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對人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2020-12-22 簡言簡之

想必,大家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為了給孟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三次遷居,在多次換了環境之後,孟子變得熱愛學習,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聖人之一。可見,環境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如果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度過的童年,是健康快樂,那他以後患心理疾病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因為在他童年時期,他的心理沒有受到傷害,而且是快樂的,這個基礎很大程度上保證他人格上的健康與健全,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遭受過心理的傷害,並且這個傷害沒有及時得到治癒,那麼這個傷害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形成一個陰影,這個陰影可能伴隨著一生甚至影響他的一生。這個陰影會在他健全自我人格的過程中進行幹擾和阻礙,使他的人格沒事得健全的發展,甚至導致人格的缺失及心理問題的出現。

有一句說:「命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童年時期健康快樂,沒有心理負擔的人在成年以後,遇到事情承受力比較強,因為他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做為一個強大的保護機制。因為他在心理認同自己的,自己人格是健全和完善的,可以更好地應對問題的。而童年受過傷害的人,自身比較敏感,承受力可能較弱,遇到問題時可能無法更好地去應對,可能會選擇逃避或者自我承受。如果遇到的事情與曾經遭遇過的傷害相類似的話,這樣也會觸發大腦的反應機制,因為之前遭受的傷害已經形容了一個心靈的創傷,之前遭遇傷害的反應已經被大腦記錄下來了。所以一旦遭遇類似的傷害,大腦會啟動之前的反應機制,會難以從中自拔出來,越陷越深。童年的傷害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要擺脫這種影響並不容易,需要一步一步建立自己強大的內心,重塑自己的心靈結構,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所以,父母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和孩子談談心。在家庭生活中,要保持一個和諧的家庭關係,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同時也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當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時,要及時和孩子溝通,及時疏導,及時解決問題。

