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認為,平心而論,美利堅合眾國在20世紀的一百年中,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先天地理條件和良好的歷史機遇,確實為全球的科技進步作出了顯而易見的貢獻。特別是在軍事科技上,在大多數領域走到了全人類的前面。但俗話說的好,物極必反,月盈則虧。美國的科技水平在本世紀初達到高峰後,逐步顯露出不進則退的頹廢相。在很多領域的領先逐步喪失。若深究其根源,一則在於美國全面的去工業化,大搞金融賺快錢,科技實力的基礎大大縮小。在這種狀況下,妄想永遠維持少量的全球領先高科技,完全是無源之水。另一方,私有制和利益天然分割發展到一定程度,不但不會提高生產力,反倒會阻礙和人為的扼殺生產力和科技的進步。美國五代機當年的選型和競標,就是這樣一個標準的反面典型。
美國空軍在進行當年進行新一代隱形機選型時,最終的競標者是兩家:洛克希德公司的YF22和諾斯羅普公司和麥道共同設計的YF23。
1991年4月美國空軍宣布YF22獲選優勝,YF23稀裡糊塗的輸掉了競標。YF23競標失敗的原因,根據美國法律,永遠不能被公開。但是外行都看到出來,YF23就不是輸在性能方面!兩種原型機,YF23明顯更為先進!
YF22戰鬥機的各項飛行性能,明顯弱於YF23。沒有矢量噴嘴,後機身結構反而簡單,重量也較輕。
YF23在使用YF120引擎時,原型機不開加力的巡航速度就可以輕鬆達到驚人的1.8馬赫!要知道這個速度,F16開加力都做不到!至於所謂晚出生20年的F35肥電,更是連想都不用想!YF22速度超過2馬赫,其機身上的隱形塗層就會脫落!而YF23則完全沒有這樣的顧慮!高速飛行時,YF23隱身性能也明顯優於YF22,這得益於YF-3更加前衛的設計外形和設計理念。YF23無論是極限速度、極限高度、隱身性能都達到了那個時代的巔峰!
但當時美國空軍的高層目光短淺,並且嚴重的被場外因素所左右。YF22設計和遊說團隊中,有波音的人,波音的上層公關實力有目共睹!但是讓波音想不到的是,自己幫了洛克希德,最終卻也基本被踢出了下一代戰鬥機市場,只能說是自作自受。
這種明顯不考慮性能,而更考慮後臺實力的競標失敗,YF23研發團隊有一萬個不服氣!但是後來連公司平臺都沒有了。YF23一共只有生產兩架原型機,其中一架進了博物館;另一架似乎連翅膀都被拆掉了!訴苦都找不到地方!
實事求是的講,按照美國人自己提出的隱身戰鬥機的4S理論,最終真正能全面達到的,就是YF23和我們的殲20。中方在研發和裝備殲20的初期,新一代大推技術顯然落後美國相當一段距離,這就逼迫著我們的設計師採取非常規布局的措施來達到最終極高的指標要求。沒想到卻歪打正著,不但完全滿足了5代機的要求,而且可以探索性的測試一些將來6代機才能涉及的技術。現在美方6代機的部分方案也帶鴨翼就是明證。
而YF23已經達到了常規布局5代機的技術極限。而採取其他方案,無論F22A還是F35,最終都會證明不是殲20完全版的對手。美軍的下一代戰機,若採取常規布局,無非還要在YF23的基礎上進化;若放棄常規布局,就只有拉下老臉抄襲殲20!不過現在的美國可沒有冷戰剛結束時的錢包厚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