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

2020-10-03 上海樹元教育


家庭環境對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這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共識,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凸顯,究其實質,相當一部分與家庭教育有關。

例如:過高的期望,盲目地攀比,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引發了學習焦慮,考試焦慮,並容易產生強烈的自卑和抑鬱情緒;比如,一位來訪者回顧自己以往的重要考試,每次考試之前就會考試緊張焦慮,夜不能寐,嚴重時,伴有軀體症狀,經過長程諮詢後了解到,這位來訪者小時候就是全家的希望,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錯了什麼。

家庭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社會學研究指出家庭是一個互動的系統,由夫妻組成的二人關係開始,等到子女出生後就轉變成三角關係或多重關係,雖然每個成員都是獨立的個體,但他們彼此之間並不是孤立的,他們常有一些看不到卻能感覺到的聯繫,形成一個家庭網絡。心理學指出,在父母與子女不斷的互動過程中,父母的信念、情緒、行為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而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曾看過這麼幾句話「蹲下來看兒童世界、走進去看兒童心靈、站起來看兒童行為」,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就像找不到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絕對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所以,我覺得對孩子的正當要求和理由需要家長站在她的角度去分析利弊,只要是有道理的一般都應該同意。同時,這也能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孩子更信任你。

只有家長學好做一個合格家長,孩子才能有進步。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應該先從自身找原因。再結合孩子的特點找到對應的解決辦法,孩子是會進步的。我們要注重與孩子的心靈的溝通,才能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家庭是提供鼓勵和支持的場所

孩子如果自幼被認定沒有能力,只有懲罰而鼓勵他,就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無論怎麼樣努力都不會成功,從而喪失追求成功的動機。

比如,中國很多父母,都會糾正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好像改掉了這些不好的地方,孩子就能完美一樣,可是造成的結果是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是無能的,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有些孩子就會拿自己和更差的孩子比,向父母證明自己不是最差的,父母不明就裡,還認為孩子為自己找理由,或者孩子無可救藥了,只知道和差的比,相反,如果不論多麼細微的成就都給予鼓勵,孩子對自己的信心就會增加,也就會提高,他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陽光和水一樣。

心理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請各位注意,誇的時候請具體說明孩子做了什麼而誇,這樣的孩子以後會增加能力和品質,如果籠統和概括的誇,孩子會搞不清楚真實的自己,或者明明覺得自己沒有到這個程度卻被過分誇大,可能會產生另外的問題,所以如何誇,什麼時候誇都是一門學問哦。

家庭是給孩子提供學習機會的場所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出生後必須有切合其能力的學習機會,學習新的經驗,才能發展出正常的智能語言,人際關係,情緒感受,表達能力和人格品質,家庭作為孩子最早且最為長久的生活環境,正式提供學習經驗的重要場所,他為孩子提供了負責任的機會,讓孩子自己負責照顧自己的日常生活,建立自信心,學習互助,同時父母也為孩子提供了行為學習的楷模。

所以,現在很多家庭,只讓孩子讀書,其他事情一概不讓孩子做,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剝削了孩子學習其他事物的能力,以及認識自我的能力,約瑟夫康德拉曾經說:「即使是小孩子的工作,也能夠提供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發現自我,發現自身的現實」。

