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後,第一句話最關鍵……

2020-09-26 面膜媽媽親子育兒經

有一次,兒子放學回家告訴老爸語文考砸了,寫了個錯別字,而且還是把自己爸爸的姓名樊登的「登」給寫錯了。

張怡筠博士 樊登老師

看到兒子面露愧疚的表情,樊登老師並不打算責備他,反而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說:你知道嗎?這個「錯誤」很高級。在古代,父母的名字是不能寫對的,必須寫錯,這個叫「避諱」。明天你去跟老師解釋,請老師把錯字扣掉的分數還給你。果然,孩子聽了面色逐漸「陰轉晴天」,後來的考試中,再也沒有將「登」字寫錯過。

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決定了把孩子帶向何方?


說起犯錯,我們經常提到一個場景,孩子把杯子打破,這個場景可以有很多版本,有的時候是孩子跑來跑去撞倒了杯子,水灑一地,杯子破碎。有的時候是孩子坐在桌前一邊吃漢堡一邊喝飲料,手一碰,杯子翻到,飲料撒一地。有的時候是已經說過很多遍,把杯子往桌子裡面放一點,不然會碰碎,結果真的有一天,孩子再一次只把杯子放在左邊,水灑杯碎……

隨之而來的是,暴跳如雷,甚至出手打人。

「你怎麼總是這樣啊……」

「你能不能注意下呢?」

「你怎麼這麼不省心!」

「我再也不給你買飲料啦!」

「你如果再這樣,我就不讓你看電視了」

這樣的話是否很耳熟……

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都是這樣,不允許孩子犯錯。

  蘇聯作家盧納察爾斯基曾說過:「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誤乃是取得進步所必須交付的學費。」

 

告訴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想辦法解決,鑽牛角尖。

相反,事實上孩子在犯錯後,本身也會產生內疚感,會自責。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去打罵孩子,只會抵消孩子內心的愧疚感,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在正面管教裡,有一個關於懲罰造成的4R理論。

1.憤恨(Resentment) ——「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報復(Revenge) ——「這回他們贏了,但我會扳回來的!」

3.反叛(Rebellion) ——「我偏要對著幹,以證明我不是必須按他們的要求去做。」

4.退縮(Retreat)

a.偷偷摸摸 ——「我下次絕不讓他抓到。」

b.自卑 ——「我是個壞孩子。」

可能一時間,你會覺得真的有這麼恐怖嗎?真的有這麼嚴重嗎?其實你想想,在我們小時候,被打之後會不會有以上這4種想法呢?

每一個家長都是真心希望孩子能變得越來越好的,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希望孩子,打心眼認定自己是一個壞孩子的人。

再回到杯子的那個場景,我們究竟是害怕自己犯錯還是害怕孩子犯錯,是不是通過打罵孩子才能夠掩飾自己內心深處對於犯錯的恐懼呢?試想一下,我們小時候是不是也會遇到打碎杯子的時候,我們媽媽是怎樣對我們的,犯錯之後的我們也會害怕批評、打罵,不敢和父母溝通……

他們可能或者一定沒有學過正面管教,不懂得既不嬌縱也不懲罰的教育方式。說實話,那種把事情悶在心裡,不敢說,不能說的滋味很難受……

其實,孩子是敏感、聰明的,他們需要通過探索和嘗試,去發現外面的世界。如果父母懂得和能夠傾聽,並和孩子們一起,面對犯錯,我想,孩子便變得堅定而自信。

這個時候我們來討論下 「贏了孩子」與「贏得孩子」。

很多時候,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我們總是急於想證明孩子的錯誤,比如,孩子把杯子放在了桌邊,我們絞盡腦汁,與孩子做辯論,威逼利誘說服孩子使他低頭認錯,請她放到我們認為安全的位置,哪怕孩子再三保證不必碰掉。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想要一個人成長就必須要讓他先低頭、先認錯?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證明孩子是錯的嗎?

讓孩子承認錯了,意味著我們贏了孩子,我們利用我們的經驗、大道理、年齡等各種優勢,贏了孩子。而我們一直贏了孩子,那麼孩子就會習慣失敗、習慣錯誤。他會一直處於自己不對,自己不好這樣的負面信息中。

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很可憐,很可悲呢!

