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經歷對成年後的心理影響有多深?

2020-12-23 愛讀書的妞妞

幸福的人一輩子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輩子都在治癒童年!偶然看到這句話,心頭一驚,事實的確如此!

小時候,叔叔嬸嬸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的思維除了種地就是各種心煩,心煩的時候就是訓斥孩子們,我是孩子們中間年齡最大的,被訓斥的也是最多的,比如,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總之,在他們眼裡,我做得好的事情可以忽略不計,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做不好的!

記得初三物理課,我的物理考試得了滿分,當時全班40多名同學,滿分的只有三個,我是其中之一,物理老師讓得滿分的同學上臺給大家講題,等他們兩個上臺講解完畢,輪到我了,等了好久,我也沒有勇氣上臺,總擔心自己講不好,最後也沒有上臺!

這種深深的自卑感影響了我好多年,總是無形中心裡忐忑不安,始終不能相信能否把事情做得完美無瑕,不留遺憾,不被人批評!

時至今日,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每當看到他們的點滴

進步,我總是不吝讚美之詞,對他們大加讚賞,在我心中,他/她是不完美的,但孩子們的純真和善良,值得我們用心去誇,用心去愛,哪怕微不足道,我也會用放大鏡去放大他們的優點,用顯微鏡縮小他們的瑕疵,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何不換一種教育理念去鼓勵孩子,勉勵孩子,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喜悅,品味人性的美好!激發他們骨子裡的潛力!讓他們更懂得生活,熱愛生活,給身邊的人愛和能量!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請給予孩子的童年以關愛,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語言,並給予兒童更健康的童年!

