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東西捨不得扔?看看日本扔物狂的家吧,來學會斷舍離!

2020-12-22 家裝匠

很多東西捨不得扔?看看日本扔物狂的家吧,來學會斷舍離!

大家是不是都捨不得扔掉自己的東西呢?明明有些知道沒有什麼大的用處了,還是堆在那裡捨不得扔掉,但是我們的家裡又沒有那麼多的位置去放這些雜物,時間長了家裡就會變得有些雜亂了。來看看日本這位扔物狂的家吧,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該怎麼斷舍離吧!

1. 玄關和鞋櫃布置

入門就是一個玄關式的鞋櫃,將玄關和鞋櫃結合在一起,既節省空間又起到了隔斷的作用,底部懸空的鞋櫃設計方便了進出時更換拖鞋,衣掛的設計有方便了我們懸掛外套,還可以放置自己喜歡的綠植或是小魚缸,顯得家裡更有生機和活力。所以,放棄家裡傳統的鞋櫃吧。

2. 客廳布置

日本的客廳大多選用木地板,會讓家裡看上去更清新自然。走進客廳,你會發現家裡並沒有我們傳統的茶几和電視櫃,而是選擇在客廳的中間鋪上了一塊地毯,平時休息的時候一家人可以坐在地毯上喝茶、追劇、娛樂,省去了茶几和電視櫃的空間,還可以用來放置綠植或是書籍,讓家裡看上去更加的溫馨。

3. 家居布置

嵌入式的書櫃牆和裝酒的柜子,不僅沒有佔用家裡的使用空間,還讓家裡顯得更加的溫馨,方便家裡人閱讀休閒。也讓家裡的布置看上去更加的井井有條,不會有雜亂的感覺。

4. 廚房細節

開放式的廚房在視覺上擴大了家裡的空間,也不會顯得很大眾化。廚房裡設計了一些吊櫃來放置物品,還選擇了很多的收納盒方便歸類。當然,主人都會定期的檢查家裡沒有使用或者過期變質的調味品、米麵等廚房用品,及時的將不能使用的物品進行清理,避免佔用多餘的空間,還可以空出地方放置新購買的物品。

5. 臥室布置

臥室裡也沒有太多的修飾,省去了背景牆顯得臥室更加明亮,簡單的木床設計不會太過浮誇。再添置一些小燈光,一方面在燈光下顯得家裡更加的溫馨,另一方面也避免晚上去衛生間時光線太暗。衣櫃也是簡單的設計,將反季的衣物放置在衣柜上層,將平時經常穿的衣物放置在下面,而過時或是不會再穿的衣服就會直接扔到小區的捐衣箱裡,不會繼續留著佔用空間。

看了扔物狂的家,是不是覺得同樣的面積,這樣設計的家顯得空間更大了呢?所以,我們也要學會這種斷舍離,不再會用到的東西就不要一直留著這用空間了,也不需要全部選擇大眾化的家具,覺得自己不需要或是不喜歡的家居就不要購買了。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海居亮晶晶

