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在夷陵之戰中隔岸觀火的曹丕在《九州劫》中能否實現目標呢?

2020-12-13 九州月半叔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

三國時期關羽在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後的驟然死亡,絕對是一件影響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其影響之深遠深刻地影響了之後千年的政治格局,在當時更是直接的動搖了蜀國的根基,逼得劉備為了穩定國內而不得不進行伐吳戰爭而後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而歸。但是在這場重大戰役中卻唯獨沒有看到魏國的影子,難道當時魏國主政的曹丕認識不到其中潛藏的機會嗎?其實曹丕不僅看到機遇也看到了危機,其決意不出手的背後潛藏的真正原因,正是來源於三國角力的結果嗎,今天就讓月半叔與大家一同看看這其中的奧妙所在吧。

其實在劉備決定發動伐吳戰爭時,曹丕就敏銳地認識到這是一次統一中華大地的機會,擺在他面前的其實有三條選擇:"一是伐蜀、二是伐吳、三為旁觀",而無論做出哪一種選擇都會引起魏國在戰略局勢上的攻守易位。

先說伐蜀,按理說蜀國在三國之中實力最弱,且關羽、張飛剛剛因為各種原因而導致身死,兩位大將的死亡也導致了蜀國軍事統領的權力真空,其實是非常好的進攻時機。但是伐蜀同樣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一來蜀國突然死亡兩位大將舉國哀悼,而在兵法中有雲"哀兵必勝"故此蜀國兵法可用,若是此時攻伐則事倍功半;二來蜀國地處荊、益之間,兩地都是險要之處,其地形崎夾雜多處雄關,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即便勉勵進攻也會將補給線拉的非常的長,進而動搖國本使得將統一機會拱手讓人,故伐蜀不可取。

再說伐吳,首先曹丕若是選擇伐吳則勢必選擇和蜀國配合,但是此前曹丕廢劉協而稱帝自為正統,而劉備則指責曹丕謀殺漢帝是為謀逆,也不日稱帝。所以當兩方陷入互相指責、攻訐的狀態時是不可能合作的,並且這種矛盾還是結構性且無法規避的。其次孫權在戰爭伊始就向魏國稱臣,姿態不可謂不低,若是此時曹丕攻伐孫吳則相當於進攻自己的附屬國,這在大義上首先就站不住腳,極有可能誘發自己統治根基的不穩定性,故而伐吳亦不可取。

所以對於曹丕、魏國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放任吳、蜀互相攻伐而自己不插手,待到時局有變兩方兩敗俱傷,魏軍便可順流而下直取建業一站亡吳,若到彼時則大業可成。就此我們便可以從曹丕的選擇中看到一個沉著冷靜、審時度勢的明君形象,而這種想像也存在於諸多的影視作品和遊戲作品之中,如《軍師聯盟》、《全面戰爭三國》中都對曹丕的形象有著不同程度的描繪,同時在三國題材SLG遊戲《九州劫》中也對曹丕的形象有著獨到的刻畫。

在《九州劫》的世界中曹丕是一名五星武將,其身穿水藍色的寬袍,手拿水晶製成的寶劍,再搭配其臉龐上堅毅的表情,於萬軍之中佇立,顯得信心十足、成竹在胸。而他的獨有技能"燕歌行"亦是取典自曹丕在歷史中所寫詩歌的名目。

在遊戲中,曹丕可以與曹操形成"文治武功"組合,這反映了曹家兩代人對於魏國的功績與地位;曹丕還可以與曹植形成"煮豆燃萁"組合,可以讓自身進入灼燒狀態在受到謀略傷害後,提升自身的技能發動效率,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曹丕與曹植兄弟間為了奪嫡,因而互相攻訐的舊事。同樣,值得一提的是曹丕在分解後可以解鎖"呼風喚雨"、"毒雲蔽日"技能,其中"毒雲蔽日"技能可以在經過一回合的準備之後,對地方三個目標施加多種負面BUFF並降低其戰鬥力,是熱門陣容"三皇"中劉備的優秀技能選擇。

歷史上的曹丕不論是從其與曹植之間奪嫡的舊事,或是從其在位期間壓制司馬家的舉動來看,曹丕都稱得上是一位智謀與統兵有所建樹的君主,在夷陵之戰中其隔岸觀火的舉動也符合魏國的政治利益,但是陸遜卻作為一個異數攪亂了曹丕的計劃不可不畏可惜。各位主公又對曹丕的抉擇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分享你對於曹丕舉措的真知灼見吧。