相關焦點

  • 5種童年經歷對成年後戀愛所產生的影響
    你是否有經常性的遇到過一些感情問題?而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在成年之後的所作所為,許多都與我們的童年有很大的關係,這當中也包含了戀愛關係。我們在兒時所經歷的一切,有可能是造成了如今特定的戀愛模式的原因,而且有些模式相當糟糕。這次,妤姐帶來了5種童年經歷對成年後戀愛所產生的影響。
  • 童年的情感忽視,對成年後有多大影響呢?
    我們每個人都想有一個相對美好的童年生活,可現實總是不盡人意。有時候想想,人的一生真的就好像是一場戲,有悲劇,也有喜劇,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那麼不管是悲劇還是喜劇,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童年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造成的。
  • 心理健康:童年經歷與人生
    人的社會化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上的。而且,由於人的心理發展具有邏輯的進程,所以,人在成年時出現的許多心理問題,往往源於童年時期。童年是人性格、態度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階段形成的性格和態度會儲存在潛意識裡,直至整個人生都會受影響。因為人的行為是受潛意識所支配,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道理也在此。
  • 童年遭受霸凌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深
    童年霸凌是社會和家長廣泛關注的問題,校園霸凌也是各國政府以及教育部門共同面臨的挑戰。但是,童年遭受霸凌的經歷對個體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在人的一生中會持續多久呢?
  • 童年受虐會不會影響成年後人生?醫生:家長別讓負面情緒累加
    童年受虐會不會影響成年後人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發育行為和兒童青少年保健科主任醫師李斐表示,兒童童年被虐待經歷很可能會對他今後的人生產生影響,包括性格塑造、家庭關係等。「虐待或忽視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也可能是言語上、精神上的。」李斐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孩子在長時間遭受壓迫後,常常會出現一些應激反應,常見如性格和情緒上轉變,父母此時需要多加留意。
  • 研究:童年或成年後受到心理創傷 會嚴重影響女性睡眠質量
    研究:童年或成年後受到心理創傷 會嚴重影響女性睡眠質量  Connor Feng • 2020-09-29 11:28:48
  • 童年經歷對成長後的家庭生活影響大嗎
    昨天下午四合院學友開會,大家各自講述了一生中最不能忘記的故事,有兩位同學的故事觸動很深,而且他們都是小時候的經歷。一位從事採購工作的同學說,自從出生到記事起,父母天天吵架,有時候還會動手,但也不離婚,就是吵,終有一天,父親得了重病,母親沒有安慰他,沒有著急痛哭,只是一味地抱怨,一味地跟父親吵,有一次吵架時母親說像你這種人,得病了就是活該,你怎麼不去死,死了才好。結果第二天父親就跳樓身亡了。
  • 心理學:童年經歷對性格塑造的影響,有以下三種
    你如何理解自己的童年,你就會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弗洛伊德說:「一個人的童年將影響他的一生」。童年,是一個人全部人格的基礎,童年的經歷對一個人的性格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如果一個人的人格是一副畫,那麼童年時期就是白板上最初始的幾筆,也許成年後你再也看不清這個初始的顏色,可所有這副畫都是圍繞著這最初的幾筆來進行的。
  • 童年經歷好不好會影響壽命的長短?有科學研究給出了結論
    這些不好的童年經歷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那麼不好的童年經歷會影響壽命的長短嗎?美國的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在2009年10月發表了一篇關於這方面的文章。一、孩子不好的童年經歷不好的童年經歷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壽命。孩子不好的童年經歷包括孩子在身體和情感上受到的忽視和虐待,在性方面受到的虐待。
  • 童年對人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如果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度過的童年,是健康快樂,那他以後患心理疾病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因為在他童年時期,他的心理沒有受到傷害,而且是快樂的,這個基礎很大程度上保證他人格上的健康與健全,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遭受過心理的傷害,並且這個傷害沒有及時得到治癒,那麼這個傷害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形成一個陰影,這個陰影可能伴隨著一生甚至影響他的一生。
  • 【人格心理學】童年經歷對你的人生有影響嗎?
    在心理學尤其是精神分析學派,經常強調一個詞,叫做童年早期經驗。就是在人很小的時候的經歷。精神分析心理學家認為,在人童年的時候的一些經歷,雖然你可能記得不清甚至忘記了,但是它們仍然在你的潛意識裡發揮作用,影響甚至決定你的一生
  • 心理測試:你的童年經歷給現在的自己造成怎樣影響?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童年的時光都是非常珍貴的,不過也有讓自己煩惱的地方,這些不好的回憶肯定給你之後的生活帶來或多或少的煩惱。那麼你的童年有多幸福,在後來影響了你多少呢?看看這個心理測試吧。所以童年裡你的玩具數量很少但是你很喜歡,而且到現在還有所珍藏。從童年開始你就學會克制,不隨便向外表達感情想法,對待事物嚴肅認真。你夠優秀,也具有執著和完美的品質,但是這種過於嚴謹的童年,帶給你的成年生活則是處處小心謹慎,偶爾的放縱也會讓你自責不已。
  • 童年經歷之殤 | 《成為更好的自己》
    但是,有一些人卻做不到或者無法做到。為什麼?因為人格受內外環境的制約,特別是童年經歷的影響。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沃茲沃思(William Wordsworth)在他的《彩虹》一詩中寫下了這句話:「兒童是成人的父親。」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是兒童的純真是我們成人應該學習的,二是成人後的表現是由童年經歷所決定的,兒童是未來的成人。
  • 早產兒成年後可能更易遭遇心理健康問題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在美國《兒科》月刊上報告說,出生時體重極低的早產兒成年後更易遭遇抑鬱和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  妊娠期一般要持續40周,通常胎兒在37周后出生被看作是足月。世界衛生組織對早產兒的定義是在完成37周妊娠之前出生的活嬰兒。在出生後的數周,這些嬰兒往往在呼吸和消化食物方面存在困難。
  • 中國的孩子普遍被父母打過,為什麼成年後沒出現大規模的心理創傷
    沒有挨過打的童年不是完整的童年,在中國孩子小時候被父母揍是一種普遍現象,多數人信奉著:棍棒下面出孝子。經歷了挨揍的童年時期,為什麼成年後卻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心理受到嚴重創傷的情況呢?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有過被家長暴揍的經歷,甚至有不少人有過被父母追著打幾條街的情況,但是成年後卻依然身心健康,反觀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心靈受傷,受到了打擊,為什麼經歷了被打的童年,卻沒有給我們帶來什麼心理的創傷呢?1.有因才有果。
  • 「人格心理學」童年經歷對你的人生有影響嗎?
    在心理學尤其是精神分析學派,經常強調一個詞,叫做童年早期經驗。就是在人很小的時候的經歷。精神分析心理學家認為,在人童年的時候的一些經歷,雖然你可能記得不清甚至忘記了,但是它們仍然在你的潛意識裡發揮作用,影響甚至決定你的一生。
  • 童年創傷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童年的創傷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有一個回答講述了幾個影響。1、與內在失去聯結2、受虐的孩子長大極有可能成為罪犯3、自戀性失常症狀4、失去對人的信任5、產生不實際的幻想6、無法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7、思想扭曲8、內心空虛童年創傷有多大?
  • 人生常常是童年經歷的翻版
    曾有心理學家調查了幾十年,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一個人成年後他所經歷的生活,常常都是自己童年生活的翻版。
  • 童年經歷對於人來說,有什麼重大影響呢?
    我老家是閩南地區的,家裡比較重男輕女,從小就沒有什麼家庭地位,有活經常都是我在幹,弟弟在旁邊玩耍。小時候沒有過過暑假,暑假裡都是在忙著割稻子,或者去工廠裡面打工。那個時候特別希望能有一個完整的暑假,然而到了大學畢業後都沒有實現這個願望,已經成了一個遺憾了吧。
  • 耍積木、藏布偶、追動畫……童年代償心理,成年的你有嗎?
    童年代償心理:用來形容許多成年人童年時被無情抑制住了買玩具的欲望,在成年實現財務相對自由之後,對自己的遺憾進行補償。最近,網上興起一股曬玩具風,許多成年網友都跟風曬出自己收藏或愛玩的玩具,他們還將沉迷玩具的行為定義為「童年代償心理」,稱既可以彌補童年遺憾,又可以減壓。昨日,記者採訪了我市3位同樣沉迷玩具的市民,來看看他們的故事裡,有沒有你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