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豐富多彩 寓教於樂成績斐然——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附屬實驗小學專訪
2015年,對於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附屬實驗小學來說,是大獲豐收的一年,他們在足球、舞蹈、科技等各類市區級比賽中,獲得了令人矚目的好成績,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記者帶著大家關心的問題對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附屬實驗小學進行了採訪。校長王志清介紹說:長期以來,十八中附小秉承「健康的體、溫暖的心、智慧的腦、勇敢的行」的教育理念,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本特色課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受到了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健康的體——練足球 強體魄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推進校園足球的普及,十八中附小自1996年開始確立了足球特色的校園活動,聘請了前北京國安足球隊隊長謝朝陽,來到這裡專業教授足球課程。課程發展到現在,所有班級每周至少有一節足球課,在課上同學們認真地練習著每一個動作,雖然汗流浹背,卻依然笑容滿面,享受著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
記者採訪了校隊隊員左光陽,請他談參加足球課程的感受,他說,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自己已經愛上了這項運動,特別是在舉辦校內聯賽時,可以激發出自己的力量,為班級體的榮譽而奮勇拼搏。另外,十八中附小的足球特色課程已經開展到了學校的初中和高中階段,使足球特色課程得到了更好地延續,也更加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溫暖的心——感恩情 塑自我
學校依託心理健康中心,針對小學生的心裡發展特點,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一、二年級,注重提高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能力,培養他們開朗、合群、樂學、自助的獨立人格。在三至六年級培養學生與老師、同學交往的能力。逐步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學校利用教育集群資源優勢,開展「名師名家進校園」活動,通過交流學習讓學生從成功人士身上發現自身的閃光點與不足。感恩教育也是暖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同學們更多的了解自己父母的職業,從小樹立職業目標,了解職業生涯的艱辛,從而逐漸懂得要感謝父母、尊敬長輩的道理。王校長特別提到,通過組織「六一兒童節聯歡會」與「親子趣味運動會」等活動,進一步架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橋梁,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學習對感恩的理解與表達。
心理課程看起來「理論」性很強,但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因為上課的形式是開放而活躍的。班上的學生被隨機分成不同的小組,組內分工明確,每組通過講故事、談感受、做遊戲、小組討論等方式,向同學們進行展示,從中鍛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加強了自信心。使同學們在輕鬆的氛圍中獲得實際成長的快樂。
智慧的腦——「新音樂」 新體驗
常言道「開發人的智慧,音樂具有無窮的力量」,因此附小開設了新音樂教育課程。
何為「新音樂」課程呢?原來與傳統的音樂課相比,「新音樂」課用全新的教學方式及教學理念,給學生們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比如說,教室裡沒有傳統的課桌椅,學生們也不再是端坐在椅子上,而是可站、可坐,甚至可以躺著聽課,其目的是讓學生們在自由的環境中無拘無束的體驗音樂、感受節奏與韻律。
一年級的戴天昊同學說:「我們經常跟著音樂做活動,邊唱邊舞。」「新音樂」課在一至三年級開展,是附小與中央音樂學院合作,在德國「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開發的課程。王志清校長介紹說:「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對音樂的熱愛遠重於對考試分數的追求,因此教學中側重於引領學生體驗音樂的節奏和韻律,愉快的學習體驗是學生們最大的收穫。」
勇敢的行——展才藝 勇擔當
「學生的勇敢的行,體現在哪方面呢?」
面對我們的疑惑,王志清校長笑道:「我們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像你們一樣,敢於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學校安排了『課前展示』和『國旗下講話』, 『課前展示』是利用每天的早讀時間,由三位同學在班裡進行才藝展示、或是與大家分享讀書心得,表現突出的同學還有機會到別的班級做展示。與個體展示不同,『國旗下的講話』是以班級為單位,同學們合作完成,同學們會分成幾個小組,先進行整體規劃,然後每位同學都要參與進來,如:做PPT、畫畫、朗誦等,下一次的展示大家會交換工種。」
強健身體,溫暖心靈,體驗快樂,展示才華!這,就是學校的特色課程給學生們帶來的多樣經歷、豐富收穫。(作者: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初一(3)班 陳賀平 鬱子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