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成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因素,父母到底該怎麼做?

2020-12-13 騰訊網

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

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已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620萬人。

人民日報發文表示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並正確看待抑鬱症。

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

其中,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是我國抑鬱症的重點防治人群。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孩子的成長,父母的焦慮》焦慮白皮書中顯示,中國父母的焦慮度高,對於所關注的方面,焦慮度都在8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對於「孩子心理/情緒管理」的焦慮度最高,超過了「孩子學習/教育」和「孩子獨立能力/生活習慣」。

中科院國負責人陳祉妍教授通過一組數據驗證了上述現象。首先,焦慮與抑鬱等情緒障礙最為常見,我國青少年焦慮症狀檢出率為26%~30%,而抑鬱症狀檢出率平均為15.4%

抑鬱症最早在兒童期即可發病,且當前呈現低齡化趨勢。兒童抑鬱症與成年人的症狀表現並不完全一致,常常不是表現為情緒低落,而是表現為情緒暴躁。隨著青春期發育,青少年抑鬱問題顯著增加。

更需關注的是,多方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增多。心理學家曾對20年來的研究數據分析發現,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呈增長趨勢。與此同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門診就診率也呈上升趨勢。

青少年兒童心理障礙

5歲以內兒童

目前,5歲以內兒童常見的心理障礙包括兒童孤獨症、強迫症、抑鬱症、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抽動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依戀障礙、睡眠障礙及飲食障礙等9個方面;

18歲以內的青少年

18歲以內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增加,此外還有焦慮障礙、社交恐怖、雙相情感障礙等。

表現的外顯行為則是厭學、逃學,「逆反」,不願意與外界接觸,不願意與朋友相處。

據《人民日報》報導,中國第一部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最近發布,藍皮書顯示,教育孩子這一版塊在在心理服務需求度的調查中呈現46.3%的高峰值,體現出家庭教育心理方面的幫助已經成為了多數人的」剛需」。

常言道,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中國自古以來便有這樣的說法:「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可見,家庭對於子女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其實來自什麼樣的家庭,歸根結底,就是來自什麼樣的環境。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又在各方面影響著一個孩子的一生的成長。

家庭是孩子成長開始的地方,一個優秀的子女肯定離不開家庭的教育。而家庭作為個體最先接觸的環境,也是孩子出生之後接受教育薰陶的第一場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產生深遠的影響。家庭環境的和諧與否又決定著孩子身心發展的高度。

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根據心理學上對兒童期心理社會性發展的研究顯示,兒童在每個階段都會表現出一定的心理需求,且這些心理需求應得到相應的滿足,且與之而來也同樣會產生一些相應的心理危機。若心理需求未得到滿足,成人後可能會出現一些消極的個性特徵,如避免參與任何的競賽或極度喜歡與別人競爭,覺得不安全及不如別人,對自己或別人吹毛求疵等等。

因此作為孩子生命起點的地方,家庭環境在體察孩子內心需求發展之時有不可比擬的重要性。

當孩子出現自我效能感缺失的情形時,父母應給予充分的鼓勵與及時的引導,表示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能行,這樣能讓孩子逐漸擺脫覺得自己無能的心理,而變得有活力。而若父母採取嚴厲的批評或忽略,則會加重孩子的自卑感。

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在心理上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當孩子心理上走進盲區時,能給予充分的鼓勵與正確的關懷,從而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

近年來,國務院及有關部委多次下發關於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文件,經國務院、中央政治局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文件在戰略主題中提出:

「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中,應該掌握科學的方法,明確教育的內容,注重教育的策略,才能真正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榜樣的力量

人的一切社會學行為都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通過對他人示範行為及其結果的觀察學習而得以形成的,這就是模仿。孩子通過觀察榜樣的行為獲得學習,因此榜樣對孩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父母無疑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看在眼裡,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