當孩子犯錯時,問孩子該怎麼做要比告訴孩子怎麼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把錯誤看作學習的機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錯誤發生的時候作為父母,控制好情緒的同時,詢問三句話。「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發生?」「你打算怎麼做?」這個過程需要注意我們的表情和語言的統一性。孩子其實很敏感,你是責問還是詢問,孩子非常清楚。

同樣,在任何情況下,矯正錯誤的三個R都是有幫助的,因為它們提供了你可以學會並教給你的孩子彌補錯誤的技巧。

  1. Recognize 承認:帶著責任感而非自責,承認你的錯誤。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犯了錯誤,並且承認這一點。包含我們自己也是一樣。

「我剛剛犯了一個錯誤……」 不要先去對不起,坦然說出錯誤,說明他已經承認了錯誤的存在。

2.Reconcile 和好:通過道歉和好。

請孩子向被自己傷害或者冒犯的人道歉。不是只有對不起三個字,建議具體到事情。越是我們從小被灌輸的觀念當中,犯錯是一種很羞恥的不被接納的行為,越是要去調整和改正,尤其是父母,你能夠接納他犯錯的行為,他會更容易去面對去道歉。

3.Resolve 解決:通過一起尋找一個相互尊重的解決方案解決問題。

如果說承認犯錯和道歉是面對錯誤的基礎,那麼解決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讓你能夠在錯誤中成長,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詢問孩子要如何解決,而不是告訴孩子要怎麼做。

