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文鈔: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

2020-12-17 弘化社

【原文】:

然觀想一法,大非易事。若理路不清,及心識紛亂,或致起諸魔事。但以至誠恭敬為主,能觀則觀。否則竭誠致敬,驀直拜去,亦自功德無量。若汝所立章程,對經而拜,拜下想偈,及拜起念佛觀佛,固不若供經佛前,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且勿謂緣想一佛,不如緣想多佛之功德大。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如帝網珠,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舉一全收,無欠無餘。

【白話文】:

然而觀想這個方法,不是容易的事。如果理路不清,以及心識紛亂,或者導致生起著魔的事情。只要以至誠恭敬為主,能觀想就觀想。否則就竭誠恭敬的直接拜,也自然功德無量。如你所立的章程,對著經書禮拜,拜下去想偈頌,以及拜起來念佛號觀想佛像,不如供佛經在佛前,專門一心頂禮阿彌陀佛,更為專精一致。不要說緣想一尊佛,不如緣想多尊佛的功德大。必須知道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的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尊佛,就全體具足。如同帝釋天的寶網千珠,千珠攝於一珠之中,一珠遍於千珠之內。舉一而全收,不會多也不會少。

相關焦點

  • 《地藏經》中回向法界,法界指哪裡?
    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在《地藏經》這一品中,有四處談到回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回向法界,許多人都以為是回向外面,回向給別人。法界其實是講我們自己的真心,我們誦經是不是要回到自己的法界。
  • 什麼叫一真法界
    問:阿彌陀佛!謝老師您好,請謝老師開示,什麼叫一真法界?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阿」怎麼念?
    「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是印度梵語,翻成中文是「無量智、無量覺」,是光壽無量的意思。我們見面第一句話:阿彌陀佛,是祝你長壽、光明、智慧。也是提醒你要警覺,放下自私自利的念頭,大公無私的對待一切人事務。
  • 都在盡虛空,都在遍法界
    盡虛空、遍法界。你的身體是由你的念頭所構成、你的知見所構成。你的每一念在哪裡啊?都在盡虛空,都在遍法界。你過去的一念,在虛空、在法界裡,現在的一念也在虛空,也在法界裡。現代科學發明了一個名詞叫全息律,弄一根頭髮可以採集你全部身體的信息。你的身體,皮膚上的一個碎渣渣,也能看到你身體的全貌。
  • 「阿彌陀佛」的正確念法,別再念錯了!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這句話中的「阿彌陀」就是「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就像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樣。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當前中國漢地很多佛寺牆壁上,都題寫「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
  • 學文鈔:未種而思收穫,萬無得理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蔡契誠居士書三原文節選: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欲學佛道以脫凡俗,若不注重於此四句,則如無根之木,期其盛茂,無翼之鳥,冀其高飛也。博地凡夫,想要在現生就了生死,如果不依照這四句來修學,就成為無因而想要得果,沒有種植而想要收穫,絕對沒有得到果實的道理。果真能夠將這八句話,全身荷擔,決定可以在生進入聖賢領域,死後登上極樂蓮邦,願你以此勉勵自己。——如誠法師譯
  • 佛教: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所以說,念阿彌陀佛時,牢記「真信切願肯行」這句話,則功德無量,佛果可期。「信願行」三者,在淨宗稱作三資糧,它們名為三,實際是同一整體。由信啟願,由願導行,由行落實信願。具足信願行,那麼淨土法門萬人修萬人去,人人都能蒙佛力加持,現前將來,必定見佛。先說「信」,信如心,真信者便能放下五欲六塵,遠離貪嗔痴慢。
  • 論家庭教育|《印光大師文鈔》
    小兒甫能言,即教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即令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必能禍消於未萌,福臻於不知。而關煞病苦等險難,可以無慮矣。稍知人事,即教以忠恕仁慈,戒殺放生,及三世因果之明顯事跡。俾習以成性。在兒時不敢殘暴微細蟲蟻,長而斷不至作奸作惡,為父母祖先之辱。在凡夫地,不能無病,亦不能任而不治。其治之之法,最省力,最得益處,在以病為藥。以病為藥,由病不為累矣。
  • 「阿彌陀佛」的正確念法,別再念錯了!(法布施一次,獲福無量)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這句話中的「阿彌陀」就是「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就像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樣。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當前中國漢地很多佛寺牆壁上,都題寫「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很多人聽僧人或居士念佛號,可能會對「南無」兩字較有興趣,分明寫著「南無」,為何要念「那摩」?
