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時代的逸才毛利元就 生不逢時的他能否在九州劫中大有作為?

2020-12-18 九州月半叔

在日本幕府戰國亂世中,名將輩出,能人四起,除了我們熟悉的梟雄織田信長,猛將本多忠勝以外,"西國第一智將"毛利元就也曾是亂世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毛利元就在20歲時初次上陣,雖然在我們看來還十分年輕,但在那個年代這是十分少見的。但他在初陣時就展示出非比常人的卓越指揮才能。元就根據毛利軍的自身實力,採用謀略和奇襲並用的巧妙戰術,以千餘兵卒擊殺名將武田元繁,取得了絕對勝利。此戰以後,元就的勇名為天下所知。

此後,毛利家東克,西破,勢力急劇擴張。最終於""中一舉擊敗大內家權臣,繼而攻滅,威震,並一度染指。一舉奠定了毛利家的西國霸主地位。作為毛利家霸業開創者的毛利元就,被後世譽為"戰國謀神"。著名的"三矢之訓"就是毛利元就教育其三個兒子的典故。

然而在後來織田信長聲名鵲起的時候,毛利元就卻是垂垂老矣,難以在波瀾壯闊的亂世爭霸中大展拳腳,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信長席捲整個日本。元就病故時,戰國群雄正值壯年,其中織田信長37歲,豐臣秀吉35歲,德川家康29歲,而伊達政宗更只有4歲。從歷史的軌跡來看,如果元就晚生30年的話,幕府戰國的歷史走向很可能會產生非常大的變化。

毛利元就生不逢時,難與群雄爭霸天下令人惋惜。但在三國+幕府雙時代策略SLG手遊《九州劫》中,毛利元就或許能夠彌補他歷史上的遺憾。

雖然毛利元就僅是一個四星的武將,但是在《九州劫》中也有著許多圍繞著他的強力搭配。元就可以搭配上黑田孝高以求觸發"戰國之智"組合效果,再加上技能十分強力的武將董白後,玩家就可以貫徹以守為攻的戰術策略了。

董白的專屬技能能夠大幅提升自身主動技能發動機率,其降低主動技能傷害的Debuff在這個主動技能以控場為主的組合中幾乎可以忽略。

毛利元就擔任的前排肉盾,進攻由黑田孝高負責,在敵軍陷入減益狀態後孝高專屬技"水火相濟"的傷害會更高,再搭配上落井下石技能後,能打出非常高額的傷害。

作為較容易獲得的四星武將,毛利元就十分適合玩家作為前期開荒武將來培養。雙沙盤戰爭策略手遊《九州劫》現已全平臺公測,感興趣的玩家不妨下載遊戲,在《九州劫》中探索更多的武將搭配。

