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哪三盤菜?為什麼?
農村俗語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老祖宗們經過千百年的實踐經驗而留下來的!所以來說雖然一些俗語有一些迷信的行為,但是大部分農村俗語給我們後人指明了方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幫助。因此來說,農村俗語自然是博大精深的。
而在農村裡,俗語也是分為很多種的,有關於吃飯的、有關於種地的、有關於養殖的、還有關於氣象的等等。而這些俗語千姿百態,形色各異,卻能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好處。
我們就拿吃飯來說吧,老祖宗認為吃飯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都是依照俗語來進行,如果主家和客人因為不懂吃飯講究而出了洋相,自然也是被別人嘲笑而貽笑大方。而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也正是說的這個意思,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為什麼老祖宗這麼認為呢?李子來回答: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的意思:
這俗語的意思自然也是很明了的,其意思是說當來客人的時候,或者自己家吃飯,這桌上是不能擺三盤菜的。如果菜比較豐盛,這桌上可以擺四盤菜、六盤菜、八盤菜、10盤菜等雙數的菜;如果菜不足,這桌上也要擺2盤菜,以顯示著好事成雙的意思。
至於這單數的菜,比如1個菜、7個菜、9個菜等倒是沒有什麼講究。不過這桌上擺3盤菜、和5盤菜卻是老百姓擺菜的大忌,一般有經驗的人都是不會這麼做的!如果遇到的客人是通情達理的,人家自然不說什麼,只好一笑了之。倒是遇到的客人比較較真,就會引起人家的不滿,甚至還會鬧口角或大打出手。
那麼為什麼桌上不能擺三盤菜呢:
原來這桌上的三盤菜和已經去世的人有關,有心的年輕人人都經常看到,老人在上墳,或者擺貢品的時候,都是擺放的三盤菜,至於什麼2盤菜、4盤菜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可以這麼說,這桌上擺放三盤菜都是人們給逝去的人擺放的祭品,給死人的三盤菜貢品,當然是不能用來招待客人的,這不是咒人嗎?因此也就有了這句「桌上不擺三盤菜」的俗語。
至於為什麼老祖宗留下「桌上不擺三盤菜」,其實在農村傳統文化裡,這「三」的含義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這「三」是對死者的祭奠和對神仙的供奉。比如老百姓在給死者上香的時候也是以點上「三爐香」,而這這香的擺放也是成「品」字形,以示尊敬之意。
而老子的道德經也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自然也是這個理,因此來說,這桌上擺三盤菜也是民間裡的老百姓以供奉故人和神靈只用。
農村俗語「六人莫坐烏龜席」的意思:
在農村裡坐席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在古時候,主家請客都是用八仙桌來招待客人,而不是現在的圓桌。而八仙桌就是指四邊長度相等的、桌面較寬的桌子,也就是現在的方桌。
當客人就位的時候,因為大方桌有四大邊,而每邊就可以坐二人,四邊圍坐八人(猶如八仙)。而在坐次排位的時候,上首東位最大,因此主家就讓最尊貴的客人坐到此位置,然後按照輩分依次坐下,最後主陪坐在下首東西位置,而這樣「八仙」的位子就完成了。一旦這個桌只有七人,主家就找本家的人過來陪客,還是以湊成八人為佳,而這樣則是主家尊重客人之意。
但是如果一個「八仙席」中出現了烏龜席,就是如上圖說的『上首位1人,左首位2人,右首位2人,下首位1人』,儼然一副烏龜的模樣,因此這就對客人來說是即為不尊重的。畢竟這烏龜不論是古代還是現在都是罵人的意思,這對於客人是非常尷尬的:「我是客人過來坐席,你讓我坐這烏龜席,這不是變相的罵我們嗎?」
所以來說,在古代老祖宗也是非常講究這個的,一旦出現這「烏龜席」的情況,在做事上十有八九是不成的,這也是顯露出主人的不懂事和不禮貌。
那麼這句話放到現在有道理嗎?
筆者認為,這坐席吃飯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的一種人文傳統,也是一種文化,通俗的說就是人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能夠過得和和美美,萬事如意。至於有什麼不妥地方,就是不好聽罷了,自然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意思。
而現在很多年輕人反而不將就這些了,一般年輕人在一起喝酒吃飯,三個菜也是比比皆是,而「六人烏龜席」的也是大有人在,並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問題。
所以來說:
雖然說老祖宗留下來的農村老俗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還有一些俗語傳承到現在已經不適應現在的發展了。而這句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對於老人來說自然是有講究的,可是讓一些年輕人來實行,卻有那麼一點點為難,畢竟一些年輕人對於西方的禮節有些好感。可是我認為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卻不要隨意的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