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兩句就哭」的孩子,並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2020-09-05 小愛媽媽育兒經

經不起任何批評,敏感脆弱網絡用語稱之為「玻璃心」

典型的現象為當批評孩子時,孩子就會大哭起來。

大多數這樣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自尊心極強,敏感多疑甚至還會嚴重缺乏自信心。

這種現象應當給予重視,這對孩子的成長乃至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

據調查顯示我國有將近一半的兒童有「玻璃心」這一現象。

然而問題的最主要的原因與家長有很大的關係,那具體是因為什麼呢?

1、沒有讓孩子感覺到幸福感

孩子的玻璃心並不是先天的原因而是後天成長中逐漸形成的。

會有這樣一種現象,父母會經常與孩子傾訴賺錢的不易,而賺錢是為了孩子,可能讓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與艱辛是一件好事,但這同時加大了孩子的負罪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有了虛榮的心理,當他們提出要買「名牌」時,有的父母會直接拒絕太貴或者還會說自己從來都捨不得買。這種方法會讓孩子逐漸感到自卑。

孩子成長中沒有得到幸福感,會變得特別敏感,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什麼事都會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錯,極度缺乏安全感,當有人對他稍微好一點時,他又會特別依賴那個人,當然也會感到自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定要在孩子的成長中給予充足的幸福感,讓孩子充滿自信健康的成長。

有「玻璃心」的孩子每當做一件事情前都會自我懷疑,缺乏自信心,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會直接決定孩子的性格。

2、如今的孩子很多都會面臨這兩個問題,一面是家長的「捧殺」,一面是家長的「碾壓」

  • 「捧殺」

當孩子做好一件事時父母通常會這樣誇獎,「這孩子真聰明」、「小腦瓜真好使」,這應該是很多家長誇孩子的方式。

但事情總有兩面性,當這樣誇孩子時,會使孩子產生一種驕傲的心理,會認為自己不需要太大的努力也會將事情辦好,會容易將事情想的簡單化。

誇獎聰明,相當於告訴孩子成功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這樣的孩子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毫無頭緒

德韋克曾得出結論,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

  • 「碾壓」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多家長對孩子都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的將來會有很好的生活,這也是父母愛孩子的一種方式,但是過度的注重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這樣也會給孩子無形中施加很大的壓力。

中國式教育最注重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每個家長對孩子都給予厚望,而孩子面對最親近的人期望,如果沒有足夠堅強的內心,那麼內心很容易崩塌。

給予高度的誇讚會使孩子高估自己的能力,還容易驕傲,把事情考慮的過於簡單化,然而施加太大的壓力會使孩子增加負罪感。

其實所謂的玻璃心,內心脆弱是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形成的,那如何改善孩子的內心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改善孩子內心

1、給孩子合理的期望

給孩子一個小目標,可以容易達到的,進步的同時還要給予一定的獎勵,並鼓勵孩子這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成功,而自身的聰明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這樣會激發孩子努力的動力,同時心理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2、給孩子足夠的愛

幸福感是孩子成長中很重要的部分之一,針對上述的例子當孩子有了小小的虛榮心,當孩子想買的東西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不妨讓孩子自己擬定一個消費計劃,假若自己買了那個東西,自己的生活費用會減少多少,而剩下的錢會不會影響接下來的正常生活,當孩子形成了一個消費觀,就不會有很強的虛榮心。同時也要給孩子足夠的關心和陪伴。

3、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一個強大的內心會使孩子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困難,家長可以通過繪本幫忙培養,比起講道理,孩子更喜歡看繪本來領悟道理。