相關焦點

  • 毛利家崛起:戰國第一智將毛利元就先祖的發家史
    毛利元就崛起於日本戰國時代的本州島西部,毛利家本來只是一介國人而已,但是在毛利元就的領導之下,毛利家相繼滅亡了大內家與尼子家,成為了西國最強大的霸主。戰國時代結束以後,毛利家作為江戶幕府的大名一直延續到了幕末,並且成功主導了日本歷史的走向。
  • 戰國三英傑的勇武之處,《九州劫》手遊帶你認識幕府英才
    勇武雙全,幕府戰神織田信長戰國三英傑中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織田信長了。作為戰國三英傑最老資格的統治者,他打破了戰國時代群雄割據的局面,一己之力將戰國大半地區統一,推動了戰國由分裂走向和平。同時他力推火槍術,使得戰國戰爭性質向前發展。同時兵農分離、鼓勵自由貿易也是他的功勞。
  • 《九州劫》手遊中的著名君臣組合
    縱觀古今帝王將相史,我們不難發現,一位賢明君主的背後,往往都有一位或幾名臣的鼎力相助。當賢臣遇上明主,兩者強強聯手,一般都能造就一個時代或者成就一段佳話。在《九州劫》手遊中,就為我們展示了多組賢臣明君組合。
  • 九州劫:愛江山不愛美人?日本戰國三傑和第一美女複雜的關係
    日本戰國時代是一個群雄割據,英雄輩出的時代。其中以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和建立了幕府的德川家康最為世人津津樂道。這三人也被稱為戰國三傑,而且這三人還和有「戰國第一美女」之稱的阿市關係密不可分。
  • 在《九州劫》中明智光秀能否在「本能寺之變」後稱霸九州
    而要解決信長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光秀,因為他比起其他人他有這幾點優勢。時至今日明智光秀的形象與故事在諸多的影視劇中都有所表現,如在大河劇《真田丸》、《軍師官兵衛》中都對明智光秀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程度的演繹。無獨有偶,在眾多的遊戲作品中都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明智光秀的形象,如《太閤立志傳》、《信長的野望》中也有著對他細緻的描繪,同樣明智光秀在SLG遊戲《九州劫》中也有著獨到的描繪。
  • 西國桶狹間與出雲遠徵:智將毛利元就的初登場
    永正十三年(1516年),毛利家的家督毛利興元去世時,繼承人幸松丸只有兩歲,雖然有叔父毛利元就擔任家督後見人,但是這年毛利元就不過也只有二十歲而已。安藝武田家有尼子家作為後盾,並且在鄰國備後國還有從屬尼子家的國眾三吉氏的支持,軍力遠遠比毛利家要強大許多。十月二十二日,有田城已經危在旦夕。二十一歲的毛利元就以家督陣代的身份,率領毛利軍從猿懸城出陣,這是毛利元就第一次作為總大將出陣,也是他的初陣。
  • 《九州劫》手遊帶你領略別樣亂世人生
    時代總是推著人走,即便心有不甘,也不得不隨波逐流,亂世更是如此。人在亂世之中,往往身不由己。尤其是亂世中的一方君主,想要獨善其身遠離殺伐,是絕對不可能的。成為君主要麼宰割別人,要麼被別人宰割。在三國亂世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越是想要獨善其身安守一方土地的君主,下場就越是悽慘。
  • 大友宗麟曾是日本戰國九州最強大名,他失敗是因為信仰基督教嗎?
    作為日本戰國時期九州最強大名,大友宗麟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傳奇的,曾支配九州六國卻一戰而衰。對於他的失敗有很多說法,但敗於耳川之戰同一年,他拋棄禪宗而改信仰為基督教,使得宗教信仰成為了他失敗最大的嫌疑。那麼究竟是什麼使得他一生成果毀於一旦?
  • 《九州劫》中的關羽能否一轉攻勢
    在公元200年,關羽獲得了赤兔馬,戰鬥實力大增,《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三段描寫"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前面,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孟坦戰不三合,撥回馬便走。關公趕來。
  • 忠於豐臣家的石田三成能否在《九州劫》中獲得關原合戰的勝利?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日本戰國時代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混亂時期,同時也是各方諸侯並起、豪傑起於草莽的時代。早在豐臣秀吉還未逝世的時候,位於九州島上的島津家就是德川家康非常看重的一股勢力,而身為島津家代表的島津義弘,自然成為了德川家康的頭號拉攏對象,甚至嘗試過花費重金收買他。而島津義弘對於豐臣秀吉也有著很深的芥蒂,在豐臣秀吉發動"九州徵伐"時,島津義弘就曾得罪過他。
  • 選擇在夷陵之戰中隔岸觀火的曹丕在《九州劫》中能否實現目標呢?
    其實在劉備決定發動伐吳戰爭時,曹丕就敏銳地認識到這是一次統一中華大地的機會,擺在他面前的其實有三條選擇:"一是伐蜀、二是伐吳、三為旁觀",而無論做出哪一種選擇都會引起魏國在戰略局勢上的攻守易位。所以當兩方陷入互相指責、攻訐的狀態時是不可能合作的,並且這種矛盾還是結構性且無法規避的。其次孫權在戰爭伊始就向魏國稱臣,姿態不可謂不低,若是此時曹丕攻伐孫吳則相當於進攻自己的附屬國,這在大義上首先就站不住腳,極有可能誘發自己統治根基的不穩定性,故而伐吳亦不可取。
  • 《九州劫》英雄談:揭秘劉關張桃園結義前故事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時代的著名典故,劉備關羽和張飛在這裡結拜為兄弟,關羽千裡走單騎等盪氣迴腸的故事也從這裡拉開序幕。不過你知道在桃園結義前,他們三人都在幹嘛麼?所以有人認為,關羽所擁有的棗也是他從當地富豪家中偷來的。但無論劉關張三人在結拜前的出身有多麼大的差距,這都不影響桃園結義成為流傳至今的佳話。如今三國題材的遊戲作品數量繁多,要怎麼體現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個人之間的兄弟情義呢?
  • 慧眼識得真英雄 齋藤道三能否在《九州劫》中再次看出信長不凡?
    這一時期內產生的各種人與人之間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近日的日本國家構成,甚至連著名的"下克上"這一經典現象,也是在戰國時代頭一次出現,而"下克上"的開創者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齋藤道三,接下來就讓月半叔與大家一同看一看齋藤道三傳奇的一生吧。齋藤道三是日本戰國時期美濃國的大名,但其並非一開始就如此風光,他曾經當過京都妙覺寺的僧侶,而後又成為了一名賣油商人。
  • 三國中威震江東的張遼,在《九州劫》中勢不可擋
    張遼戰績赫赫,第一次嶄露頭角的便是跟隨曹操北徵烏桓時,曹操因為情報錯誤,被圍困在白狼山,曹魏武將都唯唯諾諾,覺得突圍很難。張遼主動請纓,曹操就把自己的帥旗交給了張遼,讓張遼替自己指揮魏軍。張遼部署完畢後,自己率軍殺入戰場,一刀斬殺烏桓單于蹋頓,一戰成名。
  • 豐臣秀吉的賢內助 寧寧能否在《九州劫》中再獲「北政所」之名?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的"三傑"之一,他從一介布衣到成為"天下人"的過程可謂相當勵志,然而這種成功卻是不容易複製的,除開豐臣秀吉個人的努力外也離不開其夫人寧寧的鼎力支持,常言道"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女人
  • 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能在《九州劫》中贏得「小牧長久手」之戰嗎?
    從這場戰役中能看出德川家康在兵戎相見的戰場上有著敏銳的直覺,在不少的影視和遊戲作品中德川家康的形象都有所體現,如大河劇《德川家康》、《全面戰爭三國》中對其形象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描繪,同樣在SLG遊戲《九州劫》中也對德川家康的形象有著獨到的刻畫。
  • 《王國兩位君主》幕府時代怎麼解鎖 幕府時代解鎖指南
    導 讀 王國兩位君主又被稱為雙王,這個雙王裡面有個幕府時代的模式可以解鎖,不過遊戲沒有提示該怎麼解鎖,那麼王國兩位君主幕府時代怎麼解鎖
  • 想在亂世中求生存《九州劫》的賈詡給你答案
    賈詡是三國時期名士,他的祖上是西漢赫赫有名的賈誼,因此賈詡家學淵源從,在三國時期他足智多謀,奇謀百出,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賈詡的"毒",體現在他對於人心的掌控上。在董卓被王允連環計誅殺後,董卓餘黨群龍無首,李傕、郭汜等將領打算逃亡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