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榴薔薇(富書籤約作者)
01
學生分享的一則新聞,驚顫了我的心。
今年,泉州市某地發生一則母虐童事件。
一位年僅12歲的小女孩逃離家門到外打工,後警方介入,才知這個小女因母親威脅要打她,她因害怕逃離家門。
警察發現,這個女孩不僅身上有多處菸頭燙傷的痕跡,還發現她的一隻手指被其媽媽用剪刀剪掉了半截。何其殘忍!
有道是孩虎毒不食子,為什麼這位母親會對自己的親生女兒痛下毒手?她的良心不會痛嗎?
學生看了新聞,張大了嘴,蹙眉揪心,久久無法平復心情。他們不敢相信親生爹媽會對自己的孩子痛下這般毒手。
我問他們,是否認為這則新聞是個例?是否聽聞過類似事件?
他們困惑地搖了頭又點了頭。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是呀,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可通過一些數據,一些典型的案件來透析一下背後的原因。
2014年,有關部門對虐童案做了相關統計。據不完全統計,僅2014年上半年,國內媒體曝光的虐童案就有104起。
其中父母虐童案有51起,佔虐童案總數的49%。55名兒童受到父母虐待傷害,其中24名兒童被虐致死。
記者盤點相關案例發現,父母虐待兒童的手段非常殘忍,包括火燒、剪刀剪、開水燙、從高樓扔下等。很多被虐兒童雖然脫離生命危險,但身心受到嚴重摧殘,部分兒童變殘疾。
據《現代快報》報導,2014年3月20日,南京一 13歲女童因為回家晚被酒後父親打死。
據《新民晚報》報導,2014年4月2日,上海青浦區的一對夫妻因瑣事起爭執,妻子無處發洩將在一旁大哭的8歲兒子拖來,抄起菜刀砍斷三根手指。
據浙江在線報導,2014年5月19日,杭州一位12女孩因抄作業,被父親拖到車棚用草繩勒住脖子吊打死亡。
一名南京6歲男童被虐打的照片在網上瘋傳。照片顯示,男童背部、手臂、腿上布滿傷痕,像是被鞭子抽過,腳也高高腫起。
這些虐童案裡,有養父繼母的,但更多的是親生父母的。
親生父母為何會狠下如此毒手?
常情常理無法對此作出合理的解釋,因為這些行為有違常情常理。
有心理專家對此作出解讀,認為造成行為的原因有三:
1、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
2、夫妻關係惡變。
3、生存壓力讓孩子變成出氣筒
我對此表示贊同。
但是細究那些案例,我們發現這些父母有把孩子往死裡虐待的傾向。這不是正常父母一時情緒起懲罰孩子的行為,它折射出的是行為背後的心理扭曲,心理變態。
只是這扭曲的、變態的心理如何造就的?
有心理師認為,這些施暴者往往受過父輩的施暴,他們行為來源於原生家庭的「潛心理」。
所謂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的家庭。現在很多家暴中的施暴者的行為,更多是來源於其原生家庭。
也就是說,正是因為他們小時候也挨打過,小時候也曾受到過傷害,長大成人,當他們自己有了小孩時,他們就會從一個家暴的受害者演變成一個「施暴者」。
這是一種成長過程中的「潛意識」的心理行為。
除此之外,他們也往往受到父輩們「棒子」思想的影響。
這種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何其深重,它會伴隨孩子一生,而且還會把這種傷害帶給下一代,這樣代代相傳,太可怕了。
02
我親眼見過村裡的人,如何殘忍地教訓他們的孩子的。
其中一個父親,每當他的孩子調皮搗蛋不聽教時,他就把那孩子捉回來,然後用繩子把孩子捆綁起來,接著吊在門口的樹上,拿著棍子在下面抽打。
每當我看到時,心都禁不住顫抖。殘忍血腥!
