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壽縣一名12歲小學生在上完第一節語文課,將一封遺書交給同桌後衝出教室,從五樓欄杆上跳下,不治身亡。該同學因父母離異、母親對其要求嚴苛,曾表示想離家出走,遠離母親。
消息一出,大家不禁想起不到半月的5月23日,一15歲少女將其母親勒死家中的悲劇。
兩個孩子都是來自離異家庭,都是被母親撫養並嚴苛管教下的未成年人。
離異家庭為何對孩子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呢?
原因一:來自於自身身心原因
由於未成年人身心發展還未健全,分析事物和抗壓能力弱。面對周圍人對離異孩子的指指點點,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面對撫養方的嚴苛要求無力反抗,容易選擇極端方式進行逃避,如自殺或殺死給自己造成傷害的單親父母。
原因二:來自於離異父母的心理原因
夫妻雙方離異,往往會對被拋棄方產生極大的怨恨、自卑等不良情緒。在工作場合不能向同事、領導發洩這種不良情緒,回家只能將不良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反抗和不聽話,更會讓單親父母感到人生的失敗,挫敗感油然而生,最後會變本加厲的將自己的不幸傾注於孩子身上,但孩子畢竟是自己親生的,為了給自己找到合理宣洩不良情緒的出口,於是找到為孩子好這一理由,使盡渾身解數逼迫孩子努力學習,這種逼迫是扭曲的、變態的,直至孩子無法承受,選擇離家出走或輕身自殺來逃避這種逼迫。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針對離異家庭進行心理輔導,既要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更要對單親父母進行心理輔導。學校老師也應更多注意來自離異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及時予以疏導,約談家長溝通教育方式方法,不要讓孩子再為父母的婚姻不幸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