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皮鞋床底下,窗臺上面有牙刷,面盆就在水池邊,花花毛巾牆邊掛。」11月10日,在上海童話節閉幕式上,來自安徽的李烜家庭重溫了張秋生的《九十九年煩惱和一年快樂》,充滿童趣的表演逗樂了不少觀眾。過去4個多月,本屆童話節以「喜迎七十華誕 講好中國故事」為主題,推出少兒講座、閱讀推廣、閱讀競賽、教育培訓、科普園地、暑期展覽、影視劇場、志願服務等九大板塊共200餘項活動,惠及超過百萬的少年兒童。
「上海童話節的持續推動,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福利。市少兒館努力對接不同年齡段少年兒童的服務需求,開展有針對性、高質量的閱讀推廣活動,持續提高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孩子們樂於參與、體驗,為營造城市少兒閱讀氛圍,培育上海城市文化氣質奠定基礎。」主辦方、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館長盧秋勤說。
自2013年起,上海已連續舉辦七屆童話節,以書為媒,以閱讀為載體,打造立體多元的城市少兒公共文化生活。每年主題式的活動呈現、多維度的參與形式,讓孩子們在全市公共圖書館共赴閱讀與童話的盛會。迄今為止,已舉辦近千場活動,累計1050萬餘人次參與。
今年,上海童話節再次提速升級,200餘項活動遍布全市,書香縈繞於上海的大街小巷。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少圖講堂」、長寧區少年兒童圖書館「中華誦·禮讚歌」展演活動、普陀少年兒童圖書館「文心·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體驗系列活動、楊浦區圖書館「童心系文脈」活動、閔行區圖書館「和頌70——閱讀在閔行」系列活動、嘉定區圖書館「微閱讀·文化行走」,金山區圖書館「寶貝益課堂」等活動都一票難求,受到廣大少兒的喜愛。
近年來,親子閱讀已逐漸成為眾多家庭的生活方式,那些稚嫩卻有力的聲音豐富著城市公共文化的內涵。作為本屆童話節的重點活動項目,第五屆親子朗讀聲音檔案大徵集活動聯動本市各區公共圖書館、中小學參與。親子閱讀的理念滲透社區、進入學校的同時,也首次延展到寧波、嘉興、南通、合肥等長三角區域,累計5.7萬個家庭參與記錄了溫馨美妙的親子共讀時光。
「親子閱讀有助於家庭感情的培養以及孩童的教育。」作為閉幕式活動的演出家庭之一,話劇演員、上海戲劇學院副教授聶雅亮告訴記者,孫女聶沁顏5歲左右起,家裡就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親子閱讀、古詩朗誦,帶領孩子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在進行家庭閱讀時不刻意要求孩子閱讀,而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引導。」11月10日,全家一起朗讀了《公主怎麼挖鼻屎》,這是主辦方遴選的50本原創推薦書目之一,「故事內容非常正能量,以孩子的口吻告訴孩子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既有趣,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幫助。」
本屆童話節期間,「長三角少兒閱讀聯盟」正式揭牌。聯盟由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嘉興市圖書館、南通圖書館、合肥少兒圖書館等單位共同發起,以期整合三地少兒閱讀資源優勢,提升文化服務合力。「期盼更多長三角地區的(少兒)圖書館、相關優質社會主體踴躍舉手,共同研討當代少兒多樣化的閱讀需求,用好上海童話節等區域品牌活動平臺,持續提高平臺輻射效應。」盧秋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