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服務 專業義工 子女護理假 老人需要的是心與心連通

2021-01-10 齊魯壹點

「老人在內心和小孩一樣,缺乏安全感,需要愛的抱抱。」

「他們把電視機開得很大聲,是因為覺得這個聲音可以陪著自己。」

從專業角度來看,鄭琴(應本人要求採用化名)認為這就是老人需要陪伴的原因。鄭琴曾在北京一家社會組織工作8年,專做老年人心靈呵護。一年前來到杭州後,她也一直在做陪護老人的專業義工。

現在,像鄭琴這樣懂得如何陪伴老人的志願者、社會工作者越來越多。政府部門推出多種政策,針對老年人的社區服務日益完善。各種力量都在想辦法解決「子女沒時間」和「老人需要陪伴」這對矛盾。

陪伴的力量:

臥床奶奶坐起來唱兒歌

「奶奶站起來後,有些傷感,像是對自己說『又要走了』。雖然奶奶還是笑著,但是眼角的淚花再也止不住……」這是鄭琴記錄的一個工作情景。她和義工同事經常會碰到類似的事。

很多老人會眉飛色舞地描述子女孝順,說子女讓他們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也經常來看望。但當義工們準備離開,幾乎每位老人都依依不捨。「老人需要的是心與心連在一起。」鄭琴說,如果老人的心無處寄託,即使身邊一直有人,他們也會被孤獨包圍。

鄭琴說,走進老人心裡其實並不難。來到杭州後,她遇到的一些老人喜歡用杭州話聊天,儘管聽不太懂,她也會專注地聽著,時時作出回應,讓老人感受到信任與接納。有些老人不愛說話,或是因為疾病不能說話,鄭琴就只是和老人一起呆著,聽聽音樂,用專業手法做做撫觸。「感受到老人的感受,理解老人的理解。」鄭琴說,重要的是讓老人知道,有人與他同在,與他的生命連接。

陪伴的力量有多大?一位長期臥床的老太太,起初覺得自己身上有異味,不願接受鄭琴和同事的服務。當看到義工熱情地圍過來和她說話,她竟然坐了起來,拿過一件好看的衣服穿上,和義工們玩起自拍。一旁的老伴也被感染了,加入到合影中,還在義工的提議下親了親老太太。

「奶奶像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拍著手唱起一首年代久遠的兒歌。老爺爺更是拉住我們的手捨不得放,一個勁地說謝謝。」鄭琴對這一幕印象深刻。

社區服務:

營造家的親切感

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社會隔離和獨居等造成的孤獨心理疾病,可能比肥胖症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更嚴重,而更多的社會聯繫能降低50%的過早死亡風險。

專家建議,各方面都應高度重視並行動起來。科研機構應增加相關研究,醫生應將社交納入醫療檢查,個人應為退休後的社會交往做好準備,社區應提供娛樂中心和社區花園等用來聚會、互動的場所。

在浙江每一個村(社區)附近,幾乎都能找到一家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老人們可以來這裡吃吃飯、聊聊天,不少照料中心還有心理慰藉方面的服務。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說,社區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高,能讓老人在社區裡感受到家的親切,彌補部分陪伴缺失,減少精神孤寂。

楊建華同時認為,家庭的作用無法被完全替代,子女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扶養義務的人員,應履行對老年人的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義務,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愛,積極營造家庭養老社會氛圍。

為此,多個省市推出子女護理照料假制度。比如,2020年11月發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杭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實施意見》提出,要鞏固家庭養老基礎地位,探索建立子女護理照料假制度,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鼓勵用人單位支持其子女進行護理照料。楊建華認為,這有助於為子女和父母創造增進了解的機會,一定程度上緩解「陪伴」焦慮。

延伸閱讀

至少19地推出子女護理假

雲南省昆明市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子女帶薪護理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19地出臺相關規定。

福建:規定自2017年3月1日起,父母年滿60周歲的福建省獨生子女,每年可享有不超過10天的護理假。

湖北:獨生子女的父母年滿60周歲,患病住院治療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持其子女護理照料,並給予每年累計不超過10天的護理時間,護理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廣西:獨生子女父母年滿60周歲,患病住院期間,用人單位應當給予其子女每年累計不超過15天的護理假。護理期間的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其用人單位不得扣減。