看歷史滄桑,品九州軼事,點點關注,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看看曹丕在夷陵之戰時的表現就能明白
    蜀吳兩國之間即將爆發大戰,北邊的曹魏在幹什麼呢?此時曹操已死,世子曹丕繼位並逼迫漢獻帝禪位於自己,正式登基稱帝,史稱魏文帝。稱帝之後的曹丕並未選擇趁火打劫孫吳,而是隔岸觀火,這令人感到非常奇怪。從正常意義上講,曹丕如果趁火打劫,最有可能出現的的結果就是:孫權一看曹丕趁火打劫,立刻選擇向劉備認慫,趕緊派使者求和,然後把不久前吃下去的荊州吐出來。而劉備呢,一看孫權服軟,又擔心鷸蚌相爭,有可能會讓曹丕漁翁得利,也會吃下眼前的利益,繼而與孫權恢復友好關係。
  • 「夷陵之戰」蜀吳激烈交鋒,乃魏國南下好時機,曹丕為何按兵不動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蜀漢和東吳爆發「夷陵之戰」之際,看上去的確是曹魏趁機南下的好時機。事實上,在獲悉「夷陵之戰」爆發後,侍中劉曄便曾建議曹丕趁機南下攻打建業,與蜀漢共同瓜分東吳,然而曹丕並未採納。那麼,曹丕為何不選擇動手呢?
  • 在《九州劫》中明智光秀能否在「本能寺之變」後稱霸九州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明智光秀在本能寺的反叛化為灰燼,再加上明智光秀很快被豐臣秀吉所敗後失蹤,本能寺之變的起因就成為了日本歷史中最大的謎團之一。時至今日明智光秀的形象與故事在諸多的影視劇中都有所表現,如在大河劇《真田丸》、《軍師官兵衛》中都對明智光秀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程度的演繹。無獨有偶,在眾多的遊戲作品中都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明智光秀的形象,如《太閤立志傳》、《信長的野望》中也有著對他細緻的描繪,同樣明智光秀在SLG遊戲《九州劫》中也有著獨到的描繪。
  • 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的荀彧能在《九州劫》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嗎?
    如果細讀正史,我們會發現其實荀彧並不怎麼跟曹操上過戰場,在曹操經歷的重大戰役中往往是身邊的郭嘉、賈詡等負責日常謀略的進獻,而荀彧則往往待在大後方處理政務,只有在曹操來書信時才偶爾獻計獻策,那麼荀彧的關鍵之處顯現在哪裡呢?且聽月半叔慢慢道來。東漢末期士族勢力強大,曹操帳下的能人智士多半來自於潁川,而荀彧正是潁川士族的代表。
  • 想在亂世中求生存《九州劫》的賈詡給你答案
    在張繡和曹操的對抗中,賈詡屢屢獻出奇謀妙策,兩次讓曹操鎩羽而歸,損失數萬兵馬。曹操對賈詡也是又愛又恨,恨不能為己所用。後來賈詡隨張繡一同歸順曹操,成為了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謀士之一,曹操對於賈詡非常信賴,賈詡並沒有像楊修那樣持才放曠,他認為自己並非曹操舊臣,所以賈詡萬事小心翼翼,生怕觸到了曹操的逆鱗。
  • 《九州劫》中的關羽能否一轉攻勢
    正式在這個時期,赤兔馬伴隨呂布經歷了三英戰呂布、李傕郭汜之亂、兗州徐州之戰等高強度、大規模的戰鬥,直到呂布被擒,共度過了9年時光。在公元200年,關羽獲得了赤兔馬,戰鬥實力大增,《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三段描寫"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前面,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 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能在《九州劫》中贏得「小牧長久手」之戰嗎?
    而在這些戰事中,"小牧長久手之戰"則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一場戰役,此戰的結果是德川家康軍事集團獲得大勝,那麼今天月半叔就帶大家看看這場戰役中德川家康是如何取勝的吧戰役伊始,豐臣秀吉的軍隊和德川軍在境內的小牧附近對峙,擁有兵力優勢的6萬豐臣軍,派遣了總約2萬人的奇襲隊準備南下進攻德川家康起家的三河地區。
  • 三國中威震江東的張遼,在《九州劫》中勢不可擋
    三國亂世中,最強大的陣營莫過於曹魏陣營,這不僅得益於曹操卓絕的領導能力,更少不了的其廣攬有才之士、有勇之將的長遠眼光。而他的巔峰之戰就是合肥之戰,張遼率八百將士衝擊孫權的十萬大軍,打了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後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
  • 夷陵之戰中,為何劉備麾下都是資歷很低的將領?劉備已經盡全力了
    在此之後,劉備一邊讓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以防止曹丕乘機進攻,一方面則安排馬良到武陵一代活動,並爭取到了當地部落首領沙摩柯的幫助,當時五溪蠻夷總計一萬多人加入到蜀軍之中,隨劉備一同出兵伐吳。孫權見蜀軍來勢洶洶,他不得不啟用陸遜為大都督,統領朱然、潘璋、韓當和孫桓等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同時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孫權向曹丕俯首稱臣。
  • 《皇帝成長計劃2》夷陵之戰怎麼打 夷陵之戰打法攻略
