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買買買之後,無論是投後的團隊磨合還是業務推進,創造友好且富有效率的交流環境都是必須。
【環球旅訊 鄒育敏】在過去不久的攜程2016年會上,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會主席梁建章,以及履新不久的CEO孫潔都在主題演講中將「國際化」作為關鍵詞,年會相較以往增加了專門的英文主持人,而且部分環節採用全英文模式。
也許當時在身在上海閔行體育館的攜程人,已經深刻感受到國際化策略正在從方方面面改變著攜程。
全員學英語?
環球旅訊從攜程內部了解到,隨著2016年國際化併購的加速,攜程對國際化的人才需求尤顯迫切。2016年下半年,攜程管理層多次強調國際化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語言的國際化是其中的一環,並對全公司範圍內的經理人進行了英語狀況的摸底。
在年會前一周,攜程大學在全公司範圍內開展為期45天的「全程英語打造計劃」,鼓勵全體員工以自願為原則參與英語課程學習。截至環球旅訊發稿,目前攜程內部已經有超過2000報名人參與學習,人均日學習時間超過25分鐘。
「雖說鼓勵全員學英語,但學習的人員主要還是部門管理層級別及以上。」攜程方面如是說。
攜程內部還給有更多機會直接對外的高層人員「開小灶」。比如為VP級別高管提供一對一英文培訓,針對性地進行英文能力提升,並安排了英文演講、會議英語、商務表達等方面的專項英文培訓。
英文提升的項目不但在總部推行,大住宿、火車票、度假、商旅等多個事業部都針對管理團隊制定了針對性的英文培訓計劃,有一對一私人定製,也有一對三小班授課,旨在全方位提升高管英文能力。同時,華北、華西、華南區各分公司也全面推行經理人英語培訓計劃,根據相應的學習計劃每天公布學習進度,督促員工每天堅持英語學習。
全程英語打造計劃詳情及學習時長總排行榜
員工怎麼看?
「攜程持續海外併購後,與各國際關聯公司的交流也大幅度增加,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不同膚色的團隊來攜程交流,交流越來越深入、專業,突然發現自己的英語有點不夠用了。」
「為了學習英語,我也時不時中英文滲著說話,畢竟促進學習呀。」
「我們時刻為出海準備著。」
「我們部門的CEO,無論是寫報告還是工作郵件,都用英文。」
「攜程國際版的訪問量最近可能會增加不少,對了,環球旅訊的英文網站網址是什麼?」
從環球旅訊接觸的部分攜程人中得到的這些或正經或調侃的答案,或許可以窺見,他們對學英語這一內生國際化方法的接受程度。
然而學習之事貴之以恆,專職學生都難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何況是每天周旋於本職工作的職場人士。攜程某事業部員工向環球旅訊爆料,為了加強員工學習動力不惜採取負激勵手段——一天不在英文線上課程打卡,就要從工資裡面扣掉100元。
對此,攜程大學向環球旅訊澄清,「扣工資不像是攜程文化,也許這是個別事業部的做法。我們了解到的是,有個事業部的管理團隊採用微信群打卡的方式,英語學習者自願加入,每天給自己設定任務,完成後群裡打卡,大家互相鼓勵和監督。未完成的人每天發100元紅包,若把學習任務由多往少改的人,則改一次要發300紅包元。據說那個團隊的夥伴即使加班到半夜也要打卡。」
攜程內部人員的朋友圈
學英語=國際化?
太陽下,無新事。攜程此舉不免讓人聯想到日本電商巨頭、雅虎日本競爭者樂天集團當年為國際化所做的努力。
2010年5月,樂天創始人三木谷浩史宣布「企業英語化」管理策略,要求公司周一上午的會議以英文進行、公司文件用英文列印等,更要求所有員工必須在兩年內學會英語,否則就會被降職或被開除。
同年7月的董事會上,樂天將企業官方語言訂定為英語載明在樂天集團的章程裡。
樂天彼時提起「英語化」的契機,是其不斷在美國和歐洲發起收購之時,其中較為人知的是分別以高價收購了總部在美國的Buy.com和歐洲電商網站PriceMinister。
儘管攜程目前還沒有將英語定為企業官方語言的打算,但鼓勵內部員工以自願積極的態度學英語,其路徑不也是和樂天出其相似?2016下半年,攜程先後收購北美兩大地接社、歐洲機票搜尋引擎Skyscanner,無論是投後的團隊磨合還是業務推進,創造友好且富有效率的交流環境都是必須,而交流中統一運用國際企業中的主流語言英語自然是一個好的選擇。
同時,攜程也開始在高管層引入外籍人員,比如新近任命的天海郵輪CEO Ken Muskat。從吸引並留住、或是培養國際人才的角度看,全員學英語不失為一種打破天然溝通屏障、向全球旅遊業輸入或輸出人才的重要手段。
為了國際化而全員學英語,咋一聽還是一件有趣而又具有爭議性的事情。使用國際通用語言只是國際化的一環,後續在全球買買買的過程中,還存在能否實現高效的本地決策化,能否融入國際市場實現生產、銷售、服務收益管理最大化,能否滿足消費者需求等制約發展的因素。
另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也佐證了學英語不等同於國際化。同樣在2010年提出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優衣庫,國際化進程也是磕磕絆絆。資料顯示,2015年優衣庫承認在美國一直在處於「疲軟式銷售」,持續的虧損將可能導致原本定於2020年美國開至200家店的目標落空,因為直到2015年結束,優衣庫美國的門店數量才只有39家。
還有,2001年優衣庫在英國開了20家門店,後來都因為業績不佳而被悉數關閉。
所以,國際語言只是國際化進程的一個開始。國際化是一個難以用單一數字或單一維度描述的目標,攜程此舉僅僅只是邁出了一小步。就如同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為進軍中國市場帶動矽谷企業中文潮那樣,料想未來會有一波國內的旅遊企業跟著攜程走上了學英語的不歸路。
推薦閱讀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
替代性住宿的興起真的是酒店業的一場災難嗎?
世界觀體育:體育賽事+旅遊 噱頭還是未來?
民宿客棧市場大熱背後 創業者還有哪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