書作家何權峰在他寫的《格局》這本書裡說的一段意味深長的話語。他還提到,看一個人能爬多高,要看他根基多深;看一個人能裝進多少,要看他空掉多少。

面對別人的嘲諷與蔑視,如果我們以牙還牙、針鋒相對,那就拉低了我們自己的姿態。我們所能夠做到的便是無視它們,拓寬自己的氣量,提升自己的格局,然後,踏踏實實地走自己的路,走好走穩每一步路。當我們回頭看時,那些曾經看不起我們的人依然在原地打轉,不斷地繼續嚼人舌根,挑人短,而我們已經走出了很長的一段路,看到了更美的人生風景。

義大利詩人但丁在《神曲》中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但丁以高瞻遠矚的姿態告訴我們世人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當務之急。

斷舍離創始人山下英子教會了我們不光在生活中學會捨棄掉廢棄之物,還生活一片乾淨整潔;她還教會了我們學會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去除那些困擾我們的世俗紛擾,還我們一片心平氣舒。

我們每個人的出身背景都不一樣,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盡相同,這就造就了截然不同的為人處世風格。我們無法去左右別人的行事作風,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開心地過好每一天。這就是一個人的胸懷與格局。

結語

法國著名詩人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由此可見,一個人宏大的胸襟與氣量是多麼的重要。

李斯在《諫逐客書》中說道:「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泰山因接納萬方之土而成就其五嶽至尊的雄偉,大海容納眾多細小的河流而成就其偉岸遼遠,秦王以開闊的胸襟匯聚人才而成就千古一帝。這些都很好地說明了一個人所具有的寬廣的胸懷與格局是何其重要。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讓我們每個人都能以開闊的心胸與氣量去為人處世,去除工作生活當中的紛紛擾擾,去遠離那些是非之人,還生活一片寧靜致遠,還心靈一片恬淡自得!