相關焦點

  • 心理健康 服務社區 家庭教育 助力社會
    心理健康 服務社區 家庭教育 助力社會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是整個教育過程的關鍵階段,社會教育則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整個延伸。作為一名有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學及家庭教育經驗的教師,李老師用兩個簡短的家教小視頻吸引了家長們的注意,從兩個幼兒父母的教育方式中,家長們開始帶著疑問開始真正關注起老師的講解,接著李老師從「疫情帶來的心理影響」、「構建和諧的親子關係」、「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管理」、「幫助孩子成長的六條建議」這四個方面,對如何做智慧的父母,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 青島市李滄區總工會舉辦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講座
    家庭教育的心理講座。兩次講座邀請個性化教育專家、三十三年行為管控專家、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授、深圳幸福力研究中心專家主任、北師大幼兒園特約顧問、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陳度麟教授現場授課。陳教授從家庭教育、身心健康、親子關係、婚姻關係方面,針對子女教育、家庭關係、健康管理、事業規劃、家族傳承與大家進行了專業的家庭生態診斷講座。
  • 勐臘縣婦聯開展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月16日—18日,由縣婦聯、縣關工委、縣教育體育局、團縣委聯合開展的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分別在勐臘縣曼它拉社區、勐臘鎮政府、縣人民醫院開展,參與人數200餘人。,緩解幹部心理壓力,提升幹部心理健康水平。
  • 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你知道嗎?
    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心理健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不少觀念比較落後的家長,會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家庭教育是構成大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的事情。那麼,家庭對於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1、 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 兒童心理健康納入家庭教育指導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耿興敏發自北京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婦聯、教育部、民政部等12個部委近日印發《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50%的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級以上精神專科醫院設立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
  • 【培訓預告】青少年心理健康科學傳播培訓基地邀您參加「和孩子共同成長」——家庭教育培訓活動
    為什麼我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特別差……父母總是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但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問題依然讓家長束手無策,如何找到最合適的教育方法,讓孩子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是家庭教育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青少年心理健康科學傳播培訓基地,「和孩子共同成長」——家庭教育培訓活動火熱報名中!攜手名師,為您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還等什麼,報名吧!
  • 家庭教育成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因素,父母到底該怎麼做?
    更需關注的是,多方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增多。心理學家曾對20年來的研究數據分析發現,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呈增長趨勢。與此同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門診就診率也呈上升趨勢。
  • 賦能心爸心媽,護航健康成長——家庭教育心理漫畫系列叢書首發
    親愛的家長,你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碰到過這些情況嗎?孩子只聽好話,聽不進批評,怎麼辦?孩子沉迷遊戲,放不下電子產品,怎麼辦?孩子不想和你交流,怎麼辦?孩子高考前失眠,怎麼辦?別著急,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 家庭教育的分歧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庭裡經常會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夫妻對於孩子的教育意見不一致,常常因此出現分歧甚至是衝突。夫妻教育理念產生分歧的原因和危害歸結起來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夫妻雙方都不懂家庭教育,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因沒有受過科學的、系統的培訓,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以為是、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 心理保持健康,孩子快樂成長
    擁有積極強大自信的內心,擁有健全的人格、充沛的精力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人一生的成長非常關鍵。如何讓孩子的成長更快樂?2007年的數據表明青少年兒童情緒障礙行為問題已達到3000萬人,龐大的數字觸目驚心。心理問題有產生的情景性,情緒性和即時性。而它的特徵又具有普遍性。
  • 孩子的心理底線就是家庭教育的紅線
    @言之推微教育覺得;無論怎麼去教育,用什麼手段去教育,只要明白孩子的心理底線在哪裡,那麼我們的家庭教育就應該止步在哪裡。很多人指責現在的小孩太脆弱,可是根本沒有人去真正思考過:當一個成年人都有無法背負的心理壓力時,你卻要用一個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一個尚未成人的孩子,這是極大的不公平和偽善。
  • 了解兒童心理特徵,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則,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了解兒童的心理特徵,掌握兒童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原則,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總是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孩子太好動、總是喜歡跟父母作對、一到吃飯時間就搗蛋等等。這些問題往往令父母頭疼不已。不由得感慨:「小孩子實在難養得很!」小孩子固然難養,教育好一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可以說,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花足夠的時間和心思去研究。
  •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張莉為家長點撥「孩子心理健康及成長困惑」
    孩子成績不好,上課坐不住,聽不懂,看不全怎麼辦?是家長規律太緊或太松,還是孩子能力出了問題?還是父母家庭關係影響的孩子健康成長?······針對者一系列問題12月5/6號兩天分別在徐州少華街小學,徐州雲興小學,銅山實驗小學報告廳分別舉辦了《幸福家庭從心開始》公益家庭教育巡講活動!活動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項目轉化基地多特兒童專注力徐州中心(雲龍華府校區/新都廣場校區和銅山萬達校區)全程贊助!
  • 家庭教育的目標是多給孩子輸送「心理營養」,喚醒孩子
    三毛說:「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伸與繼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壓力便由是產生了。」昨天有幸聽了345教育創始人羅漢老師的課,收穫多多,下面分享給大家。
  • 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比培養孩子健康的身體更重要
    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希望那個孩子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就一定要讓孩子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錘鍊自己,頂天立地,從而做生活和事業的強者。良好的健康狀況和由之而來的愉快的情緒是幸福的最好資本。只有身體健康,才能有精力,也有能力去生活、學習與開創未來的事業。建議四:培養孩子良好的情緒與心態保持健康,除了要保持身體的健康,也要同時保持心理的健康。作為父母,要想讓孩子一生快樂,就要培養孩子從小有個積極健康的心態,讓他永遠微笑著面對這個世界。良好的情緒與心態,是讓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礎,同時還能讓他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 孩子人品和心理健康比成績重要
    以此為戒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跑步女」,早年在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專業本科畢業,然後到昆士蘭大學留學,畢業後入職拜耳公司並做到高管職位。蔣逸文,小提琴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上海四重奏二提琴手。許可馨,中國藥科大學本科畢業後留學於美國德雷塞爾大學。
  • 讓家庭教育有的放矢,「杭州家長心理學校」 正式開課啦!
    家庭教育很重要,家長們都理解和認同。可是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思維邏輯和溝通方式,很多家長並不了解如何跟他們溝通才能達到效果。這使得很多家庭教育無的放矢,甚至起到相反作用。杭州有一群專家,一直想從心理學角度給家長做一些指導,揭示家庭教育的真相。於是,杭州家庭心理學校應運而生。
  • 讓家庭教育有的放矢,「杭州家長心理學校」正式開課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隨著今年1月1日《浙江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正式施行,浙江省家庭教育工作首次具有了法律保障,填補了浙江省家庭教育法律法規空白,對促進浙江省家庭教育事業發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增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具有重大意義。
  • 家庭教育:當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辦?
    隨著疫情的持續發展,人們的心理問題不斷加劇,導致心理健康成為人們當下最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作為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度麥心理每天都在接待不同心理問題的來訪者,婚姻家庭問題和青少年問題佔到了所有來訪者的90%,而其中青少年心理問題佔到諮詢比例的三分之二,孩子叛逆、厭學、網癮以及親子關係對抗、僵化甚至破裂等,成為每個家庭頭疼的問題。
  • 關注幼兒家庭教育,尊重孩子身心特點,引領孩子健康成長
    陪伴孩子是一個相互的過程,有了家長的陪伴,幼兒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才能得到更好地滿足,健康成長才能得到保障,孩子的性格就會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父母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幼兒時期,父母的陪伴不僅使孩子有安全感,更能學會處理好與父母的關係。缺少父母陪伴教育的孩子,往往情感豐富而脆弱,極易產生認知上的偏離,影響孩子的良好個性形成和心理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