相關焦點

  • 心理健康:童年經歷與人生
    人的社會化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上的。而且,由於人的心理發展具有邏輯的進程,所以,人在成年時出現的許多心理問題,往往源於童年時期。童年是人性格、態度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階段形成的性格和態度會儲存在潛意識裡,直至整個人生都會受影響。因為人的行為是受潛意識所支配,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道理也在此。
  • 《深井效應》:揭示童年創傷如何影響未來身體健康
    30000份案例研究,揭示童年創傷如何影響未來身體健康;十大童年不良經歷預警,每位家長必知的養育底線;醫學、心理、教育三大領域專家媒體一致力薦; 《深井效應》從一個人、一個社區開始講述一系列有關童年不良經歷的故事,結合作者多年的臨床實踐和30000份案列研究,揭示了童年不良經歷對未來身體健康的深遠影響,總結了十大危害性童年不良經歷,修訂和完善了可科學篩查童年不良經歷的問卷,並呈現了臨床驗證過的六大拯救未來健康的方法。
  • 童年創傷如何影響一生的健康
    要麼把它當成一個社會問題-交給社會服務去處理, 要麼把它當成一個心理健康問題-心理交給健康諮詢來解決 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使我反思我的整個思維方式。 在醫院實習結束後, 我想去個我覺得真正需要我的地方, 去個我可以有所作為的地方。
  • 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你知道嗎?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可以說是當下熱議的一個話題。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心理健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不少觀念比較落後的家長,會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家庭教育是構成大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的事情。那麼,家庭對於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 獻禮六一 電影《美麗童年》關注兒童心理健康
    獻禮六一 《美麗童年》關注兒童心理健康  發布的預告片中,以主人公覃月因為母親的職業撒謊之後從焦慮不安、恐懼的心理到坦然接受,勇敢面對的心理變化為主線,揭示了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狀態。想像中的童年總是美好的,實際上童年也是有煩惱的。成長一定伴隨著煩惱和挫折,經歷過才能真正長大。
  • 《童年之謎》:破解兒童早期心理體驗對其一生的影響
    《童年之謎》是作者50多年治療經驗的凝結,它從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角度,為我們解讀兒童生命初期的心理發展之謎,是我們了解兒童內心的心理學指南。她提出兒童的早期心理體驗(即情緒記憶 )對兒童的一生產生影響。
  • 童年遭受霸凌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深
    童年霸凌是社會和家長廣泛關注的問題,校園霸凌也是各國政府以及教育部門共同面臨的挑戰。但是,童年遭受霸凌的經歷對個體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在人的一生中會持續多久呢?
  • 人際關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在共同活動中,通過各種方式實現的知識、情感及思想等信息交流的過程。在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方面,國內外研究者都一致認為人際交往對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
  • 孩子的心理健康,取決於家庭環境,環境的好壞影響孩子的內心走向
    這句話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熱議,很多人也對孩子教育進行了探討。這裡面講述了家庭出現問題,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大問題。平時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一些留守兒童,他們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一年就和家長見面兩三次,孩子的性格也有很大的不同,要麼就是太過於嬌慣,要麼就是孩子太孤僻。所以說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 心理測試:你的童年經歷給現在的自己造成怎樣影響?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童年的時光都是非常珍貴的,不過也有讓自己煩惱的地方,這些不好的回憶肯定給你之後的生活帶來或多或少的煩惱。那麼你的童年有多幸福,在後來影響了你多少呢?看看這個心理測試吧。所以童年裡你的玩具數量很少但是你很喜歡,而且到現在還有所珍藏。從童年開始你就學會克制,不隨便向外表達感情想法,對待事物嚴肅認真。你夠優秀,也具有執著和完美的品質,但是這種過於嚴謹的童年,帶給你的成年生活則是處處小心謹慎,偶爾的放縱也會讓你自責不已。
  • 《愛德華醫生》:童年經歷會影響人的一生
    他還認為成人的行為的根本原因是童年經歷所遺留下來的未解決的心理衝突。心理學家需要做的就是理解這種內在驅力,無論它是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會賦予行為能量並指導行為。在這部影片裡,女主彼特森的老師和女主就是運用這種方法來治癒JB的失憶症及犯罪情結的。
  • |童年創傷對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精神學家弗洛伊德說過:人的創傷經歷,尤其是童年創傷,會影響人的一生。12年,我第一次讀《看見》,有一節是藥家鑫殺人案,撞人後連捅張妙十幾刀。似乎所有成年後的人格缺失都能從童年時期追根溯源。但這種潛在危險性非常具有迷惑性,比如說在兒童期受到創傷的人並沒有產生神經症。弗洛伊德和榮格都強調潛在的無意識幻想的創傷,而反對更流行的腦損害。
  • 四大心理問題影響國民健康
    四大心理問題多年以來,心理健康問題一直被人們所忽視。心理疾病甚至曾一度被認為是禁忌話題,而且這種情況,至今在許多國家和地區依然存在。時至今日,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密不可分。不僅如此,心理疾病還會嚴重地消耗社會經濟成本。心理健康問題每年都會引發數十億人民幣的經濟損失,還會損害商業貿易與生產力。
  • 童年經歷對成年後的心理影響有多深?
    幸福的人一輩子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輩子都在治癒童年!偶然看到這句話,心頭一驚,事實的確如此!這種深深的自卑感影響了我好多年,總是無形中心裡忐忑不安,始終不能相信能否把事情做得完美無瑕,不留遺憾,不被人批評!
  • 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有多大?等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就知道了!
    現在,我們身邊的人,都對親子教育重視起來了,這在幾十年前是很少見的。或者說,這在幾十年前,在整個社會受教育人群偏少的狀況下,是很少見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的道理不言自明。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童年階段的成長對人的重要性,也意識到親子關係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來講,孩子的童年經歷和經驗對人格的發展形成有不可逆的不可磨滅的影響,所以,一個成年人的心性和行為習慣,不是長大成人之後才形成的,而是在嬰幼兒階段就建立起來了。
  • 疫情影響數百萬人精神健康 愈見心理構建大眾心理平臺
    疫情誘發心理疾病問題 大眾心理平臺引發關注本網9月17日訊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發言稱呼,新冠肺炎不僅影響了數百萬人的身體健康,更給患者及周邊人群的精神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 那些童年的心理創傷,身體會一直記得
    去年12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公布了一份關於童年不良經歷的報告,提醒人們重視童年不良經歷,並明確指出,可以通過減少童年不良經歷來改善整體公共健康。童年不良經歷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視,並且上升到了整體公共健康的程度,是因為多項研究結果確實令人震驚。
  • 《童年》:童年是人生的樹根,童年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
    童年似乎代表著天真浪漫,言語無忌,不為人生中的柴米油鹽所擾,無憂無慮,讓長大後的我們心之嚮往。兒童作家冰心也曾說過:「說到童年,總有人心之嚮往,即使他本身沒有那麼快樂,但是依然會覺得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人的一生中,關於童年的印象有許多許多,也在當時形成了很多習慣,都深深的刻在了靈魂之上,影響著一個人的氣質,影響著人的一生」。
  • 童年經歷好不好會影響壽命的長短?有科學研究給出了結論
    這些不好的童年經歷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那麼不好的童年經歷會影響壽命的長短嗎?美國的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在2009年10月發表了一篇關於這方面的文章。文章中稱,在一項長達10年之久的研究中發現,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經歷過六種或六種以上的不良童年經歷,他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54%,死亡的風險比那些童年時期生活無憂無慮,沒有受過虐待的人要高出1.5倍,而且這種人的平均壽命要比普通人的平均壽命少20年左右。
  • 心理健康小科普
    【心理健康小科普】精神疾病英文Mental illness,也稱為心理健康障礙,泛指會影響到人的思維、情緒和行為的疾病。心理疾病會使人痛苦,並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心理疾病都可以通過談話療法/心理療法(psychotherapy)和藥物的組合來控制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