相關焦點

  • 遠離生活中的是非之人
    遠離是非之人。如果你在公司裡,經常看到一個人和別人吵架,不管吵架那件事本身誰對誰錯,如果一個人經常和別人吵架,而其他人並不經常吵,那說明什麼?並不說明這個愛吵架的人追求真理、品質剛烈。而是他是個是非之人。因為就算每次吵架他都有理,但別人為什麼不吵呢?要麼說明那個人不適合那個環境,那麼他應該自己離開,不要給自己找不痛快。如果他不適合那個環境他自己還不離開,還天天跟別人吵架,那麼這個人一定是個吹毛求疵、對別人要求很高,對自己要求很低的人。這個人就是個是非之人。要遠離是非之人。
  •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遠離那些說是非的人
    朋友或同事之間聊一些有營養、有價值、能夠提升個人能力或工作效率的事情,那肯定是好事;但如果是說別人的是非,那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一個愛說別人是非的人,多半是個不值得信任的人。尤其是那些經常在我們面前說別人是非的人,我們一定要遠離他,因為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就會在別人面前說我們的是非。
  • 遠離負能量的閒人,就遠離了是非
    生活中,太閒的人是非多,因為有閒時間胡思和亂想,有閒時間扯東家長和西家短,有閒時間沉溺在一些婆婆媽媽的事情裡,有閒時間扯與自己無關的八卦消息。不管你有沒有空,他都會拉著你說各種不著邊際,無關緊要的事情,如果你不懂得拒絕,只會被他纏住,無休止的說下去。
  • 俗話說「眼突鼻仰,是非難擋」,老祖宗告誡我們,儘量遠離這種人
    傳統文化有著其非常深刻的內涵,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俗語,更是老祖宗為我們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小時候,總是聽人說「眼突鼻仰,是非難擋」,直到最近才真正明白老祖宗這句話中所蘊藏的真正含義!而且太過強硬的人,很容易和人發生爭執。這便是老祖宗所說的「是非難檔」的道理所在。並不是說,這樣的人容易招惹是非,而是說以這種人為代表的這種強硬的性格,不太會在意別人的想法,也很少能夠聽進別人的主意。所以就會給人一種錯覺,這樣的人容易惹是生非!老祖宗們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認為人不能夠太過強硬,人應該剛柔並濟。
  • 溫故知新 旮旯閒話遠離是非人\作者:楊忠敏\生活感知者
    溫故知新 旮旯閒話(145)遠離是非人珍惜友情文圖:楊忠敏人生能幹點正經事的時間就三、五十年,真是白駒過隙、彈指一揮。於是,就有了這句"人生經不起耗"的告誡。每每遇到耗人的是非人,你得倍加警惕。一是敬而遠之。不要隨著他的節奏去手舞足蹈,讓他牽著你鼻子走。若入套,就會毀了前程毀事業。二是直面邪惡。和他站在陽光下對話,在大庭廣眾面前共事,他不收也得斂。三是避實就虛。上位撥弄,必須避實,絕不助紂為虐。下位挑撥,就倚高點化。四是要遠離是非事。一生對是是非非的事,要學會避開讓開離開,絕不沾不染。既然是非可毀滅天才,何況我輩凡人俗子。
  • 「大師」馬保國:已遠離武林是非
    「大師」馬保國:已遠離武林是非 2020-11-16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煩惱就在是非中,遠離是非,離道就不遠了,煩惱就沒有了
    煩惱就在是非中,遠離是非,離道就不遠了,煩惱就沒有了明海大和尚: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落在是和非這些分別之中,我是你非,你是我非,攪和在這裡面,難以跳出來。在這個地方不跳出來,就遠離道了,所以修行的人遇到一切境界,都應該往道上會,在道的境界上面對,不能如世俗人一般見識。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情景:我們吃虧了,有人佔我們便宜了,有人打我們了,令我們受委屈了,我們總想去伸張,總想把那個事情搞明白,說清楚,這樣就遠離道了。(摘自明海大和尚《信心銘》中的用功訣竅)【耀如樂園略解】「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事非於己,輕者損傷名譽和尊嚴,重者會召來無盡的麻煩、坎坷、官訟、糾纏、損財、傷身、破家等等,而最令人痛苦之處在於:自己往往難以澄清,越是分辨,就越描越黑!後來請風水師到家一看,果然大門口的風水犯了「二黑三碧煞」,此煞主招惹陰人陷害,難怪一波不平一波又起,樹欲靜而風不止。後來在大門口做了化解,各種是非與負面傳聞很快就開始減退,過了一段時間也就偃旗息鼓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讓我們的生活中儘可能地減少「是非」?不讓「是非」對我們的命運造成傷害呢?
  • 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例如:解決他人煩惱,彼此溝通了解,引導他人學佛……等等,如果只是在製造是非,則自己與他人,常常都會兩敗俱傷。  常常聽到別人說「某人很壞、很差勁!」等的評論。如果,我們沒有與當事人相處過,也不了解他的做人,那麼,聽一聽就算了,千萬不要再二度宣傳。因為,人往往透過主觀來評斷人、事、物,難免與事實有所差距。
  • 9款田園風格陽臺設計 遠離塵世喧囂般寧靜空間
    9款田園風格陽臺設計 遠離塵世喧囂般寧靜空間 房天下裝修論壇
  • 詩詞鑑賞遠離塵世的寂寞讀柳宗元《江雪》
    他自由才華卓著,但因參與唐代朝廷的政治改革失敗而遭貶謫,最後在貶謫之地柳州逝世。他的詩水平也很高。今天鑑賞他的代表作之一《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圖片來源於網絡這首詩大約作於柳宗元被貶謫至永州之時所作。前面說到柳宗元是因改革被貶,精神受到打擊,政治上失意,只能把自己的鬱悶寄託與山水之間。他在永州居住了十年。
  • 網友:只因為它遠離塵世!
    這個地方是大佬們的度假勝地,這個小島的人們看起來都很普通,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大號,只不過他們都是以小號的身份,生活在這裡,所以小雞島又被戲稱為【小號島】!在《刺客伍六七》這部動漫中,小雞島是前兩季故事的主要發生地,除了可樂跟著斯坦國王子,去過一次斯坦國之外,主人公們很少離開這裡的。
  •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說到這句名言,絕大多數人都是想得到卻做不到,識得破卻忍不過;絕大多數人理論上都知道搬弄是非於人於己都不好,但實際行動上卻屢屢掉入搬弄是非的陷阱而不能自拔。自古及今,少有不議論人的人,故《增廣賢文》又說:哪個人前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孔子也批評過他的得意門生子貢說:子貢方人,子曰,賜也閒乎哉,夫我則不暇。
  • 《銳解漢字》之「靜」:「入靜」才是人生的大格局、大境界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寧靜」是「致遠」的重要條件,這在常人思維中,似乎是一個悖論,但實際情況恰恰如此。扼腕發奮、砥礪前行、轟轟烈烈,只能成就小事業,而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則需要宏大的格局與情懷,需要「運籌帷幄」的「入靜」境界。今天的《銳解漢字》就來解解這個「靜」字。
  • 星雲法師: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四個方法讓你遠離是非幹擾
    有錢有勢的人說好,那就一定是好,沒錢沒勢的人說好,那就一定不好……在盲目和功利中失去判斷能力,成為是非的傳播著,享受著說是非帶來的樂趣,將是非為他人帶來的傷害致之腦後,翻雲覆雨,只靠如簧之舌,貪圖一時之快,喪失原則底線,無所不用其極。別人是與不是與你何幹?他人好與不好又與你何幹?
  • 靜坐常思已過,閒談莫論人非
    臣於肥甘美酒,難調眾人之口,且是非不可聽,聽之不可信,君聽臣遭戮,父聽子遭誅,夫婦聽之離,親戚聽之疏,鄉鄰聽之絕,人生七尺軀,謹防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評情並度理,莫聽小人言,正大與光明,讒言不可入,是非人皆有,不聽自然無。」太宗曰:「卿言最善,書以後人戒之。」
  • 議論別人是非的人,一定就是是非之人
    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一些人不惜以代價擊垮競爭對手。到處散播謠言,傳播是非。殊不知背後議論他人,只能證明自己就是是非之人。結局就是並一定擊垮對手,反而弄得自己滿鼻子灰,招人嫌棄。我有個同事,自己在業務上不精進,反而背後到處去說人壞話,這個人怎麼樣,那個人又如何。漸漸的眾人遠離了他。
  • 隱於塵世的禪意民宿,你想先睡哪一個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從塵世嘈雜的此岸,到圓滿覺悟的彼岸禪,這個字時不時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禪室、禪房、坐禪,禪修班......禪,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人生最曼妙的風景,莫過於靜水流深。這幾家隱於塵世的禪意民宿,你想先睡哪一個?
  • 遠離成功焦慮 擁抱幸福生活
    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結構急劇變化,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使得人們社會心態失衡,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焦慮激進等「成功焦慮」情緒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生活壓力,降低幸福指數,增加社會失衡的風險。因此,只有遠離成功焦慮,才能擁抱幸福生活。  第一段:開篇點題。
  • 常思已過,莫論人非,遇見更好的自己
    切勿貪意外之財,知足者人心常樂。若能以此去處事,一生安樂任逍遙。朝金纓在《格言聯壁》中有云:「靜坐常思已過,閒談莫論人非」。上聯講嚴於律己,下聯講寬厚待人。讀誦經典,思惟經義,把經典裡面的教誨落實在生活與工作中,凡人亦會變得優雅、寧靜、志遠、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