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少年縱火跳樓身亡 |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2020-08-27 深圳第一教育欄目

「玻璃心」不該成為對孩子的指責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7月29日晚8時左右,一個年輕鮮活的生命未曾好好感受世界,就以令人嘆惋的方式揮手作別。當晚,四川自貢一名16歲的男孩小傑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與父母爆發了激烈的矛盾衝突。被憤怒、悲傷和委屈情緒蒙蔽雙眼的小傑做出讓人心酸的決定:他對父母謊稱回房間拿眼鏡,隨即反鎖上房門,在房間內放了一把火點燃整個家。不久之後從8樓房間內縱身一躍,結束自己16年的短暫生命。

根據現場報導,小傑媽媽知道孩子墜樓後當場崩潰,懊悔不已,難以接受孩子離開的現實,場面讓人十分心酸。簡單的一紙中考成績,為何成為小傑催命符?於孩子而言學習成績重要嗎?想必十分重要,但成績與生命孰輕孰重,答案不言而喻。


圖片來源於網絡


青少年的年齡段本應擁有如花似玉的花樣年華,他們應該安心地學習,健康地生活,快樂地成長。但一部分仍風華正茂的學生因一時「賭氣」而縱身一躍,讓人生戛然而止,更給深愛自己的親人帶去無盡的悲痛。

當筆者搜索「學生跳樓」的相關詞條,結果令人觸目驚心。近期各地發生過多起學生自殺事件,而自殺的:今年4月23日,安徽郎溪初一女生在開學第一天,竟從4層的宿舍樓跳下;今年4月12日,陝西商洛,一初三女生。從教學樓三樓跳下,搶救無效。不幸身亡;今年4月7日,江蘇南通,一名15歲初二男生從19樓墜落,搶救無效;6月4日,常州市河濱小學五年的繆可馨因被語文老師責罵從4樓跳下身亡;6月7日,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學,一名大二學生考試被抓後從8樓跳下,不幸身亡......

「青少年自殺」這個沉重無比的社會話題,再次赤裸裸地擺在社會群眾面前。到底我們該如何面對?


孩子怎麼想,家長您真的了解嗎?


萬物皆有裂痕,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如此。看似陽光開朗的孩子背後,必然有他該年齡段所面臨的問題與壓力,它或許來自學業、家庭、或是青春期躁動不安的內心。

對部分家長來說,他們過於武斷給孩子貼上「安全」的標籤,反而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感受。多起青少年跳樓自殺的事件中,我們能大概歸納出一個共同特點:孩子平時並沒有任何問題,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原因,是表面所看到的直接原因導致。像是開頭案例處,小傑父母在小傑墜樓後一直在重複「我就不該因為中考成績責備你」。不久前發生的「中傳研究生跳樓」、「繆可馨跳樓」,都把矛頭指向嚴厲的老師。但我們真應該完全把責任歸咎在他們身上?

多起青少年自殺事件發生以後,網絡上出現一種不和諧的聲音。網絡暴民們既將責任怪罪在施壓者的身上,還把矛頭引向了孩子自身。「現在青少年過於「玻璃心」,連一點的挫折和壓力都承受不起」;「跟我們當年相比孩子生活條件好了,但就是被寵壞,一點小事就想用死解決問題」;「孩子就是缺少社會的鍛鍊,被毒打幾遍自然就沒那麼脆弱了。」

我們當然不能徹底否認青少年有足夠的抗壓能力,但貿然說出這些話的人是否過於武斷?對青少年自殺這件事本身,他們就有著最深的誤解。但其實不只這群人,當下整個社會,作為旁觀者的你我,大部分人都是通過上帝視角看待青少年自殺,對他們的極端行為不屑一顧,卻真的甚少靠近當下青少年的內心,真切地了解真相的背後原因。

無論是青春爛漫的青少年,還是年富力強的成年人,最後以自殺方式結束與世界的羈絆,其實並非是懦弱或是不堪一擊,而是他們已無法承受負面情緒給他們內心帶來的消極影響。引爆的不單單是一件事,而是經年累月的消極情緒鬱結心中無法排解,持續整整一個月、一年甚至是好幾年。

成年人的世界尚且如此,何況是生活在象牙塔當中的青少年呢?孩子們的世界,他們的生活狀態相對單一,兩點一線:學校、家庭。在學校老師監督專心學習,為考取好成績而努力奮鬥;在家裡父母嚴格要求,希望自己能光宗耀祖,揚眉吐氣。無形之中,他們持續受到強烈且密集的精神壓力,但又因為生活圈子尚小沒有足夠條件創造喘氣的機會。

