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大多數人所預料的那樣,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經濟的下一個增長點,也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的動力引擎。
目前,已經有9座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天津、成都、重慶、武漢、上海、西安、鄭州、廣州。
對於下一座國家中心城市花落誰家,外界有很多猜測,目前呼聲最高的是南京、瀋陽、福州、濟南。
這四座城市各有入選理由,而且本身實力都不弱,那麼這四座城市哪個城市當選的可能性最高呢,我們逐個來分析一下。
1、南京帶動江蘇安徽兩省,主要輻射力在南京城市圈範圍內城市。
南京作為江蘇的省會,對江蘇的經濟整體發展可以說至關重要,尤其對於蘇中及蘇北經濟的振興起著關鍵作用,可以說對於南京的發展蘇中與蘇北人民還是滿懷期待的。
我們看地圖可以發現,南京緊挨安徽,甚至可以說打入了安徽腹地,而且南京都市圈中目前包括更多的是安徽城市,比如馬鞍山、滁州、蕪湖等。
所以,南京的發展對於帶動江蘇和安徽經濟還是大有助益的,但是南京所能輻射的區域大部分在長三角交際圈的輻射範圍內,因此南京的作用就不再那麼明顯,重要性也要大打折扣了。
2、濟南,能夠很大程度上帶動山東西部城市的經濟發展。
看地圖便能發現,濟南和南京一樣,以地理位置來說實在不能算是區域中心,而且對周邊城市的影響力很有限,濟南北有京津,南有滬寧,西有鄭州,因此濟南的輻射範圍只在本省的西部,對於區域經濟的帶動有限。
山東的經濟雖然整體不如廣東與江蘇,但是山東各市發展比較均衡,這也是濟南難以成為區域經濟中心的另一個原因。
3、福州,地處東南沿海,對於兩岸經濟往來有很重要的紐帶作用。
福州地處東南沿海,而福建的幾個沿海城市莆田、泉州、寧德發展的都相對不錯,福建對周邊經濟的影響力其實當然很有限。
福州的優勢在於,福建正好是維繫兩岸經貿往來的紐帶,而且彼岸大多數居民其實都是祖籍福建的,福州作為福建省會自然也就舉足輕重了。
4、瀋陽,地處東北,東北復興需要一個或多個城市的帶動。
其實以地理優勢來說,或許長春希望更大,但是吉林的經濟相較遼寧弱一些,因此長春發展的壓力更大一些,而且長春似乎生性淡泊,對這這類事情並不是很熱衷,因此瀋陽的可能便高了許多。
東北工業老區確實需要再次振興,無論從經濟到人口各方面都需要有增長的動力。因此以天時地利人和來說,東北都需要這樣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5、烏魯木齊、蘭州、呼和浩特等地方經濟實力弱,發展潛力小,可能性也弱。
不考慮人口,單純以版圖來說,似乎西北、西南、北部還各需要一個領頭羊,但是國家中心城市恰恰是以經濟建設為目的的,所以自然要考慮人口與區域的帶動性,因此烏魯木齊、昆明、呼和浩特等地相較以上四個城市優勢就不那麼明顯了。
以目前幾座的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對區域發展的帶動來說,瀋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你覺得呢?
當然合肥、長沙、青島等地也有很大優勢,你認為最終哪座城市當選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