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意間刷了幾集《鬼吹燈龍嶺迷窟》,就像重新讀了遍天下霸唱的原著。必須點讚這部電視劇的編導和演員,比較忠實地還原了《鬼吹燈》的本來面目。
一個旁枝錯節的問題在欣賞作品之餘躍入心頭:胡八一和胖子自詡是摸金校尉,那這天天和墳墓古玩打堆的職業放到今天該叫什麼呢?
仔細想想,叫「考古隊的工作人員」可能比較符合挖墳盜墓的職業特徵。舉一反三,我想到了現在一些常見的專業,如果以古時候為鏡,照它們在鏡中出現的身影,會是什麼樣子呢?考據出它們古代的稱謂,一定特別有趣。
心動就行動。以下便是整理出來的一些對應職業的今古稱呼。
一、旅遊管理
之所以把這個並不重要的職業排在開始,是因為筆者喜歡旅遊,除此沒有任何特殊理由。
提起旅遊,當想起徐霞客,一生遊歷天下,風光有異,痴心不改。當得上一個「俠」字。
把此專業對應為俠客,當是眾望所歸。因為在古代,俠客不僅指武藝高強,身手敏捷的人,還指樂於助人且四處行走的遊歷者。
二、教師
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古時候,教書育人的老師便稱為夫子或先生。
三、銷售
古代的人,把所有買賣物品,從中求取差價的業內人士都稱為商賈。鄭玄解釋得特別清楚:行曰商,處曰賈。即行走四方賣貨稱商,開了自己的店鋪坐地賣貨稱賈。
現在,在買賣行當裡混飯吃的,統稱銷售。
四、音樂
搞音樂的圈中人士得有個界定,就是指那些能吹拉彈某種樂器的人,不包括唱。
在古代的周朝,講究禮樂並重,並以詩書禮樂為教學內容。故從事音樂事業的人集樂官、學官於一身。
單純搞音樂的人,就稱為樂師。古代的樂師都可能大名鼎鼎,舉幾個例子:高漸離、俞伯牙、姜夔…好像高山流水就是他們之中的誰留下來的千古佳話。
五、演員
演員這個職業是一個勉強與古代類型行當扯上關係的職業。
因為古代沒有電影電視,只有戲臺子。但以聲色娛人的本質是一樣的。
因此,演員這行對應原來戲劇業的稱呼「梨園行」應該不算拉郎配。
六、地理學
地理學大概就得叫「堪輿」,堪輿的「堪」為天道,「輿」為地道。它與天文曆法、地理結下了不解之緣,仰觀天文,俯察地理。
七、氣象學、大氣科學、天文物理
這幾個專業看起來就很深奧,恰巧,古代也有個職業聽起來就深奧。
袁天罡就做過那個官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常常得夜觀天象。
這個對應的職業被稱為「欽天監」。
八、歷史學
中國曆朝歷代都有記錄和撰寫歷史的人,比如寫了「無韻之離騷」的司馬遷。
他們的正式名稱叫史官。
九、翻譯
翻譯就是把一種語言用另一種語言解釋出來。從事這種職業的人在古代叫「通事」。
《周禮·秋官·掌交》曾記載:「掌邦國之通事而結其交好。」 鄭玄註:「通事,謂朝覲聘問也。」
十、會計
會計是記帳和管理財務的人,這種職務在古代叫「帳房先生」。
十一、律師
周星馳有部電影叫《算死草》,裡面替常寬打官司的那個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人就是古代的律師,叫訟棍,不,叫訟師。
十二、法醫
現代法醫就是古代的仵作。但二者的地位相差懸殊。古時候的仵作地位很低下,兒子連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都沒有。
古代最有名的法醫大概就是南宋的宋慈了,一本《洗冤集錄》,至今猶存不小影響。
十三、醫生
古代的醫生被稱為太醫、大夫、郎中。其中太醫是專門給帝王、宮廷及官宦上層服務的醫生。
十四、助產士
古代幫人接生的人稱為穩婆或者接生婆。
元代陶宗義《輟耕錄》卷十三曾記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
計算機專業古代叫珠算?通信工程古代叫信鴿養殖?網絡與新媒體古代該叫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