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十大名雞之首,清遠雞倍受國人尤其是南方人推崇,其強健的雞肉、矯健的身姿,更是讓它被譽為「中國雞界的戰鬥機」。
清遠雞歷史悠久,早在宋朝時便已成為清遠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清遠縣誌》編撰於宋代建炎三年,其第十四卷記載:「雞,近來交通方便,計小販收買各鄉家禽之雞遠銷省垣,每年售價數萬元,省垣以清遠雞美,價比別處約高一成。」由此可見,早在宋代時,清遠雞便成為該省區著名的雞類品種。
明清兩代,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越洋華人開始將清遠雞帶到了南洋、美國、歐洲。時至今日,在美國唐人街仍可以看見清遠雞的身影。
建國後,清遠雞的大名逐漸傳播至全國各地。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首次訪華時,周恩來總理別出心裁地將清遠雞送到了國宴桌上。由此,開啟了清遠雞成為國宴選品的歷史。後來,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還特地指名道姓地要品嘗清遠雞。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清遠雞到底有何魅力,竟能讓這麼多「英雄人物竟折腰」?
這就要提到清遠雞獨特的養殖方法了。
不同於很多雞圈養甚至在籠子裡養,清遠雞基本採用散養的方法,養殖人員一般會劃定一塊很大面積的農場,然後才將清遠雞的幼崽投入進去。在這種比較自由的散養下,每一隻清遠雞每天的運動量基本都能維持在一萬步左右,這極大地鍛鍊了它們的腿部肌肉。所以清遠雞的肉質才會格外地緊緻、嫩滑。
此外,一般的白羽雞的養殖周期基本上都在一個半月左右,而清遠雞的養殖周期達到了4-6個月。再加上清遠獨特的氣候環境,如此種種因素才孕育出了清遠雞這種具備獨特風味的物種。
一道優秀的菜餚,除了頂好的食材,當然也離不開好的烹飪手法。而在這個方面,廣東人無疑做到了極致。毫不誇張地說,在廣東,沒有一隻雞是不能被廚師善待的。
粵菜以保存食材本身的味道而著稱,在清遠雞的烹飪上也不例外。在廣東老饕看來,只有白切才配得上清遠雞獨特的肉質風味。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廣們是怎麼將清遠白切雞做好的吧。
食材清單:
清遠雞、香蔥、姜、八角、花椒、蒜
做法:
1.清遠雞或者三黃雞一隻,一塊姜一半切片、一半去皮備用,香蔥兩根,蒜一瓣,八角兩個,花椒十幾粒。
2.冷水下蔥薑片八角花椒粒,煮開鍋後,下入清遠雞,中小火微微沸騰煮兩分鐘。
3.翻個身,另一面再煮兩分鐘。然後加蓋,小火煮十分鐘。
4.這個時間來準備蘸料:我做了兩個口味的,一個是標配版蔥姜花椒油蘸汁,一個是我自己喜歡的姜蒜生抽汁。香蔥切蔥末,姜蒜擦茸。
5.鍋裡適量油,一小把花椒冷油下鍋,最小火炒至花椒深棕色(大約六七分鐘),這時候會問到食指大動的花椒油香氣。
6.過濾掉花椒,滾油熗香兩碗蘸料,蔥姜裡加兩勺鹽適量煮雞的雞湯,姜蒜裡加幾勺生抽。
7.把清遠雞撈出馬上用涼水浸泡,冰水更好,急劇的冷熱變化,會讓雞皮驟然收緊,口感更加柔脆。
8.最後控淨水,撈出斬塊。
9.非常好吃的雞肉,蘸上汁,開吃吧。另外,煮雞的清淡雞湯不要浪費了,拿來煮細面再好不過,或者下一點嫩青菜做個鮮美的湯、還可以用來煮飯,煮出的米飯油亮噴香。
大家有沒有被清遠雞打動呢?想嘗試的同學可以試試老廣的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