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家長如何與幼兒園老師溝通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況,這些問題可以說是難倒了許多家長。畢竟,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很難將自己在幼兒園的方方面面都表達清楚。
劉女士的女兒歡歡今年已經3歲,去幼兒園也有2個多月了。黃女士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歡歡每天都是滿懷期待的前往幼兒園,但下午接到歡歡的時候,她整個人看起來似乎很疲憊。回到家後也不愛說話,劉女士和老公詢問女兒白天在幼兒園的情況,她也是不想說的樣子。顯然,歡歡這樣的情況,令劉女士不得不懷疑她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
思慮再三之後,劉女士便向老師說出了自己的猜測,老師聽到後卻感到非常的意外,為了消除劉女士的顧慮,特意調出了學校裡24小時開著的監控錄像給她看。令劉女士想不通的是,她看了最近幾天歡歡在幼兒園裡的表現,每天都日常的正常,歡歡與小朋友們玩得非常開心。除了歡歡中午不肯睡午覺外,一切都非常正常。
經過與老師的分析後才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歡歡中午不肯午睡,又經過一天的學習與玩耍,早已經十分疲憊,放學後自然沒有精力與父母繼續溝通交流了。顯然,劉女士因為沒有及時向老師詢問歡歡在幼兒園的情況,只是過於依賴與歡歡的交流,才產生了這個誤會。
1、詢問的問題要具體
幼兒園的老師每天需要面對幾十位家長,而時間卻是有限的。所以,家長們若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自己想了解的情況,詢問的問題一定要具體。比如孩子是否午睡,是否與其他小朋友交流、上課是否專心等,老師才能給出明確的答覆。
2、多關注幼兒園班級的微信群消息
為了使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況,如今幼兒園裡都會為每個班級建立家長的微信群,老師每天都會不定時的發一些孩子在幼兒園裡學習、生活、玩耍的視頻,這些都能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裡的狀態、情況等。
作為家長的我們,必然十分關心孩子在幼兒園的各種情況,當然,為了孩子能在幼兒園得到更好的照顧與教學,與老師的溝通、交流是非常關鍵的。往往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家長與老師溝通時沒有使用正確的辦法,導致產生許多誤會。
1、尊重老師的工作與時間
良好的溝通前提是互相尊重,若想與老師針對孩子的問題進行溝通交流,一定要和老師預約一個彼此都方便的時候,而不是貿然打擾,但凡老師沒有及時回復,便直接質疑、指責老師的工作。
2、配合老師的工作
為了能讓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家長不妨聽取老師的建議以及意見,一起制定一個計劃,配合老師的教育進程,並及時向老師反饋孩子在家裡的表現。
3、積極參加幼兒園舉辦的活動
家長們對於幼兒園舉辦的活動,應積極的參與,這不僅是配合幼兒園、老師的工作,也能在這些活動中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幼兒園裡的狀態。
孩子上幼兒園後,作為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一舉一動,與孩子多溝通、交流。同時,也不能忽視了與老師的溝通,通過老師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老師與家長一樣,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所以,互相的配合與交流,對孩子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平時你是如何與幼兒園老師進行溝通、交流的呢?歡迎分享你的故事,我們一起探討!