像是《媽媽買綠豆》現在流行說給孩子建立「儀式感」,好像做什麼事情都必須美美的很隆重。其實重要的是在做那件事的時候,父母要認真、積極、熱情,而不是流於形式。

相關焦點

  • 孩子「玻璃心」,說兩句就哭,和家長這兩方面沒做好有關
    在教育孩子上,經常能聽到家長討論孩子犯錯時一點都說不得,自己隨便說了兩句,孩子就會崩潰的大哭,實在是沒法管教,實在不知孩子怎麼就養成了這樣愛哭的習慣。孩子經不起教訓,「玻璃心」的背後不單是孩子有問題,和家長也有脫不開的關係。
  • "說兩句就哭"的孩子,並非是玻璃心,而是家長這兩方面沒做好
    "我家那孩子,動不動就哭,摔地上了沒人扶也哭,被父母說兩句也哭",寶媽群裡,一位寶媽正在吐槽自己家的孩子玻璃心,引來了不少寶媽的附和。很多寶媽都說,自己的娃也有類似的情況,說不得一說就哭。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孩子"說兩句就哭",然後就覺得他們是矯情、玻璃心。
  • 「說兩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4方面沒做到位
    什麼是「玻璃心」?通俗來講就是心理特別脆弱的孩子。想要的玩具沒到手;得到了家長老師的批評;小夥伴不理他了等一系列在別人看來很容易解決的小問題,「玻璃心」的孩子可能會哭泣,吵鬧,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殺傾向。
  • 「說兩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到位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變得勇敢堅強,尤其是對男孩來說,他們必須具備超強的責任感,未來才能有出息,但是,現在很多的家長都反應,自己的孩子常常「玻璃心」,性格更是非常脆弱,平時就簡單的說他幾句,情緒立馬就崩潰了,很長時間才能緩過來。
  • 「說兩句就哭」的孩子,並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典型的現象為當批評孩子時,孩子就會大哭起來。大多數這樣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自尊心極強,敏感多疑甚至還會嚴重缺乏自信心。這種現象應當給予重視,這對孩子的成長乃至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據調查顯示我國有將近一半的兒童有「玻璃心」這一現象。
  • 「說兩句就哭」,寶寶玻璃心的背後,可能是父母這幾方面沒做好
    現在不少寶寶被父母說兩句就哭鼻子,父母往往都拿這類的孩子沒辦法,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其實,孩子有這種表現,是典型「玻璃心」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往往很難承受挫折,只要不被人認同就會哭,甚至做出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 孩子動不動就哭,也許不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一句重話都說不了,在學校也受不了老師的批評,動不動就哭,跟我們小時候也差太多了。這一次次的慘劇,無一不在提醒著父母和老師,到底是現在的孩子被我們寵壞了真的太脆弱,還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出現了什麼問題?孩子玻璃心簡單來說就是承受能力太差,就像一塊易碎的玻璃一樣,要小心翼翼的對待,否則一個不注意它就碎了。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日常生活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孩子,有調皮搗蛋的、有不愛說話的、有喜歡大聲嚷嚷的等等。但其中有一種孩子總是讓父母很頭疼,就是動不動就愛哭的孩子。這種孩子做錯事愛哭、被家長說了幾句也愛哭,總之就是喜歡用哭來發洩情緒,用流行詞語來形容,就是「玻璃心」。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娃「玻璃心」,而是爸媽2方面沒做對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每對父母在再教養孩子一過程中,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小插曲,但有時爸媽也是無奈的,因為這孩子沒等管的時候,就開始哇哇大哭,好像自己罪大惡極是的。是的,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養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動不動就哭」。孩子一哭,哭走了家長的耐心,也哭的家長糟心。
  • 孩子「動不動就掉眼淚」,並非他們玻璃心,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1、2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不強,遇到問題就會用哭聲來解決,所以家長會覺得他們這時的哭聲是情有可原的,也會耐心對待。但等孩子到了四五歲的時候,卻還是動不動就掉眼淚,父母們內心就沒那麼愉快了,覺得這是孩子懦弱敏感的表現,甚至還會指責寶寶是「玻璃心」,經受不住一點挫折。
  • 「說兩句就哭」,孩子的玻璃心可能只是騙局,缺乏遲鈍的力量