四川:獨生子女的父母年滿60周歲,患病住院醫治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持其子女進行照料,並給予每年累計不低於3天的照料假,照料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同時,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保障供養人省親休假的權力。

河南:凡是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老年人住院治療期間,用人單位應當給予其子女每年累計不超過20日的護理假,護理假期間視為出勤。

昆明: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其子女的用人單位應當支持護理照料,給予獨生子女每年累計20天的護理時間,給予非獨生子女每年累計10天的護理時間,護理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待遇。

相關焦點

  •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護理服務體系與對策
    空巢老人:空巢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學者PC.默克多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他指出,一個家庭需要經過形成、擴展、穩定、收縮、空巢和解體這6個階段。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沒有子女照顧、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老人。一是無兒無女無老伴的孤寡老人,二是有子女但與其分開單住的老人,三是兒女遠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 走進大家保險養老社區,體驗「城心養老」生活
    養老,無需被動等待  受傳統觀念和固有思維的影響,很多中國老人很難輕易提出到養老院養老的需求,只有身體每況愈下,不得不需要專業護理時,才會選擇入住養老機構。  其實,並非一定要住在養老機構,才能享受專業的照護服務。
  • 全國20餘地推行子女護理假,「有假難休」怎麼解?
    記者梳理發現,全國已有河北、河南、山西、重慶、湖北、甘肅等20多個地區出臺「子女護理假」相關政策。實施細則大致相似,即對患病住院、生活難以自理的老人,規定用人單位允許其子女休假護理老人。多地將老人年滿60周歲且患病住院治療作為子女享受護理假的前提。子女護理假要放多久?各地標準不一。
  • 多地許可子女帶薪護理生病住院老人 「陪護假」你用了嗎
    多地許可子女帶薪護理生病住院老人「陪護假」,這個政策你用了嗎10月1日,《雲南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正式實施。其中規定,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其子女的用人單位應當支持護理照料,給予獨生子女每年累計20天、非獨生子女每年累計10天的護理時間,護理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待遇。目前,已有10多個省份與雲南一樣推出子女帶薪護理生病老人政策,受到廣泛好評。但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缺乏執行細則、硬約束不夠等,一些地方帶薪護理生病老人政策難以落地。
  • 老人這種情況,子女可享10-20天護理假
    隨著昆明市老齡人口快速增加,各種老齡問題同步顯現,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急需更高水平的養老保障,應對人口老齡化難度持續加大。新修訂的《昆明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重點在家庭保障、社會保障與優待、社會服務與宜居環境、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修改和完善。
  • 上海一社區引入專業機構上門護理老人,9成費用醫保支付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日前了解到,在上海長寧區的一個社區內,街道引入了「頤家」社區醫養專業服務機構,正探索社區「醫、養、康、護」融合發展模式。為102歲老人上門護理4年百歲老人與護理員張海蓮。
  • 在城市核心區建養老社區!大家保險公布養老「城心模式」,已在北京...
    這是一條不同於同業的差異化之路——城心模式,即在城市核心區布局。此前,大家保險早已透露將「健康養老」作為集團三大賦能板塊之一,養老在其業務中的地位可見一斑。大家保險所謂城心模式,即聚焦城市核心區,有兩大服務布局方向:一是規模較大、功能更全的高品質養老社區,二是社區嵌入式護理小站,二者互為補充,滿足不同年齡段老人的需求。
  • 王一方:仁愛之心是護理的核心
    「正如南丁格爾在她的《護士札記》中寫道的那樣,護士的工作對象是精細藝術中最精細者,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護士必須具有一個同情的心和一雙願意工作的手。」王一方向記者解釋。仁愛之心,聽起來空洞、浮誇,但在王一方眼裡,「仁愛之心可以量化」,並且能夠通過各種行為將其外顯。與患者一同面對「沒有了同理心,護理服務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黨建動態】南園街道這個社區的老人們有福了,黨建+「四心」服務...
    日前,南園街道東園路上的一家餐廳暖意濃濃,濱江社區黨建+「四心」服務空巢獨居老人,愛在濱江品牌項目在這裡啟動。該項目旨在通過發動轄區黨員+志願者,以凝聚黨心民心為著力點,為社區的高齡空巢獨居老人提供每日問安、優惠服務、日常走訪、多彩活動等關心活動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為曾經的拓荒者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
  • 大家保險何肖鋒:發揮服務優勢 打造「城心養老」模式