「身負萬般煩惱,卻不敢與人傾述;身有萬種痛苦,卻不知有誰理解。」要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以這種方式來解決呢?一位跳樓自殺的孩子在留給父母的遺書中如是說道......生活經歷體驗又尚未豐富的孩子,對生命和生命裡值得珍惜的東西沒有形成清晰概念,「自殺」,仿佛比一個人長期忍受這種嘗試逃離卻無能為力的痛苦感顯得要「輕鬆」一些。

據《中國兒童自殺報告》顯示:中國是世界上兒童自殺第一大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於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究其原因,學習壓力過重、早戀、父母離異成為誘發自殺的主要原因,分別佔比45.5%、22.7%、以及13.6%。

圖片來自於: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冰冷的數據背後是無數個支離破碎的家庭和過早凋零的生命,它再三去警醒我們,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刻不容緩。但具體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


對孩子「容錯率」更高一些

臺灣連續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曾將問題焦點聚焦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上。《茉莉的最後一天》的單元故事談到青少年跳樓的問題,影片中的媽媽怎麼也想不通乖巧懂事的茉莉為什麼會跳樓自殺,還是在熬過高考拿到了第一志願的錄取通知的第一瞬間。

為弄清茉莉自殺的原因,她翻找茉莉的遺物、拜訪茉莉生前的心理醫生,甚至求助朋友兒子發明的儀器來查看死去茉莉的記憶,但她從沒想過茉莉長大了應該尊重她的隱私,還振振有詞「我想要了解我的女兒,有什麼不對嗎?而且我沒有傷害任何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傳統的中國家庭裡,父母們似乎站在正確的一方,即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犯錯也絕不會承認。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又有多少?當父母偶然見到孩子不同的一面,那一定是孩子變了。父母是否由衷地尊重過自己孩子的夢想、隱私、情緒?大部分的家長即使注意到了也並不在意。

目前大部分的中國式父母「容錯率」仍然太低,以愛之名對孩子高要求,高標準,眼裡容不下孩子的一顆沙子。長久下來,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迫。當我們踏錯一步,沒辦法滿足父母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時就會懷疑自己,「我的人生是不是完蛋了」?

此前引發社會熱議的跳樓事件,山西中北大學學生因作弊被監考老師發現,隨後跳樓身亡,其實就是在這種懷疑心理下導致的問題。因為在父母和大眾的眼裡,群眾習慣了「大學讀書輕鬆,掛科是不存在的」的規則。當學生因為作弊被抓到,內心世界崩塌完全崩塌!他覺得自己既無法面對家長的責備,也無法面對身邊學校、同學對他異樣的眼光。所以,只能夠以跳樓方式逃避內心世界崩塌的可能性。

作為家長,我們不妨對孩子的「容錯率」更大一些。既認可孩子的優秀特長,也包容他們的狼狽與不足,孩子的焦慮不安又從何談起呢?我們並不是聖人,孩子更不是,我們本就不應該針對孩子不完美的地方吹毛求疵。學習成績並不代表一切,作為家長,我們更希望看到孩子快樂健康,才是優秀成才。當孩子擁有快樂健康的人格,不遠比那優秀的一紙成績單更值得喜悅嗎?


正確面對「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了解完癥結所在,作為家長,在行為上又該如何引導教育孩子?


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

你會和孩子主動交流溝通日常生活的細節嗎?每周有足夠的與孩子親子活動嗎?這些細節都是和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前提條件。當孩子感覺親子關係有所缺失時,身心發育都會右一定影響。雖然青少年階段,孩子已略微抗拒和父母坐在一起聊天,但適度陪伴、適度鼓勵、適度安慰,家長適當主動對他們表示支持和尊重,這種親密關係能為孩子提供安全感。相比在無奈中掙扎看不見未來,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中努力是何等的幸福。


培養孩子對生命教育的敬畏感。

這麼多孩子以輕視的態度對待生命,表明當下家庭、學校乃至社會關於生命教育的程度是缺失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可以通過名人傳記、生命教育的紀錄片、戶外實踐活動等方式讓孩子了解生命的意義。同時在生活中培養孩子承受壓力、應對挫折的能力,遇到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遭遇失敗坦然處之奮起應對,這遠比讓一味追求高分來得重要。


03讓孩子宣洩自身的消極情緒。

成年人的世界和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大相逕庭的。當我們站在孩子自身的角度看待世界,才能與孩子感同身受。要告訴孩子,如果你感到心情不好一定要把情緒表達出來,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來緩解和控制。因為很多青少年,都是因為在某個時刻鑽進牛角尖無法走出來,將問題越想越複雜,越想越嚴重。讓孩子宣洩自身的消極情緒,花時間陪伴孩子一起度過那些不舒適的日子。家長應學會理解孩子的情緒,有時候孩子表達能力有限,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訴求。