1

在石家莊一路口

一名婦女牽著一個小女孩過馬路

見到有車輛駛來

兩人下意識地停步打算退回

不過,車輛在斑馬線前停下讓行

母女倆過了馬路

女孩還在媽媽的提示下

向讓行車輛鞠躬致謝

還向司機揮了揮手

好的教育,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2

暴雨天

一位父親帶著一個孩子

發現路上的井蓋塌陷了

父親報完警後站在水中井蓋旁

引導過往的車輛避讓

此時,孩子就在路邊等著父親

這也許是孩子人生中最好的一課

3

同樣是下雨天

在一個地下通道入口處

一位母親用左手為孩子擋雨

而她的右手拿著傘

為一個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擋雨

這位老大爺是一位流浪漢

而這位媽媽一直慢慢地跟隨在他身邊

善良總藏在不經意間

行動總比語言來得更加深刻

4

一個孩子在書店「順走」了四本漫畫書

家長發現之後寫下道歉信

並留下全部書款40元錢

一大早從門縫裡塞進書店

道歉信如下:

「你好!由於我教子無方,(兒子)在你店裡拿了四本(漫)畫書。貴店門沒開,本應本人帶上兒子親自來道歉,沒開門,我給你(把錢)放裡面。對不起。」

孩子總有犯錯誤的時候

關鍵看家長如何處置

5

早高峰

坐在後座的孩子將酸奶盒隨手扔出窗外

父親隨即下車

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了教育

並將酸奶盒撿起,放回了車內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

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給孩子做榜樣

家庭生活裡的每個細節,其實都不是小節

-END-

【目前去哪家族已經開放合伙人加盟,期待您的加入】

你的每個贊和在看,我都喜歡!