    何肖鋒表示,大家保險致力於回歸保障、回歸本源,做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要積極響應國家「健康中國」戰略號召,深度參與到養老這一與保險協同度高、社會迫切需要的健康產業中去。集團在機構網絡布局、高淨值客戶積累、不動產管理以及海外養老社區運營等方面所沉澱的資源稟賦,將為深耕養老產業提供有力支撐。何肖鋒指出,「城心養老」是大家保險在養老領域差異化競爭中著力打造的核心模式。
  • 讓「子女護理假」真正休起來
    其中明確提出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其子女用人單位應當給予子女護理時間,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待遇。(12月14日 澎湃新聞)隨著我國進入老齡社會,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生病住院已成為不可迴避的常態問題。「子女護理假」的出臺,既為子女免去家庭工作兩難全之困,又為老人生病期間得到子女的照顧和陪伴提供了制度保障。
  • 此地明確了:老人住院,子女享10-20天護理假!
    隨著昆明市老齡人口快速增加,各種老齡問題同步顯現,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急需更高水平的養老保障,應對人口老齡化難度持續加大。新修訂的《昆明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重點在家庭保障、社會保障與優待、社會服務與宜居環境、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修改和完善。
  • 老人住院 子女每年可享10至20天護理假!這裡下月起實施
    老人住院 子女每年可享10-20天護理假 昆明新條例明年起實施近日,雲南省昆明市人大常委會舉行發布會公布:《昆明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頒布實施,將為持續保障老年人權益,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 石排埔心社區 綜合服務中心啟用
    該中心是全市第三批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示範點之一,也是石排鎮第二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石排鎮首批居家養老試點之一,由東莞市大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派駐團隊提供專業服務,採用「社區為本、服務居民」的服務理念,為社區居民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綜合服務。
  • 子女護理假與帶薪休假「兼容模式」值得期許
    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其子女的用人單位應當支持護理照料,給予獨生子女每年累計20天、非獨生子女每年累計10天的護理時間,護理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待遇。(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3日)<br/><br/>  在我國已開始進入老齡社會的當下,雲南省昆明市本著一種應有的制度善意,制定並頒布實施《昆明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開始施行。
  • 老人住院,子女享10-20天護理假
    隨著昆明市老齡人口快速增加,各種老齡問題同步顯現,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急需更高水平的養老保障,應對人口老齡化難度持續加大。新修訂的《昆明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重點在家庭保障、社會保障與優待、社會服務與宜居環境、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修改和完善。
  • 敬老從心開始 助老從我做起——大十字街道市府社區開展「關愛老人...
    為弘揚中華民族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進一步營造尊老、愛老、助老的氛圍,10月27日上午,由凱裡市紅十字會、黔東南州愛心義工聯合會聯合主辦,大十字街道市府社區、愛爾眼科醫院等5家單位聯合協辦的九九重陽節「關愛老人」博愛志願服務暨文娛表演、義診義剪活動走進市府社區博南新區,為博南新區內的老人們送去一場豐盛的節日盛宴
  • 北京市政協委員王高飛:可探索建立獨生子女家庭護理假制度
    昨天,市政協委員、新浪微博CEO王高飛呼籲,政府應加大對獨生子女家庭養老政策的傾斜力度,可探索建立獨生子女家庭護理假制度。與多子女家庭養老相比,獨生子女家庭所遭遇的養老問題更加嚴重,獨生子女衍生出的「421」家庭或「422」家庭,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8421」家庭,在贍養與撫養結構上呈現「倒三角」,形成「養老倒掛」現象,對獨生子女的壓力非常大。
  • 讓「1700位老人有1700種護理服務」
    楊浦區殷行街道常住老年人口超過6萬,2015年4月街道成立了老年居家護理服務機構,碰上的問題成堆而來。」優康安和護理站護士長陸靜介紹,隨著街道高齡老人不斷增多,和家庭小型化雙重影響,需要居家護理服務的對象不斷增加,目前該站提供服務的老人1700餘人,其中大部分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
  • 西安帶薪陪護假5月起施行:西安老人住院子女最多可休假20天
    父母生病不用再擔心請不到假了,而且還可帶薪休假。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市人大常委會獲悉,《西安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將於5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給予子女每年累計10—20天的帶薪護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