04與孩子共同面對問題。

作為成人,我們在社會上習慣弱肉強食的法則,習慣面對困難時需要咬牙堅持。但為了孩子的發展,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希望孩子能提前適應這種生活節奏,所以生活中不乏看到「鷹爸」、「虎媽」教育。當然,適當讓孩子感受這份壓力有助於他們成長,但一旦壓力過大,大到孩子難以自行解決問題時,和孩子堅定地站在同一戰線,一起面對解決問題。讓孩子了解到,生活中這些令我們消極的事,僅是生活很小的一部分。我們的生活由很多有趣的部分組成,父母始終是孩子溫暖堅定的陪伴者。當問題來臨時,我們始終相伴同行。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我心目中的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作為家長,我們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與缺陷,給予他們充分的愛與關懷。告訴孩子,即便生活中滿是裂縫,我們也要知道,那也是光照進來的地方。看到光,就看到希望!

相關焦點

  • QQ空間「扎心」的短句籤名: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QQ空間「扎心」的短句籤名: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Everything has a crack, that's where the light comes in.
  •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一模356到高考586的考生獨白
    &34;如果說「做到」需要運氣,那每一次的「做到」,註定是因為實力。1.步入高三的迷茫記得步入高三時候,第一次摸底考試的時候,我考了356,我第一次為我的成績感到無地自容,因為周圍的同學似乎都有無限的潛力
  • 英語每日一句:萬物皆有裂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每日一句:萬物皆有裂痕 2013-01-28 16:0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New Arrival丨萬物皆有縫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萬物皆有縫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Leonard Norman Cohen萬物皆有縫隙當Talita的門
  • 【英語美句】萬物都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萊昂納德·科恩
    對於偶像的辭世,李健在微博上表示:「我相信,科恩先生的人生遠比他的歌曲所呈現的更為豐富,我也相信,對於他的離世,他自己的悲傷是眾多因此悲傷的人當中最少的一個,在今後的歲月裡,他的歌聲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連綿不絕,而對於他的懷念終將是斷斷續續,可這有什麼關係,因為,他是科恩,永遠的科恩。」
  • 「一眼中意」的走心文案:凡是有裂痕,都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凡是有裂痕,都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5.Only to call you and answer your phone, my heart rate is accelerating. 只有給你打電話和接你電話,我的心跳是加速的。
  • 16歲少年放火燒房跳樓身亡,做傻事的都是中產下層以下的孩子
    7月29日晚,20點40分左右,四川貢井區貢山壹號小區一期1棟1單元8樓發生火災,同時著火房屋內有少年墜樓身亡。據新聞報導:跳樓自殺的是一名16歲的少年,疑中考成績與父母發生爭吵,在家中點火後跳樓身亡,父母在少年跳樓自殺後的墜樓地點悲痛欲絕,現在具體原因還需要調查。
  • 天才少年林嘉文,16歲出書18歲跳樓身亡,遺言:請給予我尊重
    天才對純澈、深徹的「本我」有著執著的追求,他們畢生都在為了這個目標而戰鬥,直至離去的那一刻,如今也有一位歷史天才,17歲就已經出書,卻在18歲選擇跳樓自殺,真是讀懂了歷史卻沒懂自己。在他們看來這樣一個天才少年,前途似錦。16歲的林嘉文便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書《當道家統治中國》,全書三十餘萬字,書中觀點精闢、見解獨特,實難相信這是一個16歲孩子完成的著作。林嘉文稱,這只是自己閒來寫下的一些想法,沒有想到會發表。
  • 16歲女兒跳樓身亡,對女兒假關心的媽媽目睹全過程
    16歲女兒跳樓身亡,對女兒假關心的媽媽目睹全過程。「媽媽,你愛我嗎?」說完這句話,林茉莉毅然決然的跳下了陽臺,當場身亡……林茉莉是全校第一,是爸爸媽媽們的驕傲,可就在她16歲那年選擇自殺身亡。16歲女兒跳樓身亡,對女兒假關心的媽媽而他們想不到的,林茉莉的成績是媽媽一點一滴逼出來的,做錯一道題不能吃飯,如果上大學選擇中文系就是丟臉,茉莉的選擇必須聽從媽媽的安排。