相關焦點

  • 斷舍離心理學: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屬於一種病態心理
    前幾年,日本作家下英子寫了本書《斷舍離》,書中的觀點非常契合現代人的生活,我們總是有很多既捨不得扔又沒啥用的東西:為了讓家更整潔有序,必須將這些東西進行分類放儲藏室,或者直接捐了。因為,就簡單的給物品分類丟掉雞肋家物,人們都很難做到。現今的中國,再不像90年代般物資匱乏,大部分企業產品過剩,商品不愁買不到,是愁如何讓人買。抵扣券、打折、品牌聯盟、限量版等等營銷手段,激得我們買了亂七八糟卻用不到的東西,想要實施「斷舍離」哲學,變成了割捨欲望般困難的事。
  • 日本太太堅持斷舍離,果斷扔扔扔,家中一塵不染、乾淨清爽!
    而斷舍離的生活,看過的人都非常喜歡。所謂的斷舍離,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掉不必要的雜物,脫離對物質的束縛。這位日本太太,一直堅持斷舍離的生活理念,將家中的雜物及時處理掉,家中一塵不染,看看起來非常治癒!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 一個女人堅持五年斷舍離,多扔少買,家裡漂亮極了,進來看看吧
    我自己種的玫瑰王妃日本有一位女性,一直無法走出喪夫之痛,後來她接觸了斷舍離,開始慢慢收拾自己的家,當她最後下決心扔掉丈夫的假牙後,她終於徹底從過去走出來了,開始以全新的姿態迎接生活如果三個答案是:是、是、否,那就買吧,只要有一絲猶豫,就放棄。二、舍:即放棄、扔掉。我堅持每天扔一樣東西。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初級階段:先扔舊的、壞的、不喜歡的東西。
  • 一提收納就扔扔扔,家裡有礦?快來種草不用斷舍離的收納好物!
    自從極簡主義成了居住的一種方式,斷舍離變成了收納的最好方法,很多人被各種推文日益洗腦,把斷舍離說成收納的最好辦法。我覺得反而給一部分人造成困擾。對於念舊的人,或者一些喜歡收集東西的朋友來說,反而不喜歡扔東西,扔掉的每一件物品可能都帶著珍貴的回憶,如果要收拾出整潔的家的代價是扔掉一些美好的回憶,那代價太大了。
  • 日本人的「極簡主義」:別一提斷舍離,就只會扔東西
    從物質與人的現實意義上來解讀日本人的「極簡主義」,別一提斷舍離,就只會扔東西。首先,我們強調的「定期扔東西」,不是不加思考,把家裡的物品全部都扔出去;也不是定期斷舍離,然後把騰出來的空間,去買更好的物品繼續進行「新一輪」的堆積。
  • 心理學家:如果有一天,你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說明你病了
    很多人都有收集物品的習慣,他們捨不得扔東西,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東西遲早有一天可以用上,事實上,這一天永遠也不會到來。囤積行為心理學上把捨不得扔東西,囤積各種物品的行為定義為為囤積症,Smith學院心理學教授蘭德·弗羅斯特和波士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蓋爾·斯泰吉蒂用了20年時間,對患有囤積症的人群做了大量的調查和行為動機研究,並在《物品:強迫性囤積和物品的意義》中,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剖析
  • 你捨不得扔東西,是因為不懂這個――我的斷舍離之路(十六)
    01我並不是只讀斷舍離方面的書,我最近讀得更多的是時間管理和知識管理方面的書。我發現知識真是相通的,套用一句名言「道理都是相似的,歪理才各有各的不同」? 67「沉沒成本」這個概念在前面某篇文章裡我提到過,今天又在《精要主義》一書裡再次看到。而這節內容對你為什麼捨不得扔東西作出了圓滿的解釋,而且還給出了很好的對策。
  • 家裡有這些東西的,趕緊扔了吧
    儘管比不上伊能靜900個包裹的成績,但是我的包裹也能堆得滿滿當當,連家都沒地方去。家裡東西太多,實在影響心情。買買買之後,再跟大家談談「扔扔扔」的技巧。01有一部前兩年非常火爆的日劇,《我家空無一人》,主角麻衣,是個扔東西狂魔。
  • 心理學: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是一種病態心理
    結果就是,家裡的物品越來越多,很多東西連外包裝都沒有扔。而那些食品更是還未食用,便已經過期。面對雜亂的房間,你也想整理,給自己一個舒適的環境生活,可卻不知道從何開始,什麼也不想丟,因為捨不得。心理學家認為,這其實是一種病態的心理。
  • 為什麼有些人捨不得扔舊物,家裡是什麼樣子?
    不知大家身邊有沒有捨不得扔舊物的人,自己的身邊包括自己在內有好多捨不得扔舊物的人,他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又有著怎麼樣的一種心理?01有一種不舍叫做情懷。父母家八十幾平米的房子,老兩口住著本是綽綽有餘,可每每回到家中,總感覺空間擁擠。 有些東西是父母家原本有的,絲毫不誇張地說,一些衣服和布料還是上個世紀的,有二三十年頭了,不知多少年都沒有看一眼了。有些東西是子女淘汰的家具送過來想要他們升級換代,年輕人淘汰的東西也比他們的老家具好些。但是有些東西還是捨不得扔掉,其中一個屋內放了兩張寫字檯。