相關焦點

  •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背後,父母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近些年愈演愈烈,據相關機構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存在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兒童人數直線上升但影響孩子最深的家庭教育,在其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作用。二、家庭教育影響著青少年的人格塑成如果他們受不到好的家庭教育,或者說父母不知道、不願意向孩子承認他們為人父母的疏忽,在孩子長大後,只會帶著這些錯誤走完漫漫的人生路。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你知道嗎?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可以說是當下熱議的一個話題。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心理健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不少觀念比較落後的家長,會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家庭教育是構成大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的事情。那麼,家庭對於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 家庭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
    但是,當代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問題卻越來越突出。究其原因,影響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因素、生理成熟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等。下面,我僅從家庭因素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 把握影響青少年健康的社會因素
    伴隨社會經濟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國城鄉青少年營養狀況均得到明顯改善,身高等生理指標顯著上升。但與此同時,青少年各年齡段的身體機能和運動素質卻在逐漸下降。因此,探問影響青少年健康的社會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社會環境因素影響青少年健康事實上,青少年健康水平下降並不是中國所獨有的現象,而是世界很多國家共同面臨的挑戰。
  • 家庭因素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及防治
    「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因素,也有學校和社會的因素,還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⑵,且各個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形勢下表現不同。本文擬在當前社會遷徙發生比較普遍和頻繁這一形勢下,從家庭因素方面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四大因素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四大因素 2017-10-13 10:09:00來源:荊楚網
  • 淺析家庭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
    父母離異子女常出現品行障礙問題。孩子的父母,由於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對這一問題缺乏正確的認識,誤認為這些出現品行障礙的孩子道德敗壞,就放任自流,使這些孩子的心理與行為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環境,產生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
  • 父母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情感溫暖父母拒絕與欺負行為
    教養方式影響不同特徵的青少年情緒和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相關。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響性格的形成,以及最直接的學習,進而影響其對以後的人生道路。這裡隨機選擇某中學的13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親子關係和心理健康的問卷調查。
  • 青少年犯罪與家庭教育
    家庭是少年兒童的第一課堂,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教師,正確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而不良的家庭教育背景,往往容易導致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通過以下三個典型案例,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存在的比較明顯的三種不當家庭教育方式。
  •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該如何應對?方法很重要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該如何應對?方法很重要青春期是兒童發育到成人的過渡時期,也是從小學到高中時期身心智力的發展時期。這時候青少年的心理發展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家長的眼中他們是叛逆的,在孩子自己眼中則是自己做主的時期。青春期心理發展涉及許多因素,經歷了主要的身體變化,在社會,學校,家庭的影響下,慢慢成長。這個時期的青少年身心不成熟,想法太天真,是最易出問題的時候,那麼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如何應對。
  •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
    家庭環境對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這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共識,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凸顯,究其實質,相當一部分與家庭教育有關。 家庭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社會學研究指出家庭是一個互動的系統,由夫妻組成的二人關係開始,等到子女出生後就轉變成三角關係或多重關係,雖然每個成員都是獨立的個體,但他們彼此之間並不是孤立的,他們常有一些看不到卻能感覺到的聯繫,形成一個家庭網絡。
  • 學業壓力成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主因,說好的減負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陳福國曾指出,不少關於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顯示,我國學生心理疾病發病率高於一般人群。多數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在中小學階段的成長過程中就埋下隱患,到了大學期間人際交往、學習壓力、經濟狀況等都會構成刺激因素,使心理問題暴發出來。
  • 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 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其中,有30%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抑鬱症狀,有4.76%-10.9%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不同的焦慮障礙,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校園欺凌、青少年厭學、抑鬱等事件時有發生,讓家長們也開始逐漸意識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只是青少年心理教育涉及的知識體系是很大的,需要很多專業方面的知識,父母若沒用對方法,只會適得其反,耽誤孩子。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父母教育方式是原因之一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  青少年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良好的夥伴關係對於青少年減少抑鬱情緒,防止網絡成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現在有些學校課間十分鐘不許下座位,同學間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也不許說話,宿舍不許聊天,這種教育方式怎麼能培養出一個人際關係良好、高情商的青少年?
  • 及時發現青少年心理問題,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現在有些學校課間十分鐘不許下座位,同學間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也不許說話,宿舍不許聊天,這種教育方式怎麼能培養出一個人際關係良好、高情商的青少年?從學校老師到家長,都應該有一個心理健康的意識。及時發現孩子行為異常的苗頭,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嘉興市康慈醫院:關注心理衛生 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二、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對孩子各種心理的產生有著直接的影響。孩子最早開始了解的就是父母,並受潛移默化的影響。過分的溺愛,家庭結構不全,家庭教育的方法簡單,分數論英雄,「一好百好」的觀念,不注重與學生溝通,包攬學生的一切,致使青少年獨立能力差,適應能力差,經不起一點挫折,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軟弱、意志力薄弱。
  • 疫情之下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愈加嚴重,家長該如何拯救孩子?
    家庭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家庭環境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兒童自居的基礎上形成的。父母是兒童早期認同的對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要綜合這種早期認同。如果父母的價值觀、人生觀、生活態度是錯誤的或混亂的,勢必會影響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 青少年心理健康你重視了嗎?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5日聯合發布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大約每五個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正遭受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目前全球12億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中,約20%存在心理健康問題;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遭受的疾病和傷害中,約16%由心理健康問題引發;在中低收入國家,10至19歲青少年中約15%曾有過自殺念頭;在15至19歲的青少年群體中,自殺已經成為第二大死亡原因。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背後:父母教育方式是原因之一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青少年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良好的夥伴關係對於青少年減少抑鬱情緒,防止網絡成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現在有些學校課間十分鐘不許下座位,同學間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也不許說話,宿舍不許聊天,這種教育方式怎麼能培養出一個人際關係良好、高情商的青少年?從學校老師到家長,都應該有一個心理健康的意識。及時發現孩子行為異常的苗頭,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專家:家庭是重要因素
    9個月前,該科室正式成立,而今,保持平穩而規範的運行,護士站前的公告欄上,張貼著入住患者的日程作息安排表和考核評分標準等。最新調查顯示,大約有16.57%的國人受到各類精神障礙和心理問題的困擾。心理健康,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日益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