  • 長郡湘府中學學生跳樓身亡,花季少年心事誰能與共?
    引言 人類需要向很多動物學習,比如母獅子會把斷奶後的幼崽無情地拋給森林,海龜幼崽需要自己躲避鯊魚的捕獵而從沙灘上回歸大海 幾天前,筆者就江蘇省常州市10歲少年繆可馨因疑似老師的作文批改跳樓身亡而發表評論文章《是誰在教你的孩子跳樓自殺
  • 不教而誅是為虐,16歲少年殺害21歲姐姐後跳樓
    10月28日,湖南衡陽發生一起慘劇,一名16歲少年將21歲姐姐殺害後跳樓自盡。目前,衡陽警方已介入調查此事。這起事件發生在衡陽縣西渡鎮某小區。10月29日,該小區物業公司總經理羅先生告訴相關記者:「他們家住在23樓,事發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家。
  • 姐姐18號生日,弟弟卻在16號跳樓身亡,年僅28歲!
    喜歡看娛樂方面資訊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 每天都為你帶來不同的娛樂圈故事 近日,據媒體報導,香港女子唱跳組合HotCha成員黎美言的親弟弟於16日在其住處跳樓自殺,因傷重不治身亡。
  • 17歲少年痴迷網遊九陰真經無法自拔跳樓身亡
    17歲少年痴迷網遊九陰真經無法自拔跳樓身亡 向成年過渡的年齡,可是對於玉溪市通海縣秀山街道辦事處沈亮(化名)來說,人生在17歲戛然而止。昨天,通海縣公安局介紹,沈亮因痴迷網路遊戲——九陰真經,無法自拔,於5月18日凌晨從五樓的家中跳樓。通海縣人民醫院120急救醫生趕到現場查看時,沈亮已經死亡。  沈亮家住在美麗的通海秀山街道,今年剛好17歲。
  • 2021作文預測:青春、人生、裂痕
    也許我們不會知道,在我們的爺爺那一輩,青年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莫言十幾歲下鄉支教,因為沒有正規書籍,他只能把一本字典翻來翻去看上幾十遍;韓少功16歲到汨羅插隊,一呆就是六七年,平常只能看盡有的兩本雜誌。但是那個艱難貧瘠的時代,有多少人從邊陲鄉村走出國門,成為連接國內外的紐帶,成為科研項目地拓荒人,對知識的熱愛與不懈追求是中國現代青年對抗貧窮與苦難的武器,青春的價值就是堅持不懈,奮鬥不止的毅力。
  • 懷孕六個月遇老公出軌:每一個女人都有裂痕,那是渣男進來的地方
    21歲。這一天,我一口飯沒吃。想打電話把他爸媽從安徽老家喊到北京來,可一想到,這八年的不容易,來了就是雞飛蛋打,我先給你說說吧。我之前說過,每一個女人都有裂痕,那是渣男進來的地方。孕期就像這個裂痕,很容易讓渣男現形。但事已至此,就像你說的那樣,八年的感情走到今天,你也會難以割捨,也不是說離就離了的。
  • 網傳15歲少年因作業沒寫完跳樓身亡 學校:只是部分原因,事情已處理...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宋迎迎/文圖9月1日是新學年開學第一天,然而有多位網友在社交網絡發帖稱,鎮江句容香江公館小區發生一起墜樓事件,一名15歲的少年在當天不幸身亡。有人稱該少年是因沒寫完作業而跳樓。對此,墜樓少年所在中學回應稱,沒寫完作業只是部分原因,具體原因比較複雜。提供線索的讀者表示,該名少年為當地華陽中學學生,系因暑假作業未完成,老師告訴家長後與父母親拌了幾句嘴,從22層樓跳下,落於三層平臺,當場死亡。採訪中,香江公館小區多位住戶向記者表示,確有此事發生,但對於跳樓學生的具體情況並不了解。
  • 13歲少年跳樓身亡: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做這三件事
    導讀:13歲少年跳樓身亡: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做這三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3歲少年跳樓身亡:教育孩子,父母不要做這三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2歲男孩因未完成作業跳樓: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8月31日上午,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第十五中學就讀的一名12歲初中生小曾在家屬院跳樓身亡,匆匆結束了生命。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少年自殺的原因竟然是沒有完成作業。開學前夕班主任通知報到時必須交上假期作業,小曾不符合報導要求無法辦理入學手續,釀成了一場悲劇。
  • 19歲男孩跳樓身亡,生前曾給喜歡的女孩發信息:我不想活了
    近日鄭州市某小區就發生了一起:19歲男孩為情所困跳樓身亡的事故。跳樓身亡的19歲男孩,生前曾給喜歡的女孩發信息:我不想活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2月19號,在鄭州市中原區金水西路與秦嶺路附近某小區,一男孩從三十層樓跳下,當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