  • 做阿彌陀佛的「志工」
    為阿彌陀佛做事的人,是非常需要「志」的。由志生願,由願發心,志、願、發心,三者其實是連著的。    有一句叫「志當存高遠」,就是說一個人的志越高越遠越好,不怕高,也不怕遠。而整個世界,甚至整個法界,最高最遠的「志」莫過於阿彌陀佛了,「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這是多麼深廣的志願!我們若發心做彌陀手腳,就是與彌陀同志、同願、同心。
  • 佛教:該念「阿彌陀佛」還是「南無阿彌陀佛」?看完你就明白了!
    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恭敬地念一聲佛號,就與阿彌陀佛結了善緣。即便此時信心不足,多生多劫之後,再發真實心,同樣能夠往生。正如《妙法蓮華經》中所說:「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由蓮池大師的開示可知,四字佛號與六字洪名,並不是簡稱與全稱這麼簡單。六字的真正用意在於「南無」二字,也即仰仗佛願,歸命極樂。
  •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最好的讚美,就是讚嘆阿彌陀佛
    修淨土宗的人大多數都念誦過《贊佛偈》,這首《贊佛偈》由宋朝擇瑛法師所造,它流通天下近千年,文詞義理都堪稱絕妙,全偈著重讚嘆了阿彌陀佛色身利他的功德。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其中一部分的內容。「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 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沒有比這更善的
    小孩的時候根很利,到老的時候看東西眼花了、耳也聾了,記憶力衰退,以前學過的東西忘掉了,這些現象統統都出來了。…地獄眾生有沒有往生的?有。什麼人?對佛法很懂得,修行也有根基,但是造地獄業,他墮地獄了。這些人雖在地獄受苦,一旦有人提醒他,他馬上覺悟了,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就去了。這一句話不是白講,是真的。那就是怎樣?要真回頭。
  • 520漫畫|我們與阿彌陀佛的love story
    這個問題,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經給出了答案:全法界最愛我們的人,就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最讓我們感動的,是早在無始劫之前,阿彌陀佛就愛上了我們。而阿彌陀佛與我們的緣,是法界第一好強緣,固若金剛,牢不可破!「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這樣的阿彌陀佛,叫我怎能不愛他?!
  • 「阿彌陀佛」幾個字都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念「a」也可以,念「e」也可以,反正你念「a」,念「e」,阿彌陀佛都知道你不是在念其他的人,如來悉知悉見,沒有問題。 念「a彌陀佛」也能往生,念「e彌陀佛」也能往生。 這阿彌陀佛核心的意思是無量壽、無量光。「阿」是否定性的一個指稱,就是「無」的意思,「空」的意思;「彌陀」是「量」的意思,所以講起來就是無量。
  • 「阿彌陀佛」的「阿」怎麼念 有什麼神秘含義?
    編者按: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這句話中的「阿彌陀」就是「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就像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樣。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當前中國漢地很多佛寺牆壁上,都題寫「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
  • 佛教:為何念一句「阿彌陀佛」,智慧和功德都有了,這一定要知道
    唯獨阿彌陀佛,他發的願是要度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諸佛剎土的眾生,沒有一個不度的。上從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這樣的願是一切諸佛如來在因地裡面少見的。所以,阿彌陀佛被稱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願願圓滿,沒有虛發,十方諸佛伸出廣長舌相,異口同聲的讚嘆,句句真實。
  • 我們的本性本善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
    一生圓滿成佛,顯示在四十八願當中,修行的方法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這句名號是究竟果覺,是阿彌陀佛證得的。這句名號是什麼意思?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全是梵文,翻成中國的意思,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悟,不是不能翻,能翻。能翻為什麼不翻?尊重不翻,無量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