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認為只要自己認真的教育和培養孩子,孩子就能成人成才,但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忘記了初心,與最開始的育兒理念背道而馳,孩子也離自己越來越遠。
01兒女成「廢物」,媽媽寫下「悔過書」
韓國知名小學校長李柳南,是一位成功的老師,優秀有能力的女強人,卻不是一位合格的媽媽,李柳南所帶的班級都是家長們擠破頭要送進去的,深受學生和家長們的喜愛,可是突然有一天家裡的兒子女兒紛紛休學,不想繼續學習,成天在家打遊戲,並且與她毫無交流。
李柳南也沒有辦法,無法忍受兩個優秀的孩子變成這樣的人,她用盡了一切辦法讓孩子們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可孩子們還是逃走,她開始反思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通過長時間的自我剖析和認知,她寫下了一本《媽媽的悔過書》。
02父母的經歷成了孩子的風向標?
李柳南用自己的親生經歷來鞭策孩子,希望孩子們能夠成為一個有前途有未來的優秀人才,因為自己的過去是極度恐懼和黑暗的,她希望孩子們變得更好,所以都是以高標準嚴要求來敦促孩子,不希望自己的悲劇在孩子身上重演。
大多數成功的父母都想要的是一個成功的孩子,體面的孩子,優秀的孩子,卻忘了孩子的本質只是普通的人。
03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態度
《嚮往的生活》裡面有一期是宋丹丹和兒子巴圖來做客,本來氛圍都是非常的和諧的,從中也看得出來宋丹丹是很寵愛自己的兒子的,但是在節目中巴圖的表現不好,宋丹丹公開吐槽:「我生了一個廢物」。
雖然說宋丹丹嘴巴上這麼說自己的兒子,但她還是盡心盡力的在輔佐兒子,也希望給兒子謀出一條路,但「廢物」這個詞也確實不太好。
如果是從小就這樣給兒子灌輸自己是個廢物的思想,認為孩子是個廢物,那自然而然孩子也會認為自己是個什麼都不會的「廢物」。
04好的教育,都是建立在這幾個基礎上的
《媽媽的悔過書》中李柳南認識到了自己育兒路上的錯誤思想,試著跟兒子女兒打開心結,嘗試著支持與溝通,最後表示孩子雖然沒有活成媽媽想要的樣子,但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這也值得父母驕傲。
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少家長都是控制欲極強的人,孩子在這樣的壓制下成長,只會變得越來越沒有主見,離開了父母就是一個沒有思想的人,這才是讓孩子變成廢物的一個原因。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任何想法,哪怕不切實際,哪怕天馬行空,只要孩子是有想法,會思考,那孩子就算是踏進了成功的一道門檻。
給他們自我成長的空間李柳南也說過女兒喜歡看漫畫,她就把書全扔了,後來女兒出現了自殘的現象,李柳南看著日漸消沉的女兒,開始試著溝通,鼓勵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想到女兒因此變得有動力有活力,最後還小有成就。
拒絕包辦式的人生,給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讓他們自我選擇,只有這樣他們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這樣的成長方式才最有效。
接受孩子的所有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孩子更是,在長大成人的這條路上,孩子會有很多次犯錯的時候,也會有很多不盡人意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接受孩子的所有,不管是缺點還是優點。
孩子的優點我們為他們鼓掌,孩子的缺點我們也要選擇包容,然後幫助他們一起糾正,這也是教育和學習的一個過程,讓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和進步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