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底,63歲的李大爺因不停咳嗽去了醫院,被診斷為結核病。禍不單行,在各項檢查中,醫生又發現李大爺患有罕見的雙側腎癌,右側腫瘤略大,已超過了4公分,左側略小,在3公分左右。
腎癌,常見的是單側發病,發現時即為雙腎同時存在腫瘤的情況非常少。有統計指出,在腎癌患者中,雙側腎癌的發病率僅為1%-4%。
雙側腎癌手術可否一起做?
各科室醫生會診評估後,認為李大爺的結核病還處在活動期,暫時不適合做腎癌手術,僅給予了抗結核治療,後期再視情況擇機手術。
3個月後,呼吸科專家及結核病專家認為李大爺的結核病已穩定,可以開始腎癌的手術治療了。
但是,雙側腎癌的手術怎麼做?三個方案可供選擇:
通常做法是分開手術,先做一側,恢復一至兩個月以後,再做另一側。如果同期給雙腎做手術,腎臟熱缺血時間無疑會比較長,患者術後出現腎功能不全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假如不做保腎手術,一切了之,病人將面臨更大的腎功能不全等風險。根據國外的研究結果,對比同期手術和分期手術的雙腎癌病例,雙側腎癌患者進行同期雙側腫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與分期手術可以獲得同等的預後。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杜鵬在全面權衡了李大爺的具體情況及各種手術方案的利弊後,決定為李大爺實施雙側腎同期切除腫瘤、同時保腎的難度極高的手術。
「之前因治療結核,手術已經被推遲了3個月,目前如果先做一側,一到兩個月後再做另一側,另一側的腫瘤可能有進展甚至有轉移的風險,腫瘤長大後,腎就保不住只能切除了。」杜鵬解釋之所以選擇施行這臺高難度手術的原因時說。
雖然難度顯而易見,杜鵬對手術結果仍然充滿信心,除了經驗豐富外,使用達芬奇機器人做手術也讓杜鵬更加有底氣。
雙側保腎手術怎麼做?
做腎臟手術時,要先將腎臟的血管阻斷後再切腫瘤,腫瘤切乾淨後把腎臟縫合好,再將血管開放,恢復供血。
血管被阻斷的時間即為熱缺血時間。熱缺血時間越短,對腎臟功能的影響越小。一般而言,腎臟的熱缺血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是比較理想的。
杜鵬充滿信心地說:「達文西機器人的優勢是,能提高切腫瘤和縫合的精準度和速度,很好地控制熱缺血時間,即使我雙側同時做,熱缺血的時間也不會長,出現腎功能不全的機率會很低,整個手術是可控的狀態。」
「如果分期手術,患者承受的痛苦會明顯增加,總體費用也會增加。」杜鵬補充說。
手術能否成功?
10月25日上午10時,李大爺被推進手術室,杜鵬和他的團隊預計手術時間為6小時。
李大爺左側腎臟的腫瘤長在了腎門部位,靠近腎臟大血管,這對外科醫生是一個挑戰,稍有不慎就會碰破血管造成大出血。
而機器人的三維成像技術會讓術野更加清晰,杜鵬在切腫瘤的過程中能夠進行十分精細的操作,避免了損傷腎臟大血管的風險。
右側的腫瘤長在了腎臟的背側,不在腎門部位,相對來說就比較好處理。
14:30分,手術完成。整個過程非常順利,用時4.5個小時的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1.5個小時!
「每一側腎臟熱缺血的時間都控制在了15分鐘之內,雙側加起來不到30分鐘,這就是機器人的優勢。」術後,杜鵬有些興奮地說:「再過兩天,李大爺就可以下地走走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出院了!」
術後兩周,李大爺回到醫院見到杜鵬後,劫後餘生的感慨和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讓他百感交集,他拉著杜鵬合了影,以此作為自己新生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