我倉惶而逃,不忍再看。
還有一家父親也這樣,孩子犯錯,也是拿繩索捆綁,讓他們跪著綁在吃飯的桌子上。男孩女孩都這樣懲罰。
那些被虐待長大的孩子,對待自己的孩子也是缺乏情感的。他們不懂得如何溫情地與孩子相處,教育方式上更多沿襲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在我們成年後的種種思想和行為裡,都可以照見自己和父母一樣的面容。」
所以星雲大師說:「你就是未來孩子的原生家庭。」
那些殘忍地虐待自己親生孩兒甚至至死的父母,他們在小時候該是受到多麼冷漠的對待。他們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愛,學會愛,所以他們也無法給予孩子愛。他們無愛,所以無情。
無愛無情之人才會對萬物冷漠,甚至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愛不是天生的,它必須從父母那裡習得。
如果父母與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愛的互動,父母是無情的,孩子也就是無情。
有個殘酷的實驗證明了這點。
在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有一個學者叫哈洛他做了一個跟猴子有關的社會學的實驗,它把一群剛剛出生的小猴,從父母身邊帶離,強行關進了冰冷的籠子。
這些猴子都是被獨自關押的,一邊哈洛給他們用鋼絲做了一個非常堅硬的,很像是猴子的一個鐵絲的架子,這個架子上有牛奶瓶。在另一邊他還給猴子放了一個毛茸茸的很像它猴子媽媽的猴子玩具。
什麼事情發生了?
所有的小猴到餓了快死的時候,才到那個鐵絲的架子上去拿牛奶瓶,去喝奶,一旦喝飽了,會迅速的回到那個它以為是媽媽的毛茸茸的玩具身邊。
雖然這個模擬的媽媽,不能為它做任何事情,可是那些小猴都是緊緊的蜷縮在那個猴子媽媽身上。
更殘忍的事情是在後面。
這些猴子後來長大了,統統都無法融入正常的猴子的族群。它們就像是得了靈長類動物精神病一樣,尖叫、哭泣、害怕、抗拒,它們只能被單獨關押。
就算是後來它們用技術手段懷孕生下來小猴,這些猴子對自己生出來的生命毫無任何的感受。
當生出的新生兒小猴哭泣的向媽媽身上爬過去的時候,它們媽媽做的事情是憤怒的推開它,或者是咬掉它們的手掌和頭顱。
這樣的行為是不是與上面那些虐待自己親生孩兒的父母如出一轍!
這個可怕的實驗,教會了我們一個基本的靈長類的也包括人類心理學的常識:愛是一種能力,愛是我們大腦深處的一個原始驅動的程序。
它不會因為我們大腦健全就自然的產生,它必須來自於我們所有人的親子關係,我們親生父母的愛和我們社會環境給我們的一個有效的良性的互動。
哈洛用一群殘酷的猴子的實驗,教會了我們這個真理。
這樣的不幸,在我們自己的身邊,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03
我再給大家分享幾個就在近期震撼我們所有人的悲痛案件:廣西的一個13歲的男孩,自己離家出走,流浪的時候,把三姐弟就因為很小的事情全部殺死,屍體投進了枯井。
還有去年,畢節的一個年輕的孩子,他把自己親生的弟弟和妹妹全部殺死以後自殺。
大家聽到這種新聞的時候,所有人都會像我與我學生一樣的震撼,無解,都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們會有很多種解讀,就像上面的心理專家那樣分析的。
但是如果你回到哈洛的解讀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這些人可能是從小被自己的父母拋下了在家鄉的或沒有得到父母良性的愛的互動的。
失去了親情和愛的連結的幼小的猴 子,怎麼能指望他們用愛、用良性互動、用有序的方式去走入這個社會?
父母是無愛無情的,就無法給予愛與情給孩子,孩子沒有學會愛,孩子也就無情無愛,到了他們生兒育女時,也無法給予自己孩子愛。
當那些慘無人道的虐殺自己親人的新聞事件一再連續發生時,我們不能再當個「看客」,只道一聲「天啊」,就完事了。我們要從這些事件去觀照自己,完善自己。
如果你是父母,從這刻開始,多抱抱你的孩子,告訴他,你愛他。
如果你是孩子,回身抱抱父母,告訴他們,你愛他們。
然後把這種愛傳遞到下一代。
讓愛接龍,代代相傳,才能還得一個有情的人間。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石榴薔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籤約作者,一個孩子的媽媽,一個高中語文老師,有著敏感而又細膩的心,喜歡寫生活感受。常常在生活中發現美與醜,卻堅信美好長存人間。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