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兒子放學回家告訴老爸語文考砸了,寫了個錯別字,而且還是把自己爸爸的姓名樊登的「登」給寫錯了。
張怡筠博士 樊登老師
看到兒子面露愧疚的表情,樊登老師並不打算責備他,反而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說:你知道嗎?這個「錯誤」很高級。在古代,父母的名字是不能寫對的,必須寫錯,這個叫「避諱」。明天你去跟老師解釋,請老師把錯字扣掉的分數還給你。果然,孩子聽了面色逐漸「陰轉晴天」,後來的考試中,再也沒有將「登」字寫錯過。
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決定了把孩子帶向何方?
說起犯錯,我們經常提到一個場景,孩子把杯子打破,這個場景可以有很多版本,有的時候是孩子跑來跑去撞倒了杯子,水灑一地,杯子破碎。有的時候是孩子坐在桌前一邊吃漢堡一邊喝飲料,手一碰,杯子翻到,飲料撒一地。有的時候是已經說過很多遍,把杯子往桌子裡面放一點,不然會碰碎,結果真的有一天,孩子再一次只把杯子放在左邊,水灑杯碎……
隨之而來的是,暴跳如雷,甚至出手打人。
「你怎麼總是這樣啊……」
「你能不能注意下呢?」
「你怎麼這麼不省心!」
「我再也不給你買飲料啦!」
「你如果再這樣,我就不讓你看電視了」
這樣的話是否很耳熟……
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都是這樣,不允許孩子犯錯。
蘇聯作家盧納察爾斯基曾說過:「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誤乃是取得進步所必須交付的學費。」
告訴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想辦法解決,鑽牛角尖。
相反,事實上孩子在犯錯後,本身也會產生內疚感,會自責。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去打罵孩子,只會抵消孩子內心的愧疚感,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在正面管教裡,有一個關於懲罰造成的4R理論。
1.憤恨(Resentment) ——「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報復(Revenge) ——「這回他們贏了,但我會扳回來的!」
3.反叛(Rebellion) ——「我偏要對著幹,以證明我不是必須按他們的要求去做。」
4.退縮(Retreat)
a.偷偷摸摸 ——「我下次絕不讓他抓到。」
b.自卑 ——「我是個壞孩子。」
可能一時間,你會覺得真的有這麼恐怖嗎?真的有這麼嚴重嗎?其實你想想,在我們小時候,被打之後會不會有以上這4種想法呢?
每一個家長都是真心希望孩子能變得越來越好的,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希望孩子,打心眼認定自己是一個壞孩子的人。
再回到杯子的那個場景,我們究竟是害怕自己犯錯還是害怕孩子犯錯,是不是通過打罵孩子才能夠掩飾自己內心深處對於犯錯的恐懼呢?試想一下,我們小時候是不是也會遇到打碎杯子的時候,我們媽媽是怎樣對我們的,犯錯之後的我們也會害怕批評、打罵,不敢和父母溝通……
他們可能或者一定沒有學過正面管教,不懂得既不嬌縱也不懲罰的教育方式。說實話,那種把事情悶在心裡,不敢說,不能說的滋味很難受……
其實,孩子是敏感、聰明的,他們需要通過探索和嘗試,去發現外面的世界。如果父母懂得和能夠傾聽,並和孩子們一起,面對犯錯,我想,孩子便變得堅定而自信。
這個時候我們來討論下 「贏了孩子」與「贏得孩子」。
很多時候,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我們總是急於想證明孩子的錯誤,比如,孩子把杯子放在了桌邊,我們絞盡腦汁,與孩子做辯論,威逼利誘說服孩子使他低頭認錯,請她放到我們認為安全的位置,哪怕孩子再三保證不必碰掉。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想要一個人成長就必須要讓他先低頭、先認錯?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證明孩子是錯的嗎?
讓孩子承認錯了,意味著我們贏了孩子,我們利用我們的經驗、大道理、年齡等各種優勢,贏了孩子。而我們一直贏了孩子,那麼孩子就會習慣失敗、習慣錯誤。他會一直處於自己不對,自己不好這樣的負面信息中。
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很可憐,很可悲呢!
當孩子犯錯時,問孩子該怎麼做要比告訴孩子怎麼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把錯誤看作學習的機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錯誤發生的時候作為父母,控制好情緒的同時,詢問三句話。「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發生?」「你打算怎麼做?」這個過程需要注意我們的表情和語言的統一性。孩子其實很敏感,你是責問還是詢問,孩子非常清楚。
同樣,在任何情況下,矯正錯誤的三個R都是有幫助的,因為它們提供了你可以學會並教給你的孩子彌補錯誤的技巧。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犯了錯誤,並且承認這一點。包含我們自己也是一樣。
「我剛剛犯了一個錯誤……」 不要先去對不起,坦然說出錯誤,說明他已經承認了錯誤的存在。
2.Reconcile 和好:通過道歉和好。
請孩子向被自己傷害或者冒犯的人道歉。不是只有對不起三個字,建議具體到事情。越是我們從小被灌輸的觀念當中,犯錯是一種很羞恥的不被接納的行為,越是要去調整和改正,尤其是父母,你能夠接納他犯錯的行為,他會更容易去面對去道歉。
3.Resolve 解決:通過一起尋找一個相互尊重的解決方案解決問題。
如果說承認犯錯和道歉是面對錯誤的基礎,那麼解決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讓你能夠在錯誤中成長,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詢問孩子要如何解決,而不是告訴孩子要怎麼做。
我們把它簡化成可以使用的語言就是
①承認(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
②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③解決(Resolve)——「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允許孩子在成長中通過不斷犯錯,給與犯錯的機會,這就是我們能給與孩子的,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