    導讀:「說兩句就哭」,孩子的玻璃心可能只是騙局,缺乏遲鈍的力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說兩句就哭」,孩子的玻璃心可能只是騙局,缺乏遲鈍的力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並不是娃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文/麗麗育兒達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也都有自己的脾氣和個性,有時候通過言談舉止就能看出來一個孩子的脾性。而很多父母卻都反應,自己的孩子「動不動就哭」,認為娃簡直太脆弱了。其實孩子愛哭並不是他玻璃心,而是作為父母,在這兩方面還沒有做好。
  •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兩句就哭」?原因在家長身上,早點改
    文|秘籍君上星期鄰居吐槽家裡孩子太「玻璃心」,輔導他寫作業,只不過說了他兩句,他就哭起來了。鄰居還說,孩子太矯情了,一件小事情就哭起來,將來長大了可怎麼辦......生活中這樣「說兩句就哭」的孩子不在少數。具體表現為,孩子聽不得批評他的話,否則他就感覺被傷害,心情變差,莫名的情緒崩潰大哭。所以,家長心裡也比較著急,擔心孩子無法面對否定,將來無法處理逆境和挫折。不過,孩子「說兩句就哭」,也不是天生的,最主要的還是家長的責任。
  • 孩子矯情、動不動就哭?並非玻璃心,而是家長3方面沒做到位
    說到孩子,我就非常來氣,有時候明明沒幹什麼,就說了他兩句,他就直接大哭了起來。不開心了就哭,受委屈了也哭,磕磕碰碰了還是哭,總之對孩子來說,任何事情幾乎都能通過哭來解決。很多家長會說,孩子動不動就哭,這不是矯情、玻璃心是什麼?
  • 男孩動不動就抹眼淚,不是因為「玻璃心」,竟是家長這2點沒做到
    有孩子的家庭有一個非常常見的狀況,那就是孩子動不動就會抹眼淚,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了,二話沒說呢孩子自己就先哭上了。對於一歲兩歲的寶寶來說,由於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所以會選擇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哭一哭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低於五六歲的孩子來說,如果動不動就哭天搶地的就讓家長有點受不了了,這難道是因為孩子太脆弱?孩子有一顆「玻璃心」嗎?家長就會非常擔心孩子以後可能會非常脆弱經受不了任何的挫折。
  • 說兩句就哭?孩子情緒敏感的背後是逆商低作祟,學會培養2種能力
    其實,有教育經驗的父母會知道孩子「臉皮厚」不算最難教育的,「臉皮薄」的孩子才難應付。犯錯後,父母還沒來得及批評到「點子」上,孩子就已經開始嚎啕大哭了,面對這樣的場面,情緒穩定的父母也會慌,孩子越來越「玻璃心」,連一句批評的話都受不了,父母教育還真是寸步難行。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不是孩子矯情"玻璃心",怪爸媽這三方面沒做到位
    而且另一方面我們也覺得這是孩子懦弱的表現。所以如果孩子老是動不動就哭的話,我們是非常討厭的,是孩子性格就這樣嗎?還是孩子的玻璃心在作怪?其實真的不怪孩子是玻璃心,這主要與我們家長有關。我們的教養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性格。所以當我們說孩子是玻璃心的時候,我們必須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有問題。或許是下面幾個方面沒有做好。今天結合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研究,給大家詳細說一說孩子的玻璃心問題。
  • 當孩子哭的時候,有智慧的家長從不說「別哭了」,而會說這兩句話
    看到這個情況,浩浩的母親也陷入了不知所措,但當她得知孩子是因為和別人發生了矛盾,頓時覺得可笑,甚至直接不耐煩地斥責孩子:「就這點小事哭什麼哭?別哭了。」孩子白天忍了一天,晚上看到母親,壓制不住委屈,情緒瞬間爆發,本來是想尋求安慰,可面對母親的這一呵斥,突然覺得自己以為的依靠不是依靠,心瞬間涼到了極點。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玻璃心」,是指內心十分脆弱敏感的人。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動不動就哭」,扛不住事。有時候在外面和小朋友不知道怎麼不高興了,回家什麼也不說,就是哇哇哭。生氣哭、委屈哭、不高興還哭,簡直就是行走的瀑布,每次哭還不容易哄好那種,讓我和她爸感覺特別頭疼,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太&34;了。
  • 孩子的玻璃心是爸媽培養的,不希望孩子動不動就哭,那就做好這些
    小朋友經常沒有原因的哭鬧,是讓人比較鬧心的事情,很多家長不知道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只會在這個時候對孩子大喊「不要哭」。其實大家也知道這樣做是沒有效果的,但是為什麼還是要選擇,在孩子哭的時候說一句這樣阻止的話呢?因為自己過於焦慮和煩躁。如果孩子在一兩歲不懂事的時候哭鬧,做家長的可能會有耐心哄孩子,但如果是到了五六歲已經懂事的年紀還哭鬧,那就要看看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