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可以說是當下熱議的一個話題。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心理健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不少觀念比較落後的家長,會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家庭教育是構成大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的事情。那麼,家庭對於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1、 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一些家長對孩子比較嚴苛,信奉棍棒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孩子形成懦弱、焦慮、冷漠、殘暴等性格特徵。反之,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嬌寵,也會讓孩子出現自負、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特點。
2、 家庭氛圍的影響
家庭的心理氣氛,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這種心理氛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親子關係,另一種則是夫妻關係。我們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父母因為過分嚴厲和粗暴對待孩子,缺乏和孩子的良性溝通,導致了孩子性格內向,壓抑。這種情況,如果孩子不能夠及時排解,很可能會出現精神疾病。
而夫妻關係緊張造成的惡劣家庭氛圍,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重大阻礙。父母經常吵架甚至家暴的家庭,孩子也會有心理創傷,從父母的相處模式總結反面經驗,很容易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感到失望,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有著十分負面的影響。
3、家庭結構的影響
家庭結構我們主要指家庭成員的組成,家庭完整結構對孩子的影響,一直以來都是心理學家研究的方向。缺乏母愛的孩子,心理上沒有安全感,很容易就有情緒上的障礙,這類孩子的性格很容易孤僻、內向和冷漠。而缺乏父愛的孩子,因為母愛向溺愛型發展,並失去家庭的穩定和減弱家庭的教育職能。
4、家長心理健康程度的影響
父母心理健康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是十分明顯的。研究表明,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從胎兒時期就開始有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冷漠、忽視和敵意,是很容易讓孩子在情緒上焦慮、不安,易於侵犯攻擊他人。而父母患有精神分裂症、精神官能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父母患有上述精神疾病時,孩子患有各種精神疾患的比例也偏高。其中,最常見的表現是憂鬱和焦慮。另外,也可能產生社交和學校功能障礙。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在生活中,家長需要注意家庭氛圍和教育方式,同時也要注意自身情緒調節,對孩子有更多的責任心。一旦心理健康出現問題,親子關係難以調節,也是可以去專業的心理機構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的。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資訊,歡迎關注湖南嗯加心理諮詢有限公司!
湖南嗯加心理諮詢是一家專註解決心理問題、推動個人心理成長的專業心理諮詢機構,坐落於星城中心地帶,諮詢環境溫馨,定製化諮詢服務,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海內外專業心理學碩士,學士及專業督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青少年心理諮詢師及家庭治療師,心理老師諮詢累計時長均在1000小時以上,接診個案豐富,融合精神動力學、認知行為,人本主義,後現代等多種諮詢流派技術方法,以專注專業為本,以來訪者口碑為品牌服務保障,用心呵護,為每一位來訪者的心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