    那麼遊戲中夷陵之戰應該怎麼打?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夷陵之戰打法講解。   困境 首先是困境 如圖... 皇帝成長計劃2是一款模擬養成類休閒娛樂遊戲。並且是《皇帝成長計劃》的續作。那麼遊戲中夷陵之戰應該怎麼打?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夷陵之戰打法講解。
  • 夷陵之戰,劉備為何敗給了東吳陸遜?
    公元221年,昭烈帝劉備經過一年多的準備,發動了對東吳的這次大規模的戰役—夷陵之戰。這次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戰役的結果以蜀漢敗北,東吳勝出而結束,對後來的歷史進程影響深遠。圖-蜀吳夷陵之戰示意圖夷陵之戰前,公元219年,駐守荊州的關羽以策應劉備北伐漢中,發動了襄樊之戰,水淹曹操七軍,威震華夏,結果卻被東吳呂蒙截殺,荊州落於孫權之手。公元220年,曹操卒,魏王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次年,劉備也稱帝,國號漢。劉備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打著為好兄弟關羽復仇的旗幟,率軍東徵東吳孫權。
  • 豐臣秀吉的賢內助 寧寧能否在《九州劫》中再獲「北政所」之名?
    那是信長的安土城建成之後,寧寧特意準備賀禮向信長道賀,寧寧抓住機會向織田信長提到了丈夫的種種風流之事。而信長也願意為這個小妹子出頭並寫了一封信給寧寧,信中寫道"你送來的禮品實在太豐盛了,要回禮也回不了,所以這次就不回禮了,算我欠你的。
  • 三國之謎:一把大火能燒七百裡,陸遜的夷陵之戰是否言過其實
    為了替兄弟報仇,憤怒的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卻一敗塗地。不僅折損了蜀漢幾十年的家當,連自己的性命都賠了進去。談起夷陵之戰,我們不得不說起另一位曠世奇才,那邊是江東的陸遜,陸伯言。可以說劉備的鐵蹄勢不可擋,辛虧陸遜的運籌帷幄,一把大火整整瀰漫了七百裡,致使劉備大軍死傷無數。
  • 忠於豐臣家的石田三成能否在《九州劫》中獲得關原合戰的勝利?
    在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戰役——"關原合戰"中,石田三成帶領的西軍和德川家康帶領的東軍就此展開對峙,這時處於西軍一方的島津義弘提議發動一次夜襲,倘若成功或可決定戰爭的走向,而石田三成卻否決了這項提議,這又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月半叔與大家一同看看石田三成做出此決定背後蘊含的深意吧。其實促使石田三成做出如此決定的主要因素,是島津義弘可能存在的忠誠問題。
  • 陸遜夷陵之戰打敗劉備,為何最後孫權卻又向劉備求和?
    可是夷陵之戰卻出乎眾人的意料,孫權雖然取得勝利,卻依舊委曲求全的向劉備求和,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夷陵之戰可以說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不僅將自己半輩子的夢想毀於一旦,而且還將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蜀漢政權也日落孫山。劉備雖然大敗而回,但是東吳的態度卻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 《九州劫》手遊中的著名君臣組合
    在《九州劫》手遊中,就為我們展示了多組賢臣明君組合。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九州劫》手遊中兩組強力的君臣組合——「桃園三兄弟」和「戰國三英傑」。【蜀漢先驅:桃園三兄弟】說到三國裡關係最好的君臣組合,那一定是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了。三人的兄弟情義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三國演義》的前半部分。
  • 種田養老能在亂世中生存?《九州劫》手遊帶你領略別樣亂世人生
    在袁紹與曹操大戰之時,他選擇坐觀成敗沒有以奇兵入北,坐收漁利。在劉備落魄時給予幫助,沒有趁機吸納力量。最後導致他自己所想要固守的荊州,先被自己子嗣劉琮獻給曹操,而後又被劉備拿下,劉表自己苦心經營一輩子的基業最終化為泡影,自己孤墳無人問。亂世之下,無人可得清閒而劉璋、張魯之流更不用說。
  • 幕府時代的逸才毛利元就 生不逢時的他能否在九州劫中大有作為?
    在日本幕府戰國亂世中,名將輩出,能人四起,除了我們熟悉的梟雄織田信長,猛將本多忠勝以外,"西國第一智將"毛利元就也曾是亂世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毛利元就在20歲時初次上陣,雖然在我們看來還十分年輕,但在那個年代這是十分少見的。
  • 群雄逐鹿洛陽處 龍爭虎鬥風雲起 《九州劫》戰史速報
    《九州劫》手遊是一款主打沙盤戰爭策略的SLG手遊,它以三國時代為架空背景,精心設計了諸如桃園結義、五子良將等多個特色武將組合,激活武將組合可以開啟專屬技能,將基礎戰鬥部隊(3武將×3技能)的9技能擴充到10-11技能。
  • 慧眼識得真英雄 齋藤道三能否在《九州劫》中再次看出信長不凡?
    真正的英才即便是落魄時分也能煥發出不同於常人的風採,據記載齋藤道三賣油手法純熟,能將油通過一文錢的方孔注入容器中不使用漏鬥而使油不灑出,從中就能看出此時的齋藤道三心理素質之優秀,而這也為其徵戰的一生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