  • 你什麼都捨不得扔,還談什麼生活質量!(深度好文)
    扔掉不必要的包袱和累贅,才能把更多更有價值的事物請進生活中來。 什麼都不扔,就是持家有道,會過日子嗎?不是的。 扔的過程,其實是進行選擇,學會捨棄的過程。扔掉不必要的包袱和累贅,才能把更多更有價值的事物請進生活中來。這是一種生活智慧。
  • 「搬家時,我總是捨不得扔東西怎麼辦?」
    「搬家時總捨不得扔東西怎麼辦?」如何克服這種心態,成都老兵搬家推薦看這兩本書:《斷舍離》、《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書中提到的很多理念與方法,易懂好操作,還能長期貫徹在生活當中。不只局限於搬家,克服「捨不得扔」的心理,是我們獲得美好生活要進行的持續抗爭。成都老兵搬家提煉出書中一些觀點,並作補充,分享給有同樣困擾的你。為什麼捨不得扔東西?以下是幾個常見的理由,從這些理由可以窺見不同的性格與生活方式。
  • 淘寶店主斷舍離上癮 247㎡的家扔的只剩9件家具!
    「斷舍離」一詞來源於日本山下英子所著圖書,現在已成為許多年輕人口中的流行語,所謂斷舍離就是將不適合、不需要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但要真正做到斷舍離,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人會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Asan,武漢淘寶店店主,就鍾愛斷舍離,247㎡的家被她扔的只剩下9件家具,一隻貓、兩條狗。前前後後扔掉了500件東西,現在的家看起來空蕩一片。但Asan仍不滿足,還在不斷扔,這是她認為最好的生活方式。
  • 【薦讀】你什麼都捨不得扔,還談什麼生活質量
    扔的過程,其實是進行選擇,學會捨棄的過程。扔掉不必要的包袱和累贅,才能把更多更有價值的事物請進生活中來。這是一種生活智慧。學會斷舍離,就是學會捨棄不必要的一切,真正的認識自己。五年前的裙子,十年前的T恤,可能都舊得不成樣子了,你捨不得扔;過了期的舊雜誌,永遠放在鞋櫃裡積灰塵的鞋,你也捨不得扔;不會再騎的舊自行車,換下來的舊手機,甚至早已被淘汰了的mp3,你還是捨不得扔。
  • 日本主婦堅持斷離舍,主張果斷扔扔扔,生活簡單清爽,惹人羨慕
    提起斷舍離和收納,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日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一位日本主婦,她家主張理性買買買,果斷換扔扔扔,生生活簡單情商,十分惹人羨慕!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客廳客廳的布置非常簡單,簡約中不失時尚,看上去十分非常整潔有序。
  • 斷舍離清單:吐血整理搬家時必扔的99件物品,扔東西原來這麼爽!
    不知道大家搬家時有沒有整理出好多舊物,卻一件也捨不得扔的體驗。小豐有一個朋友近期準備要去另外一個城市工作了,本來準備只用兩個行李箱+一個背包,其他的生活用品到了新居再買。但整理的時候卻發現好多東西根本捨不得扔,即使是小物件也承載了很多獨有的記憶。
  • 「斷舍離」不是「扔扔扔」,掌握這5個原則,讓你的生活變高級
    《斷舍離》:「不用的東西充滿了咒語般束縛的能量。而真正的斷舍離,也絕不是簡單的「扔扔扔」,而是對曾擁有的物品心生慈悲,從內心深處尊重物品,並充分展現它們的生機。如果我們要做斷舍離,就一定需要將這5個基本原則銘記於心,這樣才能輕鬆自在,也讓你的生活瞬間高級。
  • 你什麼都捨不得扔,還談什麼生活質量
    相信大家一定有過這樣的體會:很多東西覺得將來還有用,捨不得扔。結果,東西越積越多,越積越亂。最終導致的結果是:空間變小了,房子變亂了,心情糟透了。得不償失。羽仔家裡整理出來的這些東西,百分之九十的人家裡都有。一直以為什麼都捨不得扔,能用的東西多放一放是一種節儉,其實大錯特錯。
  • 不捨得扔,怎麼辦?
    尤其是上了歲數的老年人,捨不得扔東西,舊報紙、紙盒箱、塑料瓶、易拉罐……啥啥都留著。明明用不上的東西,卻堅信「早晚都有用……」一邊收起來不用,一邊買買買!和老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同《斷舍離》書中所表達的理念。就是只買眼下需要的東西,不賣便宜的東西,不買以後能用的東西,不囤東西。超過半年或一年未使用過的東西,就及時清理,要麼送人,要麼扔掉。
  • 《斷舍離》就是讓我們扔扔扔?不!是讓我們更加珍惜擁有的一切!
    她喜愛瑜伽,從瑜伽中獲得靈感,即「斷行、舍行、離行」,由此悟得斷舍離,「斷」絕大量物品增加,「舍」棄不要的物品,「離」反覆「斷」與「舍」,讓自己從物品中「脫離」出來。用於日常整理當中,斷舍離本質是讓人脫離物慾和執念,並不是一味的扔扔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