我們把它簡化成可以使用的語言就是

  ①承認(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

  ②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③解決(Resolve)——「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允許孩子在成長中通過不斷犯錯,給與犯錯的機會,這就是我們能給與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當孩子做錯事了,你的第一句話是什麼?父母如果對孩子犯錯過於嚴厲,孩子會為了避免犯錯而畏畏縮縮、不敢嘗試和探索,甚至會用撒謊來逃避父母的責怪、內心對父母也更加防禦。所以父母首先應該學會正確看待孩子犯錯這件事,允許孩子犯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當孩子做錯事了,你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有時候,孩子犯錯了是驚慌失措的,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父母多一點耐心,當孩子犯錯後了解清楚情況後,更有利於正確教育孩子,也不至於在一些事情上誤會了孩子,傷害他善良純真的心。
  •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對孩子的影響遠大
    人活著,哪有不犯錯的,可是生活中我們往往是不被允許犯錯的,尤其是最弱小的群體:孩子。責備並不是教育,而是在剝奪孩子的自尊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特別嚴格,孩子一犯錯就會被罵或被打,而且不少父母在孩子做錯事情時,第一句話就是否定或諷刺孩子,卻不知道對孩子的影響遠大。
  • 孩子犯錯時,你的第一句話至關重要!
    孩子犯錯了,第一句話你會說什麼?你恐怕永遠也想不到,你帶著情緒下的斥責,謾罵,諷刺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直到有一天,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們弱小的身體。去年,一名九歲孩子跳樓自殺身亡,他留下一封簡短的遺書告訴奶奶:我不小心把學校玻璃打破了,我知道事情做錯了,我選擇跳樓謝罪。
  • 孩子犯錯時,你的第一句話至關重要
    作者:林林老師 來源:家長幫孩子犯錯了,第一句話你會說什麼?你恐怕永遠也想不到,你帶著情緒下的斥責,謾罵,諷刺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直到有一天,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們弱小的身體。這樣會讓過孩子覺得是被尊重的。也可以抱抱孩子,讓受驚的孩子冷靜下來,這樣孩子覺得,雖然犯錯了,但是爸爸媽媽是愛我的。(2)了解孩子背後的需求如果孩子是故意犯錯的,那麼一定會有背後的動機。比如故意製造噪音,大聲哭鬧,可能是想讓爸爸媽媽多關注他一些。孩子說謊了,那他八成是覺得說了實話,會受到懲罰,覺得說謊付出的代價比較小。
  • 孩子犯錯後,家長說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這三句話對教育孩子有奇效
    通常每次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家長就會語重心長的講一通大道理,孩子的耳朵快磨出繭子,他們也不會罷休。只是這樣的說教真會讓孩子往心裡去嗎?育兒實踐證明,當孩子犯錯後,家長的第一句話對孩子很重要,有時甚至會收到奇效,下面這三句話可以起到一兩撥千斤的作用。
  •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很重要,說對了不傷娃
    孩子能感受到的只有斥責、貶低、諷刺挖苦,至於孩子錯在哪裡,該怎麼改正,一概不知。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孩子犯過的錯還是會繼續犯,這就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那孩子犯錯後,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大人都避免不了會犯錯,何況是小孩子呢。犯錯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而且孩子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成長。如果孩子犯錯,家長就當做是麻煩、闖禍,只會對孩子發脾氣,那錯誤就只是錯誤。而父母如果能引導孩子認識錯誤,學會如何改正,這就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 孩子犯錯後,你第一句話說的是什麼?很多父母說錯了
    "這是很多家長面對小孩犯錯時,對小孩說的第一句話。很多家長在面對小孩犯錯時,第一時間便是責備小孩,甚至是打罵小孩。對於大多數家長而言,如果小孩犯錯了家長不管教小孩,小孩下次還會再犯,管教小孩只是為了讓小孩長記性。然而小孩犯錯後,家長的第一句話說什麼是很重要的,但很多父母都說錯了。
  • 當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影響孩子一生!
    家長對待孩子犯錯時的反應通常分為兩類:■ 「玻璃心」型,見不得孩子犯錯,情緒容易失控,不能冷靜下來處理問題,只是從表面上呵斥或責備孩子,簡單粗暴;■ 「老好人」型,不能正確看待每一種錯誤的輕重和性質,沒有原則和規矩,笑一笑就過去了。不恰當的方式將對孩子的習慣養成、性格塑造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 孩子做錯事後會說什麼?說第一句話的寶寶,內心可能十分脆弱
    對於一位善於觀察的寶媽來講,你有沒有注意到寶寶犯錯以後會說什麼話呢?不同的話語代表著孩子的性格。通過詢問身邊不少的家長,有這麼三句話是寶寶經常性會說的。如果你家寶寶說了第一句話,說明他們的耐心十分脆弱,家長可不能忽視哦。
  • 孩子遭遇欺凌後,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別再隨意「傷娃」了
    導讀:孩子遭遇欺凌後,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別再隨意「傷娃」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遭遇欺凌後,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別再隨意「傷娃」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犯錯後,母親的第一句話,請一定那樣說
    許多父母都是有一個疑惑:孩子犯錯後,究竟需不需要批評?如何批評才可以既不嚴厲打擊孩子的信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又能具有文化教育的目的呢?孩子犯錯後,批評是能夠 的。恰當的批評,能夠 非常好地協助孩子糾正錯誤,發展發展。可是批評一定要視狀況而定,掌握掌握分寸。
  • 當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影響孩子一生!(受益匪淺)
    家長對待孩子犯錯時的反應通常分為兩類:■ 「玻璃心」型,見不得孩子犯錯,情緒容易失控,不能冷靜下來處理問題,只是從表面上呵斥或責備孩子父母不妨試試這樣做: 孩子犯錯,不要批評只要八句話就搞定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決問題,更多地取決於他的經歷而非聰明程度。而孩子的經歷往往也取決於父母,「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出現問題不要著急幫孩子去解決,而要讓孩子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 別再吼孩子了,孩子犯錯家長只需說"一句話",比打罵都管用
    因為面臨中考,所以全家人都比較關注孩子的學習。雖然是網課,但也為孩子營造了很好的環境。但孩子的學習情況確實不盡人意。進行了線上考試,把成績傳到家長群裡後,姑媽看到成績後非常生氣。學習本來就不好,結果這次還下降了10多個名次。
  • 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決定了他的未來的方向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如果父母對孩子犯的錯不以為然,會讓孩子更肆無忌憚,甚至扭曲孩子的是非觀。所以,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學區房,更不是先天的智商,是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01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句話會說什麼?
  • 孩子犯錯時,你的第一句話至關重要!
    孩子犯錯了,第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 當孩子犯錯,其實三句話批評就夠!別傷了孩子!
    親愛的辣媽們,當孩子犯了錯誤,你是不是很傷腦筋?當你批評他,他是不是當耳邊風?當孩子不改正,你是不是很「受傷」?  看來,有可能是我們批評的方法出了點小問題哦。其實,批關於批評,只需要三句話就夠了。  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三句話批評孩子就夠!  第一句話:指出孩子做了什麼錯事。
  • 當眾批評孩子為什麼不行?孩子犯錯了最關鍵的一個步驟別忘了!
    國外許多研究表明,羞恥感越高的孩子,成年後親社會行為越低,更容易產生成癮性行為和偏激行為。2.失去安全感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內心邊界,當他們在眾目睽睽之下被管教懲罰,內心世界往往崩塌,嚴重的會馬上激發抑鬱厭世自殺等偏激行為。
  • 孩子叛逆、愛發脾氣?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
    孩子叛逆、愛發脾氣?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你家孩子是否也經常發脾氣?其實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暴露問題反而是好事,因為這樣能及時發現問題並給予糾正,而那些將情緒和壓力隱藏起來的孩子,才是潛在的危險。當孩子生氣、發脾氣時,你第一句話會說什麼?
  • 孩子做錯事不可怕,關鍵的是父母說的第一句話
    每個孩子都希望與人建立情感聯結,所以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你的支持。雖然有時候孩子表面上表現得不在意,但實際上內心深處他們都會產生羞愧、難堪的情緒。處於負面情緒中的孩子不可能理智地去思考問題,而是需要我們大人幫他們釐清現實,挖掘真實自我中美好的部分,讓他們重新獲得有尊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